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商业文化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商业银行特色企业文化论文
一、商业银行特色企业文化构建的因素
(一)企业文化的物质要素
商业银行特色企业文化的构建路不开物质这个基础环节,没有一定的“硬件”支撑,那么文化这个“软件”就没有发展的温床。企业物质文化要素主要指的是企业内部工作环境,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下才会有良好的工作心态、高效的工作效率、过硬的工作质量,结合工作环境进行物质文化建设是比较贴切的、也更能适应文化建设的需求。
(二)企业文化的精神要素
商业银行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要素包括价值观、理想追求等因素,具体体现为企业员工的工作方式、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对工作的热爱程度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环节。一个企业是否有良好的文化氛围主要靠员工身上的气质体现出来,银行工作是需要员工跟客户进行直接交流,员工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客户对这个银行的印象。好的文化建设会打造出好的员工,好的员工会在日常的工作中将企业的文化建设体现出来,并以此打动客户,而不是靠一些人拉关系或采用更低劣的方式,拉拢客户完成自己的业绩。
(三)企业文化的制度要素
任何措施的设计实行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商业银行特色企业文化的构建也不例外。银行特色企业文化构建的主体是人,人具有懒惰、自私的特性,一个良好的文化建设如果没有好的实施主体也是空谈,所以要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对人进行监督控制。制度要像法律或道德规范一样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进行相应的惩罚,既是保障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也是对员工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的提高。青岛银行东营分行在打造其特色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同样注意到了构建其企业文化的物质要素、精神要素、制度要素。一是加强“职工之家”建设。为员工办实事,体现实实在在的人文关怀。建设职工食堂、员工活动室,定期组织员工健康体检,切实增强了全行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二是提升员工执行力。组织开展了“日醒三问”和“行长荐书”等活动,鼓励员工善总结、勤思考、多谋划,培养员工的大局意识、职业素养。三是以制度约束人。相继开展“制度建设年”“,制度评价年”活动,规范细致每一项规定,让员工遵照执行。
商业文化伦理教育市场营销论文
1高校抓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既是先进文化传播的中心又是先进思想的交流中心。大学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人才强国战略的中坚力量。目前,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频出、食品安全危机日益严重、社会责任感缺失等现象层出不穷,更需要具有道德和责任感的优秀员工和有良知和底线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生在校园里是学生,一旦进入社会成为企业的员工,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需要大学在日常的生活管理中和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建立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商业伦理道德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建立职业道德思想,培养学生的正确择业观念,养成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2商业文化伦理教育课程与实践环节设置
首先,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强调各种职业岗位需具备的标准和准则,使学生在感知实践的过程中,将遵从市场规则变成一种文化自觉性。其次,要专门开设文化伦理类课程,如商业伦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等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未来相关岗位的职业道德要求。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1)通过开发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特色课程,如“商业文化伦理”,此类课程应当结合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和当地的经济环境,通过编写配套教材,强化商业文化伦理教育,在课程中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营销价值观和培养学生优良的素质。所谓的优良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科学知识、素质、审美观点、劳动技能等方面。这些需要在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够深入学生的思想中,进而引导他们的行为。
(2)“商业文化伦理”课程还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专题的内容包括:商业文化伦理的形成与演变,成功企业的文化伦理特点,产品因素中的伦理问题、渠道竞争中的伦理问题,营销竞争中的伦理问题,服务营销中的伦理问题等等。商业文化伦理所涉及的内容应该贯穿在营销研究的方方面面。在实际的企业营销管理实践中,有关于营销管理的环节确实需要高素质、高品德的管理人员承担社会责任感,树立榜样,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所以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将“商业文化伦理”研究的问题融合到营销管理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以道德为准绳、以法律为准则、保持道德底线、不弄虚作假,这种企业人才才能够真正的给企业带来利润和长久的发展。
