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商品质量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收费难问题
摘要:本文分析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收费难的现状,得到信息不对称、质价不相符合权责不明确是现阶段物业管理收费难的主要成因,基于物业管理的服务型商品属性,对物业服务商品本质、商品说明书、商品质量和商品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完善商品说明、商品质量和商品管理,实现信息对策、质价相符和权责明确,是破解物业管理收费难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物业管理;物业服务;服务商品;物业费
一、引言
物业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房地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基于委托服务合同的有偿服务,物业管理费是物业服务提供的前提。目前,物业管理收费难现象仍很普遍[1],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受阻,业主物业服务需求受制,城市物业服务功能受限。业主欠费、物业公司亏损、服务质量下降、业主长期拒交费的恶性循环[2],依旧是物业行业发展需要破解的难题。物业管理费,是物业产权人或使用人为得到物业管理服务而支付的费用[3]。物业管理的本质是提供物业服务,管理是手段,对象是物;服务是目的,对象是人。物业服务行业属于第三产业,物业服务产品是服务商品[4]、无形商品,物业服务的隐性特征增加了物业管理费的业主认可难度和收取难度。刘圣欢认为物业产权属性决定物业管理产品属性,解决物业管理收费难问题的关键是确立与物业管理产品属性相适应的收费原则[5]。李俊分析了物业管理收费难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6]。陆雅芳从政府、业主、物业公司和社会团体角度提出了收取物业费的相关对策和建议[7]。本文从物业管理的服务商品属性出发,借鉴商品理论,研究解决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收费难的问题。
二、物业管理收费难现状
伴随着我国物业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企业化和经营型转型,物业管理费逐步成为物业企业发展、业主物业服务保障的关键,目前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收费难、收费率低的问题普遍,有必要针对物业管理收费问题表现形式和影响,分析物业管理收费难的成因。
(一)物业管理收费难表现
中药商品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目前众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与时俱进和优化过程中,专业课程大都面临课时压缩的现状,中药商品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药商品学的教学模式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运用现代化技术,结合中药商品学课程特点,基于目前中药商品流通现状,不断优化设计教学内容,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才能推动学科发展,培养出高素质中药学人才。
关键词:中药商品学;专题式教学;课程改革
中药质量安全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为了打破“饮片基本都是劣质产品”的谣言,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严格监管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并对饮片市场加强监管,例如:不合格的中药饮片要求召回,有的企业被收回GMP证书,有的甚至被曝光立案调查。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给饮片企业敲响警钟,督促中药企业改良饮片生产模式,树立良好的管理理念,生产高质量的饮片产品。2018年国家药监局《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大力主抓中药饮片质量。医药行业要求高质量的药材和产品供应市场。中药商品学是以中药商品质量、规格等级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商品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主要阐述在流通领域中中药的来源、产地、商品规格和质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与保证中药商品质量有关的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与鉴别技术问题等。
1中药商品学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药商品学课程涉及药学、临床医学和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知识,具备商业类学科和中药类学科的特点。综合当前中药商品学课程教学,对于可持续发展观教学模式的研究,其深度和广度都停留在探索阶段,亟待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全国各中医院校专业课程都较大幅度削减学时,如何在教学中寻找优势,走出可行的特色化教改之路,对于专业课中药商品学来讲,难度尤大,目前也没有简便易行的成功案例可以直接借鉴(因为全国中医院校专业课学时数均大于48学时,而我校只有16学时),在课时量极少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保证课程教学质量需要教师积极研究探索。结合中药商品市场实际情况,有效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2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及实践
中药商品学课程各论中内容主要围绕中药的具体规格和等级,突出以“质”论“价”,重点体现中药的商品性。从事药材饮片采购与销售工作尤其需要这方面的知识,也是中医药院校培养医药营销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本课程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和加工、商品特征、化学成分、质量要求、鉴别及贮藏养护等多个方面。由于各论中部分内容(如中药的性状特征、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真伪鉴别)与中药鉴定学课程内容重复较多,因此在教学中选择不讲或者概述。为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优化教学内容。
企业供应链管理网络经济研究
摘要:
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顾客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加之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传统的供应链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必须向适应于市场的供应链转变。文章对供应链的内涵、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供应链网络的结构特征、供应链中出现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网络经济下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网络经济;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就必须具有能够对多变复杂的环境进行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对顾客多样化的需求进行精确分析的能力,也就是加强自身对市场的适应性。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供应链模式也要由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转变。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供应链管理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进行智能化管理。
一、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要了解企业供应链的内涵,首先必须对供应链的概念有所了解。供应链是从扩大的生产这一概念中发展而来的。现代管理教育对供应链的定义是:围绕核心企业,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进行控制,然后使用销售网络将制造成功的中间产品和最终成品销售出去,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消费者联系起来的具有整体性的功能网链结构。而企业供应链管理是针对单个公司的,它是对单个公司所提出的含有多种产品的供应链进行管理。在整个供应链中,该公司处于主导地位,拥有主导权。在这一供应链中,必须明确主导者的主导权及其具体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它是否能成为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统一的关键因素。如果主导权不够明确,那么一方面会对企业计划制定与实施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会使整个供应链的运转难以维系,更无法建立起强有力的管理组织。以企业供应链为基础的供应链管理,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与供应链中的其他成员合作,另一方面也要对企业多种产品的各个环节如原料采购、生产、分销、运输等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进行考虑。
计量在国民经济社会中的实效性
一、计量与生产
生产的发展,经营管理的改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都与计量息息相关。计量是工业生产的“眼睛”,是农业生产的“参谋”。计量器具是否准确,能否正确使用,关系到生产能否有序进行,能否提高生产效率。就工业企业来说,计量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没有准确的计量,就没有可靠的数据,也就根本谈不上高质量的产品。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把计量检测、原材料和工艺装备列为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足以看出计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计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计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选种、育种、施肥、土壤成分化验、作物营养成分分析、农药剂量与效果及残留物分析、农业标准化过程中的检测、农资产品参数指标的检测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都离不开计量。计量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工农业生产水平的大幅提升。
二、计量与社会经济秩序
计量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计量具有法制性。规定,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废除非法定计量单位。科学统一计量单位制度,是社会经济秩序得以维持的必要条件。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计量纠纷也日益增多,在商品流通中,不法分子利用计量器具有意作弊,克扣群众,有的定量包装商品分量不足,侵犯了消费者利益。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用计量器具的失准失修,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此,《计量法》规定,对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工作计量器具,由政府实施强制管理,必须经检定合格才允许使用。鉴于计量器具在保证量值统一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方面所处的特殊地位《计量法》规定,对计量器具新产品要经定型才能投产,对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进口、销售计量器具的各个环节实施法制管理。这些措施都极大地维护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计量与贸易
计量是贸易赖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可以说,现代贸易若无计量保证是难以想象的。计量是把好贸易中商品数量关的重要手段,贸易中很多商品都是根据商品的量来结算的,而商品的量必须借助计量器具来确定。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尤其是大宗物料的贸易,影响就更为突出。计量也是把好贸易中商品质量关的重要保证,任何一种商品的质量,总是以若干个参数指标来评价,而商品参数指标的科学测量都是依靠计量测试来完成的。通过把好计量商品的质量关,还能增加商品的竞争能力。随着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的发展迅速,计量显得更为重要。在世界市场上成功的交易,越来越需要复杂的测量、合格评定符合性试验、标准及标准物质。不相容的标准或者缺乏准确一致的计量,都可能阻碍商品进入市场。全球市场贸易要求这些测量必须可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并且量值与国际一致。计量随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为了打破国外的技术壁垒,要求商品的测量数据和检验结果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和接受,这就必须有准确可靠的计量保障,具有相互接受的一致的测量。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中国经济的崛起,我国各行各业的大小企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正在按国际标准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计量职能和测量的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也正在按照国际标准推行对校准实验室和检测实验室的认可,开展合格评定和国际互认。而这一切的基础是现代测量能力,一个实验室与另一个实验室、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的测量可比性,这是建立互认和相互接受的基础。由于存在技术壁垒阻碍贸易,有些商品不能进入外国市场,其部分原因是国家测量技术和标准不符合贸易伙伴的要求,而测量和标准的改进与发展正是克服这些技术壁垒的关键。测量方法和手段不完善,量值缺乏可比性、溯源性,将影响国际贸易的进行。
