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贸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商品贸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商品贸易

大宗商品贸易企业风险管理

摘要:大宗商品具有交易量大、价格波动明显、标准化程度高、易于存储和运输的特征,在生产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大宗商品所赋予的金融属性,衍生出复杂的交易环节和交易模式,风险隐患也日益明显,为此企业风险管控成为业务执行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成为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关键字:大宗商品贸易;交易风险控制;风险防范

一、引言

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经营者应该具备有效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全面考虑商品交易流程和内部管理流程中可能发生的主要风险,从存在哪些风险,引起风险的原因,风险的后果及fe度,如何规避风险等方面,结合公司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制定应对措施,把风险管理贯穿于持续经营之中,有效防范和控制公司商品交易过程风险和内部管理缺陷风险。

二、大宗间品贸易的风险识别

1.贸易合作方信用风险

贸易商在与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客户合作中,可能会遇到上下游企业关联或串通,形成合同诈骗的情况。贸易合作方的资信状况直接影响业务的正常履行。在合作之前,企业对合作方资信进行调查核实,很容易流于形式,并不能做到金融信贷机构那样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很大程度上留有隐患。而且对于合作方的尽职调查,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很多企业不能提供真实的数据、资料来证实其资金实力、经营状况,削弱了业务风险预判的能力。

阅读全文

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影响因素

摘要: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具体包括铁矿石、石油以及稀土等。但不管我国作为买卖方哪一方而言,均未能享有定价权,这同样违背了传统意义上的经济理论。文章主要就大宗商品相应定价权问题展开研究,针对我国大宗商品相应定价权缺失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提出了有关提升路径。

关键词:大宗商品;定价权;影响因素

现阶段,我国作为最大的大宗商品相应进口国活跃在世界舞台上,但长期以来就商品定价问题上缺乏话语权。也由此遭受了一系列损失。文章先就商品定价权概念进行了阐述,分析并解答了商品定价权之所以缺失的主要原因,并就现阶段市场形式提出了增强定价权的有关建议。

一、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含义以及影响

可以将定价权理解为:在制定商品价格(这里指的是买进以及卖出价格)时所具备的主动权利。另外。国际定价权指的是在某一项商品上的相应定价能够影响或者绝顶国际市场对此项商品进行实际定价的能力。同时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于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能够体现出利益分配格局。国际大宗商品具体有能源类型商品、基础性质的原材料以及农副产品。而于国际上,针对大宗商品实施定价的手段主要分为两种:一、在基准合约实际价格基础上加上这一商品相应的现货市场等一系列等费用进而得出此项商品的具体国际贸易价格;二、通过该商品相应的供需双方所展开的商业谈判进而确定。就现阶段实况分钟,只有少部分发达国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具备并使用商品定价权,而我国在此项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尤其是矿产类商品所能够产生的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由于不具备有效力的话语权,致使我国长期以来只能处于被动地位,而随着需求的持续性增长,使得大宗商品价格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我国本身就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例如稀土以及铁矿石等,但这些产品的价格却迟迟没有得到提升。由此,政府单位以及企业都意识到由于被动地位所致使失。而由于定价权缺失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良好稳步发展。

二、我国大宗商品相应国际定价权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在国际分工产业链的地位过低

阅读全文

商品标准化在现代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摘要:标准化伴随着工业化生产而产生,顺应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最活跃的交易主体,由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在国际贸易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而商品标准化作为国际贸易中矛盾的调节工具,既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又有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商品流通和技术交流。因此,合理利用标准化这一工具将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

关键词:标准化;国际贸易;作用研究

1商品标准化的涵义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以及科学管理等社会实践中,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规范制度或标准,对现实或潜在问题使用重复性条款,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为实现商品标准化,达成组织目标,需要不断改进产品、服务以及界定的行为过程标准。建立起相应的标准化水平可以有效防止贸易壁垒,促进交易主体之间的技术交流。

2为何要进行商品标准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标准化对于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意义重大。标准化在形成新产业和新生产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突破了工业标准化的领域,在发展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防止贸易壁垒以及开展技术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管理基础较为完善的大中型企业多为资源控制型或行政垄断型企业,其成功多为长官意志的产物。总体而言,真正靠市场竞争发展强大起来的企业较为稀少,生产管理达到国际标准化的更是凤毛麟角。而靠自身能力发展起来的企业往往也是转型期经济全球化中市场驱动的结果,真正依靠技术持续创新、关注客户价值和企业社会责任、注重管理提升和标准化经营的企业极为稀少,且难以被一般的企业模仿。在国内大环境下,快速成长的中小型企业难以找到可供学习参照的样本,只能自己摸索适合自身的管理和发展模式。在当前中国缺乏遵循规范以及市场规律的商业企业中,建立商品标准化已成为企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

