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人文素养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人文素养教育

学前教育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内容摘要:

大多数的情况下,衡量学前教育专业是否合格,其中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而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要有高技能、高学历、高品德等,还要具有良好的素质,要想培养学生的素质,就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文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全能型人才。本文将浅析一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一.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概述

一般情况下人们所说的素养,都是指人们在后天通过活动所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和思想修养等,素养主要就是由个人能力与个人精神两部分组成的。而人文素养,也是以人为中心,其中对人文科学(包括文学、道德政治和经济学等等)方面的研究能力与知识水平,从而体现出来的,以人作为对象和中心的一种精神。人文素养的核心就是把人作为中心和重心的精神,对人类的生存意义与价值进行关怀。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当中,实施人文素养教育,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道德伦理,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让学生能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人文素养,并不是直接将教育转化成实际的效益,而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达到一定的成效。因而,在学前教学专业中,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在学前教育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得到均衡的发展,这也说明人文素养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够促进人文教育的实施与发展。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全文

以影像为载体的人文素养教育指向

摘要: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是高校一顶重要的工作,将影像艺术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无疑是一种教育手段的创新,影像作品中丰富的人文内涵直观丰富,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关键词:人文素养;影像力量;教育指向;内涵设计

1人文素养的教育指向

1.1功利主义观念影响人文素养的提升

以高校图书馆为例:新书采购逐年增加,但读者阅读量却是逐年下降;图书馆里座无虚席,却是考研的人挤走了阅读的人。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智能手机等阅读设备的普及带来了“碎片化阅读”,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受到冲击;二是考研与就业的压力无形中占据了学生阅读的时间。人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漫长过程,需要读者用心去感悟文学、艺术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才能达到目的。但就业与考研的压力还是让学生不得不选择面对现实,大部分学生除了学习自己专业、考研、考编的课程外,很难再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欣赏艺术作品,只能在零碎的时间里通过手机阅读一些自媒体上的“速食文化”。虽然人文素养的厚度有益于人一生的发展,但追求“短、平、快”的现实主义显然更实用,严酷的社会竞争无形中也剥夺了年轻人深刻阅读的时间。

1.2热衷于流行文化,淡漠于中国传统文化

年轻人对于新生事物具有天然的接受能力并且勇于尝试,他们热衷于流行文化,眼光国际化。在世界互联互融的今天,开放的国门带来了国外的文化、流行元素和价值观念,这其中也包含着许多糟粕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冲击难以辨别出真假与好坏,盲目地追星、崇洋而没有了是非观念,在追求国外文化和时尚品牌时却疏离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认为来自于发达国家的一切都是时尚和正确的并全盘接收,而国内的一切则是打上了落后陈旧的符号,缺乏对自己国家、社会历史的了解,甚至于在网络上把民族英雄、国家苦难拿来调侃,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也是一种缺乏人文素养的表现。

阅读全文

文化自信提升艺术生人文素养教育对策

摘要:艺术生除了必要的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对其专业的发展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文素养是人文知识的积累和内化的结果。文章通过探索文化自信的来源,剖析文化自信其中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个维度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分析艺术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提出提升艺术生人文修养的教育策略,引导艺术生探寻文化自信的根基,丰富艺术生作品的文化内涵,培养艺术生的人文精神,强化艺术生的人文行为,促进艺术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艺术生;文化自信;人文修养;教育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艺术生的招生人数也随之增加。艺术生的招生侧重于艺术专业成绩,轻文化基础课,导致艺术生的作品重表现,缺精神文化内涵[1-2]。艺术作品虽然技法成熟,但是缺乏精神文化内涵就如同人失去了灵魂,只剩下干涸的躯壳,没有了感染力。艺术生的创造力需要文化知识的滋养,需要人文素养的提升。高校作为艺术生培养的主要阵地,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文化自信与艺术生人文素养的内在联系

