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人生哲学故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汉字背后的故事及其可视化传播
摘要:汉字是中国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蕴含了从古至今人类对世间万物的思考,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其发展与传播也贯穿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推出的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将汉字的源流与演进、背后的故事及其博大精深的价值,以可视化、轻量化的方式传播给更加广泛的群体。该微纪录片通过对“中”“册”等25个汉字故事的讲述及动画呈现,揭示了汉字背后所蕴含的宇宙观与人生哲学,让更多人了解汉字之美、中文之美,了解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活力。
关键词:《“字”从遇见你》;汉字;可视化传播;微纪录片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方式,而文字则是人类沟通的书面表达工具。汉字是中国语言的文字记录,即汉语的书写符号,包含语音、语义、语法等多种特征,其发展与传播离不开语言生态的变化。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使用电子产品交流的频率远远大于使用书信等书面形式交流的频率,使得“提笔忘字”的现象常常出现,汉字的书写方式与文化意涵逐渐被忽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推出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该微纪录片将动画模拟、情景再现等表现手法融合,以每集5分钟的短视频形式,将一个汉字的源流与演进以及背后的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丰富有趣的历史讲解与活灵活现的场景再现相结合,让平日里看不懂的古籍文字活了起来,使更多人逐渐了解汉字之美、中文之美,了解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活力。
一、一字一集,挖掘汉字源流与背后故事
汉字具有浓厚的文化趣味、深厚的情景智慧以及可爱的具象思维。许多汉字在被创造之初都是按照该字所对应的具体物品的样貌加以描摹的,因此,在造字方法上,古代先民的具象思维就表现得尤为明显。与此同时,不同的汉字所表达的意义有所不同,这与其本源所处的社会背景、人文环境有较大关系,因此,在追溯一个汉字的源头时,往往也能够了解其中所蕴含的先民信息。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以一字一集、一集5分钟的短视频形式共讲述了25个汉字,不仅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字义等,还将其与现代观念或重大事件相联系,从而加深观众的理解,让观众感受汉字之美。
(一)造字法:古代先民的具象思维
造字的祖先具有令人惊叹的想象力,他们最初用绘画的方式,对身边的景物、事件进行描摹和概括,从而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汉字是具有浓厚文化趣味、凝聚先人智慧以及具象思维的文字,这种象形文字与英语世界使用字母组合来表达意义的文字有着巨大的区别。在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中,出现了许多甲骨文字形与事物形状相似的文字。除了众所周知的动物类文字,如“犬”“马”等,“册”“卜”等字也具有极其明显的象形特征。在介绍“卜”字的篇章中提及,“卜”字极有可能来自商人用于占卜的甲骨被烧热后所产生的裂纹。甲骨文“卜”字,不仅在字形上与裂纹的形状难以区分,甚至有时在识读甲骨文时,有些骨片上的“卜”字会被当作是裂纹而被忽视,而且该字的读音也像甲骨被烧裂时所发出的“噗噗”声。而“册”字的甲骨文字形则更加还原了它原本的模样,即把木片或竹片用绳子系在一起,阅读时平摊在桌面上,收藏放置时则将其卷起,如今我们所知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的“万卷书”便是由此而来。虽然历经时代的变迁,没有任何一个商朝的书简能够留存,但是表示其形态的文字沿用至今,如今的“册”字也与其本源有着些许相似之处。
汉字背后的故事及可视化的传播
摘要:汉字是中国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蕴含了从古至今人类对世间万物的思考,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其发展与传播也贯穿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推出的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将汉字的源流与演进、背后的故事及其博大精深的价值,以可视化、轻量化的方式传播给更加广泛的群体。该微纪录片通过对“中”“册”等25个汉字故事的讲述及动画呈现,揭示了汉字背后所蕴含的宇宙观与人生哲学,让更多人了解汉字之美、中文之美,了解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活力。
