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人文科学研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校人文科教发展思路
本文作者:张苏勤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一、人文科学教育可以为科技应用发展提供价值导向
科学技术不包含价值标准,其作用效果取决于由谁掌握科学技术并服务于谁。“科学只能断言是‘什么’,而不能断言‘应当是什么’”。由于科学技术的工具性质,不可避免地使它产生双重效应:既可能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既可用于为善的目的,也可成为作恶的手段。这种性质相反的双重性所起到的作用,取决于它掌握在什么人手里,以及他们如何和为什么要应用它。的确,从科技发展史可以看出,科技进步在给人类带来新的知识和新的实践手段,提高人们物质水平的同时,新的危机和不幸随之而来或加重,如环境恶化、暴力恐怖、掠夺战争等。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灾难空前的世纪。世纪初爆发了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大量科技的化身———武器、弹药被毫不犹豫地用于灭绝种族的战争实践,其负面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充分暴露出非人性科技的反人类性。科学技术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安全最危险的敌人,美国的两颗原子弹为二战画上了令人震惊的句号,至今使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世界的末日随时降临的恐怖。人类挑战自然与未来的科技陷入沉重的危机之中,人们有更多的理由怀疑其对人类的意义。
一位德国科学家曾说过:“科学本身并不值得我们害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运用科学”,这一点很重要。科技危机的根源在于科技丧失了人的意义,本身成了一切的目的,导致人的价值被遗忘直至被否定,造成科技非人格化和反人性的滥用。通过高校人文科学教育提升人的道德,有助于确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生命观和存在观,它与科技教育相结合,为科技摆脱非人格化提供思想基础,使之人格化、人性化,能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中始终指向美好与至善,从根本上避免科技的异化。另一方面,高校人文科学教育能够为科技的发展、创新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科技发展只具有工具合理性,而不一定具有价值合理性。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更需人文的论证与指引。人类文明的极限———“克隆”技术一开始便引起各国政要的关注,提出诸多需论证的问题,就证明了这一点。科技创新没有人文的规范终将葬送科技本身,科技对人文的超越必将毁灭人类文明。
二、科技认识活动需要人文科学的支持
高校人文科学教育为科技成果的整理和交流提供语言基础。一个科学工作者,如果没有很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是不利于科学成果整理与交流的,这势必影响科学的发展。在历史上,因为文字表述不清而使自己的科学成果不被人承认,或者有成就而没有给后人留下文字东西的科学家是不乏实例的。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从而确定了电磁感应定律。但是由于他文字表述不清,当时便没有被承认和应用,直到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电学和磁学论》一书中,将有磁理论表述清楚之后,这个理论才被承认和应用。麦克斯韦正是凭其特有的形象思维能力,明确简洁的文字表述,表达了电磁场理论,而在此领域超越了法拉第。特别是在今天,科技的多样性和广延性要求人们赋予它们文学魅力。否则,科学原理将是令人厌恶的。用清晰简洁的文笔、令人愉悦的形象和独具匠心的技巧把真理介绍给人们,会使之更容易被理解接受和传播。高校人文科学教育培养的形象思维、艺术思维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想象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导航作用和催化作用。
列宁说:“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对我国地质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想象,他能看到远古的恐龙、剑齿象,凭借形象思维他遍游千古、万仞,窥探地壳演变的奥秘。想象引入的外来新形象,启迪了达尔文对生物的本质规律的理解,他以树的形象去把握生物演化的谱系,进而用科学思维创立了生物进化论。不仅如此,借助形象提升而成的抽象思维也仍然时时需要形象思维。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领悟到引力,昭示了形象思维对科学思维的激活作用。当然,抽象理论思维的内容更需借助形象思维表达。爱因斯坦在解释狭义相对论的“钟慢”效应时,用坐在火炉上和坐在恋人旁的形象比喻,来说明时间流逝的不均匀性。科技活动决不局限于抽象思维的归纳推理,即所谓“科学方法”,而必须兼用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甚至要得助于灵感或顿悟思维。爱因斯坦甚至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科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1995年11月,钱学森对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维过程,作了具体而精彩的分析,从思维科学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换言之,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者是先艺术,后才是科学。高校人文科学教育(特别是文学艺术教育)与科技教育相结合,发挥它们各自的思维优势,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极其有利于创造更多更好的科学成果。
知识经济面临的教学抉择
本文作者:巴图
近年来,知识经济成为中外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形态已经在我国初露端倪,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已经开始了其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经济面貌的进程。
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何迎接21世纪即将全面到来的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加大科教投入,关键是转变观念,调整政策,压缩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把省下来的钱投入到科教事业中。在新形势下,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调整科技教育发展战略,加大科教投入。
目前发达国家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平均为2.9%(日本为3.1%),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而我国只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一半左右(1990—1997年)。目前世界各国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平均为4.6%,发达国家为6.5%(美国为7%),发展中国家为4.1%,而我国1990年到1997年8年中分别为2.8%、2.76%、2.90%、2.77%、2.52%、2.46%、2.44%、2.49%。
