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社会心理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社会心理学课程改革论文
一、双实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
实验课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观察与分析社会心理现象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教学的设计运用了知识可视化理论和探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利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设计成现场实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实验内容,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心理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这种方式能够精准地传递信息,使心理学理论具现化,并能激发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社会心理现象的兴趣。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是按照循序渐进、分段目标原则,构建出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依次为基础实验、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分别对应培养学生的研究素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课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整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社会心理学专业学生服务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的设计为避免人文社科实践类课程缺乏监管考核,流于形式的不足,采用了课堂实践和课后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并纳入最后的成绩考核中。课堂实践教学依据项目式教学理论,安排学生有序进行项目选题、制定项目计划、开展项目研究、进行项目成果交流和项目评价与考核等步骤来完成整个实践教学内容;课后实践是指社会观摩和社会实践,例如到监狱、戒毒机构、医院、社区、中小学进行社会调研和社会义工实践,提高学生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论
1.知识可视化理论。
知识可视化于2004年由国外学者EplerMJ和BurkardRA提出,是指抽象复杂知识或程序性知识(如,技能学习)的构建和传达可以采用图形、图像等可视性手段达成。知识可视化的直观性、发散性等特点,不仅能帮助他人正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学习兴趣以及创造性思维都有很大帮助。知识可视化的方法有很多,如幼儿看图学数字、高中几何画的草稿图、地理中的色彩表示法、多媒体教学、思维导图等等,都是知识可视化的表现形式。
2.探究性学习理论。
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提出探究性学习观点,指出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为体验情境、产生问题、提出假设、作出推论、试验并验证。美国著名教育家施瓦布建议,在介绍正规的科学概念和原理之前应该先让学生到实验室里做实验,用实验的证据来解释和深化教材中的内容,而不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教授知识。为了使探究性学习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老师要搭建共同交流的平台,使学生进行充分而深入的探究交流和知识共享,还要让学生得到权威(专家教师或者书籍资料)必要的指导。
社会心理学下构建高效课堂思考
[摘要]高效课堂是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思路,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某高职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进行分析,从课堂中的相关要素入手,探究心理成因对课堂活动的影响,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效能的心理因素,并以这些因素为出发点,提出改进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高效课堂;社会心理学;高职院校;学习效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专家学者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将追求“教学效能”的理念摆在了每一位教育改革工作者的面前。高效课堂是在时间和效益最经济的情况下,取得良性的教学效果,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以满足教育教学的效率[1]。由于高效课堂的前瞻性和良好的“能效比”,逐步成为学校教学建设从“质量强校”通向“品牌引领”的路径之一。
一、课堂组织中的社会心理学
教育学将教学过程的要素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媒介和内容四个部分,核心要素是“人”和“环境”,即教育主体及其之间的交互。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在其著作MyPeda-gogicCreed主张,学校是一个“雏形社会”[2]。虽然现实中的学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的简单再现,但仍可以通过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将教学过程看作社会活动,让教育的主客体形成一个教学活动的“群落”,从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环境影响、交往心理等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内在沟通,让对学习目标的理解趋同,增强知识的获取和迁移能力,优化课堂教学。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派的研究认为,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逐步建构关于外界环境的知识,从而使得自身的认知得到发展[3]。换句话说,外界环境的刺激对学习者来说是促使其认知不断丰富的重要方法。由此可见,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促学”氛围非常重要。
