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融合技术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三网融合技术下网络安全论文
一、三网融合技术对网络安全工作的要求
三网融合是将互联网、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从原本分离的状态整合到一起,实现网络三合一。三种网络以多媒体子系统为核心,从网络、业务和终端三个角度进行网络架构。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三网融合,会使现实生活更为便捷,在三网融合技术的带动下,网络虚拟社会逐渐形成。三网融合对网络安全监管工作提出要求,技术的升级必然要求管理的创新。公安系统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还要重视网络社会的秩序管理,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并行进步,各个警种在技术上交织共通,快速适应三网融合后的网络社会,尤其是虚拟网络社会,及时了解虚拟网络社会的管理规则,分析信息社会的发展态势,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监管是公安系统的重要工作。随着三网融合技术的出现,公安机关更要通过更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手段来解决三网融合带来的网络安全监管问题。网安部门要提前对工作人员网络培训和考核,要求全员能够应用网络技术对虚拟社会全方位监控和管理,明确网络法律和职权分工,网上和网下工作同步展开,形成网络安全工作的体制和机制,认清当前的社会融合趋势,各个警种之间协调工作,从组织上和技术上应对三网融合后的信息社会。
二、三网融合后网络安全监管工作重点
第一,从高处着手,全局着眼,建立新一代全国网络安全监管系统。网络不受行政规划界限,全国统一管理,跨区域、跨省市协调合作,全面实现全国性的网络安全监管。第二,以地级市为基本单位,明确机构职责,至上而下延伸管理工作。第三,以现代化和社会化的管理手段创新和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监管理念。建立虚拟身份实名制的信息登记制度,一旦出现问题能够从现实身份着手调查和惩处。第四,在网络上应用现实社会的管理模式,实现显示身份和虚拟身份的对接,在虚拟网络上建立网络社区的警务室,以现实社会的标准来规范网络社会。处理好公安部门、政府部门和网络信息机构的关系,明确各自职能,在网络安全监管方面协调一致,形成规范化制度约束,实施社会化管理制度。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网络安全监管工作中来,选取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在网络上担任监管角色,成立网络安全社区监管办公室,尤其大量培养青年管理人才对网络安全进行随时监督。三网融合后,网络力量会大于现实社会的动员力量,网络组织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凸现出来,网络组织的成立起到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三网融合后的网络必须由政府进行积极引导,任何影响力大的言论都不能淹没政府的声音,这就需要公安机关采取措施使网络不能脱离监管视野。一是做好网络安全监管基本工作,对网民摸底调查,各地基层的公安系统核对网民信息实名制,上报地方网民注册数量,以社区为单位统计网民个人信息。二是对群众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群众对网络毒害的警惕性,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爱国爱党,相信党和国家,抵制网络负面舆论,参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煽动群众不满情绪、歪曲党政事实、传播反动事件的人员严加管理,必要时按照登记的实名实施跟踪抓捕,在网络上宣传正能量,对敏感人群用正面思想加以引导。培养网络领袖引领时代新风,从技术上和管理上维护网络内容积极向上。三网融合后的安全监管的对象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公安机关实行网络监管主要还是对人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管,每个网络人都有其现实身份,网络监管针对的就是网民的现实身份。三网融合需要建立网络信任体系,网络信任体系所依靠的就是身份认证和身份识别。大多数网站都需要用真实身份注册,再用手机或邮箱验证确认身份。在网上经营开店都需要进行实名认证,这就是建立网络信任的通行证,但在大多数网络领域并没有实施网络实名认证,网络实名认证的普遍应用应该是现代网络体系的发展趋势。网络信任体系的建设符合社会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三网融合发展必然要求建立起网络信任,网上和网下两个社会需要信任机制来关联,网络信任体系能够反映网民的真实信息,从而约束网络行为,便于公安部门网络管理。
三、三网融合技术的现代应用
三网融合的技术先进在于简化线路,用一根网线代替过去每根线只连接一种网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每个家庭都需要接入网线,三网融合可以大量缩减接入的网线数量。网民的注册信息可以通过小区物业来提供。以居住小区为单位,可以使网民信息的真实性得到确认和保障,小区物业本身就有该小区居民的真实信息,通过物业与公安机关的数据库联网,减轻了公安机关统计信息数据的工作量,对人口摸底调查工作提供条件。政府放权进行社会治理,小区的警务室承担了保证小区安全的责任,网民的注册信息汇总于物业,经过警务室查审,信息准确度高,管理集中方便,可以开拓社会治理新局面。三网融合对网络防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网融合的实质是将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和视频业务的融合在一起。相应的,融合后的网络技术也要随着发生变化。以IP协议、IMS技术、IP/MPLS技术为核心的三网融合技术路线根据网络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创新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围绕三网融合技术架构,创新网络安全防御。首先是终端融合,将电视屏、电脑屏和手机屏三合一,三网融合突显了终端安全的重要性,终端安全影响着整个网络的安全。