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声乐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少儿声乐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少儿声乐教育

少儿声乐教学建议

【摘要】

当今,许多家长将孩子送去学习少儿声乐,然而少儿声乐教学环境还处在发展阶段,社会上的声乐培训机构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多年少儿声乐教学的经验,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少儿声乐教学事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少儿;声乐;教学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相应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声乐类培训机构,或者专业的声乐教师那里进行专业的声乐培训,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声乐,掌握一种艺术技能。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笔者谈谈对于少儿声乐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性别表演化教学

少年儿童心智以及生理发育不健全,对于性别审美存在一定的误差,许多少儿声乐学习者分不清楚什么歌曲适合什么性别的人演唱。这个时候,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比如,笔者曾经教过一个少儿声乐男学生,在跟我学习声乐演唱之前演唱的是《小背篓》。另外笔者在国内一档综艺节目当中,看到一个11岁少年演唱《春天的芭蕾》,这种错位的演唱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男生女性化以及女孩男性化的现象发生。男孩应该演唱《小小少年》《中华好儿郎》等少儿声乐的优秀作品。声乐的性别教学成功后,就应该要加入表演化的教学,从而升级为性别表演化教学。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锻炼学生的性别表演及性别美感,肢体动作要具有男性美或者女性美。声乐艺术本来就是一门表演性极强的艺术学科,许多家长送孩子学习声乐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声乐表演这种形式来锻炼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孩子的临场应变能力。所以说,正确的性别表演教学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阅读全文

校外少儿声乐教学论文

一、声乐教材的新旧结合

校外教育不同于校内教育,校内音乐课上总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教材和培养目标。而校外教育在遵循最终的培养目标不变的条件下,要发展与校内教育不同的教学模式。现如今有关校外声乐教育的教材比较单一,多为一些流传多年的经典儿歌。经典固然是好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些歌曲已完全满足不了少儿的求知欲与对外来事物的新鲜感。对于这些从小已经听到滚瓜烂熟的音乐,孩子们已失去了对它们的学习兴趣。

在每年的教材编写中,笔者都尽可能的去发掘更多更新的少儿歌曲,这些最新的歌曲创编很容易就会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那些经典曲目,笔者亦不会舍弃,而是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来抓住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比如经典儿歌《小红帽》,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就已经学会唱了,那么在曲调已经熟记的情况下,笔者会设计故事情境请学生表演。将学员们分角色表演,小红帽、大灰狼、邀请家长表演、加入诗朗诵、配合舞蹈等等,经过“包装”的经典儿歌同样能让课堂上充满欢声笑语。

二、声乐教学环节的生动有趣

有人说小孩子学唱歌不就是扯着嗓子大声喊吗?有什么学习的?其实不然,在少儿阶段,孩子的发声器官还十分稚嫩,如果一味的蛮唱会造成声带甚至其他身体机能的永久损伤。但对于理解接受能力远不及成人的孩子来说,枯燥的声乐理论知识、技能练习有时又会成为斩断孩子兴趣的刽子手。如何用简单、通俗、生动、有趣的方法来传授这些基础知识又成为了声乐教学中一个重难点。

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归纳出了以下几点方法:首先,基础的乐理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孩子在学习唱歌几年后还无法自己识谱,基本乐理知识的缺失对于学员以后的发展产生了很多不良的影响,作为老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对于基本乐理的教学,教师们可以采用图片法、童谣法进行教学。将“1、2、3、4、5、6、7”这七个音配合形象的图片,比如“2”就像只鸭子,“5”像挂钩等等,联系生活中最易想到的事物,配合简单的童谣———“1”是老大像铅笔”、2“是老二像鸭子……直观又形象的教学将会把这些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有趣味,学生们学习起来也不会感到生涩难懂。其次,对于少儿来说,爱动爱玩是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一味压抑孩子的这种天性反而会适得其反,但是过度纵容又会打乱课堂秩序。在这里,掌握好一个“度”非常重要。