二、教学活动的构建
(一)基本情况
如何向社会工作类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
作者:苏红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社会工作专业指在培养掌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法规政策,从事社会工作规划、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为社会工作人才的服务对象是人,故了解人的心理,以便更好地为之服务显得十分重要,因此社会心理学课程是社会工作职业岗位课程模块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化很强但实用性也很较强课程,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必备技能。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是从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景中人的心理及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是介于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群体心理、健康心理以及社会心理学的新进展的情况,比如环境心理等。该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并且掌握上述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其社会工作专业相结合,将社会心理学理论与现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能够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使学生在社会工作的技巧上、在人与人沟通的能力上更进一步,为学生自我的发展和社会工作专业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在课程设计上,我们坚持“专业教育与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基层社会工作为导向,突出教与学为实际工作服务;注重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为能力、巩固专业知识,拓展综合素质,使社会心理学有助于学生对人们社会行为、社会事件进行理解、预测和控制,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运用于解决社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1.课程分析社会心理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它将个体置于社会的背景下,系统地研究在社会情景中个体或群体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2.教学对象分析社会心理学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教学对象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正式录取的高职本科四年制学生。入学前多数学生已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他们积极去拓展知识面,体会自己的心理感受,进而理解他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3.能力目标分析学生能比较系统的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构建社会心理学知识网络。学生能了解社会心理学典型的理论派别,并清楚每个理论派别的典型观点,并能将之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学生能进行一定的社会认知,掌握一些使自己表现更好地的心理学方法;明白在社会认知中存在偏差,知道对社会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学生能理解遗传和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了解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掌握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知晓如何增加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学生能理解态度的相关理论,能学会运用该理论解释社会事件;知道影响说服效果,产生态度改变的因素,从而知道如何提高说服效果。学生掌握人际吸引的原因,懂得如何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掌握依恋的类型、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对成人亲密关系形成的影响;知道什么是爱情,自己是否有爱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懂得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增加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学生掌握社会影响的表现及社会影响的作用及如何应对社会影响。学生了解团体心理与行为,掌握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掌握团体沟通的内容与技巧。学生掌握健康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如何鉴别心理异常,掌握心理应激的相关知识,懂得自己如何应对心理应激。
台湾侦查学课程特征及启发