这样要求我们制定终端安全核心计划,给予终端标准的安全配置,将终端安全问题出现的可能性降低,一直以来,我国缺少终端安全配置标准,对终端设备对国外技术有很大依赖,在这一领域出现了很多安全问题,三网融合可以借鉴美国核心配置计划,研制出适合我国网络发展的终端核心配置计划,保证国家网络安全。公安机关在终端安全配置计划方面可以根据实际的网络安全监管情况制定我国的终端安全计划。第一是制定终端安全配置标准指南。按照我国的政策标准和用户的实际需求,从用户权限、网络密码、端口、服务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策略的指南,重点对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实施管理,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安全配置策略。第二是协调信息技术相关单位研发终端安全配置标配工具,比如测试工具、应用程序兼容性、安全内容自动化协议检查工具等。三是进行标准的验证与试点,包括有效性测试、一致性测试和试点应用验证等。三网融合要求对视频内容加以监控,电视网络的融入决定了未来网络社会视频信息量的增大,针对视频网络发展趋势必须提早研发出视频信息监管技术,比如对视频信息的自动监控系统,对不良视频的过滤与屏蔽,监督视频异常等,公安部门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对视频信息安全监控管理。我国要研发出信息网络屏障,对我国的重要信息加密,以防敌对势力盗取重要信息,或利用网络渠道传播暴力色情等违法内容。三网融合后的网络视频信息会逐年增长,视频信息监控成为当前网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视频网络防御技术要基于视频和音频搜索,提取有害视频,做出一帧图像或一段视频按照有害视频的特征和描述匹配识别,提取约减,采取矢量分析,流媒体协议分析等,并对技术加以攻关,争取快速实现视频自动识别和自动屏蔽。应对当前无边界的网络发展趋势,建立集中的安全服务中心。高度整合计算和存储资源,打破物理边界,安全服务要重点放在整个云计算的安全防护上。当前的网络存储资源、计算资源等形态都为虚拟化做出了重要支撑,尝试建设以虚拟化为支撑的安全防护体系,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合理分配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用虚拟化之间的逻辑隔离为云计算服务商提供按需服务,实现子站群之间的信息安全。
四、结语
融媒体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融合探索
摘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度应用为特征的融媒体时代。在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各自角色定位与相互作用关系,在社会文化变迁和科学技术创新的背景下,在不断演变。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在学术论文的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编辑校对、出版传播四个环节,实现了开始融合、加深融合、深度融合、高度融合的发展过程。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融合,未来将呈现出更加多彩的态势,值得学术共同体持续关注。
关键词:融媒体;学术期刊;作者;编者;角色;融合
一、前言
学术论文是人类探索自然和思考社会的思想成果和理论结晶。学术论文组合成为学术期刊。“学术期刊是国家科研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学术研究,推动文化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从世界上第一本学术期刊LeJournaldesScavans(可译为《学者杂志》)于1665年在法国创刊以来,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各自角色定位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就随之产生了。学术期刊作者和编者的角色的连接纽带,是刊发在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一般认为,作者是学术论文的创作者,编者是学术论文的加工者。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之间的关系,随着学术期刊本身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化,从高度重合,到逐步分离,再到相互融合,经历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过程。在学术期刊随着印刷术的出现而诞生和成长的起始阶段,作者与编者的角色高度重合。在学术期刊产生后的一段时期,作者与编者的角色是高度重合的。无论是欧洲历史悠久的学术期刊,还是中国早期出版的学术期刊,“作者即编者,编者即作者”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学术期刊随着社会工业化而不断壮大的阶段,作者与编者的角色逐渐分离。从工业革命时期到二十世纪末,科学技术实现了若干次跨越式创新,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中岗位设置日益专业化、职业化。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逐步分离,重合之处日益减少,即“作者是作者,编者是编者”。在学术期刊伴随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而转化为融媒体的阶段,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开始相互融合。在融媒体时代,由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术论文研究、写作、编校和出版传播的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在工作上的交流沟通日益增多,角色开始相互融合。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融合,表现为在学术论文的构思、写作、编校到出版、传播的流程中,在各个环节上,作者与编者自身学术活动的范围拓展和相关各项工作的相互介入。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开始融合,反映了学术期刊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信息技术广泛深入使用的结果。