(3)针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立专门用于培养大学生的“抗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特色课程。同时大力支持营销专业的学生参加营销技能训练、口才能力培养训练、挫折训练。对于企业针对大学生设立的各种技能评比和营销大赛更要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就能够具有自主学习、创新、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反映招进单位的营销专业毕业生,学习能力很强,但道德品质欠缺,如离职后带走客户资源,甚至向竞争企业泄露企业的经营机密;更有甚者,离职时带走产品销售货款。从大学校园走出去的营销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适应能力差、抗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在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后很容易放弃,不愿意再去尝试的现象。而这些表现恰恰是企业最忌讳和反感的。所以要满足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就必须在大学教育阶段就开始着重培养营销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与人交往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等。这些能力的培养绝不能仅仅靠书面和课程的培养,而是需要将学生推向实践环节,多和社会接触和企业接触,通过营销类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抗压、抗挫折能力。
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论文
一、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依据时代特色与自身特点建立起来的,并经过社会实践检验的,具有独特特色的文化治理模式,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亦具备以下特征:
(一)广泛性与系统性
罗长海在《企业文化学》中论述过:“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理解,有人认为就是企业对自身形象进行的设计及对外进行的形象推广与宣传,也有人认为就是企业自己创办一些报纸刊物,为员工提供一个文化园地……”其实,以上这些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都过于浅薄片面。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绝不是简单地将企业与文化进行嫁接,其内涵非常广泛,可以说,企业文化包罗了思想文化教育、体制制度构建、形象理念策划宣传等多方面内容。
(二)时代性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内容是依据时代特色建立的,具有时代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建立必然要以时下经济发展状况,人民思想状态及生活需求等等一系列时代特征为先导,因为其建立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提高该行自身的经营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及外部市场竞争力等等综合能力,要能够经受住当下市场的实践检验,如若所设定的企业文化内容不能与时下社会人民所需紧密结合,那么必将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三)独特性
学术期刊与高校教师职称的关系
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标准,是培养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关键在于的数量与质量、课题、专利、课时等。而最为重要,莫过于的数量与质量问题。目前,我国一些学术期刊逐渐走向商业化运作模式,无不因为高校职称评定标准。本文从学术期刊与高校教师职称的互动关系入手,详细阐述时下学术期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改革学术与完善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标准的若干意见,以为学界同仁赐教。
一、学术期刊是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硬指标
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师职称评定将论文的发表数量作为硬指标。尽管这种评定模式备受诟病,但其确实在短时间内让我国的学术共同体迅速形成。我国学人的声音亦在这些参差不齐的论文中得到了回应。我们业已告别如民国般不以论文论“大师”的年代,现今教师的学术水平主要就体现于其所著论文数量及质量之中。然而,教师的学术水平并非只靠论文来体现,何况论文的质量有时与学术水平存在脱节的可能。那么是否存在其他更为科学、合理的模式来取代以论文为核心的评价模式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全盘借鉴民国的模式,大师的水平都是通过几篇大作,或者几场演讲来认定,难免有点儿戏。特别是时下“任人唯亲”现象凸出,没有一些指标,特别是一些较为明确的指标,高校的教师职称只会沦为权力高层的游戏———一种能够获取“金币”的游戏。论文,或者只有论文,才能降低此类“游戏”的风险。无可否认,“游戏”仍然存在,只是我们的硬性指标将这些游戏不能在公开场合随时浮现罢了。可以说,论文指标如同高考,新晋教师如同贫穷学子。大家都没有其他更好的路径走,唯独在论文指标、高考面前,人人显得相对公平。因此,这也就是为何多年来尽管论文指标一直饱受批评,依旧屹立不倒之原因。一些制度,特别是涉及面较大的,都会将公平放在第一位,甚至为了公平牺牲效率。科学的制度,必须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任务型的论文指标必然带来了学术期刊市场的繁荣。纵观我国现有的学术期刊,任何等级、任何水平的期刊均有;要版面费的,不要版面费的均有;有通过内部途径录用的,也有通过公平途径录用的。不同于高水平大学必须要求于核心期刊,甚至是CSSCI期刊,大多数普通高校只要求发表在省级以上期刊即可。在这种硬性条件下,就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学术生态———各位教师或学子的著作权不但没有得到尊重,而且需要排着队向学术期刊送钱来;很多期刊似也不再以学术标准来论高低,仅仅金钱足额即可发表。而这种畸形商业链的根源就在于高校不合理论文指标的设置。目前看来,各高校论文指标的设置不仅不合理,甚至是不现实的,对我国学术生态是贻害无穷的。厘清学术期刊科学化发展模式,设置合理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协调两者的互动关系,将是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学术期刊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有的学术期刊存在诸多问题,此处深入探讨若干个,以供读者明辨:第一,版面费问题。近年来,编辑成本不断加大,而国家在期刊投入的经费仍然较低的情况下,多数学术期刊日益走上商业化道路。以文科期刊为例,能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期刊多为各大学科的顶尖期刊且数量极少,2012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分两批各评选出100种,共200种优秀社科类学术期刊,至今这个资助数量波动不大。[2]而据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17年,中国现有期刊10084种,其中学术期刊6400种,占比超过期刊总量的60%。据万维书刊网统计,目前,我国共有1743种期刊实行免版面费政策。