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任职审计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县级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面临着发展的新形势。在新形势下,县级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也需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实现工作创新。现阶段,县级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县级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县级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对策
一、县级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
(一)对新形势下的法律认识存在偏差,审计不规范
从当前很多县级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现状来看,很多审计报告中存在对法律法规的误用情况,存在错误的法律认识,甚至在一些审计报告中存在失效条款的使用。不规范审计报告的存在多是由于审计人员对法律认识的不全面所造成的,如果长期存在此种情况,将会影响正常的审计工作。
(二)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低下,难以保障审计质量
因此,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极高。近年来,各个县级审计机关都加强了经济责任审计,但是,由于审计对象、审计内容较多,再加上审计的时间相对集中,县级审计机关存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整个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率与质量。一些县级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人员数量与素质都相对有限,严重制约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审计发展中的领导艺术
领导艺术。自古有之。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沿革实践中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丰富的领导艺术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作决策,要求。成竹在胸”;使用人,求。知心”。收“士为知己者死”之奇效;教育他人,主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高明的领导者不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心所欲,不逾矩”才是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本文主要就公共管理中领导艺术表现形式等问题并结合自己在审计部门工作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探讨公共管理中的领导艺术。 一、公共管理中的领导艺术的特点及表现方式 领导艺术有其本身独具的特点: 一是创造性,每一个领导者身处的具体环境都不一样,优秀的领导者总是独具匠心地采用不同于他人的特殊方式和手段,并结合前人的经验和自身的特点,形成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领导艺术。二是科学性,真正的领导艺术是领导者系统掌握了科学的现代管理理论和领导理论后才形成的。三是经验性,高超的领导艺术是以丰富的领导工作实践经验为基础,没有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领导艺术是不成熟的。四是灵活性,。公共管理领导者只有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因势利导。 才能在工作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领导艺术在公共管理中表现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公共管理中领导者的用权艺术。领导者在运用职务权的同时,要重视结合自己的个人威信和影响力。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是,职务权的使用越来越谨慎,而个人影响权的使用则越来越普遍,并且个人影响权有的时候能够起到职务权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在实践过程中。领导者应根据下属的能力和工作需要以及领导者的管理幅度进行合理授权,授权的时候要权责明确,不能模棱两可,要把职责和权力对等起来;授权要逐级进行,不能越级授权;授权以后,领导者还要注意把握住一个度,对被授权者必须有宏观控制手段和督导措施,而不是完全放任不管。 2、公共管理中领导者的用人艺术。一是发掘和培养人才。发掘人才就是要对不同人才类型结构心中有数,不失时机地发现他们,使用他们。包括注意潜在人才的开发,积极创造条件使人才脱颖而出。培养人才就是要积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土壤使人才得以逐渐成熟起来。二是用人所长,充分信任。领导者在选人用人的时候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处处要求尽善尽美。充分信任关键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信而不疑,会使人产生期待感,能激发人的进取心,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力量。三是坚持任人唯贤原则。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具有雄才大略的领导者,往往敢于直接从普通人员中选拔高级人才。 3、公共管理中领导者处理人际关系艺术。处理与上级的关系。公共管理中领导者处理与上级关系的时候。主要是把握住工作、服从、大局为重等几个大的原则。处理与同级的关系。要把握尊重、支持、谅解、自制等原则。再次。处理与下级的关系,要深入了解下级,信任支持下级,同时要理解和尊重下级,要平易近人,不摆架子,关心体贴下级。 4、公共管理中领导者的决策艺术。决策前首先要明确决策目的和结果导向。在开始进行选择之前,必须明确几个问题:要作出什么样的决策?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策?做出这样的决策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以此来明确决策的目的和结果导向。决策时应建立决策方案并进行方案比较。建立多组决策方案有助于寻求最优决策。 5、公共管理中领导者的沟通艺术。应抱着听听意见看的态度来进行沟通,而不是先人为主,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别人。沟通时必须态度诚恳。