与科教低投入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长期居高不下,1992年至1996年分别为31.1%、37.7%、36.4%、33.7%、34.9%。以上一低一高的比例说明,当前我国发展科技教育的资金短缺问题,主要不在资金本身,而在于资金的分配政策。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可以预见,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在这一全新的经济时代中,将以这一群体特有的迅捷、活力、敏锐,步向与以往知识分子有所不同的价值实现之路,可能以跳跃式的、超常规的方式在智力、知识升值中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评价的动态统一。
中国知识分子也必须面对新的挑战和要求,应当以神圣的历史责任感,珍视机遇,认识机遇,分析机遇,捕捉机遇,把握机遇,利用机遇,发展机遇,认真研究社会经济形态中出现的新变化,重新审视自己的智力内容、知识结构、获取知识的方式、对知识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主动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的特殊需要,建立以创新意识为核心、以敏锐的社会政策判断、良好的个人修养、创造性思维品质、开放的知识结构、现代科技经济通用知识、坚实的人文知识基础、群体的智力协作、现代信息传递手段的运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智力体系,主动建立通往知识经济“蓝色通道”。
科技哲学发展趋势与创新
【摘要】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科技哲学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起到重要的作用。科技哲学的发展在促进哲学系统发展的同时,还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先阐述科技哲学的学科定位,认为科技哲学属于相对独立的学科,但并不是哲学学科,而是属于综合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工程、社会等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逐渐产生了一些新兴的领域。接着分析科技哲学的发展趋势,自然将列入科技哲学的研究范围、科技哲学将会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最后详细阐述现阶段我国科技哲学创新研究:科学哲学方面的创新、哲学的发展技术拓展,以此更好的促进科技哲学的系统化发展。
【关键词】科技哲学;发展趋势;创新研究
科技哲学属于哲学体系范畴,也是近几年来比较快速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哲学领域主要有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哲学等。发展趋势和创新研究存在共同点,并结合社会科学、科学政策、哲学研究等结合起来。对科学技术的哲学性质、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理解。科技哲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潜力,规范性也不断增强,对科技哲学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分析价值。科技哲学自身的发展历程比较特殊,科技哲学的发展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是在西方科学哲学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在这个阶段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也出现了很多相对比较优秀的成果。并将自然辩证法更改为科学技术哲学,作为系统科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会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哲学、方法论等。从改革开放以来,科学哲学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新世纪发展以来,哲学科技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科技哲学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包容能力,这样就能够更好的体现出中国社会自身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完整系统。科技哲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科技、技术、工程方面的哲学。
一、科技哲学的学科定位和理念体系
(一)科技哲学的学科定位
科技哲学具有一定的学科定位,首先要能够认识到其存在的学科性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认为科技哲学属于哲学范畴,具体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分支,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世界观等方面结合起来。一些人认为科技哲学属于相对独立的学科,但并不是哲学学科,而是属于综合学科。科技哲学主要属于社会学科,能够体现出历史、社会等学科的特点。也有的认为科技哲学是自然和哲学两方面相结合的结果,从而更好的体现出科技哲学所具有的双重性质。科技哲学在研究中应该类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通过在哲学研究为基础上不断推进科技哲学领域研究内容的深化。
(二)科技哲学所具有的理论体系
关于科学史教育的科学教学论文
一、在渗透科学史中,领略人文精神
以兴趣作为引导,让学生在科学的历史长廊中寻找科学答案,领略科学和人文精神。比如,在讲到《谁选择了他们》一课时,我以大自然的食物链和淘汰法则引起学生的兴趣:宏观的表象下面因为微小的联系而密不可分,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改变正是由于要适应生存环境和优胜劣汰。1858年达尔文和华莱士发表进化论演说,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生物进化的动力是自然选择,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生物界的认可,认为其违反了遗传学。直到20世纪20~30年代在后人的研究中,结合孟德尔定律形成了现代综合进化论,解释了看似矛盾的两种观点,并重新肯定了自然选择的重要性。用科学史让学生领略科学史实,能促使他们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激励人们发展自身的人文内涵,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
二、在渗透科学史中,培养创新能力