作者:马忠红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设计图———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是培养目标的根本体现。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刑事警察学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①为例,探讨台湾地区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并结合大陆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分析两者之异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完善对策。
一、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目的
台湾中央警察大学成立于1957年,设有行政警察学系、刑事警察学系、公安安全学系、犯罪防治学系、消防安全学系、交通学系、外事警察学系、行政管理学系、法律系等系部,是培养台湾地区警察高级人才的最高学府。其中,台湾中央警察大学的刑事警察学系,与大陆地区警察院校的侦查系相类似,现设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多个层次,是培养台湾地区刑事侦查人才的地方。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下列专业能力与素养:刑事侦查能力,刑事鉴识能力,刑事法学素养,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治安对策分析能力。
二、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情况
以台湾中央警察大学为例,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分为侦查原理、侦查科技、侦查法学、现场侦查四大领域,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学术内涵。
(一)侦查原理侦查原理领域的课程组主要包括以下课程:犯罪侦查学、犯罪模式分析、犯罪剖绘、犯罪侦查案例研究、组织犯罪侦查、窃盗(盗窃)犯罪侦查、性犯罪侦查、谈判与危机处理、刑事警察业务、刑事警察勤务、行为科学、刑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侦讯与社会心理学、侦讯实务与笔录制作等课程。台湾警察大学设置侦查原理课程组的主要目的是:1.通过全面分析台湾社会面临的多种犯罪类型,运用比较全面、系统的犯罪数据库,分析各类犯罪模式及犯案手法,并寻求最佳的侦查对策;2.深化特殊重大刑案侦查管理的探讨,强化侦查原理研究;3.研发人力、知识、装备、侦查思维之间的转化,提升刑事业务与侦查勤务的统合规划,以推动犯罪侦查与防范机制。
中小学汉语教学课堂管理探析
一、中泰教育方式不同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当前中国的课堂教学多以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这种填鸭式的方式进行。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课本为纲,强调背诵理论并进行大量习题练习,较少与实际结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服务于考试而不是学习知识,在学生思维方式的开发和能力培养方面有所欠缺。而在“生存教育”的理念指导下,泰国的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而非理论性知识的灌输。他们把理论知识置于实践中,使学生能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的原理,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因此泰国的课堂以学生为主,老师的讲授通常只是课堂的一小部分,课本仅仅是教学的一种参照,教师可选取教材的某些主题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并不单一要求学生将课本上的内容牢牢记住。教师也常常提供提纲式的资料,让学生依据资料的主题临场发挥。
基于“寓教于乐”思想指引下的情景式教学、角色扮演、做游戏等手段是泰国中小学非常常用的教学方式。泰国中小学汉语课堂管理若想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就必须对泰国的教学方式有深刻的认识并学会将这些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当中。比如在对小学生教授中文的零到九这十个数字,比起中国课堂的让学生从一背到十的方式,数字接龙(让学生按数字顺序从零开始逐一报数,规定某一个数字不能说,说出的学生要表演节目,然后再从零开始重新报数)这种游戏的方式更能引起泰国学生的兴趣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较好的课堂管理与教学效果。
二、中泰文化有差别
中泰文化的差别在教育领域的体现首先是师生关系的不同。鲜明的等级制度是泰国文化的一大特点。泰国人民很讲究尊卑长幼、身份地位的高低,他们也十分尊师重教,教师在社会上拥有相对较高的地位。泰国学生不能随便和老师开玩笑,见面必须行“合十礼”,许多泰国学生有问题请教老师或者交作业给老师,都是单膝或双膝跪地,以示尊重。泰国师生间的关系还是比较严肃的,各种礼节也比较繁多,有着严格的传统等级制度要求。泰国每年有两个关于老师的节日,一个是1月16日的教师节,另一个是6月21日的拜师节。在教师节这天全国学校放假停课,而在拜师节,不仅学校通常都提前数天准备,学生在拜师节上要对教师跪地叩头并敬献鲜花。在泰国学生心中,教师是威严的,且在一定程度上是被信仰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重视社会等级的,但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的涌入,平等的观念被社会广泛接受。因此相比泰国而言,中国的师生关系较为平和,更体现平等,更加相互尊重。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讲,这两种师生关系各有利弊,它对教学活动的作用取决于教师对二者的运用。我们认为,初到泰国的汉语教师还是不应贸然简单地将这种平等的关系带到课堂,而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后再决定是否要采用这种平等的关系,或者怎样逐步实现这种平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泰国的师生关系虽然有明显的等级痕迹,不如中国平等平和,但如前所述,泰国的教育方式却是寓教于乐、轻松、开放和灵活多变的。中国的师生关系虽比泰国的平等,但课堂却多以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方式进行。