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社会舆论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观察类社会舆论语言艺术论文
一、严格采用专业术语,展示社会系统的真实百态,确立客观性的价值认知
我们不能让这孤独的勇气被冷漠所吹散。如何去正确看待、积极帮助这群有梦的小精灵,让每个孩子的梦想伸出翅膀,舒展翱翔,是值得每一位社会成员思考与践行的现实问题。因为,我们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有了彼此之间的协助,这个社会才会让人觉得更温暖,更踏实。”正是通过诸如以上专业、精准的语言的添加与衬托,令观众群体真切感知到社会发展的真实现状,也能以更为客观的认知去接触、认可其他社会群体,从而让社会舆论的形成更为客观、科学。
二、合理融入网络流行语,释放切实有益的应对理念,营造协调性的论述氛围
捕捉并呈现社会万象的更新变化,是社会观察类节目的又一特色。网络时代的到来,显著改变了社会群体的用语习惯,继而也影响了社会舆论的话语表现,观众群体也普遍希求能够观赏到更加贴合自身生活环境、契合自身话语氛围的电视节目。为了继续保持收视优势,良性引导社会舆论,电视社会观察类节目也进行了适时改良,其开始合理融入时下颇为热门的网络流行语,调整节目语言的表现效果,着力去凸显不同阶层社会群体的思维理念,继而也充分营造了协调、活跃的舆论环境。譬如凤凰卫视社会热点观察节目《总编辑时间》就在网络流行语的添加、表现上做到了水乳交融,同时也对社会舆论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灵活引导。如在对猖狂倒票的火车黄牛党进行调查报道时,就作了如下解说与点评:“这群头脑灵活的投机者确实很任性,其来往穿行于购票厅、车站广场以及工厂等人流量巨大的场所附近,乐此不疲,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貌似热情的态度,倒也真忽悠了一大批不明真相的善良群众,于是将白花花的银子都揣进了自己兜里。”“任性”等网络用语的添加,不仅使整个气氛显得轻松自如,同时也鲜明刻画了唯利是图、无孔不入的倒票团伙的丑恶嘴脸,提醒观众群体提高警惕。而在总结辨别黄牛党、整治黄牛党时,其语言设计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添加利用则更为巧妙、自如,如“对于这些害群之马,我们要擦亮眼睛,一是要坚决到正规的售票单位购票,二是要自觉抵制低价票的诱惑,三是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举报。相信在社会大众的协同努力之下,最终留给这些黄牛的,除了寂寞空虚冷,还是寂寞空虚冷。”通过这种诙谐独特的语言引导,使观众群体不仅形成了对于不法谋利群体的理性认知,而且也掌握了防范犯罪团伙欺诈的应对技能,继而良性引导了对于游走在法制边缘的灰色人群的舆论走向。
三、灵活调度背景旁白,形成细腻别致的感官体验,释放人性化的话语气息
背景旁白是电视节目之中常用的语言手法,其与视觉画面相结合,共同营造了与节目主题契合一致的视听体验。在电视社会观察类节目之中,由于其表现主体多为故事结构复杂、人物个性各异的社会百态,所以也需要相对应的背景旁白来理顺脉络、凸显主题。而为了缩小与观众群体之间的距离感,创造更为温暖、和谐的观感体验,电视社会观察类节目也都开始注重更新其背景旁白的设计,不仅加强了语调语气与词句的和缓衔接,还更多地选择了简洁、温馨的语句,这就有效形成了细腻、别致的感官体验,使得人性化的话语气息充分萦绕开来。譬如深圳卫视的《温暖在身边》就以节目语言表述平和、真善情感传递细腻而深受观众群体的喜爱。该节目在语言统筹上多采用背景旁白与背景音乐呼应并行的表现手法,如在讲述怀揣音乐梦想的单亲少年苦学唱歌、勤工俭学、贴补家用之时,就利用舒缓动人的背景音乐与旁白,对这群特殊群体作了动情讴歌:“每当其他孩子都在甜甜的清晨梦乡中时,他们已经悄悄来到厨房,生火做饭;每当夜幕降临,其他家庭都围坐在饭桌前说笑谈天,他们则在打工店里来回忙碌着。他们本分、踏实,遇到困难只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万不得已,绝不去给别人添麻烦,哪怕只是一颗煤球、一盒火柴。只为了能让心中的梦不再缥缈,让自己多唱几首喜爱的歌谣,多看几次父母的微笑,就够了。”在这种温馨、真挚的背景旁白的感染之下,观众群体会主动去感悟温暖、友爱的真情社会,对于单亲家庭的成员群体,也会有更为正确、全面的认知与定位,继而形成科学的舆论氛围。
四、集中增扩激励号召语,促进不同阶层的参与互动,构筑互助化的交流平台
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综述及趋势
摘要:网络舆情是新时期高校提升管理水平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回顾了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活动的开展情况,归纳总结了国内外代表性观点,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等方面阐述了下一阶段的突破方向和改进目标。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综述;趋势分析
互联网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也形成了全新的舆论环境,网络舆情成为网络管理的重要内容。网络舆情是由某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1]。作为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舆情近年来已成为提升高校治理能力的重要课题,受到高校的重视和学者的关注。
一、主要研究成果
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人员主要选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知网博硕士学位论文和学术期刊论文作为数据来源,从时间维度、学者角度、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网络舆情研究的立项资助情况,可以反映国家层面的研究导向和研究人员的关注程度。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使用“网络舆情”关键词检索到的2008—2019年立项课题达89项。网络舆情研究的第一个高峰时段是2010—2012年。这一时期,我国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便捷的网络访问使自媒体用户数量迅猛增长,传统媒体的话语能力和议程设置能力被蓬勃发展的自媒体削弱,每个网民都可以积极参与信息的、传播和互动,此起彼伏的网络舆情事件引起政府重视和全民关注。第二个高峰时段是2017年至今。