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科学教师应有意识地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增强创新意识。如,在讲到《物质的变化》一课时,我先做了一些实验,比如在碘酒中加入淀粉会使溶液颜色变蓝;白糖在加热过程中会逐渐变色,并且由无味变为焦糊味等既含有物理变化又含有化学变化的启发性实验,让大家在脑海常识和新知识的碰撞中引发共鸣和学习的兴趣。在“大发现”的课后作业中,学生果然开动脑筋,通过学习和查资料解释了铁为什么会生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为什么就会产生气泡、酒精为什么可以洗掉衣服上的油渍等等科学问题,自主发现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在渗透科学史实中,应采取非单一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真实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护个性,尊重学生的眼光,欣赏其独到新颖的呈现,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科学史渗透中,领略科研方法
小学生由于经验积累和知识层面的限制,不能进行独自的研究,然而为了培育未来的科学家,教师应该让学生从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接触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幼小的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如,在《宇宙》一课中,我以故事的形式为学生展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只凭感官认知承认“天圆地方说”,这是人们认知不足的一大误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以实际行动探索太空,1957年,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让全世界一片哗然,为人们重新认识天地、认识宇宙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1998年,美国“月球勘测者”通过光谱仪探测氢原子发现月球上存在水等等。在本课的导入过程中,选取科学史上的关键发现和发明,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重温科学家当时的想法,体验了科学家在做科学研究中的想法和方法,展现了科学史的特有魅力,在推进科学和人类发展的进步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中科学技术的影响
一、新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
1.新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更新的速度在逐渐地加快
就上个世纪而言,人类在发现电能,再到对电能的有效应用,这中间经历了二百八十二年;发现电磁波可以用来传递声音画面,到对电磁波进行通信事项的各种应用,这中间经历了二十六年。随着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下的新产品更新速度非常快,新的产业体系频繁的出现,在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信息技术是新科学技术最为集中的体现,体现出了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各项指数的增加是信息技术对于新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飞快,在计算技术这一领域中,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技术对于各行各业中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有力证明,同时也是新科学技术发展的体现。第二,光纤技术的发展。光纤技术从最初单根光纤的信息数据传递速度为每秒钟2M比特的数值,到如今增长到单根光纤对于信息数据传递速度为每秒钟1000G比特,增长的数值翻了很多倍,对于光纤制造中投入的资金成本也由最初的运用降低了很多倍。光纤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信息技术的更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光纤技术在应用于通信设备中时,不断更新的光纤技术提高了通信设备传递信息数据的效率与质量,光纤技术中传递信息数据速度的不断加快,正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体现,同时也展现出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第三,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从开始变发展,到当代的发展历程中,一直都随着摩尔定律呈现快速的增长的趋势,在对相关单位面积中的信息数据储存量逐年的增大,对于数据信息的存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微电子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资金成本保持不变的状态。
2.新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学科与技术领域之间相互的融合
新科学技术在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单个的科学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中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需求,对于疑难问题的解决需要各个学科、各种技术领域之间进行有效的融合,这也在新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新的科学技术研究的领域,例如: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一系列科学研究方面,对于新科学技术中的学科内总类,较之前了翻了数倍。不同的学科玉技术领域之间相互的融合,是新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就目前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各种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与相互之间的作用、转化的速度逐渐加快,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新科学技术体制,在这个新科学技术体制中,基本科学内容的作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向应用研究及开发这一方面转变着。