[4]由于精力有限,笔者随机抽出50多种期刊并对该期刊的征稿启事进行阅读,最终证实了该网站上所列举的无版面费期刊属实。可见,有关部门对学术期刊的资助数量可谓杯水车薪。因此,大多数学术期刊走上商业化道路自不待言。诸多“省级以上期刊”一般需要收取作者一定的版面费才能刊登。除了文章质量过硬或者教授级(含副教授)的文章不需要版面费外,许多学报亦要求作者缴纳一定的审稿费和版面费才能刊登文章。据笔者调查,这种现象在医学类、管理类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尤为严重,多数收取投稿者1500到3500不等的版面费,而一些C刊扩展版亦大致收取1000到5000元不等的版面费。2017年初,原C刊来源刊的《同济大学学报》(哲社版)被评为C刊扩展版,尔后该刊就想划出一定的版面专门供愿意付版面费的人刊登学术论文。这种畸形的学术生态正日益充斥着整个神州大地。理工医学类期刊或者需要通过实验等路径来验证论文是否造假、质量是否符合期刊要求等,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收取一定的版面费亦无可厚非。何况,理工医学类期刊收取版面费,是世界学术圈的通例。这里姑且不探讨理工医学类期刊收取版面费是否恰当,但文科类期刊收取版面费却让人匪夷所思。一些所谓的省级期刊,往往只要给了版面费,无论论文质量如何,甚至有些还一稿多投,均可发表于期刊上,与此同时,杂志社还提供论文的服务。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势必导致学术圈泥沙俱下,论文良莠不齐,对我国文科的长期发展具有负面影响。曾几何时,许多刊物千金买马,通过高额的稿费来吸引一批有志于发表大作的学者投稿。而作者只需忧心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从不为写出文章后如何发表或囊中羞涩而感到担忧。这种学术生态的转变始于何时,难以深究,但唯一确定的是,我国学术界再不扭转这种以贫富论英雄的局面,将难以让我国学者响亮的声音传得更远,不利于我国在世界学术圈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关于版面费问题,有关部门已经三令五申不能向投稿者收取版面费等费用,但监督不到位,甚至连监督主体都是“闭只眼,睁只眼”,那所谓的监督规定就只能是被束之高阁。第二,审稿时间长问题。上文探讨的是普通期刊的版面费问题,接下来要阐述的是一些核心期刊审稿问题。毋庸讳言,高校引进一个新教师,或许说培养这个教师需要耗费的成本也是极其巨大的。一般而言,新晋教师往往雄心壮志,渴望在高校大展拳脚,干一番大事业。这个事业包含在学术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将之量化而言,即是评上更高的职称,这不仅是新教师实现学术理想的需要,也是其生活所需。而评上一定的职称需要新晋教师能够完成职称评定的相关要求,亦即论文的数量要符合要求。无论哪所高校,发表一定数量的核心期刊论文是必须的。而现实中,许多核心期刊的审稿周期非常长。三个月内是最低限度的,从作者投稿至论文出刊,往往需要耗费作者八个月以上的时间,有的期刊甚至更长。在这个拖沓的过程中,很可能青年教师的“新”观点由于和发表在普通期刊的论文所重合而失去新颖性,降低了论文本应具有的价值。因此,一种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一稿多投就频频出现,甚至看起来是应该被理解、原谅的。与审稿周期长相关的是学术期刊的默认退稿问题。按新的《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作者自搞件发出30日内未收到用搞通知的,可以改投他刊,但多数期刊在征稿启事中仍规定“若投稿者自投稿之日起三个月内没有收到编辑部回信的,可自行解决投稿”。而现实往往一些编辑次日看完某一投稿者的文章后认为该文章不适宜在其期刊上发表,心安理得地不对投稿者发出拒稿信。一些严格遵循学术道德的投稿者或者会等到三个月后才另投他刊,另外一些投稿者则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一稿多投他刊”。这种默认退稿的规定,容易导致审稿期限过长,而丧失了向其他合适期刊上再次投稿的良机。默认退稿规定的存在,亦表明当下学术期刊对待学术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加剧了投稿者的负担,致使一稿多投在学术界习以为常,对我国学术界的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发展十分不利。第三,关系稿问题。首先,约稿问题。我国仍然是一个熟人社会,人情似乎重于学术品德,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学术圈,在学术上相互帮忙尤为频繁。由此,在我国学术阵地———核心期刊,人情气味显得更加浓厚。诸如一些学界前辈担任某一核心期刊的主编后,约稿自然成为了保障核心期刊权威地位的重要路径。而约稿普遍是一些与主编学术水平相媲美的学术前辈的专利,作为后辈的年轻学者往往只能望洋兴叹。如果某一个核心期刊的约稿数量过多,投稿录用的概率就自然变得更低,从而扰乱了正常投稿的秩序。其次,人情稿问题。人情稿与约稿有时交融,但作为关系稿的范畴,前者公正性更加失衡,故此处独立论述。人情稿作为关系稿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一直受到学界的诸多批评。约稿,从理论上而言,是合乎学术道德的。不同于约稿,人情稿极大地破坏了正常的学术秩序,违反了学术道德。诸如某一个核心期刊的主编或者其他编辑将自己的于自己主办的刊物上,或者通过人情的关系,发表于其他刊物上的现象尤为普遍。姑且不论文章的水平是否符合该核心刊物的发表要求,人情稿的出现,往往会损害正常投稿者的权益,以至于许多投稿者“白等了”三个月,原本可能属于这位投稿者的发表名额,最终却让位于人情稿。最后,匿名审稿制度。毋庸置疑,在学界,匿名审稿制度的实行效果一直备受诟病。由于关系稿的存在,匿名审稿制度一直实行得不够彻底。许多核心期刊并非不看重投稿者的文章质量,而是往往先看投稿者的单位、学历、职称、户籍等与文章水平风马牛不相及的因素。我国的学术圈总是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学术话语权往往集中于一些学界前辈手中,而他们的观点总能得到学界的认可,其论文引用率远远高于一些初出茅庐的“小年轻”。在这种情况下,核心期刊为了保障引用率,往往杜绝一些年轻学者的稿件,诸如硕士研究生便很难像十多年前作为第一作者或者独立作者发表于核心期刊,更不用说本科生。一些顶级期刊在选用博士研究生的稿件亦是十分慎重的。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许多核心期刊的匿名审稿制变得名存实亡。
三、高校教师职称改革的方向与学术期刊的发展