作者受到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激励和约束,需要尽可能多地发表学术论文;学术期刊拥有建设学术品牌的动力和面临评价体系的压力,力求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而且在发文数量上有所控制。这样,形成了作者投稿数量多而期刊发文数量少的结构性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结构性矛盾,作者与编者必须实现角色融合,才能实现作者投稿与期刊发文的精准匹配。信息技术的广泛而深度的应用,为作者与编者的角色融合提供了支撑。作者进行研究、撰写论文,编者编辑校对、出版传播,作者与编者的沟通交流,都随着融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生了深刻的模式变革。特别是作者与编者的联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式更加多元化,使得作者与读者的角色开始不断融合。
二、课题研究环节作者与编者的角色融合
作者的思想和知识是学术论文的源泉,而思想和知识来自科学研究。在融媒体时代,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学研究都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通常以课题立项的形式拨付)作为保证。这使得学术论文的“生产”大多依赖于课题研究,即论文的完成需要大量的课题经费支持。可以说,在融媒体时代,作者没有课题,论文难以产生。对于学术期刊而言,论文受到课题经费支持的情况,也是期刊评价的重要指标,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设定核心期刊评价指标时,明确列入了“基金论文比”(学术期刊发表的受到课题经费支持的论文所占比重)。为了实现作者投稿与期刊发文的精准匹配,作者与编者需要相互“发现”,即编者寻找目标作者,组织稿件,作者确定目标期刊,投出稿件。作者和编者需要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课题研究环节,凭借融媒体的各项技术,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开始融合。
(一)作者在课题研究环节的角色。在课题研究环节,以课题的申报、研究等工作为基础,作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向编者的角色靠近。作者应当明确,自己不仅是课题的研究者,更应当成为课题的宣传者、论文的推荐者。进一步树立打造个人学术品牌的意识。作者应当积极申请各种类型的课题,尤其是国家级课题,争取成为课题的主持人或者参与者。课题立项开始运行后,收集整理数据,依据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构思可能的创新方向,凝练创新之处,并开始撰写学术论文。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期刊评价成果,例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卷)》、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遴选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推出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等,确定投稿的目标期刊。除了传统的信件往来和电话联系,作者应当使用融媒体时代的先进技术,例如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及时向目标期刊的编者介绍课题立项情况和论文主题侧重,特别需要突出论文的创新之处。
科技期刊上码内涵及策略
近年来媒体融合渐成热点,诸多学者对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李小燕等[1-2]对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现状、发展方向、制约因素及突破路径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提出了“1个总趋势、5个特质、N个创新点”的融合思路;刘静等[3]利用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我国科技期刊融合出版相关研究论文的发文量、作者分布、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关键词分布、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朱琳等[4]通过对339种中国科学院主办科技期刊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媒体融合出版现状,问卷涉及融合出版观念、内容生产、呈现形式及传播渠道、服务项目与实现功能、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辛亮等[5]提出了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思维模式———传播思维、服务思维和时效思维;陈勇等[6]探讨了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学术传播方阵的构建模式。与上述学者不同,本文试图以近年来期刊上出现的各类码为切入点,分析研究各类码在科技期刊媒体融合中所起到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上码策略等,以期为科技期刊有效利用码实践和推进媒体融合提供借鉴。
1上码种类
目前科技期刊上总共出现有7种不同的码,按照上码位置的不同可分为2大类:一类显示在期刊的封面和封底,另一类显示在论文中。按码的形态可分为条形码、二维码和字符码(中图分类号等不在讨论范围)。本文按上码位置分类进行介绍。
1.1封面封底上码