从正反两面启发对方,充分听取意见,而不是仅仅走个形式。沟通之后,要认真分析意见,不草率做结论。沟通得来的意见,是多方面、多角度、多类型、多层次的。应认真地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判断。通过会议形式或二次沟通,然后作出最优决策或满意决策,做结论时不能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二、对领导艺术在审计工作实践中有效运用的思考 审计部门是一个凸显政府执政能力,直接监督政府公共资金使用状况的综合性经济监督部门。作为审计部门领导者,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来指导业务工作,还要有高超的领导艺术,适应复杂的审计工作环境。 1、熟练掌握领导艺术,把握审计工作的主动权。审计部门领导者,其最重要的职责是根据政府受托责任确定年度审计计划,协调临时性的委托项目,对一线审计人员的审计业务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并对审计组出具的审计结果报告进行总体审核。然而,我们在审计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许多领导在工作中不敢授权,习惯包办,事无巨细都要亲临一线,参与每一个环节的审计项目。遇到问题,就急于亲自动手解决,结果导致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打击了,产生了依赖心理,遇事就向领导请示汇报,碰到麻烦都往领导身上推。领导者经常被日常工作中的“救火”事务拖累,被单位里各部门之间的扯皮事项耗去大量精力。工作陷于忙乱,进展不快,甚至不能按时完成年度计划的审计任务。但有些领导者,虽然担负的职责也很重,却能够充分运用领导艺术,根据下属审计人员在某一方面的专业特长进行适当授权分工,对下属给予充分的信任,让他们放手去干,自己只是从宏观上进行指导审核,在最后的审计结果报告上进行严格把关,从而比较超脱、清闲,每周甚至有时间可以读点书,工作成效也很显著。这就是由于领导方法对头,熟悉下属的才能,合理授权,从而取得工作的主动权。 2、熟练掌握领导艺术。有效调动一线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一线审计人员默默无闻的辛勤工作,任劳任怨,履行国家财产“看门狗”的职责。审计是一个得罪人的职业,审计人员承受巨大的外界压力,经常被人误解、甚至遭遇打击报复。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能够得到作为审计部门领导者的理解和支持。2004年的“审计风暴”过后。12月31日,Ccrr、,2004年度经济人物颁奖晚会上,国家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在看完了晚会播放的基层审计人员在工作中遭受打击报复和困难遭遇的短片后,含着眼泪说了一句。我理解他们,我一直和他们在一起”。我代表全国八万事计干部领奖,感谢所有网民的支持”。李金华审计长的领导艺术,就体现在细微之处,在适当的场合能够把握住自己的语言分寸,把个人的荣誉和团体的荣誉融合在一起,他动情的眼泪温暖了基层审计人员的心。李金华审计长的话看似普通,却调动了广大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领导艺术伟大力量就是体现在这里,细微之处动真情,从情感上让广大员工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让下属感受到领导原来一直关心着他们,从而达到激励下属去努力工作的效果。#p#分页标题#e# 3、熟练掌握领导艺术。做到审计报告内容准确无误、审计评价客观公正。科学决策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能,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必须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真实而详尽的资料。审计部门领导者在工作中做出的最重大决策是审核并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客观公正”是审计报告的生命线。一份审计报告可以直接反映一个部门的状况,尤其是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直接体现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执政水平和成果。中国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已经从县处级扩大到地厅级。并将继续扩大到省部级领导干部,审计报告客观评价与否将直接影响领导干部的前途命运。所以,审计部门领导者必须严格把好审计报告的关。审计报告的依据是一组组真实可靠的数据,而真实可靠的数据是需要审计部门领导者带领审计组成员对被审计对象任期内的决策、财政财务收支管理、经济效益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各种数据资料进行严谨细致的分析、鉴别、判断得出客观的结论。特别是“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开始推行之后,作为审计部门的领导者,在最后的审计报告出具阶段,必须把好关,避免因错误评价、出具不客观的审计报告引起争议而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在这个过程中,能否熟练掌握领导艺术,进行严谨细致的调查是审计部门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的关键。有些领导者同样采取调查研究的方法,由于对领导艺术把握的成熟程度不同,对资料的分析判断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影响决策的正确性,最终影响审计报告的客观公正性。 4、只有熟练掌握领导艺术,才能更好地维护领导集体的团结。审计部门领导集体团结关系到审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审计部门是一个特殊的经济监督部门,所有使用公共资金的部门都是审计的对象,涉及面比较广,专业性要求非常高,需要配备包括经济、管理、工程、rI'等等懂得各行各业情况的复合性的审计专家,而且每一个审计项目都有时间的限制。必须按时完成。需要领导集体精诚团结,相互默契配合,保证审计工作按照年度工作计划顺利进行。因此,作为审计部门负责人,要在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的前提下,对领导班子结构中的位置差异状况进行合理、有效地调整。根据领导成员的专长或优势,合理分工定位,按每个个体的智能结构和专业特长,将其安置在相应的岗位上。值得注意的是,领导班子内部合理分工,但对于一些重要的工作,如年度审计计划、审计业务审理决定意见、审计结果公告等等,必须坚持集体研究,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协商,减少矛盾,达成共识。领导集体成员间应经常进行情况交流和统一认识,相互谅解,消除分歧。可以说,能否掌握有利于加强领导集体团结、减少矛盾的领导艺术,是对每一位审计部门领导者成功胜任职位的考验。 综上所述,在公共管理过程中,领导者不仅需要掌握有科学的方法,而且必须熟练掌握高超的领导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实现卓越的、有效的、成功的领导。