当教师发现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热情不够高涨时,一个小游戏就会解决这个窘境。比如简单易学的绕口令、你来比划我来猜、歌词接龙等等都会成为调动孩子兴趣的不二法宝。最后,要鼓励孩子们对所学歌曲进行“二度创作”,给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可以尝试给歌曲配上简单的诗朗诵,加上表情动作,甚至是对歌词的改编等等。教师对创编活动中好的部分给予鼓励,不好的部分引导大家一起再改编,让孩子们在动脑动手的活动中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提升荣誉感。此外,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表演舞台、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对特殊情况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怀等都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阅读全文

声乐教学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

一、剖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情况

(一)忽略了对于音乐展现力的训练

如今的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形式忽略了对于音乐展现力和渲染力的训练而过于关注技能化的训练。许多学前教育学生在入学以后才着手进行学习专业,在以前完全缺乏对于音乐的功底和思维想法,此时教师又为了能够达到效果显著的目的,运用了急功近利的教学形式,这样只是进行了技能化的训练,忽略了对于歌唱的根本概念的系统和正规的专业培训,也缺乏了对于音乐演唱的展现力和表演能力的训练。

(二)注重学科教育

通常情况下,我国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在课程安排方面,分为有声乐课、键盘课和乐理课。测验学生的准则就是通过声音技巧和弹奏技巧,忽略了训练学生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训练出色的教师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根本宗旨,应当把所学的内容教给学生,并不是训练歌唱家或者演奏家。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并不是只注重声乐的学习。大多数中职学习仍然不具备包含自身特点的教学机制、教学纲领和教学资料等。这样的教学形式,无法迎合学生的现实需要,造成学生出现厌学思绪,有害于中职学前教育的进步。

二、有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策略

阅读全文

声乐教学曲目选择浅谈

摘要: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与音乐相关的专业,在音乐相关的专业中不得不提到声乐学科的教学,所有开设声乐专业的院校中不难看出在教学中曲目的选择大都参照着专业院校的曲目,这就使得声乐教学过程中曲目选择的盲目性,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本文主要从声乐教学中曲目的选择这一方面进行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声乐教学过程中曲目的选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声乐教学;曲目选择;重要性

声乐教学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歌唱技巧的教学,另一部分是声乐作品演唱的教学。那么对声乐作品的选择而言,众说纷纭。有的是根据教师的演唱习惯,有的是根据学校对教材的选择,有的是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等等。这些都没有一个规范的体系来制定教学曲目,本文就从学生的音域和音色特点、学生具备的演唱技术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等方面来分析,找到适合声乐教学的曲目,有针对性的阐述曲目选择的重要性。

一、根据学生的音色、音域和嗓音条件选择合适的曲目

声乐是以自己身体为乐器的一种演奏形式,就像其它乐器一样,不同的发声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嗓音也是一样,每个人的发声器官都有差异,所以发出的声音大都不一样,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有亮有暗。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对待每位学生的演唱技术都会有不同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辨别学生音区、音色的能力,因此在最初的学习中,为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训练,在曲目的选择上更需要有针对性。首先要根据学生的音色判断学生学习的方向,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或者是流行唱法,针对每种不同的唱法选择的曲目是大不相同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在确定好学生的音色后,就可以给学生布置适合的声乐作品了。以美声唱法中女声的划分为例,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女高音中还分为抒情女高音、花腔女高音和戏剧女高音。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音色和音域特点选择曲目。以女高音为例,抒情女高音可以选择的作品有咏叹调《挂满柔软的墓帐》选自契尼歌剧《曼侬•莱斯科》、《我亲爱的爸爸》选自普契尼的歌剧《詹贾尼斯基基》、中国作品有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怨》、歌曲《我的深情为你守候》等等。其音色清柔,声音连贯、舒展,以细腻情感表达歌曲。花腔女高音选择的作品有《侯爵请听》选自歌剧《蝙蝠》、《木偶之歌》选自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国作品有《火把节的欢乐》《玛依拉变奏曲》《春天的芭蕾》等等。花腔女高音声音灵巧,色彩丰富,表现热烈欢快的气氛。戏剧女高音可以选择的作品有《在这宫殿里》选自普契尼歌剧《图兰朵》、《安宁安宁》选自威尔第的歌剧《命运的力量》等,这类作品要求声音厚重,高音有很强的穿透力,多表现英雄主义或者强大的气场。