1)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科技期刊注册和运营微信公众号后,通常会将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印制在封面或封底处,读者扫码即可关注公众号。科技期刊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论文、信息、提供在线查询稿件和信息等服务,是科技期刊延伸品牌影响力、实践媒体融合、沉淀用户的首选途经。2)淘宝微店二维码。科学出版社旗下的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提供期刊线上销售服务,为各刊生成淘宝微店二维码,用户可扫码订阅和购买当期杂志或过刊。目前已有超过500家期刊开通中科淘宝微店,其中部分期刊在封底印制二维码。3)ISSN条码。1993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了《关于在出版物上全面推广使用条码的通知》,要求1994年1月1日以后出版的所有使用ISSN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期刊均需印制977开头的条码[7]。条码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条码中心统一制作和提供,期刊每期的条码均不同,不可重复使用。条码通常印刷在期刊封面左下角或封底右下角。
1.2论文中上码
1)DOI码。DOI(digitalobjectidentifier)数字对象标识码,是国际通用且终身不变的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其可被视为科技期刊论文的“身份证”,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对论文等数字资源的永久链接和精确定位[8]。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和同方知网分别于2007年和2013年成为DOI中文注册机构。DOI编码分为前缀和后缀,前缀由国际DOI基金会授权固定给予,后缀由期刊出版机构自行编制。科技期刊通常会在论文首页页眉或关键词下方标注DOI码,部分期刊会在参考文献中同时著录该篇文献的DOI码[9]。2)ORCID码。ORCID(openresearcherandcon-tributorID)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用于解决学术交流中作者姓名歧义问题,其可视为科研人员的“学术身份证”。ORCID码可免费注册获得,是全球唯一的16位身份识别码,具有唯一性、国际性、持久性、互操作性的特点[10]。此外,ORCID码可以链接作者发表的论文,也可以将数据集、设备、媒体报道、实验、专利和笔记本等与码做链接。目前部分科技期刊要求作者提供ORCID码,并在论文的作者简介中标注。3)OSID码。OSID(openscienceidentity)是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是以二维码为入口为读者提供开放科学和增强出版内容,并可实现读者和作者的实时交互,以及帮助期刊实现移动端传播[11]。OSID码由SAYS系统生成,该系统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研发并以公益的形式提供给期刊免费使用,目前有超800本期刊使用OSID码进行探索尝试。当论文录用后,由编辑生成OSID码,由作者上传开放科学和增强出版内容并由编辑审核后,印刷至论文题目或摘要旁。4)自制二维码。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实践增强出版的技术门槛几乎可被忽略。部分科技期刊以H5、腾讯视频和HTML等作为载体,将与论文有关的视频、动画及HTML格式论文网址生成为二维码,并印刷在论文的题目处或文中,读者用微信扫二维码即可观看相关内容[12-14]。
媒体融合与学术期刊发展思路
1媒体融合发展背景
西方学者对媒体融合的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首次提出媒体融合的概念(MediaConvergence),他认为“媒体融合是将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汇集在一起”,并指出“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的生存”。在我国,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发展迅速,使人们快速步入信息时代。近年来,3G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在通信和大众传播领域全面推进,数字化新传媒以及新的传播方式层出不穷。在此环境下,我国新闻传播界引入媒体融合这一概念,并将其内涵进行拓展,使不同媒体通过交互作用,达到和谐共生、互促发展的状态。媒体融合是基于多元化信息传输渠道的新兴传媒模式,将以往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通过数字化技术与电脑、手机客户端、阅读智能终端等有效结合起来,衍生出多种形式的信息产品,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使受众能够随时随地、便捷地接收、查阅、观看自己所需信息。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可见,媒体融合将成为新闻传播、出版发行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学界的研究热点。
2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互联网络技术日臻完善。受众一改以往只能通过纸质媒介阅览信息的状态,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电脑等即时通讯设备获取海量的信息。信息时代纸媒危机,曾经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京华时报》《东方早报》均于2017年1月1日休刊,《东方早报》原有的新闻报道及舆论引导等内容全部转移到澎湃新闻网。具有传播思想、发展学术、传承文化等社会功能的学术期刊,其纸刊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绝大部分学术期刊的出版方式还是以纸刊为主,通常是将纸质刊的同等内容上传至网络数据平台。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术期刊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下一些问题:(1)学术论文的时效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2)学术期刊容量有限;(3)传播面、影响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4)学术论文的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将学术资源和学术信息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等设备及时、迅速地传播出去,在读者、作者、编者之间实时流通,是学术期刊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媒体融合,虽然对以往按部就班运行的传统纸质学术期刊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研究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发展,对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的进一步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运行策略