第一,限制纯商业化学术期刊,降低版面费在期刊资金来源的比重。首先得限制那些“给钱就”或者“给钱后审稿不严格”的纯商业化学术期刊。在一般论者看来,限制这些纯商业化学术期刊是否显得有点激进,毕竟纯商业化学术期刊在国民GDP、高校教师评定职称方面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基于我国现有的学术生态而言,这些纯商业化学术期刊,就像“毒树之果”。虽然果实没有毒,但这颗树带有严重的毒性,甚至危害到其他树木的生存。在法学学者看来,毒树生长出来的果实是无辜的,毕竟他们并没有对社会造成较大的危害。然而,果实的产生之源确实是牺牲公平,侵犯他人权益而来的,这就越过权利的边界了。长此以往,由于毒树太多,结出的果实太多,妨碍了其他健康之树的果实,毒树之果还有基因变异的潜在风险。毋庸置疑,我国现在的学术生态,处于毒树之果基因变异的前期,虽然不太严重,但破坏力甚强。“乌烟瘴气”,便是非学人经常批判学界的响亮之声。回归至学术研究应有的局面,就必须限制,甚至限制纯商业化学术期刊。纯商业化学术期刊的限制路径,可先拿文科类学术期刊开刀。正如上文所言,文科类文章较理工类文章来得容易,逻辑清晰之余,审稿人只须斟酌理论深度。而理工类文章则不一样,除了初审需要校对好数据之间是否存在逻辑毛病,还得验证数据是否伪造。在这种情况下,理工类文章的审稿成本远高于文科类文章。适当收取版面费亦是无可厚非的。限制纯商业化学术期刊的关键,在于肃清学术的污风,使有法可依。以往“给钱就能发”的现象一度破坏了学术的权威性、严肃性。因此,教育部门应当联同新闻出版部门制定一系列关于整顿学术期刊的相关规定,使之变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部门规章。以往的监督文件仅为规范性文件,既不能有效制约有偿服务的期刊,亦不能有效引导学术期刊规范化发展。有关部门在规制学术期刊的同时,亦应通过加大财政预算、募集社会资助等进路,提高对学术期刊的资助力度,尤其是加大理工类学术期刊的资助力度,鼓励理工类学术期刊收取较低版面费,甚至不收取版面费,以净化学术生态。“新人新办法,旧人旧规定”。除了纯商业化学术期刊需要退出市场外,现有的其他涉嫌商业化学术期刊应通过完善自我发展路径、市场整合、退出市场等方式进行改革,有序地降低版面费在学术期刊资金来源上的比重。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以下径称《意见》)。《意见》要求建立健全确保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在这个《意见》出台前后,许多学术期刊社已经转企,实行市场化运作。而对于高校学报类学术期刊是否走市场化运作还没定论。那么,如何理解本文“企业化”“市场化”同“商业化”的区别?对于学术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报,如何实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美统一”?“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正确解读《意见》的基本精神事关学术期刊的去向问题。学术期刊可以走“企业化”“市场化”,甚至是“商业化”。实际上,三种行为本质上没有区别,均强调营利性行为,即能否赚钱的行为。但赚谁的钱成为判断学术期刊是否把社会效应放在首位的分水岭。不可否认,学术期刊必然存在人员支出、日常经费,亟需融资,但大多数期刊却忽视了社会效益而助长经济效益。试问学术期刊向作者收取版面费符合社会效益吗?显然,只符合经济效益却把社会效益严重践踏。作者将耗费大量精力、呕心沥血而铸成的大作投稿到学术期刊,学术期刊竟然还收取作者的费用,请问这种行为是正常的吗?这起码不符合著作权的基本精神,更不用说所谓的社会效益了。实际上,学术期刊转为企业后,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经济效益,而非榨取作者的血汗钱,这不仅不符合以社会效益为首位的原则,更加不符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统一。所以,《意见》才强调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时政类报刊等新闻单位,可以依法依规开展有关经营活动,但必须做到事业与企业分开、采编与经营分开,禁止采编播人员与经营人员混岗。可见,学术期刊社却未正式被纳入可以开展经营活动的文化企业。此外,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应严格审核新申请刊号的学术期刊,强调申请者必须以非商业化运作为宗旨,如申请者未能提供承诺或者运作过程中违反承诺的,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应及时吊销该学术期刊的出版许可证。第二,拓宽学术期刊资金募集渠道。一些权威性期刊由于国家资金投入不足,而审稿人物力成本又不断上升,矛盾形成之后往往是变相收取版面费。正如上文所言,降低版面费在期刊资金来源的比重,有助于净化我国学术生态。因而,学术期刊除了不再向投稿者收取版面费外,应自觉拓宽资金募集渠道。学术期刊除了获得国家的资助金、科研机构补贴外,还可以非盈利目的在期刊上设置一定的广告板块,以收取广告费用作为资金来源的保障。广告板块的招揽应以学术会议、科研机构介绍、学术成果介绍等涉及学术内容的优先刊登,尽可能避免与商业化的广告挂钩。为了避免权威性期刊过度招揽广告而有损学术生态,每一期刊所须的日常经费支出、广告收入等事项均应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若期刊的广告收入远超日常经费支出,影响学术生态的,由上级部门责令该期刊更正。在限期内,期刊仍不更正的,由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吊销该期刊的出版许可证。第三,迈向学术期刊科学化发展路径。我国目前的学术期刊的发展,正处于疯狂的商业化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必然不利于学术生态的健康发展,因而亟需调整其发展路径,以科学化发展路径为核心的方向成为其获得生命力的法宝。其一,缩短审稿周期。期刊的审稿期限,直接制约着各种科研成果能否在适当的时机面世。过长和过短的审稿周期均不利于学术期刊的科学化发展。现有多数的学报、核心期刊等,多以三个月为审稿周期,甚至有的季刊、半年刊长达四个月乃至半年的审稿周期。这对于具有时效性的成果而言,实在有点偏长。本文建议所有的期刊,不论期刊是否权威,最长应在投稿者投稿之日起30日内必须告知投稿者文章审稿进程。同时规定,这30日内无论文章是否被录用,编辑部均必须回信告知投稿者文章的审稿情况。鼓励编辑部在拒绝某一个投稿者的文章时,及时回复投稿者,并建议投稿者另投他刊,而非没有任何消息;其二,杜绝关系稿。无论是约稿还关系稿,均在抑制年轻学者从事科研的热情。时下,许多期刊都要求投稿者在投稿时,与稿件一同注明单位、职称、学历、籍贯、年龄等事项。许多期刊未采取删减匿名,影响了匿名审稿的推行。彻底而公平的匿名审稿制,应当是投稿者与人员在文章定稿前均互不知晓个人信息,亦即,应当是禁止学术期刊强制要求投稿者注明其单位、职称、学历、籍贯等个人信息。当文章已经完成了三审后,编辑部负责排版的人员才允许询问投稿者的有关信息。编辑部不能因为投稿者的学历而拒绝刊登稿件。较为遗憾的是,目前,无论我国,抑或国(境)外,彻底而公平的匿名审稿制,仍未彻底推行。唯一欣喜的是,在国(境)外许多权威性期刊的编辑部,负责初审的人员不会因为投稿者的学历等缘故,而忽视了文章的质量。故而,在一些权威期刊上,屡次传来某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或者独立作者的名义发表了论文的声音。而这些现象,在我国许多学术期刊上,尤其是文科类核心期刊上,是一件难以抵达的事情。当然,我国在某一个时间段亦曾有过这样的尝试,仅是时下学术生态作怪而难以普遍出现这种良好的现象。若我国实施彻底而公平的匿名审稿制,必然能够激发广大年轻学者以及其他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从事科研的热情,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学术的现代化发展。当然,为避免出现买卖权威论文的情况,当某一文章在二审通过时,编辑部成员应在咨询投稿者的个人信息后,再将文章进入终审阶段。若文章终审不通过的,则需要阐述详细的理由,并告知投稿者。如此一来,既保证了投稿者的合法权益,亦维护了学术期刊的正常运作秩序,更限制了学术期刊因投稿者的学历低而遭拒稿的情况,毕竟当文章二审过后,学术期刊也会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成本。其三,合理调整年度出版期数。造成时下我国论文泛滥的原因,除了商业性期刊“遍地开花”外,还有部分权威性期刊设置不合理的年度出版期数问题。毋庸置疑,一些权威性期刊的论文亦存在“炒冷饭”的情况。