1.1文化自信在艺术中的作用

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3]。”文化自信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淤绵延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母体,集结了中华民族灵魂和文化基因。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这是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基础和新起点。盂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形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阶段也是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4-5]。我国优秀的传统主流文化为儒家文化,如绘画作品《六君子图》《孝经图》《二十四孝图》,都充分展现了儒家仁、义、信、忠、孝的文化,表达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民族气节。其次,艺术在红色文化的表现如歌乐山烈士群雕,刻画了9位牺牲在集中营的烈士群体代表,通过结合当时的战争历史,赋予了艺术红色文化的特质,把烈士们的精神和素质表现得既伟岸又平凡质朴,充分传达出人物内在的神韵,体现了英雄为国献身的革命精神。深圳街头以城市雕塑形式刻画的小平同志塑像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寄托了特区市民对改革开放决策者邓小平同志的敬仰与缅怀之情,对研究实践创新和经济改革开放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邓小平同志雕塑象征着人民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增强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文化自信。艺术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城市文化的内涵,艺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载体,广泛地渗透到人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隐性教育功能[6]。艺术作品的诞生要融合时代的文化、历史、政治,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正如邓小平同志雕塑一样,当人们驻足的时候,脑海里涌现出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的画面,深刻地感受到艺术与政治文化相融的魅力。

1.2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阅读全文

艺术教育提升护生人文素养途径浅议

摘要: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是教育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和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关键,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和关注。作为培养护理专业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在给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艺术教育以美启真、以美储善,培养学生的审美、人文素养以及职业情感,是值得高职护理院校探索的课题。本文阐述艺术教育在高职护理教育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分析当前高职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通过艺术教育提升高职护生人文素养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艺术教育;高职院校;护生;人文素养

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常将职业所需的专业课程和技能培养放在首位。因此,除艺术类高职院校外,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缺位严重。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国家对文艺工作、学校美育工作、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学校艺术教育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各地区也对不同教育类别的美育、艺术教育进行了细化,提出了具体要求。但由于高职院校受职业教育技能为先这一思维定式影响,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仍较低,落实力度和获得的效果更是参差不齐。

1艺术教育的性质与作用

艺术教育是一种提高个人素质、修养的新兴教育,目标是加深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人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以艺术为媒介,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艺术实践教育和美育上,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艺术的人文属性决定了艺术教育是关乎人的教育,它旨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帮其塑造健全人格,使其成为完整的人[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艺术教育对于除艺术类的高职学生而言,属于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并非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是要在职业教育的同时,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人文精神、审美情趣,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发挥艺术对于个体在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意识、启迪智慧、发展个性等方面的效能,同时还将通过感知内化和精神感悟,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形成更深远的影响。对于高职护生而言,从其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服务人群、工作性质来看,他们更需要这方面的培育。因此,应从护生在学校接触专业起同步跟进,使其在今后的护理服务中充分展现自身文化底蕴及职业情感。笔者认为,对高职护生而言,艺术教育有以下较为明显的作用。

1.1艺术之美利于护生自我约束

护士的职业特性要求护士在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待人接物、沟通交流等方面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注重护士礼仪。随着系统化整体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要求护士除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外,对护士礼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良好的护士礼仪可以提升患者获得服务的质量,也使护士的工作价值得到认可,满足护患双方尊重的需要。要想培养护士礼仪,提升护士的审美能力非常重要,而艺术的审美性,由于其内容美和形式美的高度统一,能在很大程度上唤醒人的美感。如果在学校期间,在护生审美观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艺术熏陶,让护生接受高雅之美、传统之美、和谐之美等美育,使其发自内心地产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摒弃低俗文化,提升自我修养。

阅读全文

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英语教育论文

一、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一)注重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前提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进步,对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相应的教学技能、充实的专业知识储备之外,还必须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提升高师院校英语教育的全面性与完善性,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使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推进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二)注重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必要选择

英语是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物,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为了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必然会向学生展示西方的文化、政治体制、风俗人情等等,学生可能会受到西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等消极思想的侵蚀。始终注重人文教育的开展,注重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能够促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与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严格管理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以一名专业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的提升。

(三)注重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保障

师范院校教英语教育是一项耗时较长、任务繁重的复杂过程,开展与实施人文教育,能够全面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优势,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生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学生往往能够保持不断求知与学习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即将从事教师行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阅读全文

学生人文素养学前教育论文

一、教师要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果教师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缺乏应有的人文情怀,就无法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人文意识和人文思想,也得不到学生的敬重,更不能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因此,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坚持读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精神境界,更新教学理念,在工作与学习中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给学生做好榜样,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