公司内部审计结果的应用
【摘要】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决定着内部审计职能的实现,进一步影响其职业发展前景,本文对现阶段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进行了对策的探讨。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结果运用
随着公司面临的各种潜在的风险日益显现,公司内部管理水平低引发的资产损失、会计造假、经营失败等时有发生,从而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显得尤为重要,内控体系的运作程度、防范风险的管理活动、经营活动的合规性等使得公司产生了对内部管理监督、评价、服务的需求,一般来说内部审计机构是在董事会管理下承担了该项职责。但是公司内部审计是否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取决于审计结果的运用是否充分。
一、内部审计结果的充分运用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公司内部审计职责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其他管理层、治理层需要的专项审计。公司内部审计在横向审计范畴上,实现了纵横的广度和深度的监督评价,不仅关注重大经济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也关注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如采购管理、资金管理、销售管理、资产管理等常规经营事项;在纵向角度上,不仅关注公司制度制定的合理和完善,也关注在具体执行层面是否合规、合法、具有效益性。内部审计结果是上述审计项目形成的审计报告、审计意见、审计决定等审计活动最终结果。如果上级管理层对审计结论及建议不重视,或者被审计单位公司对于审计结论及建议不予认可,审计发现的问题多次发生,普遍存在于下属公司中,说明审计发现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并且从根源上解决,那么审计结论就未能充分运用,审计报告就如同一纸空文,审计工作就变成了形式化流程。除了浪费审计资源,在实质上不能起到对公司的管理提升作用。
二、现阶段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结果运用的制度及机制不够完善。在内部审计协会、审计署等顶层设计,以及公司内部制度中,内部审计结果运用的相关方面的制度文件较少,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审计结果运用方面无详细的制度指导。目前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由四个层次构成,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还有各省市制定的地方性的内部审计规定或者条例。其次审计与相关职能部门缺乏联动协调机制。在某些综合性项目的审计中,内部审计机构基本还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尚未在工作中与其他部门,如纪检部门、经营管理部门形成合力和发挥整体作战的优势,力量远远不够,成效也往往不够明显,审计整改打“组合拳”的机制尚未形成。随着审计结果的运用日渐提上日程,2018年1月审计署令11号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专设一章对如何运用内部审计结果做了明确规定,提出加强内审部门和纪检、组织人事等部门等其他力量的协作配合,信息共享、结果共用、问题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等工作机制;内部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应该作为考、任免、奖惩干部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的内部审计机构尚未将此条文细化形成具有指导实际工作的制度或者操作指南,普遍没有形成审计结果运用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审计结果产生和转化运用之间没有有效衔接,导致审计结果的运用效果较差。
5M1E分析法的内部审计论文
一、5M1E分析法的定义及其内容
(一)定义
5M1E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和节制在产品制造生产过程中造成的质量波动的六种因素:人员、机器、材料、方法、测量以及环境,从而更好的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二)内容
人员。人员因素包括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技能、体质、素质等。机器。机器因素包含所使用的设备、精确程度、机器的保修和调养等。材料。材料因素包含质料的成份、机能等。方法。方法因素包括工装的选择、加工工艺、操作的规章程序等。测量。测量因素包含测量的设备、测量的本领、测试的方法等。环境。环境因素包含环境的温度、洁净、照明、湿度、企业娱乐设施等。
二、5M1E分析法在内部审计质量提升中的应用
为了能更加直观的反映5M1E分析法在内部审计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将以三泰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为例。
提升内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成效探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快速推动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使得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当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对于自己的内部问题进行不断的处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需要企业对内部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以及做好内部控制,特别是对于财务部门的审计财务部门存在的缺陷及时调整,财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发展,做好单位经济活动的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单位经济活动顺利开展,同时也能够使得管理人员对单位内部的财务支出以及收入了熟于心,也能做好对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等一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对企业内部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客观的监督以及对于审计过程当中的意见能够进行及时地采取和对于审计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进行及时的处理解决,以此来使得单位的这里更加完善。也能够使得企业的价值得到大幅度提升,对于企业未来的目标活动达到活动成功的概率快速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在审计中发现问题整改问题落实成效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文章就简单地健全内部审计协同整改机制等六个方面,对于审计问题整改和提升审计成果运用成效方面提出简单的应对措施,希望可以促进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使得审计项目成果最大化,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问题;成效探析;整改措施