学术期刊展示的是特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引领、评价、传播和馆藏的作用,其中所刊发的文章主要以原创论述、研究综述、书评等为主。目前,各办刊人就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已达成共识,纷纷探讨融合之路,并付诸实践,针对传统纸质期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3.1优先出版,网络首发
科技期刊的品牌延伸与再造
几十年来大量优秀科技期刊一直以提高办刊质量、树立期刊品牌、扩大传播和影响力为目标不断追求卓越,积累了深厚的品牌价值和办刊成功经验。科技期刊虽然面临知识创造、传播和获得场景迅速变革带来的巨大挑战,但是仍然在网络化、集群化、数字化转型升级中积极应对,或通过深化传统出版模式、或通过探索数字出版的新模式等方式来稳固和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中国实用内科杂志》通过优化约稿、严选来稿和搭建行业纽带、提升知识服务等措施提升了期刊学术质量和扩大了期刊品牌影响[1]。《药学进展》以改版实践为切入点,通过重构办刊主体、编委队伍架构、学术活动策划、选题组稿策划等举措提升期刊品牌价值[2-3]。《航空学报》通过约组综述稿件、策划出版专刊专栏、开展科技论文写作讲座开放存取、论文推送、搭建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提升期刊的品牌影响力[4]。《科技导报》通过重视交叉学科的发展,合理布局栏目,形成期刊特色等措施探索出学科交叉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从而提升学术品牌价值[5]。《航空知识》探索整合各种资源实现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品牌影响力[6]。《地理研究》通过结合微信建设特色品牌栏目取得了高下载、高阅读、高影响力的宣传效果,有效提升期刊的品牌美誉度[7]。此外,俞敏等提出科技期刊可在全媒体时代通过内容提升、借助大众媒体、微信公众号、组织特色文化活动等措施提升品牌影响力[8]。周华清等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科技期刊品牌形象现状,认为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可提升科技期刊品牌影响[9]。笔者认为媒体融合赋予了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以新的内涵,同时也为科技期刊的品牌延伸和品牌再造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一、媒体融合环境下科技期刊品牌新内涵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人们工作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阅读的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致使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受到了冲击和挑战。特别是随着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全面普及和推广,既冲击了科技期刊以往固有的传播渠道,也为科技期刊维护品牌带来了必须直面的全新课题。而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和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巨大影响力,也客观上证实了互联网时代不仅打破了媒体和传媒的职业壁垒,同时也为普通科技期刊实现超车,迅速提升影响力提供了通道和机遇。科技期刊对于品牌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发展和努力的方向,在互联网和媒体融合环境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品牌内涵被丰富和拓展,需要被进一步解读以推进转型升级。笔者认为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品牌新内涵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描述:1.科技期刊的品牌不应再局限、具象、固化为实体杂志、论文或影响因子;科技期刊的品牌应抽象为以刊名为品牌标识,丰富涵盖包括期刊、论文、网站、平台、公众号、知识服务、数字产品、编辑等一切与期刊有关的既对立又统一、既抽象又具体的整体形象和元素。2.科技期刊的品牌应是期刊全方位综合实力的反映,包括办刊能力、学术水平、媒体融合能力、互联网思维、线下影响力、互联网传播力、学术活动召集动员能力、平台建设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3.通过终端用户对于科技期刊品牌的感知和认同程度,在反映期刊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同时,检验品牌建设成效。所以,在媒体融合环境和背景下,科技期刊在品牌建设上面需要用新的传播模式延伸品牌,并用全新思维再造品牌。
二、科技期刊品牌延伸