科研成果本应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然而,正如上文所言,约稿、关系稿的出现,人情的介入,导致这些“冷饭式”的论文在我国学术生态中滋生蔓延。因此,学术期刊有必要重新审视把关论文质量的方法,按照国家有关期刊出版管理办法,适时调整年度出版期数。若论文质量实在难以“登上大雅之堂”,则应将期刊的期数减少。若一些顶尖期刊收到诸多质量过高的论文,则应将期刊的期数扩大。能缩能扩,科学办刊,使每一种学术期刊都能获得自主办刊权益。然而,学术期刊不能随意缩小或者扩大期数,故由有关部门建立监督机制是必然的结果。例如,有关部门建立一定的评价指标来评判某一个学术期刊是否应该调整期数,诸如转载率、引用率高的期刊,可申请调整期数,而一些转载率、引用率常年不高的期刊,则需严格审查其论文的质量以便作出是否允许调整期数的决定。第四,建构多元化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机制。教育部门作为我国学术生态的主导力量,理应对时下诸多不合理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进行引导,督促高校依法建构多元化高校职称评定机制,避免僵硬的职称评定机制流失科研人才。其一,破格制度的系统化。时下各高校的教师职称评定多依赖于所谓的论文与课题。在一般情况下,论文与课题成为了众多教师上升的唯一指标。为了突破以往陈旧的评价机制,虽然破格升职等情况仍不时会出现于公众面前,但仅是偶然现象。现有的破格往往带有高校领导的主观意识,无章可循之情况甚多。例如,中南大学破格将22岁的大四学生刘路聘为研究员便是良证。[8]我们在鼓励破格的同时,亦应将破格的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审批人员等制度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现有各高校僵化的职称评定制度,对于高校教师晋升限制较多,尤其是高校教师须有教学年限、指导人数等要求。因为在僵化的职称评定制度里,教师除了量化科研成果指标外,还须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才具备上升的条件。在破格制度里,只要受聘者具有国内外公认的科研水平,即可跨越普通教师需要数十年才能评上正高职称的阶段,职称评定压力的虚化后,受聘者的任务仅为达到一定的科研成就,这将有力地保障科研成果能够尽快诞生,经得起考验。大力推动破格制度的系统化,有助于吸引海内外高水平的科研人才进入高校、科研机构,促进良好我国学术生态的形成。其二,量化科研成果指标。由于多数高校属于事业单位,职称的评定与编制挂钩。高校的职称名额往往受限于上级部门下达编制的数额。许多年轻教师除了满足职称评定制度的基本要求外,还须与其他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竞争。副高、正高等职称名额有限的条件下,自然催生了负责评定教师职称的相关人员的私心。在我国“任人唯亲”色彩相对较浓的国度里,人情是连接高校教师情感交流最有力的保障工具。同等条件下,评定人员自然在人情思想的指导下,作出一些违反制度的决定———将上升职称的名额自然交托给与自己熟悉的教师。这种非理性的因素往往过于隐蔽,监督者自然无踪可寻。高校教师人数的膨胀,编制名额又不见增长的情况下,有实力的年轻教师只能继续等待良机。时下,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正如火如荼,编制问题不再成为高校教师发展的“紧箍咒”。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形势下,各高校可通过聘任合同的形式,推动高校教师来去自如,吸取更加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助推我国现代化建设。量化科研成果指标成为这种趋势的产品。在这种评定指标下,只要教师符合评定职称的基本条件,评定人员只作形式审查,申请职称的教师的相关科研成果和其他条件符合评定条件的,该教师即可获得申请的职称,既不再受限于上级部门或者学校内调整的编制指标,又有效杜绝“任人唯亲”“权钱交易”等行为。其三,科研成果国际化。时下学术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学人的话语权有所增强。以往受限于外语水平,诸多学人不能有效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如今,我国学子经过多年的外语培训,相关的外语水平足以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因此,高校应鼓励新晋教师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具体方法包括投稿到权威国际学术会议、国外学术期刊、担任国际学术组织的相关领导职务等。在同等条件下,高校评职称时优先考虑有国际学术交流经验的申请者。只有对现有的商业化学术期刊的运作模式进行改造,才能从源头上促进高校职称评定制度走向科学化、合理化道路,两者的和谐互动下,亦就营造我国学术生态的良好土壤。毋庸置疑,科学而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有助于激发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推动我国学术走向世界。时下诸多不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孕育了商业化学术期刊的生存土壤。权威性理工科期刊由于审稿的人物力成本过高,向投稿者收取适当版面费无可厚非,但诸多文科类期刊审稿成本与收取版面费之间未能形成公开透明且合理的机制。商业化学术期刊的运作模式一直备受诟病。期间,学术期刊审稿周期长、关系稿等问题亦一直限制年轻学者的上升空间。职称评定制度,造就了商业化学术期刊运作模式,商业化学术期刊又反作用于职称评定制度。相互恶性循环的过程中,最终受害的是我国的学术生态,进而影响我国在世界的文化话语权。教育部门作为我国学术生态的主导者,有责任在火烧眉头的学术恶化状态下力挽狂澜,依法推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走向科学化道路,同时,教育部门亦应加大对学术期刊的资助力度,联合新闻出版广电部门整治各种商业化学术期刊问题,还我国学术生态一片净土。
高中历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受到广泛关注。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感悟课程核心内容,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和思考是未来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充分利用史料资源、考证史料内容、撰写历史论文有助于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进而彰显高中历史课堂的时代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实证;培养策略