关键词:《“字”从遇见你》;汉字;可视化传播;微纪录片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方式,而文字则是人类沟通的书面表达工具。汉字是中国语言的文字记录,即汉语的书写符号,包含语音、语义、语法等多种特征,其发展与传播离不开语言生态的变化。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使用电子产品交流的频率远远大于使用书信等书面形式交流的频率,使得“提笔忘字”的现象常常出现,汉字的书写方式与文化意涵逐渐被忽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推出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该微纪录片将动画模拟、情景再现等表现手法融合,以每集5分钟的短视频形式,将一个汉字的源流与演进以及背后的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丰富有趣的历史讲解与活灵活现的场景再现相结合,让平日里看不懂的古籍文字活了起来,使更多人逐渐了解汉字之美、中文之美,了解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活力。
一、一字一集,挖掘汉字源流与背后故事
汉字具有浓厚的文化趣味、深厚的情景智慧以及可爱的具象思维。许多汉字在被创造之初都是按照该字所对应的具体物品的样貌加以描摹的,因此,在造字方法上,古代先民的具象思维就表现得尤为明显。与此同时,不同的汉字所表达的意义有所不同,这与其本源所处的社会背景、人文环境有较大关系,因此,在追溯一个汉字的源头时,往往也能够了解其中所蕴含的先民信息。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以一字一集、一集5分钟的短视频形式共讲述了25个汉字,不仅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字义等,还将其与现代观念或重大事件相联系,从而加深观众的理解,让观众感受汉字之美。
(一)造字法:古代先民的具象思维
造字的祖先具有令人惊叹的想象力,他们最初用绘画的方式,对身边的景物、事件进行描摹和概括,从而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汉字是具有浓厚文化趣味、凝聚先人智慧以及具象思维的文字,这种象形文字与英语世界使用字母组合来表达意义的文字有着巨大的区别。在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中,出现了许多甲骨文字形与事物形状相似的文字。除了众所周知的动物类文字,如“犬”“马”等,“册”“卜”等字也具有极其明显的象形特征。在介绍“卜”字的篇章中提及,“卜”字极有可能来自商人用于占卜的甲骨被烧热后所产生的裂纹。甲骨文“卜”字,不仅在字形上与裂纹的形状难以区分,甚至有时在识读甲骨文时,有些骨片上的“卜”字会被当作是裂纹而被忽视,而且该字的读音也像甲骨被烧裂时所发出的“噗噗”声。而“册”字的甲骨文字形则更加还原了它原本的模样,即把木片或竹片用绳子系在一起,阅读时平摊在桌面上,收藏放置时则将其卷起,如今我们所知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的“万卷书”便是由此而来。虽然历经时代的变迁,没有任何一个商朝的书简能够留存,但是表示其形态的文字沿用至今,如今的“册”字也与其本源有着些许相似之处。
初中语文教学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策略
【摘要】阅读文学名著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扩大认知范围,还能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我国的语文教育也开始关注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之名著阅读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重要性,进而提出名著阅读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引导式名著阅读;策略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1.拓宽视野,积累知识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前人智慧的结晶。阅读使我们能够传承我们前辈的文明。可以使我们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不出国门,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2.提高关注力,提高思维能力
我们在阅读时,需要冷静下来并集中注意力,以便我们可以走进名著,走进人物。在阅读时我们要思考要辨别,猜测情节的发展,关注角色的命运,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澄清作品的主题,并与作品中的人物分享同样的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加强,大脑会变得更灵活,我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将会得到进一步扩展。
智慧文学的发展特点
以色列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群体,持守着其独特的善恶价值观和道德教育传统。这种主要通过“智慧人”和家长传递的传统,同律法和先知的传统一样,对维系和加强以色列的社会生活,增进每个社会成员的人生修养和处事能力,都起到巨大作用。家庭长辈和智者在后来的时代中发扬光大的人生哲学教育,可谓源远流长,并且深入社会和个人修持的日常生活,把上主信仰及在这种信仰下产生的律法精神、先知的影响大而化之,形成上及君王、下至市场小贩的生活图景—智慧文学特别是《篇言》将其清晰展现。本文尝试以正典智慧文学书卷,特别是《麓言》为基本的论述材料,探讨智慧文学及其特殊伦理观念的信仰背景、社会处境和国际环境。智者宽广的神学视野,特别是吸收犹太信仰文化以外的真理的神学实践,至今值得我们深思。 祭司和市井小民生活在同样的社会图景之中,①其道德教训,对各个社会成员具有同样的约束、规蔑的力量。智者道德教训所产生的力量同律法和先知的力量既有交织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雅威信仰影响下以色列社会和个人道德颇具特质。 信仰的力量:智慧文学的宗教背景 一、以色列社会成员日常生活所处的势力网 智慧文学植根于祖先的精神和血脉的承传、植根于独一上主信仰的沃土,智者同先知、智慧文学提到上主信仰总是直陈其言,而不象律法和先知书那样反复重申先祖或以色列民族与上主相遇的历史。