党的报告把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随后研究人员围绕报告提出的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目标再次聚焦网络舆情研究领域。从项目类别来看:网络舆情研究一般项目占51%,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分别占7%和4%,体现出典型的应用型研究特点;青年项目占28%,说明对互联网比较熟悉的青年学者更加关注网络舆情研究领域。在中国知网使用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可以检索到2007—2019年发表的博硕士学位论文309篇、学术期刊论文2531篇。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始于2007年,2008—2014年是快速增长阶段,2015年至今该领域仍是研究热点。此外,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成果的质量也逐渐提高,表现为已发表的博硕士学位论文、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明显增加。
二、代表性研究观点
(一)国外研究现状
高校女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及对策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下,我国高校女教师专业发展日益重要。因女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在发展历程中面临着家庭与事业相冲突,自身心理压力大,成就动机不高等问题层出不穷。因而,需要从教师自身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及其社会层面四个层面上提出可行性对策以此促进高校女教师专业发展,以此提升高校女教师幸福感。
关键词: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对策
一、高校女教师专业发展困境
从古至今,“男尊女卑”一直影响我们生活的每一方面。性别问题也是长此以往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女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一方面要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个人义务,另一方面,女教师作为普通的女性则要关注婚姻和家庭所带来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在教育体系下,科研及学术都以相同标准对待男女教师,迫使高校女教师在面临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的同时,承受学校及家庭,科研及生活等双重压力,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使其成功。
(一)双重身份
定位模糊女教师在学术科研及家庭上承担着双重身份,在不同岗位面临着不同的角色扮演,对于学术方面,女教师与其他男教师一样,首先的身份都是一名教师,全身心投入科研与教学中,这其中与其他男教师考核标准,评价标准都是统一的;而相对于家庭方面,女教师则是充当着贤妻良母的身份,主要的精力则在相夫教子等方面。我国历来的性别文化而言,一直流传下来的是,对于男女之间的评价而言,男人主要看重事业,女人主要看重家庭,这也足以影响着女教师所面临的身份及定位。高校女教师作为现代化女性,并且作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高素质人才,在一定程度希望通过自己专业水平能力及自己科研成果,从此摆脱女教师的困境。但是,在面临晋升等问题方面,男性教师明显占据优势。长此以往的不平衡迫使女教师偏向家庭,从而抑制高校女性教师专业发展。
(二)双重压力
学术期刊与智库建设协同发展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智库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学术期刊和智库有合作共赢、相互依存的关系。构建学术期刊和智库建设协同发展乃大势所趋。当前,应发挥好学术期刊的学科导向功能、媒体功能,促进智库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二者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进一步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学术期刊的智库功能
当前,学术期刊智库功能的发挥要以国家重点难点问题为导向,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智库是学术期刊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作为具有传播学术信息、交流学术成果、培养学术人才功能的学术期刊,智库是其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
1、学术期刊的内在价值承载着智库功能
学术期刊能够有机地把机构、作者、读者三者连接在一起,源于其特有的传播、导向及成果转化功能,为读者提供所需的知识信息。“一个民族想要站在时代的最高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理论思维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而哲学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同自然科学一样需要承载科研成果的媒体。”学术期刊是智库建设人才的聚集地,对智库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首先,学术期刊为智库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因其特有的优势,学术期刊能够很好地把握某一专业领域的学术信息和前沿资讯。编辑部有着强大的专家顾问团做支撑,编委是某一专业领域的权威学者或有名望的专家,为智库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权威的知识资源。一本优秀的期刊汇聚了最优质的学术团队,团结了一大批一流的作者、热衷学术前沿的读者,这一群体对学术期刊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其次,学术期刊关于智库主题征文,通过征文发现、培养智库学术人才。结合学科发展需要,学术期刊可优先发表智库相关论文、智库相关成果,及时反映最新学术动态,提供前沿学术信息,引领学科研究方向,提供信息服务,指导相关产业发展,搭建热点难点学术问题研讨和解决的平台。再次,学术期刊根据自身发展确定主题、选择方案,聚集学术界中的大量智库专家,形成特色、打造品牌专栏。编辑阅读大量的学术稿件,在稿件审读过程中会对一些学科的选题、研究的热点、研究的趋势有着很好的把握理解。促进学术期刊自身的发展,编辑部可通过合理设置栏目,引导智库专家参与专栏建设、引发观点争鸣。