汉语教师应对泰国的师生关系和教育方式有一个整体综合的把握,而不能片面孤立地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对课堂进行有效地管理。中泰文化的不同对汉语教学的影响还体现在两国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非常能吃苦耐劳,而当前社会的中国人做事亦注重效率,时间观念较强。相对来说,泰国人则更注重享受生活,时间观念不强,生活节奏也较慢。披耶阿努曼拉查东写道:有人说,与中国人相比,泰国人是“懒惰的,只要眼前够吃的,就不想再多干活,满足于自己的命运,对金钱和发展经济不感兴趣,保守,满足于依附的地位”。这是对的,因为周围的环境和条件使他们这样。因此在汉语教学中,若教师试图让泰国学生像中国学生一样在一堂课中积累大量的知识,或者布置课后作业,其结果不是受到泰国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而是招致他们的反感和质疑。初入泰国的汉语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而应顺应泰国的文化,把握好课堂的容量与节奏,尽可能地不要布置课后作业,若有作业当堂完成即可。
社会文化理念与社会变迁及启发
作者:付蕊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汤因比的社会文化研究深受维柯的集体文化心理学说影响。事实上,无论是后来德国文化学家赫尔德对各种群体及其发展结构的宏观集体心理史的揭示,还是德国历史学家兰普勒希特试图把德国历史写成反映德意志民族的集体文化心理史,都隐约能够看到维柯的集体文化心理学说的影子。维柯的这一思想,在现代集体心理学史创始人的法国年鉴学派马克•布洛赫和吕西安•费弗尔集体的心理状态中找到了内在的联系。当代西方各文化学派的兴起,也都和维柯的《新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求,离不开对社会主体心理的分析,历史唯物主义从来都不否认这一点。社会心理对于社会进程的反作用,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原理。对此,恩格斯曾多次指出:并不只是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是积极的因素,其余一切都是消极的因素。恩格斯认为社会文化心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道德风尚,对社会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汤因比社会文化心理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最早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补充了唯物史观。他提出了“五项因素公式”的观点。他认为,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两种形式。社会心理是介于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体系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社会心理对于各种思想体系、现实的政治和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把握人类的思想发展、人类历史的演变更替,就必须在考察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社会文化心理。显然,这是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唯物史观的社会心理分析,不仅在当时提供了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也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
可以说,汤因比对社会文化心理与文明社会变革的分析,深受上述思想家的启发。除此之外,在汤因比写作《历史研究》期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证明。潜意识在人类精神和文化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潜意识分为两个层次,即个人潜意识和种族潜意识。汤因比据此推断,在这两个层次之间可能还有一层,它是由某种文明社会的文化积淀而成,可称之为社会潜意识或社会心理,这实质上就是荣格所说的“原始意象”。社会心理或“原始意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因为它体现出了某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表征(所以社会心理又可以叫做社会文化心理),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揭示文明社会兴衰的内在精神文化原因。汤因比正是以社会文化心理为研究视角,来系统地论述社会变迁的动因的。
具体来说,汤因比主要从四个方面探求社会心理与文明社会演变的关系。首先,社会心理为文明社会的起源提供动力支持。汤因比认为,第一代文明的产生起源于对人类对外部自然环境挑战的成功的应战,但应战是否成功,则取决于他们是否拥有共同的精神信仰和行为习惯等大众心理基础。基于此,汤因比在谈到文明的产生时指出,文明社会诞生的一个基本条件是产品有了剩余,因为只有依靠这些剩余的物质生活资料,才能使一些人脱离生产劳动,从事经济活动以外的创造性活动。但是,从根本上说,生产剩余只是文明产生的一个外在的必要条件,使各个文明得以产生的还有其内在的精神基础:大众共有的思维方式、行为目标、风俗习惯等,因为拥有这些共同性,才能很容易地把群众分散的力量组织起来,一致对付外部的自然环境。其次,社会心理促进文明社会的发展。“挑战与应战”是汤因比得出的文明社会起源与生长的基本规律。第一代文明起源于对自然困境的挑战,第二代、第三代文明社会则起源于对人为困境的挑战,主要是群众对少数创造者的人格进行模仿。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中,人格一般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状态,即在一定的行为方式中体现出来的、具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汤因比以人格来表述少数创造者的精神特征,即是指少数天才人物所特有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创造意向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少数创造者的人格只有与社会成员相沟通,才能把他们的精神内容或某些特征传递给广大群众。
