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日常生活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日常生活管理

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健康教育管理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及家属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对患者家属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知识测评,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进行测评。结果:健康教育一个月后,家属健康知识答错项目远远低于入院时(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也远远低于入院时(P<0.05);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入院时(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疾病健康教育管理;缺血性脑卒中;家属

脑卒中属于常见病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甚至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命,而缺血性脑卒中占据脑卒中总数的一半以上,因此需要注重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1]。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家属对脑卒中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本次选取了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阅读全文

安全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护理管理指导下的整体护理模式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0例老年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安全护理管理指导下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认知功能评分(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睡眠质量评分(PSQI)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护理管理指导下的整体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老年痴呆;整体护理模式;安全护理管理;生活质量;认知功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0例老年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体质量指数16~26kg/m2,平均(22.35±2.25)kg/m2;病程1~9年,平均(5.59±0.18)年;疾病类型:阿尔茨海默病27例,血管性痴呆18例。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体质量指数17~25kg/m2,平均(22.29±2.21)kg/m2;病程1~10年,平均(5.61±0.17)年;疾病类型:阿尔茨海默病25例,血管性痴呆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通过,同时取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纳入标准:符合《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6]中的诊断标准;年龄均在60岁以上者;出现认知功能降低和日常能力降低超过6个月;临床病理资料齐全;无严重躯体性疾病者。排除标准:既往有重大脑部手术史者;严重心血管疾病者;合并肢体功能障碍;严重精神疾病者;免疫力低下合并感染者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口头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包括疾病防治、卫生宣教、注意事项等,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观察组采用安全护理管理指导下的整体护理干预。(1)健康知识宣教:使用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为患者讲解老年痴呆的病因、病况知识,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同时为家属讲解老年痴呆的注意事项,避免患者独处,避免意外事件发生。(2)心理护理:老年痴呆患者多会出现多疑、自卑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需充分理解患者的性格变化,告知患者家属多体谅理解,切勿伤害患者的自尊心;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及不同心理特点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医护人员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鼓励患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转移情绪注意力,倾听患者的诉求并尽量满足。同时给予家属鼓励和支持,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和负担。(3)生活干预:若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医护人员需及时通知医师,及时调整药物用量;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合理膳食计划,禁止其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和甜食;患者进食时必须在旁边看护,对于不能正常进食者需进行喂食;夜间查房动作轻柔,保障患者的睡眠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电器、剪刀等,避免患者伤害到自己。为患者定制包含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内容的卡片放于口袋或脖子上,同时将信息同步至公安系统,完善医院监控系统,利于确认患者走失方向。(4)认知功能训练:①语言功能训练:评估患者的失语类型,对于运动性失语者,反复教患者读字词句,规范口型;对于命名性失语者,选择人民币样钞、扑克牌等引导患者跟读并说出名称。与患者交流时尽量选择简单的句子和词组,多使用形体语言进行交流。②记忆功能训练:根据不同类型的风景、人物图片让患者复述,患者重述医护人员报出的数字并逐渐增加难度,鼓励家属让患者回忆、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和工作经历。③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对患者多鼓励、多示范,尽量让患者自己完成刷牙、进食等日常生活动作。④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制定肢体康复计划,例如散步、上下楼梯等。上述认知功能训练30min/次,2次/d,持续8周。

阅读全文

优质护理在脑卒中服务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观察的2019年5月~2020年1月选择住院治疗的患者72例脑卒中患者的研究,课题组按照床位号单双数分组的原则,将患者等分成了质控组和比对组,比对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质控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实施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费用、住院天数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情况,发现质控组患者以上质控项目效果均显著优于比对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卒中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护患关系和谐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减少,特别是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改善,对患者身心康复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脑卒中;优质护理;应用价值;护理满意率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显著提升,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具有明显的降低趋势,但是大部分患者改善预后效果不明显,功能障碍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这样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级医院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护士不仅应对疾病进行护理,还应重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脑卒中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策略是新兴护理方式,是在"以人为本"思想下出现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身心康复有促进作用。课题组尝试为部分脑卒中患者以脑卒中护理单元开展护理服务,取得明显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观察的2019年5月~2020年1月选择住院治疗的患者72例脑卒中患者的研究,课题组按照床位号单双数分组的原则,将患者等分成了质控组和比对组,各36例。在比对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52~70岁,平均(59.21±1.31)岁;在质控组中,男11例,女7例;年龄53~71岁,平均(60.25±2.3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统计学要求。