1.通过数字化刊群平台。随着科技期刊集群化和数字出版转型相关工作的推进和深入,科技期刊按照学科、行业、区域、单位进行刊群建设,成为科技期刊扩大知名度、延伸影响力的重要平台。一方面,以刊群平台为抓手整合期刊资源、集中用户入口和流量,通过期刊展示、介绍、官网链接等途径,在实现精准订阅和精准投稿的同时,有效提升期刊影响力。另一方面,部分刊群平台在获得加盟期刊的授权后对论文进行开放获取,以增加论文的传播渠道、提升论文的传播质量。相对于单刊官网的局限性,刊群平台的群聚效应能够有效延伸科技期刊的学术品牌。2.通过微信公众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微信的全民使用,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在深度影响和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移动化、数字化、碎片化的阅读方式逐渐成为主流。随着科技期刊传统传播渠道的日渐式微,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开通并运营微信公众号,在移动端延伸学术品牌、扩大影响和传播力。如《金属加工》《中国中药杂志》《暖通空调》等均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上办出特色并取得了成功[10]。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立足主业,将优秀论文进行碎片化、轻量化精编后在微信公众号,这种形式相对于在微信公众号上仅论文摘要,或直接提供全文PDF下载更具可读性和传播性。另一方面,科技期刊也可以对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进行选题策划,将公众号定位为辐射学科或行业,为用户提供内容丰富的专业资讯信息,通过服务更多的用户来扩大期刊品牌。3.通过H5等多媒体形式。随着新媒体快速普及和广泛使用,多媒体形式的内容呈现越发受到用户的关注和欢迎,在给用户带来全新阅读体验的同时也在逐渐影响着用户的阅读习惯。由于以H5为代表的多媒体形式具有功能强大、形式丰富、入门门槛低、免费等特点,所以科技期刊已经尝试通过H5来探索媒体融合。《煤炭科学技术》尝试通过H5制作移动端增强论文、制作期刊宣传片、专题征稿通知、会议通知等,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11]。通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融合,科技期刊在获得更多用户关注和认可的同时,也实现学术品牌的延伸和影响力的提升。特别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展示、虚拟现实极有可能成为论文内容的必要展现形式,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必将在多媒体融合的方向上深度延伸。4.通过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用户具有非常显著的社交属性,科技期刊的用户群体通常按行业、学科、专业或同事、同学分类聚集在微信群或QQ群。这种具有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社群垂直、细分,科技期刊的微信、H5等专业内容极易通过这类社群传播。科技期刊可以建立用户QQ和微信群加强与作者、读者的实时联系,将优质内容通过社群有效传播,从而实现品牌延伸。此外,科技期刊可以通过激励核心用户将优质内容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通过用户的社交网络延伸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通过用户社交网络的延伸科技期刊品牌精准高效,但这也从客观上要求科技期刊加快数字出版和媒体融合转型,为用户提供适合在社交网络上传播的优质内容。
三、科技期刊品牌再造
科技期刊通过组约优秀稿件,提升论文质量、扩大发行量等举措在传统出版时期完成了品牌和影响的原始积累,在转型期,科技期刊需要通过顺应转型发展趋势、创新出版传播模式、深挖行业用户需求、应用互联网思维来实现品牌再造。1.协同创新。科技期刊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被低估,通常仅作为创新成果和论文的出口。而实际上科技期刊有条件通过协同创新深度参与到科研项目的选题、调研、立项、实施、成果、宣传的诸多环节,为科研项目团队提供信息搜集、跟进报道、专题策划、全方位成果宣传等协同服务[12]。科技期刊参与到一些重大课题项目中,不仅可以提升期刊的品牌和影响力,还可以提升编辑参与科研的水平和能力、拓展专家人脉,有助于对项目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方便组织专题、组约高质量稿件;同时科技期刊可以以协同创新为突破口,深挖自身潜力、拓宽服务范围,从而提升品牌含金量。2.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科技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知识服务需要信息化数字化平台的支撑,但科技期刊仍可以在起步阶段进行积极的探索实践,知识服务也将成为科技期刊进行品牌再造的重要尝试。科技期刊探索知识服务模式可从专家、作者、论文等3个角度切入。(1)专家资源是科技期刊的核心资源,而专家又掌握大量专业知识,科技期刊可以邀请专家视频讲解技术问题,或录制并授权专家的学术报告视频来向用户提供知识服务;(2)读者在阅读论文时可能会产生疑问并希望得到作者的答疑和解读,当科技期刊获知这种需求,并让作者给予解答,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一种知识服务。目前,“OSID开放科学计划”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了提问和答疑的免费平台,科技期刊只需在每篇论文印上专属OSID二维码,扫码即可实现提问和答疑。科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中,可提炼出大量的知识点,专业编辑可尝试对论文进行知识点提炼,当知识点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还可以将相近知识点编辑整合成专题知识包。无论是知识点还是知识包,都能帮助用户快速、直接、准确地了解到相关知识,而知识包也可以通过专家的智力支持进一步升级为知识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3)增强出版。增强出版是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纸媒上无法展现的内容,诸如视频、动画、程序、大量图片等内容用数字媒体形式展示给读者。中国知网提出增强出版的概念,并提供了平台支持,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门槛的大幅降低,科技期刊自身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增强出版[13]。以增强视频为例,对于课题已产出动画模拟或进行可视性较强的实验的论文,可直接邀请作者提供视频;对于其他优秀论文,可邀请作者将论文涉及的核心技术、难点重点制作5~8页PPT,录制3分钟左右的导读视频。将视频上传至腾讯视频,并通过软件生成增强视频二维码,将二维码与论文一同印刷,实现增强内容线上线下联动。