再次,社会心理导致文明社会衰落。汤因比认为,文明社会衰落的原因在于机械模仿、自我角色转换和偶像崇拜等。这主要是少数创造者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腐败,失去了自己内在的思想和道德的平衡,开始骄傲自满,“依着个人的船桨歇息”,认为从前所创造的一切是完美无缺的、不可超越的,因而产生了深深的迷恋和崇拜之情,这是主动寻求灾难的心理。于是,少数创造者不再追求创造的热情和冲动,只是重复过去那些曾经发挥巨大作用的创造成果,整个社会沉浸在以过去为模仿对象、主宰大众心理的传统的风俗习惯占据统治地位的守旧状态之中。这正是使社会处于停滞不前的心态。这种稳定、僵化、不变的心态在面对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挑战时,总是在重复着没有创意的、过去的老办法,这样,在没有能力对挑战进行应战的状态下,文明开始走向衰落。最后,社会心理促使文明社会解体。文明社会解体时整个社会一分为三:统治阶级、内部无产者、外部无产者,但汤因比认为,这只是文明社会解体时的表面特征,其深层基础是社会成员灵魂的分裂。人们灵魂的分裂是社会表面分裂的根源。在一个解体的社会中,社会成员灵魂的分裂反映在人们的每一种行为、情感和生活方式中,它们才是社会明显崩溃的真正基础和根本原因。这时,每一种人类活动的方式都分裂为一对互相对立、彼此冲突的类型,即面对挑战分化为被动的反映与主动的反映。这些行为一方面是消极的,甚至于是破坏性的,其目的是阻止解体的进程;另一方面对解体的社会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行为方式分裂为自暴自弃和自我克制,这两种对立的个人行为在解体的文明中普遍存在,它们是创造行为的对立面。自暴自弃是顺应自然,随波逐流,认为创造性是对自然的酬劳,是思想的一种状态。采取这种行为的人以为,放纵本能的欲望,便会从“神秘的女神”那里获得创造力。自我克制则相反,认为自然是创造的大敌,并非是创造的源泉,只有战胜自然的欲望,才能恢复创造力。这两种对立的个人行为在解体的文明中普遍存在,例如,在希腊社会解体的过程中,庸俗的享乐主义者自称是伊壁鸠鲁的信徒,认为自己是过着一种快乐的自然生活;犬儒主义者宣称过着一种自我否定的、克制各种自然欲望的苦行僧的生活,斯多葛主义者则采取了更严厉的克制欲望的手段。#p#分页标题#e#
文化情感方式分裂为杂乱感和划一感。这两种对立的文化情感方式产生于对文化反常状态的体会中,是在完全丧失了特定文化形式和风格的社会中形成的,它们代替了文明社会生长阶段所形成的风格感。所谓杂乱感是指:灵魂将自己投入大染缸,混合文化存在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多种传统、多种价值观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一起出现。例如,在语言、文学和视觉艺术中,混合语言出现;在哲学和宗教领域,它导致仪典和哲学理论的汇合;风俗、艺术中的粗野和鄙俗。所谓划一感,则借传统风格失落的机会,转向了某种普遍的或永恒的格调。它是杂乱感的消极感觉的对立物。例如,内部无产者面对解体时的文化混杂状态,坚定地保护他们一直遵循的文化遗产。个人情感方式分裂为流离感和原罪感。当社会转向解体时,道德衰败是不可避免的,导致个人产生漂浮感和失落感。为了克服这种不良感受,人们不得不逃避眼前现实的罪恶。所谓流离感,表现为随波逐流,他们认为自己对社会环境无能为力,以为邪恶超出了个人控制之外,进而相信整个宇宙乃至于人本身都受某种异己的力量支配。
素质教学环境完善的意义
本文作者:宋春敏 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十五中学
针对当前中学生自制力差弱、管不住自己、意志薄弱这一现象,在学生必经之路旁立一画壁,上面画着一条大河在大堤中奔腾着,独有一处大堤决口,河水正汹涌而出,席卷了庄园和人畜。旁书:“千里长河离不开堤坝的管束,放纵自己会失去纪律的准绳和自制的意志”!这是多么具体而生动的心理教育,试想,谁会不在它面前驻足,会不引起“心”的震动呢?二是持久性原则。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要符合学校成员的心理需要而建设,但绝不是适应那些暂时性的需要,而是要适应那些持久性的心理需要。某一文化环境一旦形成,就是持久性地对学生心理发生作用。如前面所讲的“画壁”的建设便是如此,否则,它们将随着时展而在心理教育面前黯然失色,在时效性前失去它的存在价值。三是超前发展原则。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征服和改造的深入发展,人自身的力量不断增强,人们的心理也随着这一发展而发展着,反射着人们心理光辉的文化应是超前发展的。
正如古代的人想象人会像飞鸟一样在空中自由飞翔而不得,而今却实现了这一梦想一样,具有超前心理色彩的文化环境建设,会给学生带来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与遐想,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动机。四是积极参与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切实体现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重要的一点是学校成员对校园文化环境的真正参加。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学校全体成员参与活动的结果,必然会反映出学校成员的心理品质。
如每位学生在“百花园地”里栽下并精心呵护一株花苗,每人在校园周围“绿化区”栽下一棵白杨树苗,树上挂牌写上自己的名字,不仅美化了校园,更是“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美感、责任感以及参与意识等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良好的影响。总之,一种校园文化环境,反映出了这个学校全体成员心理上特有的品质,同时也给予学校全体成员心理上上特有的影响。
一种文化环境的形成,其核心是一种特殊心理环境的形成。这就是下面谈到校园环境建设的内部环境———心理环境,即群体心理气氛。社会心理学揭示了个体心理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心理虽然具有个体的倾向性,但主要还是社会性的,社会心理学中群体心理的理论揭示了个体心理与小群体的密切关系。这些小群体就是学校、班级、社团等,群体中共同的价值取向、群体成员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得群体成员有着共同的心理倾向,甚至共同的心理品质。