四、计量与环境保护
水产品物流管理集约化分析
摘要:
本文对我国水产品物流管理及其物流组织模式进行了阐述,认为我国水产品物流管理从以农贸市场为主导的单一物流功能管理阶段、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综合管理阶段已经走向以供应链为主导的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物流组织模式从以渔户、渔民合作组织为主的自营物流,逐步向专业化程度高的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社会化物流发展,提出物流园区化管理是现阶段实现水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集约化模式。
关键词:
水产品;物流管理;物流组织模式;演进路径
1引言
物流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1901年,美国人约翰•F•格鲁维尔(John.F.Growell)在美国政府报告《农产品流通产业委员会报告》中,首次论述了对农产品流通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费用,揭开了人类认识物流的序幕[1]。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从供应链的角度诠释了物流的内涵和物流管理的内容,为农产品流通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拓宽了视野。水产品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对水产品需求为导向,采用现代的物流手段和物流运作方式使水产品物质实体通过捕捞、冷冻运输、流通加工、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与信息等物流活动,以实现水产品物质实体从渔户到消费者的物理性流动。水产品物流不但涉及到水产品的生产、运输、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及销售等诸多环节,更强调其物理性运动中采用的物流手段和运作方式。我国作为世界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水产品流通效率比其他渔业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本文针对不同历史阶段我国水产品物流管理的重点和物流组织模式进行分析,从质量安全和供应链视角界定水产品物流管理演进路径,为我国水产品物流管理路径改进提供依据。
2水产品物流管理演变路程及特征
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工程建设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安徽省宿州市粮食部门顺应形势,积极推出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两大工程建设。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主食消费需求。
一、两项工程概述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逐步完成,传统的粮油购销网络已不复存在,过去遍布城乡的粮所、粮站、粮店也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据初步统计,宿州市粮油经营网点多达500个。经过粮食部门的调查摸底,发现在这些粮食经营网点特别是位于农村乡镇的一些网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商品质量次、卫生条件差、服务水平低的问题。前几年,由于市场监管不到位,粮油产品市场存在缺斤短两、滥用添加的问题时有发生,“地沟油”、“染色馒头”、“重金属超标大米”的频频曝光,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不少民众对此感到担忧。自2014年以来,宿州市粮食局多管齐下,建立了军供站点、粮油加工企业直接投资,以联锁超市的米面油专柜为依托,打造各具特色的放心粮油示范店和主食厨房直营店。宿州市实施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工程的目的就是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目前,该市共创建放心粮油企业56家,其中放心粮油示范店52家,放心粮油配送中心4家;主食厨房企业23家,其中主食厨房直营店21家,主食厨房配送中心2家。52家放心粮油示范店中,按企业所有权划分为国有军供站点、加工企业直营、超市专柜、经销商四类,其中军供站点8家,占比15.4%;粮油加工企业直营店8家,占比15.4%;超市专柜11家,占比21.2;米面油经销商25家,占比48.1%,个体经销商几乎占据数量的一半左右。
二、两项工程具体实施情况
(一)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目前,宿州市两项工程共有43家企业参与其中,灵璧县粮食局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了“宿州家乡味餐饮有限公司”率先在灵璧县投资兴建了主食厨房工程。2015年,该市粮食局根据企业要求,同意宿州家乡味餐饮有限公司作为该市主食厨房工程实施企业之一,在全市范围内参与承办主食厨房工程的实施任务。该企业已经在灵璧县城主城区布设早餐亭40个,合理布局连锁经营门店。在宿州市投放80个主食餐亭。放心粮油示范店有大型加工企业的直营店、经销点,也有粮油经销店。为了完善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工程建设,对认定的放心粮油示范店和主食厨房工程示范企业,在争取国家、省税收优惠的同时,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2015年的安徽省粮食产业化资金也向两项工程企业倾斜,宿州家乡味餐饮有限公司争取到20万元财政补助,埇桥区军供站也获得了20万元财政补助。
(二)着力推进规范管理。
超市食品安全法律规制探析
【内容摘要】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从流通环节加大法律制裁更为现实和有效。对在我国食品零售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超市实行法律规制,为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树立正确的标准和形象。法律应完善超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在强化执法机关对超市监管职责监管的同时,加强超市的食品安全法律责任。
【关键词】商业超市;食品安全;法律规制