我们现阶段实践增强出版不仅可以创新出版模式、探索媒体融合,且有助引发作者和读者群体的关注,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有效提升论文的传播质量和期刊的品牌影响力。(4)移动+优先出版。与通过微信公众号将已在移动端不同,笔者探讨基于html格式论文和配套二维码的移动+优先出版。目前,超星已经向部分期刊提供了论文免费加工html格式的服务,科技期刊可以将二校或三校稿提交超星进行html加工,并将html格式论文于终校前后返回编辑部,由编辑部将html格式论文上传至期刊官网,实现优先出版。同时,将官网当期html格式论文对应网址生成二维码,并将各二维码排版至纸刊对应论文题名处交付印刷。当读者拿到纸质期刊后,可用微信扫码论文二维码,在手机端显示html格式论文,实现对论文的收藏、转发微信群或朋友圈。这种新型出版方式不仅能在期刊官网实现优先出版,还方便读者移动阅读、分享和传播,每篇文章匹配专属二维码给读者带来明显的数字出版感受。移动+优先的新型出版模式将有效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美誉度和论文传播力。(5)网络直播。随着网络直播技术的发展以及直播App的广泛应用,使普通用户通过手机或简单的装备就能实现直播。对于科技期刊来说,对学术会议或活动进行现场直播成为服务用户、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有效措施。由于科技期刊具有一定数量的作者和读者群体,而科技期刊又有机会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以媒体的身份对会议进行直播能够满足广大不能参会用户的求知需求。如“小编讲堂”就通过QQ群的直播功能对每次学术活动进行直播,受到编辑同行的广泛关注。《航空知识》在网络直播方面探索实践颇多,除多次对航展、飞行大事件进行在线直播外,邀请专家作客在线直播,在讲解学术观点和传播知识的同时与用户交流互动。通过网络直播,将科技期刊的会议资源、活动资源、专家资源直接转化为对用户的服务,在拓宽科技期刊服务范畴、积聚人气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
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发展模式
当前,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双方拥有各自优势并且互相融合,以寻求更好的发展。在媒体融合时代,无论是编辑业务流程、期刊编排设计,还是传播、经营,期刊流通的各个流程都发生了整合和改变,信息得到更精准的传播与分享。学术期刊担负着引领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为了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作用,学术期刊需要提高优质论文的传播率,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术期刊品质,探索传统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发展模式。
一、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问题
1.期刊社整体实力较弱,数字化转型陷入困境
我国虽然拥有不少大而强的品牌化期刊,但从整体上来看,大多数期刊的发行体量小,期刊社群分散,出版实力欠缺。在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当下,学术期刊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的挤压,不仅内容和版权资源被抢夺,而且利润也被分割。在利润空间越来越薄弱的趋势下,学术期刊想要转型升级,经费成了重大问题。媒体融合需要的技术庞杂,包括网站搭建技术、数据库技术、检索技术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人才。而传统的期刊编辑难以胜任这一工作,期刊出版单位陷入人才难招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术期刊的转型。
2.出版全流程缺乏互动
学术期刊是学术的集散地,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出版的重要环节是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在内容的生产环节,我国大多数期刊仍旧以传统采—编—发的流程运营,尤其是学术期刊这类专业性强的期刊,在出版的整个流程中,编辑、作者、读者极度缺乏交流互动。在读者层面,编辑缺乏与读者的信息沟通,作者与读者更是长期处于隔断状态,作者的学术成果只能机械性展示,而读者也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在讲求知识服务的媒体融合时代,服务好作者与读者,无疑是优化学术期刊生产、传播的重要方向。
3.单一的出版形式导致优质稿件流失
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
1.数字期刊将成为学术期刊主要出版形态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新一代互联网协议可实现互联网地址容量的大规模扩充,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先进技术可解决长期困扰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内容、版权、营运等问题,可按需服务、广泛接入、快速配置、移动互联、按量计费。数字内容可通过标记语言、标识符、元数据等进行组织和。数字期刊将成为学术期刊主要出版形态。论文成为“传播元”,凸显“去期刊化”特点。传统纸本期刊的印刷方式将向即时、灵活的按需印刷(on-demandprinting)方式转变,以便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数字期刊并非纸本期刊的PDF化,其论文内容和形态将更加丰富(可含音频、视频、动画、可计算数据、可分析图表、可运行实验等),网页将是期刊内容的主要呈现形式,利用可扩展标记语言对论文内容进行结构化标引和描述,使论文的形式更加灵活,且满足跨媒体出版需求(如网络、手机、电子书、数字电视等渠道的应用),为文本挖掘、语义出版提供基础,可加快出版流程、提高出版效率。数字期刊还可为论文附加资料(研究过程、工具、数据、分析过程等)的与利用提供方便。数字内容中每一层次的信息都可作为具体的知识单元被解析、描述和重组,并可与其他知识单元进行动态、个性化关联,期刊和论文成为支持复杂知识发现的知识工具。
2.科研信息化环境下多种出版模式共同服务于学术交流和传播