3.新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社会、人文科学与新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体现出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之间存在的内部关系。实践中的相关研究表明,在新科学技术的历史进程中,新科学技术与社会、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很好地控制了新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种种因素。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或者客观原因中的干扰,都可能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引起巨大的波动,当人类在面对社会中的经济、环境发展中,一个极小的、不确定的因素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自主的对相关因素以及客观存在的干扰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与干预非常的重要。同时,这也需要对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之间进行紧密的结合,在各种出现的问题中,都具有这综合性质这一特点,例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一系列方面,既涉及了经济问题,也涉及了科技问题以及社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过程中,自然科学的技术能力已经满足不了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需求,必须将各种技术、各门学科以及社会、人文科学中的内容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研究。所以,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技术操作人员、自然学科研究人员与社会、人文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非常的重要,将他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于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应用型高校科学素质教育思考
内容摘要:当今时代,随着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涌现,掌握必要的科学方法,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崇尚科学的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成为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科学素质教育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求知的自觉性,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用型高校推进科学素质教育需强化科学认知,提升科学能力,创新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
关键词:科学素质;教育;科学精神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尤其随着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涌现,掌握必要的科学方法,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崇尚科学的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成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作为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阵地,在加强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素质教育的概念
“科学素质”一词具有丰富的内涵。我国于2006年颁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其中对“科学素质”进行了界定:“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里强调了科学素质教育是关涉“科学”的“素质”,包括知识、方法、能力、精神等方面。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米勒认为科学素质是指“掌握一定量的基本科学观点方面的词汇,能够理解报纸或者杂志中相互竞争的观点;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或本质具有一定的理解;对科学和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1]米勒突出了科学理论知识、科学理解能力和方法、科学的影响等方面,反映了科学建设的基本目标。很显然,无论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还是米勒的看法,都指向科学素质共有的几个维度:知识、方法、能力、精神等方面。与此相关,科学素质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掌握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方法,提高科学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品德,并将其运用于科学研究之中,即把外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稳定的科学素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以探究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由此,科学素质教育强调了“科学”、“素质”等内容,即与“科学”有关的“素质”教育。具体而言,包括科学的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方法教育、精神教育等。
二.科学素质教育的功用
1.科学素质教育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求知的自觉性
医学通识教育结合体验思索
本文作者:金仕琼 李忠 彭雷 刘学年 雷淑媛 单位:沈阳医学院 沈阳大学
当前地方医学院校通识教育实践模式存在的问题
这种通识教育实践模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无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由于缺乏通识教育目标的引领,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体系,往往是单纯的课程学习,不能很好地解决“通专”教育相融的问题,两层皮现象依然存在。第二,大部分院校通识课程的选修课不多,可选修的内容非常有限,这就造成有些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不喜欢学但也不得不选,以至于选后不好好学习,仅仅是为了获得选修课学分,以应付毕业,达不到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第三,缺乏通识课程选修课的具体学分要求。学生一般是哪门好过选哪门,全然没有对学生通识教育的有益指导。学生的通识教育学习很盲目。而且由于是选修课,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不把选修课当回事,应付了事,学习效果极不理想。第四,通识教育课程数量少,学时数也相对较少,通识教育课多为考查课,对其效果缺乏有效评价。地方医学院校通识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显然未能很好地解决“通专”教育相融合的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通专”融合教育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目标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转变医学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要认识到医学的人文属性和社会属性。通过医疗实践证明认为医学就是自然科学、医学就是医学技术的认识,这种认识是有误区的。医学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或技术,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何伦、王小玲主编的《医学人文学概论》指出“医学是人文性学科,它通过医学所表达的对人类和世界命运深切的终极关怀,说明它有鲜明的个性和人文属性”[2]。医学必然要以自然科学研究为基础,也要以重视医学技术的训练与提高为要义。然而,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医学的目的必须把人而不仅仅把病作为核心和出发点。以此为认识前提,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素质教育,提高其人文素质,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就是医学教育的题中之义。第二,学生学识与能力、人格修养相统一。教育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更要培养他们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心理素质、关注生命价值、与社会相适应、理性与非理性协调发展、富有人格魅力的“完整的人”。