3商品标准化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阅读全文

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影响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日益繁荣,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也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与成果,跨境电子商务主要是指不同国家的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贸易交易和支付,是使用跨境物流实现商品运输的一种交易模式。跨境电商作为一种近些年新兴的国际贸易形式有助于提升国际贸易的经济效益,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电子商务不仅可以打破国家之间的界限,引起世界贸易形式变革,同时也给传统国际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机遇,有助于实现国际资源优化配置,也有利于消费者获得高品质的国际商品。本文首先对跨境电商的内涵与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跨境电商对于传统国际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如何借助跨境电商的优势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

[关键词]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传统模式

0引言

目前,世界已经步入经济一体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要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国际贸易形式,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与文化融合。跨境电商就是创新国际贸易的一种新形式,是新时期运用网络技术和平台,实现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各国经济繁荣的重要手段。对于传统国际贸易而言,跨境电商无疑是一种突破和颠覆,给传统国际贸易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我国有关部门要认识到跨境电商的优势,借助跨境电商贸易形势,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1跨境电商的内涵与特征

跨境电商主要是指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与商家,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进行商品交易,并通过国际物流手段,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国际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电商贸易消费者可以与国外商家进行直接交流,利用电子手段进行支付与结算,这给消费者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与传统国际贸易形式区别很大,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贸易范围全球性

阅读全文

增强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探究

摘要:随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现经济的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使世界各国在经济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还可以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繁荣发展。文章探究了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增强中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首先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进行了概述,之后分析了我国国际贸易在全球化中面临的挑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增强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策略,为今后提高我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国际贸易;全球化;中国;竞争力

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经济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并逐步向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而国际贸易作为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世界各国通过跨越国境进行商品货物的交易,实现国家经济上的互利共赢。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积极施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降低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关税,并积极投身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去,这些都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事业的蓬勃发展。但是,在如今风云变幻的世界环境中,进行公平互惠的国际贸易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近些年,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和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形成鲜明的对比,西方国家开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封锁,造成了一些国际贸易壁垒情况的出现,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国努力提高自身的国际贸易竞争力,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国际贸易规模,深化我国国际贸易的产业结构调整,突破国外势力对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壁垒和封锁,并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概述

国际贸易是指国家和国家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的等价交换,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国际贸易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进行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需要两个必要的前提条件,一个是国家的形成,当形成国家的体系和制度,并且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这样才可被称为正式的国际贸易;另一个条件是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只有通过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源源不断的生产各类商品,并将这些商品进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换,获取各自国家所需的利益。通过国家商品移动的方向可以将国际贸易分成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三类,其中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是进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易,对国际贸易是有利的。而过境贸易是指两个国家进行贸易,但是贸易地点选择在第三个国家的国境内,这样的的贸易方式对国际贸易是起阻碍作用的,不利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

二、我国国际贸易在全球化中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相关法规不健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需要相关的法规予以制约,保证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的互惠互利。而WTO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贸易组织,主要任务就是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但是WTO组织在处理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中,存在不按照国际贸易法规进行国际贸易的现象,不仅会严重破坏WTO组织的国际形象,还会损害进行国际贸易国家的利益。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相关法规不健全,首先在特定的国际贸易情形之下,没有相关的国际贸易法规处理国际贸易事物,容易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产生国际冲突,造成严重不利的局面出现。另外,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相关法规不健全还会体现在WTO组织在处理国际贸易争端事物中存在执法不严的情况发生,国家贸易没有做到公平互利,损坏了WTO组织在处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的公正形象。

阅读全文

中日制造业部门内贸易分析

 