引言
对内部进行审计发现内部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进行改正以及跟随社会发展的潮流和经济发展的变化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对于在内部审计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以及对于问题整改过后的成果进行不断的分析总结。这样才能够使得企业时刻保持活力,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使企业内部时刻保证按照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企业未来前景进行工作以及进行宏观管理。对于审计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同时对于审计成果在运用方面也要根据内部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促进内部审计智能的优势最大化发挥,促进内部全面改革创新。使得审计项目成果能够快速落实同时也使得项目成果的优势不断得到发挥,使得企业内部在发展过程当中能够时刻的保持应有的发展步伐。使得企业内部制度建立健全,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当中不断地进行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前进。
一、加强内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意义
内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主要是被审计的单位根据本公司或者审计报告等一些文件对审计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以及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行及时的改革。对于审计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对于错误的同时对于企业内部一些管理上的漏洞进行分类健全使企业的制度更加完善,同时对于企业得损失进行及时的挽回和对责任追究等的一系列的整改行为。发现问题整改工作能够使得企业对于具体的问题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正,对于没有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及时的防范以及预防。高质量的有效的审计问题整改能够使得企业组织目标快速实现,同时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对企业未来前景预测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促进组织价值的快速增值,首先体现在能够使得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不断地改善,同时也能够使内部的制度建设能够快速建立健全。通过审计也能够对于企业内部的控制方面的缺陷以及制度的漏洞能够进行快速的弥补,密织制度的笼子,当管理风险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其次能够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以及运营效果快速提升,通过对于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进行及时的管理以及对于财务收支进行不断的调控以及分析和对业务能力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科学的审计发现组织在运营过程当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意见,促进组织的全面发展。通过问题整改以及成果运用,这样才能够推动管理措施充分落实到位,使得企业内部的制度能够建立健全,充分体现出内部审计服务和促进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促进管理工作和效益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秩序化。
二、内部审计问题整改及成果运用存在的不足
谈国内审计体制督导改制
一、国家审计体制概述 国家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美国审计总局(GAO)认为,政府的受托经济责任是有权使用公共资源的政府和机构向公众说明其全部活动情况的义务。①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ASOSI)认为,公共经济责任意指受托管理公共资源的个人或当局报告资源管理情况和说明其履行所承担的财务、经营和计划责任的义务。②是否切实履行了受托经济责任不是政府说了算,必须有独立的审计机关通过审计公正地评价,进而确立或解除其所负的经济责任。国家审计的本质目标在于监督国家资源使用、管理和报告公共经济责任的实现。 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适合自己国家国情的国家审计体制。国家审计体制分为四类。1.立法型。立法型的特点是:国家审计机关受国会委托对政府部门进行定期检查或专题检查,并向国会报告工作情况;审计机关最高负责人的任职期限较长。2.司法型。司法型的特点是:国家审计机构虽不隶属于司法部门,但用法律形式强化审计的权威,具有一定的司法权力和职能;最高审计机关负责人任期一般为终身制。3.独立型。独立型的特点是:国家审计机关是独立于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之外的一个独立的监督系统,强调审计立场的公正性。4.行政型。行政型的特点是:国家审计机关隶属于国家行政系列;根据国家法律赋予的权限,对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财政预算和收支活动进行审计。 审计体制本身无所谓“最好”、“最劣”之分,只要适合本国国情,能真正发挥经济监督和制衡作用就是有效的。例如立法型下,如果某国的议会力量薄弱,议会不能制约总统或首相,相反总统能控制议会,那么这种国家采取行政型就比立法型更为有效。但权力需要制约,没有监督的权力是产生腐败的沃土。