2、学术期刊引领智库建设与发展
学术期刊通过选题策划、组约稿件,聚焦经济社会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还通过设置特稿或专栏,组织专家集中对某一问题分析研讨、建言献策。首先,学术期刊和智库应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术期刊可以在短时间内汇聚业内的专家学者,多层次、多角度聚焦某一领域的重点问题,荟萃全球最新的成果资讯。学术期刊还可根据期刊发展的远景规划设置专栏,针对某一领域热点难点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智库专家组约稿件,鼓励智库专家在重大节点及时发声。通过发现刊用高质量的稿件支持期刊的建设发展,促进学术期刊和智库间的学术交流,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进一步加强学术期刊的媒介作用,共享最新研究成果,为智库建设打造优质的成长环境。其次,建立期刊与其他媒体间的联通机制,及时报道智库最新成果。期刊编辑不能闭门造车,要经常参加学术研讨会,关注新闻媒体报到,与时俱进推出期刊的最新成果,有利于提升和巩固期刊品牌在学界的认知度、影响力。如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经常委托《前沿》杂志社举办学术活动,邀请相关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搭建优秀作者和媒体的平台,提升了刊物和作者的知名度,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谈融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策略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媒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革。当前,网络舆情生态不断演变,传统治理手段面临新挑战。如何适应新常态开展网络舆情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成为新时代重要命题。文章对网络舆情生态治理体系形成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探索融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创新策略和路径,提出新时代应融合内容、技术和平台优势,协同政府、媒体和公众力量,构建综合治理新格局。
【关键词】舆论场;网络舆情;舆情治理;媒体融合
融媒体时代,互联网呈现用户聚合化、价值多元化、生态复杂化等新特征,“网络空间内由特定事件(议题)引发的公众意见、态度和情绪的集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舆论形态[1]”,即网络舆情。党的报告作出“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体系化治理网络舆情指明了方向。
一、网络舆情生态演变和治理体系建设的阶段性分析
笔者通过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以“网络舆情”为关键词、以“期刊论文”为文献类型进行精准检索,获得相关文献13618篇,结果显示,国内提出“网络舆情”研究最早开始于2005年(6篇),2015年达到顶峰(1499篇),此后每年文献数量有所下降,但均不低于1300篇/年,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信息与知识传播、教育3类学科。由此可见,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技术更新、媒介平台融合、网民规模化增长的同时,网络舆情更深刻地影响中国政治生态、传播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笔者试以2005年至今为时间段,对网络舆情生态治理体系形成和演变过程分3个阶段进行分析。
(一)兴起发展阶段(2005—2013)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传统门户时代的网络新闻平台在信息传播链中崭露头角。2005年,“网络舆情”被正式提出并进入学界研究视野。2009年新浪微博创立并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成为重要舆情源。同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并明确提出“注重分析网络舆情”,此后,网络舆情引导、监测、预警和应对成为学界研究焦点。2011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主编的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披露,2010年发生的155起影响力较大的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网络新闻、报纸、论坛、微博、电视排在舆情首发媒介的前五名,指出“新媒体正日益成为众多舆情热点的首发媒体”。在此期间,国内媒体开始基于网络平台探索“网络问政”舆情治理新路径。2009年7月,广东省奥一网完成国内第一家系统化问政平台建设,此后如湖南红网“百姓呼声”、山东胶东在线“网上民声”、河南大河网“焦点民声”、浙江宁波网“对话”等一批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代表性问政平台先后诞生。2010年,湖南、安徽、广州等省、市开全国风气之先河,将网络问政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由政府主导推动网络问政制度化,实现政民互动常态化,成为舆情治理创新共识,同年,网络发言人在全国推广。平台技术升级、治理理念更新、用户群体分化是这一阶段舆情生态发展的主要特点,但是,网络舆情治理面临技术、道德和法律3个方面的挑战,表现为网络水军、网络谣融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策略和路径言、网络暴力、非法公关等不良现象频发。