1.2方法。比对组的患者以常规护理干预为主,为患者遵医嘱用药,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进行心理辅导安抚患者情绪,采取早期良肢体位及开展常规康复功能锻炼等。质控组以脑卒中护理单元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脑卒中患者护理的内容要点都有哪些,下面进行详细介绍:(1)成立优质护理小组:选取一名护士长和五名护士共同组建脑卒中优质护理小组,小组负责为患者展开专科治疗与专职护理,护理人员结合自身经验、患者情况、先进研究经验,为患者设计个体化的康复护理计划,定期展开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追踪,逐渐完善。根据患者数量,应配备足够的护士,且护士专业知识精通且临床经验丰富,有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对护士每月展开1次系统化培训,增强护士心理学干预水平,不断提高其护理水平。(2)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对脑卒中护理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制度化规范化,工作中要熟悉护理岗位职责、工作开展流程、心理护理资料、健康教育宣讲资料、交接班制度、康复训练方法等均加以完善,集中管理,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3)患者单元式护理:①阶段性护理:根据患者疾病时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协同医师实施康复训练。对卧床患者,协助定时调整体位,指导展开被动训练;坐位患者引导展开有效坐位维持、被动运动强度加大等锻炼,离床期指导患者实施日常生活能力锻炼促进功能的恢复。②认知干预:护士主动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康复运动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报纸、放轻音乐等转移注意力疗法减轻患者痛苦,正确面对疾病形成正确的康复认知。③定期开展患者交流会:为患者、家属讲解疾病急性期、恢复期知识,如主被动语言训练、吞咽训练和营养支持等,在座谈会中为患者留下提问、交流的时间,通过病友互相鼓励来增强患者康复信心。

1.3观察指标。(1)在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以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这一量表评估分值越高,说明日常生活能力越理想。(2)记录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3)以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展开调查,统计非常满意、满意人数之和占比为满意率。

阅读全文

大专数学教学体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摘要:在现代大专数学的教学大背景下,教师需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点缀充实的课堂。因此,大专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建立多元化的大专数学教学管理模式”“融入生活元素,提高运用能力”“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这三大关键方面,不断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继而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大专数学教学经验,对构建灵活多样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做逐一深入阐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答疑解惑。

关键词: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多样化教学方式

一、建立多元化的大专数学教学管理模式

在大专阶段,教育工作者对于大专的数学教育定位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在大多数的大专院校中,数学课程是作为基础课程出现的,正因为数学教育是这样的性质,所以经常会被数学院校的管理者所忽略,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并且,大专院校中,数学教育容易受到学生基础差、课程少的影响,致使数学教育越来越发挥不出其应该具备的基础性功能,甚至一些大专学校中有着“大专数学无用”或者“大专数学可开可不开”的言论。但是,就事实而言,大专数学教育具有很大的作用,因为数学教育不仅能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数学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专业领域范围,数学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都必须重视大专数学教育。那么,如何真正把大专数学教育的功能发挥出来呢?这就需要教师和管理者建立灵活多样的大专数学教育管理模式,不要时时想着“拿来主义”。建立灵活多样的大专数学教育管理体系需要从本学校的实际出发,大家需要一起讨论并且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数学教育管理策略,随后组织实施,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信息的及时反馈和管理体系的及时完善。在构建灵活多样的数学教育管理体系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一些方面,例如,大专数学学习和教育的地位、作用,数学科研人员的工作职能分配,数学师资力量的培训以及专业人才的引入,成立大专数学教学与专业结合的应用科研室,同时还要发挥科研室的作用和功能,以此体现大专数学教育的魅力。

二、融入生活元素,提高运用能力

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数学是一门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是需要通过数学知识去解答的,所以说数学既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去发现数学学习的规律,让学生了解到大专数学学习中可以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运用数学知识。在大专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学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亲切感,这样一来学生就更容易接受那些新知识,以此把日常生活和学习联系在一起,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在学习函数以及概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学习概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学生的校服为例子:学校中有60%是男生,剩下的40%是女生,女生穿着裤子和穿着裙子的人数相同,而男生都穿着裤子。那么,学校中任意一个同学穿着裤子,那这个同学是女生的概率是多少?校服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元素,这样举例子可以让学生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

阅读全文

高校德育教育与公寓管理分析

摘要:德育是近来年来我国教育领域中研究的重点,学校教育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高等院校中,学生德育工作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更需要渗透到对学生公寓的管理中,使学生能够在寝室中和谐相处,以提升学生在寝室中的生活和学习水平。因此,对高校的德育教育理论与寝室公寓的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等院校;德育教育;公寓管理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对于学生的德育。从孔子时代的“仁”一直延伸到现代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核心。对于在大学中就读的学生来说,学生公寓可能是其在课堂外渡过时间最长的地点,而学生公寓的管理一直是困扰各大高校的难题。很多学校都存在“学校管理难、学生感受差”的现象。因此,尝试将德育理论融入高校的学生公寓的管理中,以期待能够缓解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难的问题,并提升学生在公寓内的体验。