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并吸收借鉴其他国家课程改革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史料实证素养旨在确定历史史实,这不仅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基础性素养,更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所必备的关键品质。然而,在应试教育和高中历史繁重的教学任务压力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获取的过程和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忽视了在历史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首先提升自己的史料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帮学生树立史证意识,多选择以学生为主的史料研究、问题探究等教学方式,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下面,笔者便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谈高中历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利用史料资源,提升问题意识
历史虽是过去时生的事,但部分史实和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思想对于今天的生活仍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掌握历史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才是学习历史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史料资源,发现并感悟其中的学习价值。首先,历史课本中有许多精心编选的史料,我们的城市、家庭等生活环境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历史史料。鉴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史料,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和研究,之后便可使学生通过询问教师、利用网络查找资料、阅读相关历史书籍等方式解读问题,验证自身看法,从而提升史料实证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学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课时,学生除了可以根据课本上出示的《人民日报》文章和“”时期夸张的宣传画,来体会当时人们进行经济生产的精神面貌和片面追求数量、忽视客观事实的行为,还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寻找是否有当年保留下的遗址。在学习“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学生可通过家中保留下的粮票和老人的讲述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带着问题进行资料查找,自行归纳总结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巩固历史知识,提升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考证史料内容,培养解读能力
史料解读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史料信息进行提取、概括、阅读和理解等。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时,应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史料,让学生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并通过对关键信息的解读找出课本中对应的知识,达到培养学生解读能力和对课本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学习“宋明理学”一课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和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中有关宋明理学的论述,并对学生提出“以宋明理学为例,谈一谈你对中国文化包容性和创造力的理解”等相关问题,让学生从史料中提炼出中国文化融合发展的相关信息,并联系课本中宋明理学思想内容和特点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这种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史料解读和分析能力,扩充学生知识面。
地域文化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中的体现
摘要:该文从城市街区环境设计的视角研究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中的具体表现方式,通过对南京地域文化的深入探究,剖析其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结合不同的街区环境设计案例研究其表现形式,从而探索城市地域文化的传承方式,以期为现代城市建设发展提供良好思路。
关键词:南京;地域文化;街区环境设计
南京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南京地区在数千年的城市发展中沉淀积累下来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文明表现。这些地域文化不仅在历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传承作用,而且对现今的城市发展、文化传播等方面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成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地方特色。在中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城市大兴土木,导致“千城一面”的事件不断上演。人们在享受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承受着地域文化不断丧失、城市情感归属逐渐消亡等负面影响。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文脉保护和地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研究。南京作为国内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积累了许多关于地域文化保护、应用、传承的经验。因此,研究南京地域文化和城市街区环境设计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南京地域文化的形成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充分体现了其特有的地位和优势。南京城东临钟山、西据石头城、南向秦淮河、北朝玄武湖,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我国长江下游中部地区,环境优越,经济发达。历史上,南京城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城镇,文化上南北交汇、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在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陵文化。金陵文化主要包括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革命文化、秦淮文化等。