期刊编辑类型与具备素质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制约甚至决定着期刊的出版和发行效果。近年来,随着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期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场竞争与其说是品牌竞争,不如说是编辑之间的竞争。作为规划、设计、主办期刊的编辑,其立场、观点、判断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只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才能提高期刊的味觉层次,扩大品牌,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一、大传媒环境中期刊编辑的类型
随着信息和网络的发展,出版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大媒体环境下,出版业对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需求促进了编辑的发展。目前,中国的期刊编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复合编辑
复合编辑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与出版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复合编辑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高素养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二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知识和视野范围广泛;三是具有现代出版理念的独特见解,与时俱进;四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二)应用编辑
应用编辑在编辑队伍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部分编辑一般具有较丰富的编辑经验,熟悉编辑出版业务和法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学报编辑工作过程较为复杂,从规划、组织、处理题目,校对稿件审查,宣传推荐,与读者沟通,每个环节的工作都非常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出版物质量。因此,实践经验在期刊编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成熟的应用编辑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始终保持强烈的政治热情,不断学习法律法规,掌握相关政策和原则。其次,要有基本的政治理论素养,要有政治敏感性,在编辑过程中必须随时保持高度警惕,善于发现和消除稿件中的政治错误和常见错误。
新媒体下沉默的螺旋理论探析
摘要: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诺依曼提出的,是重要的传播学理论之一。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大众传媒时代的产物,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传播环境的变化,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了影响和冲击,产生了一些变化,但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以更多的形式依旧发挥着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沉默的螺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平台日益多样化,信息传播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人人都能在新媒体平台上展现自己,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个信息爆炸、媒介多元化的新媒体环境中,产生于大众传播时代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还发挥作用?“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适应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新媒体环境?这些问题值得关注和探讨。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诺依曼在1974年出版的《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中提出,在她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述。总的来说,它阐述了这样一个现象:当人们想要进行意见表达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先感知“意见环境”,判断自己的观点是属于多数派还是少数派,是否处于优势地位。若发现自己的观点被大多数人认同属于多数派则大胆发声,使这类观点越发强势;若是发现自己的观点是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的少数派,被大多数人反对,持有这类观点的人则保持沉默。结果多数派的意见越发强势,导致少数派的意见逐渐沉默,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种多数派声音越来越强势、少数派声音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仔细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成立,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第一,作为社会中的个人普遍存在害怕被人孤立的恐惧。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以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因此,人们在表达意见之前会感知周围的“意见环境”。感知“意见环境”对“风向”有所了解之后,根据“意见气候”判断自己的观点是属于“多数派”还是属于“少数派”,然后才会决定是积极主动地进行意见表达还是屈于“意见环境”的压力保持沉默或转变自己的观点。