第一,拓宽淡化专业原则。专业划分过细,使大学的人才培养越来越对应于具体的职业,这不利于综合性人才培养。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使社会和学生家长克服对于专业优势和技能的迷信和短视,树立通专融合大视野,才能实现通专教育真正融合。第二,综合化原则。社会发展越来越呈综合化的趋势,科学与社会人文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日益加强。通专融合教育,形成合理、完善知识结构,是社会对人才综合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三,知识与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原则。让学生知识与能力、素质统一,学生既要有基本的专业和自然、人文社科知识储备,又有较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既有较高的医学专业技术和技能,又有较高人文科学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3]。第四,互动发展原则。通专融合教育不仅仅是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讲座、社会实践等形式实现,更需要在所有专业课程中渗透“通专”相融的理念,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中渗透专业思想和精神,使通专教育实现双向互动的发展。第五,模块化原则。以“通专”融合为目标,在进行通识共通性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专业需求,对不同专业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通识模块教育,这有利于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实现有效利用教学资源,获得较好地教育效果。
地方医学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模式构建
生命哲学视角下的心理学
一、心理学实证研究存在的缺陷
(一)单一的研究思路
由于受到实证主义的影响,许多心理学研究,从选题开始,就是以得出被假定制约着人类行为的一般法则为目标的。在经验主义影响下,实证主义更25注重用精确、客观的话语方式描述现象,因此多数心理学问题在研究伊始,就已经想好了所要运用的测量工具,对研究对象,以及实施过程做了详细周密的规划,并对预期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在研究过程中,更是直接采用既定的量表,搜集所需的数据,加以统计学的运算,最终得到一个或一组数值,用这一数值来描述一件或一类事件发生的趋势或概率。在这一过程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完全是实证主义的研究思路。然而,与其他自然科学学科不同,心理学所针对的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人的多样性在这种量化的调查取证中完全无法体现,由此对于研究结果的描述也只是表面的、粗浅的大概,最终提出的干预方式也仅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对策,针对性不强。因此,用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指导心理学研究,在研究初期就忽视了人的多样性,使得研究结果在解决问题时失去了实用价值。
(二)物化的研究对象
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心理学研究总是忽略现实生活中的个别事实,力图把握各种必须当做个案来加以研究的现象,并且有意无意地将研究对象分割成不同的部类,以便从更细致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受实证主义影响,许多心理学研究希望透过观察和感觉经验,去了解每个主体身处的客观环境,并将这样的现象做个案研究,由一个人,推及一群人,由一群人推及一类人。在任何一门学科中仅仅凭借感觉和经验做研究是经不起推敲的,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告诉我们,“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然而,心理学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整合时,恰恰忽略了人的本质的多样性,将人按照客观存在的条件分为几类,或者将人的生命整体割裂为毫不相干的几块。生命应该是时间上一个永不间歇的自发流转,是一种“绵延”的意识流。这种机械的分割破坏了生命完整性,将主体生命的每一个时期看做是互不干涉的几个不同阶段,从而忽视了早期生活经验对于主体后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面对这样的研究结果,我们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得出的结论也仅仅是数据和数值的文字性描述,并不能详实可靠地说明问题。
(三)僵化的研究方法
在实证主义影响下,多数心理学研究默许这样一个事实———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采取严格的科学方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应该的。相比多数社会科学学科所做的文献研究和思辨研究,许多心理学研究更偏爱通过系统方法(如调查问卷)而获取证据,或通过“受控”的观察来搜集第一手资料。常见的心理学研究喜欢在一个可控的环境中,发放既定量表(这些量表是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量表上的内容不能随意更改),用统一的指导语将研究内容强加给被试。当研究人员采用这样的研究方法时,自然而然地将被试搁置在一个被动地位,即使这是一个关乎自己的研究,作为被试也丝毫没有权利对研究作出任何评价或提出任何建议。这种生硬的研究方式忽视了被试的主体性,使生命失去了“流向一个不能确定的方向”的可能性,往往让人难以接受。然而,被试身处这样一个受控环境中,不得不接受这样的调查。这种丧失主体自由的心情可想而知,调查结果的可信度也会随之大打折扣。由此观之,这种实证主义研究观被人诟病,其一在于未认识到心理活动的生动性,从而将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僵化的客体去研究;其二在于未认识到心理活动中人的特性,从而将人置于客体行列,并用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来分析人的种种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