阅读全文

声乐表演在主持类的价值

作者:卢丽萍 单位:钦州学院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范畴内极为重要的一门,而音乐的最早形态是声乐,声乐贯穿全部音乐发展史,现今仍在蓬勃的发展,中国古代一直倡导“竹不如肉”的声音概念,现今,声乐被誉为“人类最美妙的声音”,这一切都表达了人们对声乐的无限热爱。声乐之所以拥有这无穷的迷人魅力,那离不开其本身所具有的人声独特、语言美妙、情感丰富三个审美特性。“在声乐教育中,声与情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体,声音技术是感情表现的坚实基础,而感情贯穿和发展才是歌唱艺术的灵魂。通过声情并茂的歌唱创造,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形式与内涵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中所产生的美的声音、美的品味,由生理快感而升华为精神的审美愉悦”。而主持与播音专业在教学中,运用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功能,结合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特性,势必会产生美妙的效果,笔者认为,声乐表演艺术对播音与主持专业有着不可忽视的启发与辅助作用。

培养声乐创造性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歌唱艺术可称为感觉艺术,教学上很多抽像的理论与实践描述,促使声乐学习者必须具有正确的歌唱思维。而“思维是最复杂的认识过程,如果说,知觉是客观现实的一元化反映,那么思维是客观现实的多元化、多侧面、多层次、多反复的高级反映”。对演唱者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声乐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完成声乐教学目的的重要步骤。艺术是需要创新精神的,这也是该艺术得以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所在。在如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社会里,雷同的艺术将被观众所遗弃,社会所淘汰,播音与主持专业同样需要创新精神,具有创造性思维对播音与主持专业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什么专业的教育,它的最终结果,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教育家,关键在于培养受教育主体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这样的教育才具有与时代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强大优势。

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就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讲,声乐课必定为其重要的专业课。学生从高校的声乐专业毕业后,他们必须在理论上充分掌握声乐基本知识与技能,才能满足声乐表演或教学的工作需要,才可以独立进行工作。所以,声乐课作为声乐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的地位是毋庸置疑、不可动摇的。但就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声乐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唱歌,而是为了让其本身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的提高,成为一名复合型的人才。嗓音虽然是他们的重要工具,但仅凭这一点是不够的,面对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求人们身上必须拥有更多的技能。笔者在亲身教学实践中,首先从了解演唱的基本要素、运用基本要素进行简单的歌唱,再者就是了解国内外声乐经典作品,通过图、文以及音像等资料进一步了解声乐表演艺术,最后训练学生能够在歌剧作品中发现自身的创造力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作品,阐述导演创作意图,通过声乐、语言以及表演三方面的结合,形成完整的艺术作品然后进行综合汇报,汇报的形式可以以综合或者专题性晚会进行。由此可见,声乐表演为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适应社会播音与主持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而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声音训练的相通播音与主持专业与声乐表演最重要的相似点就是都使用人的声音作为主要工具,所以关于声音的训练就将成为两者关系的重要因素或者说相通之处了。声乐课中,对声音的训练,主要是对练习者进行歌唱腔体、气息、共鸣、咬字吐字以及歌唱时放松的发声状态等一系列发声技能的学习、养成过程,以使练习者能有效地扩展音域,获得连贯、流畅、明亮、纯正且具有穿透力的声音,演唱各种声乐作品,满足各种情感表达的需要。播音与主持专业,使用的声音虽然不像声乐中的声音那样,但也不同于平常生活中的说话声音,所以对于声音的训练,同样提倡与声乐课中要求的声音一样,声音必须明亮、流畅且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要获得这样的声音,那就必须要遵循科学的练声方法。气息是获得好的声音的动力及基本,现今声乐界基本推崇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首先,全身放松,用口鼻同时徐徐地吸入空气至肺叶底部,使横隔肌下沉,这是胸廓扩张,两肋向两旁伸展,横膈膜下凹,以扩大肺的气容量,小腹微向内收,这时便感觉在腰间有股力量,这股力量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丹田之气”,这种力量的形成是需要横隔肌的下沉和下小腹的微收,通过上下力量的对抗造成的气息的支持点,建立在这种呼吸法上发出的声音是结实有力的”。播音发声的特点在于语言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声音朴实明朗,色彩丰富能变化自如。鉴于播音发声的这一特点,生活中最普遍的胸式呼吸或腹式呼吸都不能满足和适应播音专业发声的需要,而歌唱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却能很好的帮助播音这一需求。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说过:“即使生来很好的声音也都应该加以声乐训练———不仅是为了唱歌,也为了说话。”由此可见,就算是更贴近生活中说话声音的播音与主持专业,也需要科学的声乐训练来达到或者提高其专业水平。因此,在播音与主持中都要用到声音的训练。