二、教师要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

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基本知识理论,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深度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已有的人文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丰富学生的人文思想。文学都是人学,它对人的影响极为深远,文学作品不仅描绘了社会现象、人类生活,更是通过具体环境展现了人的精神、价值、尊严及生命的终极意义。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有助于教师实施人文教育。学前儿童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能只停留在情节上,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和感知作品中特有的稚拙、本真与快乐,才能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情怀,充分发挥教材的审美、认知和教化功能。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蕴藏在作品中的优秀形象和美好情感,搭建起文学作品与学生心灵间的桥梁,让学生在充满童真、梦幻及真、善、美的文学艺术世界里感知至纯、至美、至真,净化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热爱、关心幼儿,为他们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儿童文学作品充满情趣,尤其是经典的儿童文学更有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阅读和赏鉴儿童文学,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思想,塑造出和谐、平静、健康的人格,引领他们在向善的空间里不断提升自己。

四、教师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阅读全文

人文素养大学音乐教育论文

一、大学音乐教育中培养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1.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是打开音乐教育质量之门的“钥匙”

在音乐教学中,老师通过艺术的内在美去感化学生,使其受到艺术的熏陶。一个人文素质低下的学生很难吸收音乐中的内在精华,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音乐艺术审美能力的强弱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加强音乐教育基础、完善人格,将其改造成高雅且具有品味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中之重就是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是推动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关键

我国总是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讲究高层次人才的全方面发展。在提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中,除了要注重学生专业素质、文化素质与身心素质培养以外,音乐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个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丰厚的高校里,音乐教育必定会是有源的水、有根的木,既能丰富大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又能满足其精神需要。

3.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能正确指导他们分辨和接受各类音乐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一般以民族音乐、传统的美声为主,也开设了一些音乐欣赏的课程。除了上面的这些音乐,在学习以外的生活里,大学生更喜欢听的是一些流行歌曲,各种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影响力度是不容忽视的。它们中有的是亲情的,有励志的,有唱爱情的,有积极乐观的,也有价值观念颓废、不求进取的...加上对歌手的包装、唱片公司的极力推销,学生特别容易的就被吸引了。如果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他们就能具有辨别好坏的能力,能选择出对人生有积极作用的歌曲。

阅读全文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对策

[摘要]近年来,国际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学前教育质量,我国也加大了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大计,重在教师,要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就必须保证“准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培育时既要重视其专业素养,也要重视其人文素养。然而,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存在着学校培养目标不合理、课程设置重知识理论轻人文素养、专业教师没有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转变教学观念和培养模式、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以及把人文素养的培育融入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中都对幼儿园教师教育作出了明确规定。由此可见,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学前教师教育。党的以来,我国学前教育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和程度都得到了改善,随着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幼儿教师需求量激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迎来了较好的就业市场。但在当前的幼教队伍中,很多教师人文素养欠缺,无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帮助,严重影响到学前教育质量,因此,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概述

人文素养指以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为其构成要素的人的素养[1]。人文素养以人为中心和对象,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探讨和人生价值的关怀,即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指人文类的素养,包括学生的思想意识、知识涵养、人文知识和精神等内容,人文素养是围绕着人为中心,主要就是对学生文化、艺术、道德、思想价值观等内容进行强化[2]561。一个教师如果做不到用爱去关怀孩子,做不到在尊重孩子的天性下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品质,那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幼儿教师。真正的教育影响,可能并不在于学习者在毕业的时候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存留在内心深处的东西。世界在变化,教育也应该发生改变,幼儿教师作为人生开端教育的关键,更应该关心超越知识、技能的生命状态与生命质量,关心生命的价值观、品德、情感等具有深远影响的内质性的生命材料的呵护与滋养[3]。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提出“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明确要求幼儿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4],但对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幼儿教师来源的主力军,其人文素养的培育显得十分必要。首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准幼儿教师”,他们的人文素养水平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学前教育的质量;其次,时代的进步要求教师不仅有高尚师德更要具备丰厚人文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孩子,挖掘孩子的潜能,进一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最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有利于其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抽象逻辑的确定性,它具有发散性和多元性,可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进学前教育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