因为以色列社会中不同的社会集团和阶层,如祭司阶层、申命派史家集团、先知阶层、智慧人阶层,对上主信仰有着各具特色的领悟和感受,并代表各自的传统向以色列社会和民众发言:律法和先知透过以色列自古至今的历史来教导和提醒民众感悟信仰的必要,而智慧文学则是直述现实的生活来指出信仰对个人生命产生的力量。智慧文学是在历史和现实的世界“已然如此”的条件下给述信仰的。现将各个传统的信仰脉络及其对以色列道德世界的影响简列图表如下:上主的筹算、计划所产生的力量,使整本《旧约》产生惊人的和谐。②故研究智慧文学中信仰的力量,是以旧约神学的整体和谐性为基础的。其中提到的有关独一上主信仰的经文决不是偶然掺杂和辑集进去作为点缀的,而是与整本《旧约》的上主信仰系统是一致的。③从宗教社会学看,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信仰往往是影响社会各个阶层的物质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巨大力量。④上主信仰在以色列社会中正是这样一种力量。智慧文学则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这种力量对个人的衣食住行、穷通顺逆的影响。不过智慧文学不象律法和先知书那样从历史的纵的方向,从整个民族的集体人格出发描述上主以色列的关系,而是从单个的人格出发描述上主对人生(特别是今生)的意义。 智慧文学还对关乎上主的“圣”的力量即由对独一上主的敬畏和归顺而产生的力量,同个人吃喝婚嫁的“俗”生活对人的吸引力在同一个人格身上产生的作用作出很和谐的调适,对犹太人维系个人生活的完整与和谐都起着重大作用。雅威信仰是以色列每个社会成员人生信念的核心:“你要专心仰赖上主,不可依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为有智慧,要敬畏上主,远离恶事。”(茂3:3一7,参16:一2;19:21)依靠上帝,是整个民族的信仰支柱,也是其中个别人格的支柱。而智慧文学特别强调后者。 对上主的信赖和敬畏,业已化为生活和宗教的力量:“行仁义会平,比献祭更蒙上主悦纳。”(茂21:3;参xs:s)智慧文学的神学思想,与《五经》的神学思想同出一源,是《五经》契约神学的重要补充和具体化。智慧文学的神学任务同历史神学的神学任务使得它们同归于一本正典,趋向同一目标—一个信仰的集体向今后的世代宣认上帝的话语。⑤智慧文学所展示的个人和社会活动中的“智慧”,绝对不是纯世俗的活动,而是与独一上主信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⑥智慧文学透过人的眼光讲论上主和世务,“这种古老敬虔的‘人本主义’由于特别强调造物之神的崇高地位,因此绝不夸张人类的地位与人类的能力,反倒相信这位超自然的神在人类思想与生命中,拥有绝对的主权。”⑦《创世记》中约瑟的故事,是一个带有智慧色彩的故事,强调上主信仰在个人生命中的巨大作用。 同样,作为启示文学的((但以理书》中但以理的故事,也是一个智慧人的故事,把持守上主信仰,保守以色列人的独特身份,视为人生最大的智慧。其实,但以理的智慧故事,是对处在严酷的希腊化大潮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逼害和侵蚀下的以色列人,特别是年青人的警示和鼓励。 如果说智慧文学中的((溉言》反映的是以色列人生和社会生活的常态,那么《传道书》和《约伯记》则是智者对人生和社会某些不确定状态的观察和沉思。智慧文学确认的行为因果报偿之律,在沉思型的智慧那里不再“守恒”。面对这个危机,《传道书》最后告诉我们,人生之钥在乎“纪念造你的主”(12:1);《约伯记》也在更高层次上验证和重申了敬畏主给人生带来的福禄寿喜和生命素质的提高。这说明上主信仰是以色列人生哲学、历史哲学的总归。信仰的力量对以色列社会各个阶层的道德都有很强大的影响力,使个人的俗务得以炼净和升华,指向更高层次的生命意义。 律法、民长、君王和吏治的力量: 智慧文学的社会背景 君王和吏治的力量对以色列社会成员的影响远没有敬畏上主所产生的影响深远持久。 以色列在没有君王和吏治制度之前,其先祖就靠敬畏上帝来支撑人生。以色列民的“三位圣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人生经验可证此点。据此可以推断,《簌言》中含有比所罗门王时代早得多的道德和宗教训诫。而《约伯记》的故事则更是列祖时代为其生活场景的。 以色列在丧失君王、也没有吏治的民族流散时期,更是主要靠信仰同一位上主而得以维系个人和民族的生命。以色列的君王和吏治制度实际上是相当松散的。‘④一般的人,尤其是智慧文学所描写的那些道德行为的主角,是以自由居民的身份,居住和生活在各个城镇中,日常生活由自己作主。#p#分页标题#e# 但君王及其统治群体仍然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巨大力量,在政治、经济上具有优越性而形成一种较为特殊的阶层。智慧文学对此有非常清晰的描述,并提出相应的道德规溉。 大多数情况下,都把这种规哉提升到个人和上主的关系的高度,形成有关政治(君王、官吏)的道德训诫、有关经济(商人、小贩)的道德训诫〕当然也有平民的道德训诫。这些道德训诫在民间流传很长时间,形成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约束力量,对君王和吏治产生软化的作用。做篇言》展示了以色列民共同的道德理想。 这就是有浓重道德训诫气息的《篇言》以及其他智慧文学书卷的有关道德教训的内容被纳人正典的社会背景。比如,以色列的“君王”同外邦君王一样大都是多妻的,所以,《哉言》特别劝勉君王:“不要将你的精力给妇女,也不要有败坏君王的行为。”(31:3)智慧文学有许多描写法庭审判和君王、官场生活的经文。显示的是一幅农业和城镇定居社会的生活图景。君王和官吏的统治力量,通过判断案件表现出来。何谓公平,何谓偏颇,智慧文学中有大量的训诲。智慧文学蕴涵了广‘阔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而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是非曲直最终的判断权归雅威,这是智慧文学的中心议题之一。