一个学校或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在态度、思维品质、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校风、班风。首先,不同的教师,其工作风格不同,便会形成不同的班级。一个家长作风的教师,会导致学生唯教师之命是从,师生间没有和谐的交流,学生间也缺少正常的交往。在这种环境中,思维的独立性品质,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道德情感等品质都会受到抑制。而一个民主型的教师,他能有效地建立起师生之间正常的交往关系,教育影响有效地渗透在群体心理之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人际间的悦纳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就能够正常发展起来。
出版对学科的发展研究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中国心理学会建会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几代心理学人砥砺奋进,中国心理学会不断成长壮大。进入20世纪,心理学取得了迅速的发展。1999年,科技部推出18个优先发展的基础学科,其中包含心理学;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心理学列为国家一级学科;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应用心理学设为新增硕士专业学位。2016年国家卫计委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这些举措极大推进了心理学的发展和社会普及度,而心理学图书的出版对学科的建立、发展、传播和应用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心理学的发展需要带来了心理学出版的繁荣,从2000到2010的十年间,大量西方经典心理学教材进入中国,心理学出版机构也从以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社为主,发展为众多民营出版机构加入,如新曲线、万千心理、湛庐文化等出版品牌,在引进版教材、轻学术和大众图书出版方面,对心理学的普及化、走向大众作出了独特贡献。进入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图书已成为一个稳定且重要的图书出版领域。●北师大社心理学出版发展历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北师大社”)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在1978年心理学专业恢复招生后,出版了《普通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育心理学》等本土心理学基础课教材,为心理学在中国的重建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影响和培养了一代代心理学人。2005年,北师大社策划出版了“中国心理学家文库”,汇集了当代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在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管理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领域的本土研究成果,展现了我国心理学理论层面所取得的成就。2000—2007年CSSCI收录的心理学论文引用图书的出版社中,北师大出版社被引次数高达496次。[1]20世纪初心理学出版得到了出版机构的重视,但也凸显出几方面的困境:一是以引进版图书为主,基本沿袭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和话语体系;二是主题围绕个体心理与发展,缺乏服务社会、国家的意识;三是大众类心理学图书,以心理咨询类为主,选题缺乏创新。针对这些情况,北师大社在此后的心理学图书出版工作中,尤其在2015年后,将“学术筑基,实践互映”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根据对心理学学科发展阶段的反思和服务国家现实需要,积极创新,对心理学图书出版作出了积极探索,成为国内心理学出版的重要阵地。
学术筑基,建构具有理论价值的前沿心
理学出版产品线北师大社与本校心理学部以及国内心理学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从历史传承上看,北师大社出版了多本由本校心理学部各位专家编写的众多心理学专业与基础课品牌教材。201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北师大出版社积极回应,策划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俞国良版),并举办了两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心理健康学者参加,积累了更多学术资源,并收集到一线的教学经验和建议。2015年,北师大社加大了心理学前沿领域的优质图书出版,“京师心理研究”学术系列汇集了国内心理学研究者的最新成果。2017年,策划出版阅读研究系列《儿童阅读的世界》;2021年,策划出版由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985首席科学家薛贵教授主编的《脑与心理发展》系列教材,将高高在上的脑科学知识转化为可供家长和学校受益的日常学习资料,服务“中国脑计划”。此外,还策划出版俞国良教授主编的“心育研究书系”,该书系从心理健康的理论政策、教育研究、前沿问题等多个方面,对心理健康的理论与体系进行了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策划出版了《家安心安: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家庭心理自助手册》,作者是中国心理学会婚姻家庭心理与咨询专业主任、北师大长江学者方晓义教授团队,在学习强国免费提供该书电子书,阅读量高达百万次。
对主流心理学的反思,推动中国心理学学科发展