一、将德育理论融入学生公寓管理中的重要性

1.强化学校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内容越来越多,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眼界范围,但因为互联网上的各种内容有着好坏参半的特点,再加上高校学生的三观没有完全确立,所以很容易被这些好坏参半的内容所影响,进而导致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出现问题。而公寓作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学生很多思想问题都会在公寓生活中进行体现。除此之外,高校公寓一般是多人共寝,同一间宿舍中的学生会一起学习、生活、娱乐,所以如果整个宿舍中有一名学生的思想观念出了问题,那么就会对其他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影响。将德育教育融入公寓管理之中以后,高校思政教育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思想问题,并针对性地采取各种解决方法,将问题在萌芽之中进行解决,最终有效地强化高校的教育与管理效果。

2.学生个人发展

阅读全文

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在促进脑梗死患者康复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常规组,将2018年3-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神经缺损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神经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神经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运动和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运动能力;生活能力;优质护理

随着医学进步和民众健康意识提升,人们对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需强化临床护理管理。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疾病,多数患者预后不佳,治疗中需进行科学干预,减少偏瘫等后遗症,降低对生活的影响。临床学者认为在脑梗死治疗中进行有效护理,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功能[1]。部分研究认为,针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运动和生活功能[2]。基于此,本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7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常规组,将2018年3-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纳入标准:满足脑梗死诊断标准;可正常沟通交流。排除标准:昏迷患者;中途退出研究;合并精神疾病。常规组男女比例25∶20;年龄51~85岁,平均(65.6±6.2)岁;治疗时间14~25d,平均(19.8±2.5)d。试验组男女比例24∶21;年龄51~85岁,平均(65.7±6.3)岁;治疗时间14~25d,平均(19.3±2.6)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阅读全文

居家护理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析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居家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家庭病床科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100例患者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即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常规指导+居家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焦虑情绪评分经过统计比较并未产生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相关评分显著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提升,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焦虑评分显著降低,对比以上评分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比较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数据差异显著,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居家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上可获得理想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此外可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调节,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可将其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居家护理管理模式;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焦虑情绪;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起止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0月,100例患者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即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占据比例为28例,女性患者占据比例为22例;年龄从58岁到86岁不等,平均年龄(74.15±2.16)岁;其中包括19例出血性脑卒中和31例缺血性脑卒中;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8个月,平均病程(2.76±0.51)年。对照组中:男26例,女25例;年龄最大者87岁,最小者56岁,平均年龄是(74.01±2.13)岁;50例患者中包括33例缺血性脑卒中和17例出血性脑卒中;病程为7个月~5年,平均病程(2.58±0.47)年。比较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之间的资料数据,对比组间数据并未产生统计学意义,数据之间存在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指导:由社区工作人员为患者和家属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宣传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加大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同时,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生活指导和行为指导。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指导和居家护理管理:由社区医院家庭病床科的医护人员组成居家护理小组,由小组成员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小组成员到患者家中完成下列护理措施:首先,对患者的居住环境进行调整和干预,邀请家属共同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着重向家属说明居住环境与患者情绪和康复效果的关系,获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尽可能将居住环境布置的温馨、舒适,并控制好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将患者生活所需的物品放置在患者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患者的卧室内不宜摆放过多家具,避免对妨碍患者室内行走,地面要经防滑处理。其次,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家庭是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但患者也存在一些不良情绪,有疾病因素的影响,也有增加家庭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此,小组成员要强化对患者心理干预,让患者真正意识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以及不良情绪对其病情康复产生的阻碍。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调节。指导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让家属给予患者来自亲人的关爱与温暖,逐渐消除患者的顾虑。最后,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指导。小组成员要协助患者取适当休息体位,可选择仰卧、侧卧、仰卧与侧卧交替使用等体位。协助患者开展被动和主动肢体训练,包括屈伸关节、站位、坐位等,指导患者开展日常生活能力锻炼,以逐渐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阅读全文

建模思想在初中数学复习的应用

所谓“数学模型”,是指用数学符号和形式化的语言,对某一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关系进行抽象性和概括性的表述.“数学建模思想”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将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通过转化,化归为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数学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求解.

一、建模思想类型题的特征

在历年中考中,数学建模思想类型题越发突出,大多考查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灵活运用,主要体现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题.

1.主要特征

(1)“新”.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富有“新”含义,生成“新”感悟.(2)“熟”.题型所选择的背景材料都源自学生较为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时代的气息,并富有教育价值.(3)“深”.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感悟抽象的数学意义,有着较深的立意,培养学生对数学模型的运用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其中涉及的数学知识较“易”,却具有较高的思维价值,读懂读透是一道难关.(4)“活”.题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主,注重能力的考查,在解题方式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解答步骤

(1)建模.在解题的过程中,数学建模是解题的基础.所谓“建模”,也就是说,在读懂和理解的基础上,将问题的本质转化为数学问题.(2)求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数学模型,进而解决纯数学问题.(3)分析.对借助模型求解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预测、判断及控制.(4)检验.借助实际现象和一些数学去检验模型是否合理、实用和正确,而后写出结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