这一点与《五经》和先知书的观点完全一致,而《哉言》的训诲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更贴近生活如论到上主的智慧和统治者的关系:“我有谋略和真知识,我乃聪明,我有能力•‘’“.帝王藉我坐国位,君王藉我定公平。 王子和首领,世上一切的审判官,都是藉我掌权。”(茂8:14一16,参16:10:21:l、3)雅威是一切权威的源头。因此以色列最终形成君主政体,并且“国王、士师、长老、父亲和其他各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适度的权威,但是,国王是‘臣属’于神的国王,他要遵守神的律法,正如他的臣民要遵守他的律法一般。法官和罪人一同站在神公义的法庭面前。地主是神土地上的租客,主人和奴仆,都是神的仆人;父亲是神国度里的众子之一。”⑨智慧文学有关公平和公义的观念和实际运用的训诫,源出比以色列律法细则更基本的关乎上主的性格的神学与伦理原则,即上主的护理性的公义与公平。这个关于公平的观念,有别于“救赎性的公义与公平”。⑩因此,君王和吏治势力网下的每个人在上主面前都要相互负责,因为社会成员每个人格都与其他人格是平等的,都是上主所造的。这种以上主的创造为基础的神学,赋予人以特殊的社会身份和责任:“欺压贫穷的,是辱没造他的主;怜悯穷乏的,乃是尊敬主。”(蔑14:3,参17:5;19:2等)二、人际关系的力量:智慧文学伦理的家庭背景智慧文学虽然有关于城镇自由居民生活的描写(如蔑1:20一21,7:l一23等),但更多的证据显示,许多情景只有在乡村生活中才会发生。智慧文学伦理基本的源起是传统的农牧生活中那种父子、夫妻、主仆……等关系。。 宗教说教和信仰的力量使这些关系获得更稳固的心灵基础,而不象上文所论,宗教道德会软化君王和吏治的力量。智慧文学所论宗教道德的力量对细致人微的家庭生活和邻里关系产生影响,这些不属于政治和法律所管辖的范围。 如《篇言》一再强调父母对儿女不可推卸的教养责任。在说教之余,甚至可以使用一定程度的暴力,如鞭打和杖责⑩(参簌22:巧,19:25,13:24,29:巧,29:17等),而儿女则有义务服从和孝敬父母。这种力量是通过家庭教育得以落实的。 (一)递长子的家庭传统和教育制度 因着经济生活和社交生活的范围的扩大和复杂化,家长对子女约束力相应减弱。例如《溉言》曾经提到一个少年人夜不归家在街上闲逛(篇7:6一23);有人咒骂父母。“半定居生活的过渡以及城市生活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环境,也影响了家庭生活习惯……家庭不再能够自给自足,因为生活物质的需要逐渐增加,而且各行业的发展也导使人力专门化……也产生了更多的社会性群体:君王与臣子;工头与工人;富人与穷人。”⑩团体内合为一体的情感减弱,个人逐渐脱离家庭的束缚。 因此,家长的权威不仅仅是通过递长子的形式延续,更重要的是道德训喻使新时代的父子关系得以重新稳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在智慧文学中视为智慧的传递,使子女在家庭中顺利成长,且避免敌社会的消极行为。智慧文学又将这种智慧的源头归结至上主,这就为道德法庭立定了神圣的绝对权威—父母对于子女的道德和人生教育,与其说是人的责任,毋宁说是上主赋予的天责,借此突现智慧的道德内涵和重要性。此乃以色列凡夫俗子日常社会生活的精神背景。 (二)上主信仰和人与人关系的实质 智慧文学一再强调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君王对国家的责任等等。但根据以上的分析,智慧文学更为强调的,是个人对自身的责任。每个人都应当渴慕和追求敬畏上主的智慧,每个人都应对造他的主负责。人与人之间,以智慧为纽带,建立起相互负责的关系。这种关系同个人和群体的现世利益息息相关:“我儿,不要忘记我的法则,你心要遵守我的诫命。因为他必将长久的日子、生命的年数与平安加给你。不可使慈爱、诚实离开你,要系在你颈项上,刻在你心版上。这样,你必在上帝和世人眼前蒙恩宠,有聪明。”(蔑3:1-4)在《篇言》中,“智慧”和美善、公义、慈爱、真理,以及个人的敬虔、谨慎、勤劳近乎同义。 而上主福善祸淫的现世报应观,则加强了智慧的应世色彩。智慧文学的编著者认为上主是物质世界的创造者、维系者和人的道德世界的管理者,。人对上主和智慧的态度决定他生命的素质和人与人关系的质量:“谨守我道的,便为有福。要听教训,就得智慧,不可弃绝。••…,因为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也必蒙耶和华的恩惠。得罪我的,却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恶我的,都喜爱死亡。”(茂8:32一36)人与人关系的调适者,是上主和他的智慧。所以,《蔑言》特别强调支配道德世界的因果律,这一点与《约伯记》和《传道书》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角度有所不同:“义人永不挪移。#p#分页标题#e# 恶人不得住在地上。”(茂10:30)《哉言》中有许多这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教,特别集中于第十章至第十八章。所谓公义,就是以适当的态度待人,并表现出善行。 善行必得今生福社为回报:“福社临到义人的头,强暴蒙蔽恶人的口。”(茂ro:6)《哉言》把福乐之源归结到上主及其对因果律的控制。首先强调人与独一上主的关系,在敬畏上主的前提下,人要以谨慎的心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的智慧,人生成功的秘诀,以及人的工作只有在上帝里面才能得到灵感和规范。⑩《篇言》编纂者关怀的中心,是社体中人的“身份”—其责任和义务,其地位和权益,其人格的平衡等等,大宗旨在第一至第九章阐明,接下去的章节,详述具体的处理规则。⑩人与人的关系,在赏善罚恶律之下得以确立和维持平衡而《哉言》的“智慧”则是对现世人生的观察和应付方法。所以,智慧文学描写的人与人关系的实质,是上主监察之下人的物质和精神利益相互交往和调适的准则和规律。 顾和前瞻所带来的民族精神的韧性,却使以色列始终在万族中卓尔不群,傲然独立。与其说他们是血缘的一族,倒不如说是精神和文化的一族。信仰上主和反信仰上主的争斗,远远比纯化血缘的争斗激烈而持久。这种深人民族每个成员心中的上主信仰,成为他们独特的道德价值体系的基础,有别于他族。 