第二,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是两方的原因共同造成的,一方的“沉默”给另一方造成了增势,使其优势呈螺旋式扩大,同时这种优势又反过来迫使更多的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保持沉默,以此循环形成一方越来越占优势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过程。第三,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制造“意见环境”的方式来影响和制约社会舆论的走向。舆论的形成并不是经过社会公众进行讨论后的结果,而是在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压力下,人们惧怕被孤立起来,而使自己被迫向优势意见倾斜。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冲击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传统媒介环境下提出,相关结论适用于传统媒体环境。而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匿名性和开放性、网民群体的变化,以及传播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使“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了冲击,产生了一些变化。
(一)新媒体的匿名性降低了网民发表意见时的心理压力。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与普及之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人际交往和大众媒介。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由于交往范围的有限性而存在于特定群体中,具有一定的群体压力与特定的群体规范。但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发表言论和意见的机会和平台,即使发表了和多数意见不一致的意见和看法,别人也不容易知道是谁发表的,有了匿名性的“掩护”,网民不再害怕自己被孤立,从而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个体不再担心出现传统媒体时代“沉默螺旋现象”而被大众孤立,沉默的螺旋理论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正如王碧芬、吴英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与实践局限初探》中所说的:“网络传播对沉默的螺旋最明显的挑战直接来源于网络的显著特性之一———匿名性”。
全媒体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摘要:全媒体时代,加强高校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完善其应对机制,对其进行有效治理,意义重大。文章认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可以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反复期、缓解期、长尾期六个阶段,舆情展现出多元交互、裂变传播、即时扩散的基本特征。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构建“一体两翼”(高等学校—新闻媒体—政府网信部门)多方协同的应对机制,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真正建立起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体系。
关键词:全媒体;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一体两翼
一、理念与视角:研究背景和意义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传播手段的深度融合,媒体传播进入了以全程、全息、全员、全效为特征的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信息传播也呈现出传播主体与客体相互融合、传播渠道方式多样化、传播流程发生改变的新特征[1]。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创纪录的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手机网民规模达到9.86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9.7%,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2个小时。全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民众信息获取的主渠道,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利益诉求的汇集地。网络舆情本身具有两面性:积极正面的效应是为民众合法权益的实现和维护提供一种路径;消极负面的效应是影响民众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近年来,诸如“实验室爆炸”“学术论文造假”等高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并借助移动互联网,通过微博、微信、手机APP、短视频等迅速传播,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呈几何级数增长,将高校和当事人置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严重影响了高校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完善其应对机制,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就显得意义重大。目前,大多数高校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和治理还停留在一家唱“独角戏”的误区,亟须打开思路,在实践层面探索构建一种高效的应对机制。
二、关注与聚焦: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及基本特征
(一)演化规律
通过对江苏海洋大学五年来近20起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过程的分析,发现其与我国学者李彪在2011年提出的六阶段模型有较高的契合度[2]。笔者在进一步优化六阶段示意图基础上进行详细爬梳(如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