近年来,食品安全公共事件频频发生,蔬菜、猪肉、牛奶、鸡蛋、水产品、食用油等,但凡与老百姓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的食物都出现了安全问题,老百姓惊呼:“还有什么食品是安全的?”与此同时,家乐福、沃尔玛、人人乐等国际国内知名超市也曝出了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俨然成为一个严峻的、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反思造成目前食品问题泛滥的根源以及如何从法律方面制裁和制止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与发展,使食品领域回归安全状态。没有买卖便不会有制造,规范食品销售市场,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为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树立正确的标准和形象,应首先对在我国食品零售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超市实行法律规制。
一、超市食品的安全问题
超市是以顾客自选方式经营的综合性货物零售卖场。超市主要为众多生产者提供商品集中销售的平台,同时也有部分自营商品。超市是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主要商业零售组织形式,在我国也日渐成为城市居民的重要生活用品购买场所,其中以销售食品为主,生鲜品占一定比重。超市以其琳琅的商品为顾客提供“一站式”商品服务,同时还兼有商品质量好、价格低廉的特点,备受百姓欢迎。然而,随着国际知名大超市的入驻以及国内超市的兴起和发展,超市间竞争日渐加剧,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基于行业特征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超市间竞争主要为价格竞争,商家为迎合消费者追求“价廉”的心理以及超市增加人气和销售量的需求,会降低质量,甚至参杂参假,生产或销售不安全食品;二是超市为实现商品琳琅满目的开店理念,不顾商品质量良莠不齐,盲目增加商品品种和数量,造成不安全食品隐患;三是超市基于成本考虑,会卖出过期的食品,甚至将过期食品回笼处理。我国超市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一是包装食品的食品安全问题。在超市食品中占主导的是包装食品,包装食品的存储方式不符合要求导致食品质量受损、包装标识不清、缺乏质量认证、出售过期的包装食品。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在调查中发现,包括沃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等跨国企业卖场里,销售食品的生产日期(包装日期)、保质期、QS标志等标识不全,进口食品无中文标识等现象普遍存在。[1]最高人民法院消费者维权典型案例中“超市卖过期阿胶”事件。二是散装食品、自制食品问题。超市出于“货卖堆山”的经营理念,往往不将生鲜食品密封,而是暴露在空气中,顾客可以随意品尝或捏摸,容易导致食品被“二次污染”。比如,长沙家乐福超市发光猪肉事件、深圳沃尔玛被曝出的后厨一月不换油事件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我国首份《超市自制食品调查报告》透露,接受调查的32家大型连锁超市中,超过一半的超市都承认自制食品已成为接到投诉最多的一个环节。[2]三是加盟店和联营、出租、招商食品、企业自送食品的安全问题。超市允许加盟店70%的商品可以自己采购,加盟店的食品安全实际不受超市管理。超市自制食品中,自营仅占少数,其他大部分来自联营和出租。联合经营和出租柜台,超市对其经营的食品来源不予过问,只收取一定场地费用。招商食品、企业自送食品的食品安全超市只是偶尔抽检,对其经营环境和食品安全无法掌控。上海“染色馒头”就来自企业自送食品。加盟店和联营、出租、招商食品的进货来源往往是批发市场、小作坊或食品卫生条件极差的小企业。大量的未经食品安全检验、无生产资质、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的食品堂而皇之地进入超市,是目前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起因。
二、超市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问题
(一)超市食品的安全监管问题。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由县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目前,质量监督局和工商局对超市的监管主要采取定期抽查、随机抽检的方式,然而,食品是消费者每天都要面对的,不同品种的食品、不同生产商生产的同种食品、同一生产商生产的不同批次的食品都有可能存在安全问题,不是简单的抽查便可以发现和查处的,这也使得许多生产商对能否查出食品安全问题抱有侥幸心理,甚至挖空心思去寻找执法人员查处的时间和规律来应对执法机关的监管,由此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屡查不止,甚至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目前看到的食品安全问题大多都是事后追究和制裁。
工程质量管理论文(5篇)
第一篇: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教学探索
1化学实验分级教学
1.1基础性实验
对于质量管理工程(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方向)专业的化学实验来说,基础性实验内容非常丰富,涵盖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等多个基础学科。要求通过基础性实验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基本化学检测仪器的操作规程,学会并熟练应用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实验主要包括基础技能(如粗盐提纯操作、滴定操作、蒸馏操作等)和基本检测仪器操作(如分析天平使用、火焰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操作等)等内容。基础性实验主要开展在本科一年级及二年级上半年,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操作,为以后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打下基础外,还要通过基础性实验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求实的科学观念,这也是检验人才所必须具有的道德素质。
1.2综合性实验
质量管理工程(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方向)专业的一个重要就业方向就是各类质检机构及企业的质检部门,因此,在综合性实验阶段主要参照各类标准进行商品检验操作。综合性实验一般开展在本科二年级下半年及三年级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要求通过实验综合考察学生标准学习、基本技能、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能力。实验内容如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钙、内标法测定酒中乙醇含量、苯和二甲苯混合液的气相色谱分析等。从这些实验内容可以看出综合性实验旨在进行综合能力的考核与培养。实验内容较基础性实验在复杂性、难度上都有一定的提高,既要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又要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接触一些现代检测仪器设备,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综合用用多种技能的能力,为设计性实验奠定基础。
1.3设计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