信仰和社会生活的相配和相互影晌 三、以色列与周边文明社会的交往 和相互影响:智慧文学伦理的国际环境种族渊源以色列族同近东许多民族有相同的种族渊源,在生存环境和文化习俗上,也有极大的相似性。谁也无法说明哪一个人是“纯种”的以色列人。尽管以色列在种族、普通的有形的文化因子如生活方式、习惯法等等上与邻邦有相似和亲和的一面,但是,以色列对独一上主信仰的持守,对本民族历史从特有的角度的回以色列的独一上主的信仰有其演进的历史,繁复的犹太教仪式后来才出现,以致仪式的宗教有淹没敬畏上主的精神实质之势;另一方面,异邦的神灵和偶像崇拜,也时时侵淫以色列民众的精神和社会生活。但是,独一上主信仰总是象一根中轴线,将太过偏颇的社会和民心拉回正途,借以保守以色列这一族的特有文化。以色列人的社会生活和道德观念总是与其信仰状况相配合。 相对地,以色列周边那些拜偶像的多神信仰的民族和国家,他们也有与其信仰相配合的社会生活和价值体系。从比较文化学和比较人类学的观点来看,异邦的人民在偶像前的狂欢和淫祀,杀人献祭,“使儿女经火”,这些行为在他们自己眼中,并无所谓“邪淫”、残忍、污秽。这种种的风俗和生活习惯是与各自的民族生命互相配合、共生共灭的。 但外族的信仰以及同这些信仰相配合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一旦侵人以色列这个有特殊信仰的群体中,却往往给他们造成致命伤害。上主信仰的丧失,就意味着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丧失,因为除去信仰特色外,以色列的物质生活甚至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同邻邦并无轩侄。《哉言》特别提醒年轻人毋近“外女”(2:16;5:20:6:24;7:5;23:27:27:13),不但指性上的贞洁,而且也指不要沾染外邦邪淫糜烂的生活方式和异教观念。⑩智慧文学的道德观念体系之所以同外邦相类似的道德训言有区别,就是因为它有上主信仰作坚实的基础。智慧文学的主题即“敬畏上主是智慧的开端。”一旦抽去这个基础,智慧文学便会彻底失去它的特色,也就不能达到如《篇言》开始就申明的编写目的:“要使人晓得智慧和训侮,分辫通达的言语,使人处事领受智慧、仁义、公平、正直的训诲……”(茂1:2一3)但以色列智者对邻邦智慧也有借用:“尽管以色列从它周边文化中借取智慧材料,但它们贴上了她自己的信仰和经验的标签。”0这与智者所处的国内地位、国际关系及其特殊的神学观念有关:即在确认上主信仰的前提下,扩展其创造神学视野,对犹太宗教和文化以外的国际化智慧中真善美的成份,尽量吸收、兼收并蓄—因为上主创造了世界及人类,上主维护着自然规律秩序和伦理秩序。 治社会”的思想,始终是旧约正典的主流思想。 “神治宇宙”和“神治社会”的思想也反映了智慧文学编著者群体理想中以色列社会甚至整个宇宙应该具有的秩序。 四、结论 以色列社会和精神生活的特质—神治社会以色列人是一个有独特信仰的文化群体,智慧文学反映了他们上帝创造和治理宇宙人生的世界观(簌3:19一20,8:11一26)。旧约圣经编纂者一直坚持这样的世界观。例如,有关撒母耳在为以色列人立王前后的事件的记载,至少反映以下两点:一、宗教信仰的力量同政治力量在控制人民生活这件事上的争斗;二、从最初的反对立王,到最终膏立君王,“象列邦一样”,反映了周边邦国对以色列社会的影响。 后代的编写者记载这件事,反映两种势力、两种思想的继续争斗(参撒上8:一9:)。但“神智慧文学背景由几个方面构成:其一,以色列圣祖起历世历代对上主信仰的挣扎和对人生的体验构成以色列古老的精神积累。例如,对《篇言》的最后编纂者来说,先辈的生活处境虽然成为历史背景,但其精神积累却成为编写《篇言》的直接源泉。正如《篇言》的一位传承和宣讲者所说:“众子啊,要听父亲的教训,留心得知聪明。因我所给你们的是好教训:不可离弃我的法则。我在父亲面前为孝子,在母亲眼中为独一的娇儿。父亲教训我说……”(蔑4:1一4)这是智慧在祖、父、孙三代(也可以是祖师、老师、徒孙三代)之间传承的例证。 其二,编纂者本身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当然,社会不同的阶层的人士对政治、宗教、经济和信仰传统的感受,会各有侧重点。智者的重点在于上主对宇宙及其秩序的创造和护理,和人对这种秩序在伦理规律的体认上。#p#分页标题#e# 其三,编纂者对邻邦的精神道德积累的吸收。智慧思想使这些背景相互交织,使智慧文学书卷在多样化中统一,成为一个有内在思想结构和生命的精神有机体,而不是一盘拼凑的大杂烩。
谚语的精神文化特性探索
作者:马嘉悦 单位: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
文化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它是人类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并经社会认知的全部产物的系统,这个系统从外观形态及内在本质上来看,有着一定的结构层次,表层是物质文化,中层是制度文化,深层是精神文化。而这三个层次永远处于三位一体化的格局中,形成了既相区别又相渗透的多层面的整体结构系统(1)。谚语作为民间审美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民间创作在口头上广为流传、且较为定型的艺术炼话,是民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其多层次的文化结构彰显出民族的个性、生活方式、处世哲学、生态意识等内涵,并发挥出独特的文化功能与审美特质。
文化的精神层面是人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方式及其全部产物,诸如思想体系、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谚语作为记录“一个特定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行为、观念和态度”的文化载体(2),是在某一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被创造出来的,因而也带上了该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色彩,是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