总的来说,立法型审计从权力制衡原则出发,督促行政机关按社会公众的要求履行其所负的受托经济责任,有利于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以及公共开支的合理有效,真正体现国家审计“政府花钱,人民监督”的本质。因此英美将国家审计从行政型发展到立法型。 二、我国现行国家审计体制剖析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建立审计制度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中国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和权力还主要体现在宪法和理论上,国家对行政事务和经济管理的权限主要集中在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手中。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出现许多问题,需要政府通过加强监管职能来处理和解决。因此当时从实际出发,将审计机关设立在政府,在政府首长领导下实施审计监督。 由于审计监督与政府经济监管职能高度结合,现行国家审计体制具有自己的优势:审计机关由首长负责,便于工作的展开,对审计职能发挥有利;审计以政府工作为中心,与政府工作目标相同一,工作容易展开,有实效容易得到政府支持;由于政府工作程序简单,审计成果转换快、效率高。可以说这些有利之处或体制优势的存在与发挥,适应了当时的要求,无论是对政府加强经济监管还是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能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民主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现行审计体制也逐渐报露出很多问题: (一)独立性问题 由于审计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审计工作是政府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掌握着确定审计机关工作任务、审计长人选、分配审计经费等主要权限,具有很强的内部监督色彩。国家审计机关作为执行机关的部门监督执行机关自身,力度不够,特别是当政府的某些行政活动有悖于法律,或在行政活动中存在短期行为或存在部门利益、行政级次利益、部门单位利益冲突时,影响其独立性。 (二)披露问题 首先由于审计缺乏独立性,审计结论必定受到政府的左右。审计结果提交人大时,要经政府过目,披露什么如何披露完全取决于政府,难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完整性和公正性。其次我国审计法第36条对审计结果公布采用“可以”的表述,公开的责任成为带有任意性的自由裁量,导致国家审计监督仍限于内部监督。再次保密制度规定有些审计结果不能对外公开。在这几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受到损害的只能是公众的知情权和审计机关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三)审计监督空白问题 审计监督空白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层次方面,目前“同级审”关系没有理顺,还不能对政府进行审计。二是审计范围方面,公共支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因固有体制限制未能全面和深入,更难评价公共支出和投资的效益,更不用说评价与政府或政府首长有关的投资失误。三是审计的深度方面,现在还多停留在一级预算单位上。 (四)上下级审计机关关系问题 首先,在现行审计体制下,下级审计机关受地方政府和上层审计机关双重领导,但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权在本级政府,难以保证审计独立性和审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其次,根据审计管辖范围,一些审计单位归上级审计机关管辖,但上级却无暇顾及,下级又无权审计,造成审计盲区,近几年查出的电力部门的严重违纪就是明证。再次各级各地审计机关之间基本上是处于“孤立”状态,很少进行横向、纵向间的相互协作和审计信息资源共享,造成审计资源浪费。 (五)审计资源问题 首先我国审计,特别是中央审计资源不足。目前我国审计署只有四五百人,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其次资源配置不合理。目前我国主要履行或部分履行审计职能的部门和机构,还有中纪委、国家监察部、财政部监督检查局,造成多头监督、重复监督和交叉监督。另一方面,审计人员结构单一,缺乏工程、经济、法律方面的人才。再次审计队伍自身缺乏效率。国家审计署下辖14个司和一个党委会,行政后勤人员比例较大,而英国审计署内部只设6个局,第一局承担了所有的非审计业务,涵盖了我国6一7个司承担的业务。 #p#分页标题#e# 三、目前主要改革观点 现行审计体制的弊端,影响了审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人大作为审计委托人通过审计机关监督政府事业、组织高效率地运作,一个重要领域是监督预算执行。由于固有体制的限制,预算审计流于形式,人大对预算监督缺乏实质性介人的途径和手段,从而无法从根本上直接触及财政制度和预算执行的要害,因此实际上人大在财政预算监督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的。这样的审计制度没有很42好的评价受托经济责任,从而未能很好地保护纳税人的利益,而没有把人民的利益充分体现出来的制度是没有效率的、不成功的制度。国家审计要体现“政府花钱,人民监督”的本质,就不能是政府自我内部约束的力量,而应当是监督政府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国现行审计体制进行改革具有必然性。 要改革和完善现有审计体制,首先要提高审计独立性,独立性问题已经影响到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目前围绕着如何提高和保障国家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主要形成以下几种观点:“立法论”,改现行行政型审计体制为立法型,实行省级以下审计机关的垂直领导(项俊波,2002);“独立论”,主张将国家审计机关建设成一个独立的监督系统(高存弟,2003);“双规论”主张在人大常委会下设立一个专门从事预算审计监督的组织,而现行审计机关主要承担政府经济监管所需要的各项监督任务(杨肃昌,2004)厂升格论”主张将审计署在国务院内“升半格”,高于国务院各部门,审计结果向人大和政府报告(尹平,2001);“垂直论”主张将对地方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改革为中央审计机关的垂直领导(李起辉,2001)。在这些观点中,“立法论”是一种主流观点,也是讨论的热点。 笔者认为,在探索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的途径时,应将提高审计独立性与保留现有审计体制的优势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有较强的现实可行性。“立法论”虽然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但正如前文所述,一个国家的审计体制只有适合本国国情,才能真正发挥经济监督和制约作用。