舞台表演的借鉴播音与主持专业,“就播音而言,可以划分为两个类别,一个是时事新闻节目播音(如新闻联播等):另一个是专题性质的新闻播音(如财经新闻和体育新闻等),而就主持而言,目前大体上划分为访谈节目主持、综艺节目主持、娱乐节目主持、少儿节目主持和文艺节目主持等几个类型”,它们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播音主要用声音传情,主持主要依赖形体和神态表情达意,但两者都建立在声音的基础上,并又共同具有表演艺术的成分。声乐表演与播音与主持同样也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舞台。对于两个都用声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那他们又有什么相通之处呢?从舞台表演的形式上说,声乐舞台表演包括肢体、语言、手势、眼神等,而播音与主持专业,在舞台上,主持人除了用语言与观众交流外,也少不了眼神与手势等交流,也只有融进这些舞台表演因素,主持人与观众才能更为贴近,主持人所表达的情感与内容能让观众更好更快的认识并接受。比如手势,“声乐演员站在舞台上演唱,自然离不开手势的表演。因为手势是人类的一种“无声语言”,它不仅能帮助情感表达渲染气势,而且能为形体造型”。而作为主持人,手势更多是辅助说话内容以引导观众认识事物的作用,但在主持中往往离不开它,特别是在综艺类主持或者少儿节目主持中,加入了手势,让主持人的语言更为生动了。笔者认为播音与主持与声乐表演都应运用美妙的声音以及“神形兼备”的舞台表演才能真正的称之为艺术。由此可见,声乐表演在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应用中都借鉴着舞台的表演艺术。#p#分页标题#e#

由于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现实同步性以及与大众紧密相连的亲和力,使其成为当下最受追捧的热门专业,人们的热切需要,从侧面上也反映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及趋向。当今,大众传媒渗透着社会的各个阶层,俨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就给播音与主持专业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前景和可以相对自由发展的巨大空间。同时也就促使现在很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竞争发展的态势要求该专业建设具有创新的思路,有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特色,有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重申声乐表演在播音与主持专业建设的意义及应用,除了笔者亲身执教,发现声乐表演课程仍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更重要的是,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播音与主持专业将会因为表演艺术的大幅度的投入,从而使该专业得到新的提升与发展,为其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

阅读全文

中职声乐教学思想品德教育浅谈

【摘要】

中职声乐教学的立足点和核心是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否则其教学结果必然停留在学生发展的表面、浅层、不可持续,且不能深入学生内心深处的层面。声乐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目标,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索研究,克服种种困难,学会体验、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自觉主动地获得发展。

【关键词】

中职院校;声乐教学;思想品德;教育

在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首先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克服片面的“只就声乐教声乐”的教学思想。其实,早在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礼乐相济”教书育人的教学思想,他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理论,把音乐教育与对人的教育统一起来。因此,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必须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发扬孔子教书育人的教学思想,并赋予这种教学思想以新时代的新内涵,即通过声乐教学,培养出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

一、凸显艺术教育的思想

在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其教学思想还要凸显艺术教育的思想。当今世界,艺术教育愈来愈受到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与重视,不仅艺术院校强化了艺术教育,而且综合院校也强化了艺术教育。例如日本,就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并称为三大科学,许多综合大学都开设了艺术课。在前苏联,许多综合大学也开设了音乐、美术、戏剧、电影等艺术课。而在美国的许多综合大学,设立了艺术院系或电影电视系。我国也同样如此,国家将科学院、工程院、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院四院并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批重点院校也率先推行了艺术公选课学分制。随后,全国许多综合大学也纷纷设立艺术学院、系,并设立艺术中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艺术教育本身的重要性使然。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指出:“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1]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也明确指出:“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2]事实的确如此,音乐教育在对人的教育中有重要作用。革命导师列宁7岁就会弹钢琴,是音乐开发了他智慧的大脑。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经常拉小提琴、弹钢琴,他曾明确表示,对艺术的爱好,丰富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从而照亮了他的科学之路,在他从德国到美国,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长之日,他在家中举办了一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以示庆贺。