首先,谚语对民族精神的反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通过文化创造满足人的欲求,影响文化形貌和文化性格的形成,使不同地域的民族生成各有迥异的经济文化类型和相应的精神文化特征。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是在不同背景环境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两种文化,两者的差异是自然界的结构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记。农耕民族生活在河湖密布、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的理想地带,优越的生存环境形成他们内倾型的文化性格。大量谚语反映了农耕民族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哲学、家园意识等。如“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善人流芳千古,恶人遗臭万年”等,表明农耕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人们常常以“德”和“义”作为品评人的标准,同时,汉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也要求通过内省、净化达到“德”的彼岸。如“能忍者自安,知足者常乐”、“三思有益,一忍为高”、“没事常思有事时,让人三分不算痴”、“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等表现了汉民族重礼仪、重平和、重仁义、重内省的处世哲学,以及“克己、知足、安份”的心态及“忍耐、内向”的性格特征。农耕文化也非常重视“和谐”的价值观:如家庭生活中“家和万事兴”、“夫妻相合好,琴瑟与笙簧”、“邻居好,赛金宝”,商业活动中“和气能招万里财”、“和气买卖赚人钱”,集体活动中“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等谚语鲜明体现了和谐的价值观。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生产方式,很容易使人产生满足感,渴望安定的生活环境,反感战争,眷恋生于斯、养于斯的土地,产生出执著的乡土意识和爱国意识等。与尚农、务实的农耕民族文化心态不同,长期的游牧生活养成了游牧民族流动而不僵滞、变化而不呆板的思维特点和尚武、豪放的民族性格。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谚语对他们强健刚猛的人生风范、宽阔壮美的内心世界以及充满活力的主宰世界的气质都有所表现,使人们感受到了游牧民族生命的博大与坚强,具有金戈铁马式的阳刚之美。
其次,谚语所表述的宇宙观。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汉语谚语这一民间智慧的宝库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谚语中,无论是记录天文时令、节气寒暑、阴阳五行的气象谚,还是描写名山胜水、自然风光、习俗风情的风土谚,或是反映农业生产、种植饲养、收获贮藏的农事谚等,都企图通过阐释自然来观照社会、启迪人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谚语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规律与人事规律相比较而存在。如“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顺天则存,逆天则亡”、“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等,天与人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天上有的,自然界有的,人间必然有其对应的东西。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天时进行农业生产,才能达到天遂人愿的结果,以自然规律喻人事规律是社会谚、气象谚和农事谚语取材上的一大特点。赞美祖国佳山秀水、人文风情的风土谚中同样渗透着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思想意识,杰出的人物、精灵的山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二是天事主宰人事。孔子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观念已根植于下层民众的文化心理深处,并演化出众多的谚语,反映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人活着只有“守命安分,顺时应天”的天命观,这是下层民众遭遇灾难和挫折后的无奈及悲叹。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三是天成为正义的化身。这些谚语中的天,寄托了下层人民对公理、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及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