一、引言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产业产品的现象。产业内贸易在当代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更快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已不能很好的解释产内贸易。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了成为了检验商品贸易模式的一个新课题。研究人员陆续提出产业内贸易的一般均衡模型,包括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   二、产业内贸易研究的理论和模型   Vernon,B.(1966)、Kessing,D.B.(1968)、Bhagwati,J.(1971)从产品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本的角度研究了产业内贸易。Dixit,A.K.(1977)、Stiglitz,J.E.(1977)、Krugman,P(1979)和Heipman,E.(1981)等人把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运用到产业内贸易分析中提出了新张伯伦产业贸易模型。兰卡斯特则提出了新豪泰宁竞争模型,论述了在比较优势存在的条件下,垄断竞争仍然可以导致产业内分工和贸易的发生。此外,学者们还对产品的多样化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分为产业内横向贸易研究(性能和设计上有所差异的产品贸易)和产业内垂直贸易研究(产品质量差异的产品贸易法尔维,1981)。杨小凯(1994,2002,2003)用超边际分析把比较优势的获得分为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得出在外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即使要素禀赋相同的国家仍可以产生分工和贸易。   三、衡量产业内贸易的指数比较   格鲁伯-劳艾德指数(简称GL指数)是迄今为止最具科学性和权威性的测量指标。但在贸易不平衡时,GL指数达不到1,具有向下偏误的特性。Grubel和Llyod(1975)提出新的修正后GL指数。Aquino(1978)假定总贸易失衡对所有产业的影响是相同的,提出了Aqunio指数,通过举例测算得出“GL指数有低估现象,修正后的GL指数有高估现象”的结论。张彬、孙孟(2009)对中澳两国的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中,分别计算了产业内贸易的GL指数、修正后的GL指数以及Aqunio指数,比较分析证实了上述偏误的存在。为与前人研究进行分析比较,本文采取GL指数对中日两国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测量。公式如下:GLi=1-|Xi-Mi|Xi+Mi式中Xi表示产业i的出口额,Mi为产业i的进口额。GLi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当GLi等于0时,表示产业i是完全产业间贸易;GLi值越大,表示产业i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当GLi等于1时,表示产业i为完全的产业内贸易。当衡量整体经济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时,GL=∑i=1wi•GLi,其中wi为行业i在整体经济中的权数,且∑i=1wi=1。   四、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1.数据选取。为了比较的方便,本文采用SITC5分位数据进行计算,数据均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产业分类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3次修订标准(SITCRev.3)为基础,将分类号前5个数字相同的商品作为同类商品,前5位数字相同的商品的双向贸易额作为产业内贸易额。依据该标准,第5大类(化学成品及有关商品)、6大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大类(机械及运输设备)和8大类(杂项制品,如卫生、水运、钟表等)贸易商品可大致被归为制造业商品。其中第5大类和第7大类多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商品,第6大类和第8大类多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2.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总体水平。2001-2009年,制造业商品贸易占中日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占主体地位,最高达到96.31%(见表1)。其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贸易发展较快,由2001年的48.71%上升到2009年的58.49%,上涨了近十个百分点。化学成品及有关商品几乎一直保持上升趋势。相比之下,劳动密集型商品贸易呈现下降趋势。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SITC(Rev.3)1分位数据计算总体来看,中日制造业商品产业内贸易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第5、6、8大类商品的GL指数均在0.2以下。仅第7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高,GL指数一直徘徊在0.24附近。表明中日双边贸易目前仍然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从表2可中,2001-2009年期间,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从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的。杂项制品(SITC8)增长最为显著,增长率达到60%。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SITC(Rev.3)5分位数据加权计算一般将GL指数超过0.5的商品视为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表3显示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商品进出口贸易额所占的比重整体上呈上升态势。增长最快的是杂项制成品,由2001年的7.65%上升到2009年的9.47%。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SITC(Rev.3)5分位数据计算表4进一步显示了2009年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最高的前5位商品。具体筛选和排序的方法是:首先,筛选出GLi>0.9的商品;然后,再按照Xi>¥1,000,000且Mi>¥1,000,000的条件进行第二次筛选;最后,根据wi*GLi指数的高低排序。其中Xi,Mi分别是该商品的进、出口额,wi是该商品的进出口额占该大类产业贸易总额的比重。   3.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基本类型。依据GHM标准: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类型所属产品满足:1-α?UVx/UVm?1+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类型所属产品满足:UVx/UVm?1-α或者UVx/UVm?1+αUVx、UVm分别表示产业内贸易产品的单位出口价值和单位进口价值。α被称为“离散因子”,通常取常数0.15或0.25,考虑到贸易中发生的运输成本及保险费,把α设定为0.25。那么当0.75?UVx/UVm?1.25时,该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属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HIIT);当0<UVx/UVm<0.75或是UVx/UVm>1.25时,该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属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其中当0<UVx/UVm<0.75,可用VI-ITL表示,这些产品质量是相对较低。当UVx/UVm>1.25时,可用VIITH表示,这些产品质量较高且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表5根据GHM法分别计算了2001-2009年期间中日制造业细分类型的产业内贸易各自的贸易额占整个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表明期间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基本上处于VIITL和VIITH两种类型之间,但各大类产业的VIITL份额总体上保持上升的趋势,上升最快的是第8类杂项制品,而VIITH的份额虽然在最初占比较高的份额,但是总体上逐年浮动下降:第5、6大类基本保持着VIITL类型的产业内贸易模式,第7大类由高质量的产业内贸易渐渐转入低质量的产业内贸易,第8类在VIITL中的份额上升比较显著,但总体上却是VIITH的类型。由图1可见,中日出口到日本的VIITL制造业商品所占比重虽有波动,但整体上是上升态势。而同期出口到日本的VIITH和HIIT制造业商品所占比重却呈下降趋势(图2),这说明中国对日本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在不断强化。#p#分页标题#e#   五、主要结论   中日制造业贸易结构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表明传统的比较优势在中日制造业贸易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以低质量产业内贸易为主,高质量产业内贸易次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原料制成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贸易结构呈现出低质量产业内贸易逐年攀升,高质量的产业内贸易依次下降的态势。表明中国在资本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均不具备技术优势,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贸易格局上还面临着巨大困难。