在科研信息化环境下,学术出版已动态嵌入整个科研生命周期,围绕数据展开相应活动,在此过程中,多种出版模式相互交织,共同服务于学术交流和传播。大数据时代,在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下,数据加工、组织、等一系列出版活动将发生根本变化,学术出版将实现数据与文献的充分融合。要将庞大的动态数据集合起来供科研人员使用,必须依赖统一的技术标准、互动操作协议与相应的制度规范。通过数字对象标识、开放资源定位协议、资源描述框架、元数据获取协议等,可实现信息对象的标识、定位及交互使用。语义出版是一种新兴出版形态,代表着数字出版的前沿。语义网将“推送信息”转变为“拉取信息”,将“知识管理”转变为“管理知识”。学术期刊将从发现内容向操作内容演变,“智能化”论文可“发现”读者。语义出版具有内容结构化、数据融合化、信息可视化、对象关联化、阅读个性化特征,将大量由单个用户独立完成的信息搜寻和文献整理分析等活动转移给了出版系统,可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提高科学交流效率,推动学术出版商从文献提供者向知识服务者转变,实现个体知识的社会化和知识共享。语义出版较传统出版过程更加复杂,涉及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对期刊论文从词、篇章、内容的逻辑结构三个层面进行精确、完整分析,使读者以结构化方式快速、准确获取期刊提供的信息内容,可实现“一次制作,多元”。可视化有助于实现出版内容增值,可视化技术运用大量高清图像、视频、Flash应用等多媒体方式代替传统的文字或二维图表呈现文献数据,使原本单调的线性叙述方式被一种更富于层次感的文献结构所取代,可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学术出版更加注重互动交流,博客、社交网络、在线社区等平台可为学者分享信息和评论提供便利;学术维基更加注重学者的价值诉求并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保证其应用价值,封闭的同行评议机制逐步向作者、评审人、编辑之间开放互动的方向发展。
3.多指标和多维度评价构成新的期刊和论文评价机制
目前的论文评价从内部关注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从外部关注被引频次,“以刊评文”过于片面。随着网络传播的普及和用户参与度的提升,论文被阅读、下载、转载、推荐、标记、评论等“使用行为”可被跟踪、记载、统计。利用文本挖掘技术,通过对引用内容的语义分析,可揭示施引者的引证动机、态度、性质、深度等,对单篇文献质量与影响的微观评价将更为客观公正。替代计量学作为传统评价方式的有力补充,可反映论文获得在线关注的强度,若根据应用情境对替代计量指标和数据源进行细分,可反映论文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通过观察论文在数据库检索网站、参考文献管理网站中的下载量、下载率、被引量、被引率,在开放存取平台上的浏览、下载、链接次数,在学术社交网络中博文、标签、阅读、讨论次数等,挖掘各种类型的论文利用数据,实现更丰富、开放、迅速的影响力评价。基于同行评议的开放定性评价和基于计量指标的科学定量评价相结合,“引用评价”与“关注评价”相结合,客观公正、开放透明的多指标、多维度评价将形成新的期刊和论文评价机制。
4.移动数字出版将促进传播内容与渠道的深度融合
科技期刊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20世纪8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浦尔教授提出了“媒体融合”(mediaconvergence)的概念,至今已有30余年。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虽然这个《指导意见》指向的是时政类大众新闻媒体,但作为传统媒体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期刊也应积极主动地加快与新兴媒体融合的脚步。与许多传统大众媒体“多措并举,成绩斐然”不同,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科技期刊却应对乏力。2015年2月,教育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提出要“加快高校出版融合发展步伐”,努力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优势互补、一体发展。”,要“依托优质学术资源或优势出版平台,构建统一的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推动学术期刊数字化升级”;因此,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科技期刊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展模式,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在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科技期刊新变化、新趋势的基础上,探讨构建基于网络的区域高校科技期刊协同发展模式,以期能为加快高校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提供一种新思路。
1网络新媒体改变了高校科技期刊的特征
网络带来的是一种全新传播规则的改变,这种改变并非不痛不痒的局部变动,而是一场全局性、革命性的改变。
1.1传统的期刊特征被弱化
在大数据背景下,科技期刊已凸显了数字化、网络化的特征。在利用方式上,期刊整本利用被单篇利用所取代,读者往往通过题名、作者、关键词检索论文,很少通过刊名检索,刊与刊、期与期、栏目、期刊风格之间的边界趋于模糊;在组织形态上,以期、本为单位的论文存储单元被以篇为单位数字化、网络化的论文集合所代替;在媒介形式上,纸版期刊的统治地位被撼动,订阅量持续走低,数字版、网络版成为主流;在出版周期上,固定出版时间的模式被打破,优先出版、即时出版受到推崇。
1.2丰富的媒介推动了信息的多样化流向
移动网络终端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以及社交、在线阅读等软件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期刊内容的单一纸质流向。出版的论文将发散式地上传到论文数据库、微信平台、专业数据库、期刊集群网站、App推送平台,流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目前,4G技术应用广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非常普及,可折叠电子纸、可穿戴设备、5G技术也已呼之欲出,这必将进一步加速信息的多向流动,全媒体传播已成为科技期刊界的共识和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