如“人算不如天算”、“人有善心,天必从之”、“皇天不负好心人”、“天道酬勤”、“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等。谚语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看出“大传统”与“小传统”的相互参透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最后,谚语和宗教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领域里,宗教信仰对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影响。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主要是道教、佛教和儒教。儒教和道教是本土宗教,佛教是外来宗教,它们尽管教义不同,但却在中国长期并存,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并表现出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对谚语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宗教对谚语的影响表现在:对经卷的翻译和宗教词语的引入,提高了汉语的表现力,有些谚语采用了与本民族的信仰有关的宗教词语充当素材表达出新的思想内容;宗教教义和故事传说为谚语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成为新谚语创作源泉之一;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教思想直接成为谚语表现的内容。另一方面,谚语对宗教也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宗教思想的谚语和借用宗教词汇的谚语广泛流传,促进了宗教的播布,加深了人们对宗教的认识和接受。例如在中国文化史上,从外国输入的佛教对谚语的影响颇大。汉语谚语表达有关行善、造福等观念,不少是选用“佛”“菩萨”充当素材。佛教把主宰地狱死亡的神叫做阎罗王、阎王、阎王爷,汉语谚语用它作为表示凶恶、厉害、狠毒意思的素材。藏族信奉的是喇嘛教,喇嘛是喇嘛教的僧人,藏语则习惯用喇嘛一词充当谚语素材等。#p#分页标题#e#
综上所述,谚语是广大民众对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一种实践性的总结,一种创造性的智慧和一种科学性的结晶,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标记”。
儿童哲学的教育价值
摘要:哲学起源于惊讶,其本义是一种“爱智慧”的意向性活动。儿童探索、发现事物本质的方式和爱智慧的表现就是玩耍,在游戏中展开对事物的提问,发展自己原始的哲学思维,这种天性决定了儿童天生就是个哲学家。儿童哲学是一个难以被人接受且容易混淆的概念,具有不同于成人哲学的独特性,只有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独立思考,相信他们有“爱智慧”和哲学探究的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儿童哲学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儿童;儿童哲学;爱智慧;教育价值;哲学探究
提起哲学,人们的首要印象往往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由一些枯涩难懂的概念和术语构成的逻辑体系,是哲学系专家的一项精致的学术研究。普通大众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进行哲学研究,更何况是懵懂无知、少不更事的幼童。但从20世纪起已经有学者明确提出了儿童有自己的哲学这一观点。哲学的本义意味着对智慧的追求,目前这种离开了哲学本义的哲学概念是承认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这一命题的障碍。[1]83
一、儿童哲学的内涵
雅思贝尔斯于1951年内隐地提出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李普曼1969年在《聪聪的发现》一书中首次提出并使用了“儿童哲学”这一概念。随后马修斯从理论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将其上升到学科领域。目前我国相关学者认为,儿童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定义和内涵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第一,“儿童的哲学”,即儿童的哲学思想。儿童的哲学可以理解为儿童对世界万物产生的好奇、困惑与探究。儿童最初时处于主客体混沌不分的“非二元论”状态,在儿童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之后才产生了主客体的微弱对立和自我意识,开始探索周围新奇的事物。但儿童作为生理和心理均不成熟的特定主体,是孤立地处理每个问题而没有将其做出的各种解释统一起来的人,其哲学观念缺少反思性思维,有着不同于成人哲学体系的生命色彩。第二,“儿童哲学探究计划”,即李普曼提出的儿童哲学教育模式。20世纪60年代中期,李普曼对美国公民之间辩论的质量感到不满,并由此发现到大学再教学生逻辑推理为时已晚,因此开始将目标转向儿童。李普曼及其同事研究、设计出儿童哲学课程教材和哲理小说并配有相应的教师手册,通过不同的练习和课堂活动促进课堂上探究团体的形成,帮助儿童独立思考,提高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第三,“童年哲学”,即马修斯的儿童哲学模式。马修斯的儿童哲学倾向于欣赏儿童,认为年纪小的儿童更容易提出哲学问题,成人应该倾听儿童的声音并努力挖掘童言童语中的哲学意蕴。他为童年哲学建构了初步的理论框架,在霍利约克山学院开设并教授了“童年哲学”这门课程。[2]在西方国家,童年哲学作为哲学研究的领域之一已经逐步得到认可。本文的儿童哲学只取其第一种内涵即儿童的哲学作为其基本定义。
二、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
(一)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
穿越剧作视角下的中西文化论文
一、不同形式体现不同民族性格