这些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反映在这座饱经沧桑的都市中,也因此形成了许多历史人文景点,如玄武湖、明孝陵、南京总统府、雨花台风景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夫子庙等。这些充满地域文化色彩的景点使南京形成了自然和人文、历史和现代、传统与创新相互协调的城市风貌。南京历史悠久,既经历过“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繁荣昌盛,也经历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衰败无奈;秦淮河畔有过灯红酒绿,金陵城中也曾经意气风发;总统府内传过先进之识,抗日战争时也受过屠城之苦。南京城具有的地域文化是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结晶。城市街区环境作为其重要的物质载体,在建筑风格、环境景观、公共设施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南京地域文化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中的体现
南京的城市设计结合了地理条件和环境风貌特征,充分利用了龙盘虎踞、山水环抱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山水城林的城市格局,是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有机结合的优秀范例。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奠定了南京的古城风貌,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汲取了各种形式的地域文化内容,在街区环境设计中体现出不同风貌和特征。如,玄武湖一带受城墙文化与沿线历史古迹的影响,周边的建筑以低矮型为主,建筑风貌相对较为古朴,色彩也较为沉稳。位于大行宫的总统府是南京的重要城市节点,周围的1912街区和梅园新村受民国文化的影响,在建筑风格和街巷布局上具有明显的民国特色。夫子庙地区作为南京重要的风景名胜区,也是南京秦淮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整个街区的风貌以仿古为主,建筑新旧融合,水系和街巷相互穿插,亭台楼阁交相呼应,完整展现了秦淮文化。刚刚经过老城改造的太平南路街区面貌一新,从原来的老旧杂乱,变成风格统一的民国风情街区,不仅展现了南京历史文化特色,而且提升了旧城区环境系统机能。以上是在宏观层面分析南京地域文化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中的体现。从微观层面上说,南京地域文化也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的细节中呈现。桥梁设计、建筑物上的雕刻和装饰品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南京的地域文化符号。南京博物院采用了古代建筑中的飞檐建筑形式。秦淮河夫子庙风景区渲染出桨声灯影、烟雨霏霏等意境。在色彩的运用上,秦淮河夫子庙地区的建筑主要采用冷色调,以黑白灰为主,营造出秦淮河作为历史见证者的冷静、平和的氛围。南京的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不仅实现了将商业街区与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有机结合,还实现了对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的现代化利用。如,将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物作为如今的办公大楼等。另外,南京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主要采用现代风格,对南京市的不同街区实现多种功能的规划,实现不同街区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理文化特点上共同发展。同时,南京作为文化历史古都和现代特大城市,其在街区环境设计中要求将两者统筹兼顾、协调统一。当今的南京城市规划设计正是本着这一设计理念展开的。如,1912街区在作为历史文化集聚地的同时也是商业场所。
学术论文著作权的乱象
内容是学术期刊的“生命线”,从自身而言应当重视的是其学术意识而非网络技术意识,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已融入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很多产业都面临着基于移动互联网基础的数据意识转型期。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学术论文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基于移动端的在线交互式平台的建设对学术论文的传播起到“突飞猛进”的促进作用,学术论文网络数据库服务商纷纷建立了微信公众号或独立开发学术APP,这不仅有利于学者、作者和读者的交流,也摆脱了旧有模式依附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基于计算机端的传统网络下载、搜索学术论文的方式,受众更渴望与志同道合的学术研究者从生活、观点和学术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全方位交流。微信诞生虽然短短数年,但其为学术论文的交流与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平台,与传统网络单向传播不同,作为一款跨平台通讯工具,它以一种实时交互的方式传播信息,它既不同于微博的传播方式(字数限制在140字以内),也不同于博客(以单一博主为主,其他阅读者关注或评论),基于移动端的微信、APP等在传播学术论文时更多体现的是人们对于移动阅读的互动性、方便性、随时性和有效性的推崇,但是阅读和交流的便利也带来著作权相关权利关系的解构,这对学术论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的著作权保护提出了挑战。
学术论文在移动互联网中的传播效率大于其在传统互联网中的传播效率,学术论文的主体传播途径进化为互联网移动端互动交流共享,同时,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产生了学术论文著作权“乱象”,对于这些无序“乱象”,很多著作权权利人选择“漠视”“忽视”,还有些非权利人为获取更多权益而频频“越位”。
一、作者“漠视”现象
作者本是学术论文的著作权人,一般情况下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规定的17项著作权,不仅包括人身权还包括财产权,其中除4项人身权不能授予他人外,其余13项人身权可以授权转让,还可以授权许可他人享有专有使用权或非专有使用权。首先,在作者投稿发表学术论文并签署著作权合同过程中,很多作者都选择“漠视”著作权被转让或专有使用权被独家授予期刊出版单位这一条款,抱着作品只要发表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的心态,“漠视”自己已经丧失的复制权、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其次,在后,有些作者“漠视”自己已经失去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仍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或其他移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自己的学术论文。再次,有些作者即便没有将著作权授予期刊出版单位,在自身仍拥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的条件下,对于互联网移动端的其他非权利主体非法传播其学术论文的行为也都选择“漠视”,有些作者还认为这是免费替自己宣传了作品。