近些年,各种心理学疗法泛滥,公众如何理解个人精神危机、抑郁等精神疾病的流行以及心理学对于解决当下个体出路的有效性都提出了新的需求。北师大出版社2016年出版和策划“社会治疗书系”。社会治疗作为一种跨学科(哲学、心理学、艺术、政治、社会学)的新的心理学理论范式,将后现代理论与心理学相结合,将个体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家庭和境遇中去考察,在团体动力的概念中探索人的改变与发展,解构学校、家庭、社会,这种学术范式对于当前的心理学研究具有变革性的意义。该书系的《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解构疯癫:精神疾病的制造与解放》《社会中的心智:高级心理过程的发展》《非科学的心理学:理解人类生活的文化—展演路径》出版后,引起学界的关注。此外,发展中国心理学,需要扎根于中国自己的文化土壤,北师大出版社引介了华裔心理学家吕坤维先生的著作《中国人的情感》,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作为互为镜像的心灵世界进行对照式探讨,全新解读了中国人的情感。这些书对于未来中国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和重构具有重要价值。这些书对于未来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和重构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北师大社首次在国内引进出版“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心理学丛书”。这套丛书是响应学界关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这一迫切呼声,精心策划的一套前沿性丛书。目前已出版三本,《心理学的批判》《心理学与日常生活》《主体立场的心理学》。《主体立场的心理学》的作者霍兹坎普是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霍兹坎普将个体与群体视为由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历史中实践的主体,从而将自身与被实证主义与资本主义建制化进而被心理学化了的西方传统心理学区别开来。霍兹坎普所开辟的研究路向已在国际上被广泛讨论,这是他的著作第一次被译成中文介绍给广大读者。该书荣获2021年心理学十大好书。这套丛书系统引介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无疑具有深刻的学术意义和重要的学术价值。它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心理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与权力的相互勾连,以及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理解。以此为契机,对建立和发展与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相契合的、与西方心理学平等对话的中国心理学话语体系大有裨益。[2]
实践互映,服务国家对于社会治理和社会心理服务的需求
近年来,国家对于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危机干预机制。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面向实践的研究范式的出版转向。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对象是个体,但心理学在现实应用中是否真的有效?应用心理学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但有关心理学实践的过程、行动、知识生产这类概念基本不会出现在心理学者的研究报告中,个体、家庭、组织和社会的现实互动很少被研究。心理学的知识要真正在地化,服务社会与人民、走向田野,就需要对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有一个反思和转向,除了量化研究外,还需吸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质性研究、行动研究等多种范式。北师大出版社在2018—2021年间,引介出版了《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行动科学:探究与介入的概念、方法与技能》《大小团体动力学》等行动研究领域的经典图书,探究个体如何行动,如何对行动进行反映,如何通过行动而发生改变。当下国家呼召心理学服务社会,心理学家需要从“干爽高地”的象牙塔走向“低洼湿地”的田野,在现实中碰撞、经验、反映与行动,我们希望这套书能够被走向社区和田野的心理学工作者更多地看见和学习。[3]从关切个体心理转向关切国家与社会治理层面的心理学出版。面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国心理学界希望能够作出自己的回应和贡献,而社会治理正是心理学界回应时代需求、关注现实社会的重要突破口,同时也是很多中国心理学者近年来一直努力探索并且已有丰富积累的一个交叉学科领域。“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丛书”是中国心理学会组织编撰的学术书系,由北师大社负责编辑出版工作,并获得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书系编撰遵循“问题导向、学术前沿、项目基础、智库参考”的方针,既强调密切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又有明确的学术前沿的定位以及高水平科研项目成果的支撑,以期能够切实为中国社会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启示[4]。《比较的囚徒:什么决定了我们的选择和幸福》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青年学者陆静怡教授有关“比较心理”的研究专著,是当下心理学界回应社会问题的优秀著作,该书一经出版就荣获2021年心理学十大好书。作者作为一名研究决策心理的专家,尝试用轻学术的手法撰写,将“比较”这一复杂心态进行了专业明晰的解析,从我们身边的现实案例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内卷”的心理成因,“比较”如何左右个人幸福感、团队凝聚力和社会大环境,期冀帮助读者破解“内卷”,理性看待各种社会比较,擅用比较,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这套书还包括《大数据助推社会治理:网络社会的心态感知及事件检验》《关爱与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心理问题研究》《人与城市:地方依恋与城市管理》等回应社会治理有关论题的专著。此外,北师大出版社还策划出版针对性的社会心理服务类图书,如《哀伤理论与实务:丧子家庭心理疗愈》《精神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总论》等。作为国内心理学出版的重要阵地,坚守社会责任,助力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是北师大出版社的重要使命,我们也将继续坚持“学术筑基,实践互映”的道路,在中国心理学发展历程中留下自己独特的印记。作者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出版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