国外经验无不证明,国家审计机关只有设在核心权力机构下才能发挥最大效用。而我国人大既不管钱又不管人在强大政府面前还很弱小,如果最高审计机关由人大领导,不是提高而是削弱它的权威性。况且实行立法型转变意味着国家政体的变动,势必会引发国家、社会一系列动荡,付出的代价难以估量。因此笔者认为立法型虽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审计体制,但是它的确立还需假以时日。同样“独立论”改革的现实可行性很小,因为在中国,不存在独立的监督系统,法治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而且党的主要工作是与政府和人大的工作结合在一起的,完全不受人大或政府影响的审计是不存在的。“双规论”下,在人大和政府机构分设审计机构,势必造成重复审计和监督。“升格论”、“垂直论”下,审计机关仍设立在政府,而人大又没有对审计机关有效的监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独立性问题。 在综合考虑提高审计独立性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一种“督导制”改革思路。“督导制”改革特色和优势在于通过一系列措施落实了审计机关的权力,在不致削弱政府监管职能的同时,通过对审计机关的有效监督、指导,提高了国家审计的独立性,特别是预算监督的独立性,使之更好地为人大服务,也为最终向立法型转变奠定了基础。 四、“督导制”改革思路 (一)“督导制”改革具体思路 1.成立审计委员会,改革审计署。 一方面在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或预算工作委员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作为全国最高审计机关;另一方面将现行审计署改名为审计部,仍隶属于国务院,将审计长提升到国务委员级别。审计部业务仍归总理领导,但审计委员会有权指导审计机关进行财政预算监督;参与或监督审计工作;评估审计报告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公允性;直接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所发现的问题。省一级可参照中央的做法设立审计机关。 2.改革地方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体制。 变革中央审计机关对地市审计机关领导的内容和方式,在安排审计项目上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加强对地方审计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取消县级审计局,将地市审计局改为特派办,由省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安排全省的审计工作。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地方审计独立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审计信息的交流和审计资源共享。 3.提高结果透明度,淡化审计处理权。 从法律上规定审计机关无需经政府批准,有权将审计结果直接全面地报告给人大。至于公开后,对违规部门谴责批判,是舆论的事情;根据审计报告提供的腐败线索深入追查,是纪检和司法机关的工作,原本就应该各司其职。提高透明度,淡化审计处理权,符合国际惯例,也为我国最终向立法型转变奠定基础。 4.整合现有审计资源,变革审计工作方式。 一方面将监察部、财政部监督监察局中执行审计职能的人员划归审计部,并与纪委举行联席会议,互通信息,以减少重复监督。另一方面扩充审计部力量,改善人才结构,变革工作方式,将国家审计从局限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发展到广泛意义上的公共行为和公共服务审计监督,以发挥国家审计强化决策支持和辅助宏观管理的职能。 5.改革审计经费预算制度,强化审计独立性。 首先由审计机关根据职责任务和计划及定员定额标准编制预算草案,由审计委员会审议后上报人大常委会批准。审计委员会有权调查审计部各项活动资金的效益。省级审计机关按照审计业务量,参照上级审计机关的预算标准,确定审计经费,报省级人大批准。 6.制定审计组织法,提升审计机关的效率。#p#分页标题#e# 由审计部和中组部联合制定并审计人员岗位任职条件,明确审计机关负责人员的任免程序和审计人员的任职条件等。审计长由审计委员会与国务院商定后共同提名,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人选。为了审计政策的一贯性,延长审计长的任期。通过每年定期考核做到不符合资格条件的不能进人审计机关,更不能担任领导职务。 7.加快相关制度配套,促进依法审计。首先,改革现行审计工作的职能职责和工作体系,必然牵涉到相关的法律制度特别是《审计法》的修订。国外审计与立法监督的结合都是立法推动的结果,我们要通过法律制度的修订把国家审计与立法机关的结合确定和巩固下来。其次,我们要改革现有的“预算法”,细化政府的预算,加快国家审计准则特别是绩效审计准则的制定,以便在执行审计时有一个尺度去衡量。 (二)“督导制”改革的优势和意义 1.审计部虽然仍设立在政府,业务归总理领导,但由于审计委员会有权指导财政预算审计、监督审计过程、评价审计结果和审计部的资金效益,再加上经费、人员任命的独立,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行政行为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深化审计监督。 2.改革了审计报告制度。凡民主国家都提倡勤政、廉政和“阳光政务”。从法律上规定审计结果公开,有利于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减少审计风险,更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3.建立了协作机制、改善了人才结构、整合了审计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审计信息的交流,克服了多头监督、重复监督和交叉监督的弊端;更有利于变革审计工作的方式,发挥决策支持和辅助宏观管理的职能。4.保留和发挥了现有审计体制的优势,不致削弱政府的监管效力;不需要国家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改革成本较小;适合我国目前国情,因此容易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有较强的现实可行性。
内部审计问题及政策探究
摘要:
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的活动,即可用于对企业或组织内部管理机制有效性和充分性的审查,又能对会计、财务信息的合理、合法与完整性进行审查,对企业内部管理以及企业财政业务的质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能够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济结构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保证企业经济高效、健康的发展。然而,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很多问题,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较差、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内部审计机构定位不准确等各种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内部经济效益的提高,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本文对当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内部审计;问题;策略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是相对的,是指由本企业或本单位的独立审计机构和工作人员对本企业和本单位的财政收支以及经济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的活动,是企业内部对自身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举措。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特征,担任内部审计工作的主题是从事审计工作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是独立的个体,审计对象包括单位内部的会计信息、财政收支情况以及经济信息,审计的工作方式是收集资料、搜查证据,审计的最终结果是提交审计报告。内审审计报告只限在企业或单位内部流通,在社会上不起公证作用。内部审计活动的重要特征是独立性,要保证内部审计人员与接受审计的部门在经济利益上的相互独立。本文对提高内部审计质量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一、我国内部审计现状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密不可分,自从八十年代以来,国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作为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因其在企业管理和企业运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逐渐从最初的国家审计中分化出来,在实践中成长为一项独立的活动。就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现状看来,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曾是国家审计的延伸部分,具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在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中,常常坚持对上不对下的做法,影响到了审计报告的内容含量和呈递情况;内部审计机构作为高层财务人员设置的机构,独立性较差,工作内容通常被局限在财务审计上;内部审计机构职能范围不明确,按行政功能划分,内部审计机构隶是纪检监察部门的隶属机构,而纪检的职能主体在于党,检查的职能主体在于政府,内部审计机构既隶属于党,又隶属于政府,在实际履职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党政不分的尴尬局面。而就内部审计人员的现状来看,高水平高能力的人才依旧欠缺,内部审计人员的总体专业素质仍旧有待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欠缺完善的系统规划,多方面原因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较为低下,此外,人员不稳定也是影响内部审计向纵深处发展的原因之一。
增强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干部廉政建设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其他审计不能替代的作用,其有利于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在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促进廉政建设方面发挥了显著成效。本文就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廉政建设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便使其作为“反腐利剑”的作用更为凸显。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干部廉政建设;影响因素;对策
一、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及对其结果利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完善干部评价和任用体系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审计部门通过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业绩等相关经济指标进行考查,弄清领导干部任期工作情况及效果,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管理行为和经济业绩,全面考核干部,从而决定其去留升降,为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参考依据,对经济业绩突出的予以褒奖、重用,对问题较多的依法追究责任,有利于及时发现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并对其进行查处,为纪检、监察等部门监督管理领导干部提供了获取信息的途径,为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了依据。
(二)有利于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促进干部廉政建设
经济责任审计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重点是对个人经济责任的审查,并且审计的期间涉及领导干部任职的整个阶段,常常能够查出年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时难以查出的问题,有利于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另外,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在于防范,完善了监督制约机制,有利于领导干部增强纪律观念,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不管是肯定成绩、惩治腐败或者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抑或加强国家治理,出发点与最终落脚点都是对领导干部是否全面履行了职责进行界定与评判,从而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推进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