二、期刊出版单位“忽视”现象
期刊出版单位为扩大办刊影响力,主动与网络数据库服务商协作建立回溯期刊库或者现刊库,依托网络传播学术资讯,但是期刊出版单位与学术论文作者签署协议取得学术论文的“纸质著作权”并不意味着其同时取得学术论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多期刊出版单位“忽视”协议内容,在没有得到作者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在移动互联网上他人学术论文摘要或全文,这实际上侵犯了作者的网络信息传播权[1]。就期刊出版单位本身而言,其往往只拥有期刊版式设计权,《著作权法》并没有明确赋予期刊出版单位对学术论文著作权的绝对控制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期刊出版单位对学术论文著作权的控制,而学术论文著作权的核心内容———学术论文的复制权、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的取得需要与作者签订授权合同。网络数据库服务商取得期刊出版单位许可使用协议有严格的次序要求,期刊出版单位首先应与学术论文作者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然后再与网络数据库服务商签订著作权使用合同,但是,期刊出版单位对很多非合同对象在微信、APP等移动平台上传播期刊出版单位已发表学术论文这一个现象,由于侵权数量多,维权成本高,很多期刊出版单位选择“忽视”。由于移动互联网出版行业存在巨大的商机,部分网络数据库服务商与期刊出版单位签订排他性合同希望垄断优秀论文来源,同时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压榨”期刊出版单位的商业利润,一些期刊出版单位或为“反抗商业暴力”、或为利益诱惑、或因法律意识淡薄,“忽视”排他性协议的约束,同时与数家网络数据库服务商签订类似授权合同,如有的期刊出版单位与某家期刊数据库服务商签订了独家数字出版合同,在合同中明确期刊出版单位不能再与其他网络数据服务商签订类似合同,但期刊出版单位又与其他网络数据库服务商签订了独家数字出版合同,法律实践中,若这些网络数据库服务商追责,期刊出版单位要承担相应违约责任[2]。
三、网络数据库服务商“越位”现象
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图书馆馆藏建设影响
摘要:在现代科学技术多元化的影响下,学术期刊充分利用新技术对内容和形式拓维,实现出版模式的转变;通过挖掘学术成果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加快速、便捷、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通过拥抱开放获取,实现盈利模式的转换。这种出版模式和理念的转变对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既带来了资源的多样化、缓解经费紧张的压力等方面的机遇,也给图书馆的学术期刊采选、向学界提供服务等方面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关键词: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出版理念;馆藏建设;图书馆
0引言
21世纪以来,在网络化、信息化、大数据、多媒体等多元技术的推动下,整个学术出版界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学术期刊方面,不仅在线期刊走向普及化,其所刊载的文章也不再限于文字、表格和图片,而是更加趋向于多媒体化,甚至很多学科领域出现了数据期刊、视频文章等。对于出版社而言,不仅学术期刊印刷版的发行量大幅下降,甚至其在线版的订阅份额也有所减少,而开放获取期刊、科研社交网络、预印本等学术成果的新型传播方式却在蓬勃发展[1]。与此同时,虽然各国的科研经费均有显著增长,但各国各类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经费却在不断缩减,作为学术期刊最大的收藏用户,图书馆的绝对购买力因此而持续下降。为了应对现代科学技术多元化、用户需求多样化等方面给学术期刊出版业带来的影响,国外许多学术期刊出版商正在积极地进行自我调整,改变传统的盈利理念,筹备自身的战略转型。在以上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未来学术期刊发展的一些趋势已初现端倪,这些变化与趋势也给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1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转变
学术期刊的出版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产业。在现代科学技术多元化的影响下,学术期刊的出版,无论从刊载论文的形式上,还是从内容生产和用户服务上,均十分迅速地融入了新技术,例如数字出版、多媒体出版、智慧出版与服务等等。这些多元化的技术,将进一步推进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1.1内容和形式拓维,学术期刊刊载论文形式多样化目前,学术期刊印刷版的发行量大幅下降,国际上在线期刊论文的主流格式也是以HTML和PDF两种格式为主。无论是印刷版还是HTML或PDF格式的电子版,学术论文的内容都需要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述。然而,在各种新技术的辅助下,科研人员形成了更多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例如视频论文、数据论文等等[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相比阅读大段文字的论文,更直观、简洁的科研成果呈现方式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青睐。用户的阅读习惯也使得更加直观、便捷的可视化呈现方式成为重要的学术出版方向。相对于阅读传统的平面文字、图表而言,观看视频论文将会更加受到用户的欢迎。因此,多元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与阅读习惯的改变,使学术期刊在内容和形式上拓维,所刊载的论文越来越多样化。目前,国外一些医学类期刊已经将某些具有前沿性、指导性手术视频以学术成果的方式进行分享和传播。近年来,数据期刊与数据论文也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逐渐在学术出版界拥有了一方舞台。所谓数据论文,即描述关于一个或一组数据的元数据文档,它们通过描述创建和处理数据方法的细节、数据的结构和格式、数据再利用的潜力等促进数据开发和利用[2]。数据论文既可以在传统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也可以在专门的数据期刊上发表,其主要目的是对数据进行描述[3]。与普通学术论文一样,视频类学术成果及数据论文同样拥有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也可以被其他科研论文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