阅读全文

童声期声乐教学问题及措施

一、做好童声期声乐教学工作——找出存在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曲目选取有难度

在童声期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存在选取声乐曲目偏难的问题。由于童声期声乐教学的对象都是5岁——13岁的少儿群体,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都不是很强,所以对于有难度的曲目学生大都理解不了,声乐掌握情况自然也就不太乐观。例如在给一二年级学生上声乐课时,有的老师就会选取《跑马溜溜的山上》这种有一定难度的作品来作为日常训练的曲目之一。这样就会产生两极分化的结果,就是会的学生还是会,不会的学生还是不会,童声期学生还处在入门阶段,曲目选择要有度,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去掌控,尽量避免曲目过难的问题。

(二)没有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进行教学

在童声期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只是按照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按学生当前的生理特点因材施教的状况。以前在和别的学校进行交流学习时遇到过这种情况:小学老师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费尽力气让学生达到共鸣腔体,而且一味地追求高音,《青藏高原》这种“海豚音”的训练曲目更是作为学生练嗓子的家常便饭。这种情况如果一直在小学生身上持续下去很可能会把嗓子用坏,声带发声也会出现问题,严重的甚至不能再走声乐这一道路。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理特点,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进行教学,否则只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对学生、对教师都是有害无益的。

(三)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单一

在童声期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化的问题。声乐教育和其它教育都是一样的,都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单一会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没有兴趣。童声期的孩子还是儿童,儿童的心理特点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字“玩”,长期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让学生实现“玩”的愿望,而且还会使学生厌恶声乐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影响。声乐的教学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只要是适合学生学习的就是好的方式,教师不必因循守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改变教学方式单一的现状,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阅读全文

高师音乐教育中弹唱课与音乐教材结合

乐正克《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可见,教与学在教学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他们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除基本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外,弹唱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因此,弹唱课的教学就成为音乐学专业学生学习师范技能的一门必修课。

一、提高弹唱课的重视程度

从全国范围来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是由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的全国性的检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技能两方面的基本功的一项大型赛事,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突出活动对整体、教学成果的展示、检验和引导功能,不断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此项基本功展示每两年举办一次,竞争非常激烈,展示内容一共分为三大部分,即:音乐教学能力、“微课”展示和社会实践。音乐教学能力包括歌唱与钢琴伴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中外乐器演奏、舞蹈展示五项内容,以上各个项目提倡和鼓励展示中国作品。“微课”展示为录像评审。社会实践为现场观摩中小学音乐教学。自弹自唱就是这其中最重要、最能体现学生师范技能的项目之一。在展示中,所要展示的弹唱曲目需由参赛选手现场进行抽取,而这些曲目都来自教育部审定通过的、全国各地各个版本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范围之广、涵盖面之大是一目了然的,参赛选手不能像准备其他展示内容那样提前知晓。并且这些歌曲都只有简谱或是五线谱的单旋律,并无原谱伴奏,需要学生利用抽签后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为歌曲编配和声、织体,并弹唱出来,如果没有平时多方面的积累,这是很难实现的。

二、丰富传统弹唱课的教学内容

(一)打破传统,弥补不足

传统的高师音乐教育弹唱课中,大多选择钢琴原谱伴奏的声乐作品,使用美声或民族唱法进行演唱,并且我们所使用的弹唱教材从发声练习、基本弹唱,直至最后的歌曲弹唱,基本也是这一类型。但是,这些所弹唱的歌曲在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今后的实习和就业中所能应用到的概率却是小之又小,并且中小学生也也无法接受音乐老师用民族或美声的唱法来范唱教材中的歌曲。因此,这种传统的格局必须打破,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先决条件。

(二)增加内涵,丰富教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