阅读全文

中加贸易发展走势思索

本文作者:晓红 邵韵怡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

一、加拿大对外贸易的现状和特点

(一)加拿大对外贸易现状

加拿大是当前世界十大贸易大国之一,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2007年加拿大贸易额为808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4185亿美元和3896亿美元,2000年-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7%和4.5%。2008年加拿大对外贸易又有了新的发展,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最新统计,2008年1月-11月,加拿大货物进出口额为8096.6亿美元,同比(下同)增长10.0%。其中,出口4286.8亿美元,增长10.9%;进口3809.8亿美元,增长9.0%。贸易顺差477.0亿美元,增长28.7%。如果以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以及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开放度的标准,那么在G8中加拿大是仅次于德国的高开放度国家,2006年加拿大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已分别达到70.2%和36.4%的水平。加拿大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反映在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上,加拿大主要出口的商品是:机械设备、矿产品和汽车产品,这3项商品的出口额占其2008年1月-10月商品出口总额的55%。加拿大的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工业产品和原料、运输设备,这3类商品的进口额占2008年1月-10月商品进口总额的54.9%。加拿大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其贸易盈余的构成。自2001年以来,加拿大的商品贸易盈余一直呈下降趋势,从707亿加元下滑到2006年543亿加元。一直以来支持加拿大贸易盈余的行业主要有:工业产品和原料、机械设备、汽车产品、农产品、能源、林业和消费品等。但受加元升值和世界贸易格局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加拿大商品贸易盈余越来越依赖于工业产品和原料、能源的盈余增长,弥补了消费品、机械设备、汽车产品和林业产品的盈余下降。

(二)加拿大对外贸易特点

加拿大的对外贸易结构具有出口目的国高度集中,进口来源国相对分散的特点[1]。多年来加拿大80%以上的商品出口到美国,2006年对美国的出口额为3593亿加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是81.6%,略低于2005年1.8个百分点。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其对排在第二到第四位的英国、日本和中国的出口额仅占总出口额的2.3%、2.1%和1.7%。即使把对欧盟25国的出口综合计算,也只占其出口的6.6%。加拿大主要商品进口来源国虽然仍以美国为首,但所占份额远低于出口,2005年和2006年加拿大从美国进口商品额分别为2152亿加元和2176亿加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56.5%和54.9%。而在美国之后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中国、墨西哥、日本和德国的份额,分别为8.7%、4.0%、3.9%、2.8%。

二、中国与加拿大贸易发展概况

阅读全文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浅议

摘要:

对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影响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分析,希望相关人员能够既认识到其积极的一面,也能意识到消极的一面,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契机,让电子商务更好地为本行业服务。

关键词:

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0引言

在20世纪,电子商务在信息技术(尤其是EDI技术)的发展下凭借其自身“无纸化”“虚拟化”等优点逐渐在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一场贸易狂潮,在商品交易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本国的经济繁荣,也进一步深化了国际间的交流合作。21世纪初,随着区域间经济来往的日益频繁,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如破竹,消费和购物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限制,在本国购买他国产品成为了可能。

1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