中国式的穿越多是被动的、无意的。例如较早的《穿越时空的爱恋》中,女主角小玩子是在文物展览会上企图盗取明朝宝物“游梦仙枕”时与警官张楚发生冲突。正争夺“游梦仙枕”的二人,恰好遇上十三颗行星连成一线的天文奇象,于是二人被一股神奇的力量带到了明朝。在近几年的电视剧中,如《神话》中的易小川和高要无意间打开宝盒而穿越到秦朝;《宫》中的晴川也是因为追一幅画而失足跌入时空隧道才穿越到清朝的;《步步惊心》中的现代白领张晓,因车祸而穿越到了清朝,成为满族少女马尔泰•若曦。虽然港剧《寻秦记》中的项少龙是主动接受科学实验穿越到战国的,但这样的情况毕竟太少。相比之下,西式穿越显得主动得多。在穿越电影《回到未来》系列中,布朗博士研发出时光穿梭机,自由穿越于过去、现在与未来。同样,在《雷霆万钧》中,借助于穿越时空计算机,人们可以乘坐时空飞船穿越时空到达从前只能在自然和历史课上提到的神秘的白垩纪时代。《十二猴子》中的主人公从未来回到过去寻找末世病毒的来源,故事情节很巧妙,伤感而又让人深思。从这些较为著名的影视作品中可以发现,中式穿越剧更加喜欢采取“被动穿越”的形式,这种无意的、意外的“被穿越”显得更浪漫、更神秘、更传奇,它也反映了中国人追求美好奇遇的无限渴望。而相较于浪漫传奇的中国人的被动穿越,注重合理性、逻辑性和可行性的西方人更加青睐于利用已有条件,有准备地主动地穿越。这种穿越形式上的差异究其原因是与民族性格有关的,而民族性格的形成又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地理环境是三面陆地,一面临海。北面的沙漠,西面的高原,东面和南面的大海,将中国与西亚隔开,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离的状态。这样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躬耕这种生产方式。正是稳定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使之形成了大陆性文化,其主要特征是安土重迁,保守,不求创新和想象,自给自足,独立稳定。古时的中国就是在这样一个几乎完全封闭的空间环境中发展自己,“好在……中原一带土地肥沃,适合农耕,农业于是很发达。农业是向自然要粮食的……只要土地不流失,气候不恶劣,就可以长出庄稼,就可以提供较好的生存条件。只要不存在意外的天灾人祸……就可以安居乐业。环境把人安定在了那里,久而久之,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中的那种流动的感觉就不强烈,……他们渴望安宁,期望天下太平”。如此这般,在中国人心中就形成了安于天命、顺应天理的思想,形成一种内敛的性格。反观西方,西方文化源泉的主要诞生地是地中海一带。那里因为土壤贫瘠,气候多变,不适于农耕,但却适于长草,因而游牧业发达。并且地中海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内海,便于航行,使地中海周边多国交往更方便,产生了贸易,出现了商业。“商业和游牧二者的流动性都是很强的,是开放性的,而且他们都面向大海;大海作为一种博大狂放的自然力,也激起他们一种挑战心理和启示:必须与大自然搏斗,征服大自然。”因而,西方人认为勇敢是最珍贵的东西,他们总是渴望挑战自然,向外探索,了解未知,具有外向的性格。一个内敛且求稳,一个外向而求新,这样不同的民族特征使得人们对生活有了不同的习惯与态度,自然地,也就有了被动与主动之区别。
二、不同穿越媒介体现不同文化特征
在历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人们对带有神话色彩的、古老的、神秘的古代文物特别钟爱。无论是《穿越时空的爱恋》里的“游梦仙枕”、《神话》中的“宝盒”和虎形吊坠、《古今大战秦俑情》中的“不死仙丹”,还是《大话西游》里的“月光宝盒”,以及《女娲之灵珠》中的“九星轮”,都属于神器,是它们帮助主角穿梭时空。总的说来,中国式的穿越方法基本钟情于“神器+时机”。相比带有神话传奇色彩的中式穿越,西方的穿越模式更显得崇尚理性和讲求科学与逻辑一些。《回到未来》系列里的布朗博士先后利用核原料铀、闪电等高强能量来启动安装在车里的时间机器,从而自由穿梭在时空里。在《雷霆万钧》里,穿越时空计算机可以让人穿越时空到白垩纪时代。美剧Lost的穿越则是利用“鲁索基因镜像理论”。在这些剧作中,西方人的时空穿越通常是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论,这样使得穿越更具有逻辑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他们始终相信穿越是可实施的、有意义和价值的科学行为。在穿越剧作中,穿越媒介很有创新空间,它不需要符合常理,可以任意想象。但中国大多数采取神器加时机的穿越媒介,外国则大多借助看似合理的科学仪器,这种“大多数”的情况不是偶然,而是由中西文化特征所致。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积淀的文明古国,天然的地理屏障使中国文化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史书资料,为穿越剧提供了丰厚的素材。在中国,人们一直对于神话传说情有独钟。从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这类创世神话,到牛郎织女、天仙配、孟姜女、白蛇传以及梁祝这些爱情传说,无一不体现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它的神奇和瑰丽使人们更加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生活。它们一直活跃在中国的文化舞台上,在民间口口相传,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体现出中国这个五千多年文明古国的厚重,并且天然的地理屏障使这些文化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不仅如此,通常这些神话传说还被认为是中华文学的宝贵财富,是值得继承和弘扬的文化,应该得到宣传。于是,丰富的神话传说成为了穿越剧的丰厚素材。而在西方,虽然也有不少神话,但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印度、波斯、日耳曼等都曾被彻底征服甚至完全毁灭,导致文化形成期断断续续,西方文明多次被中断,没能像中华文明一样延续千年。并且17世纪以来的科技发展为人类天马行空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人们更崇尚科学和理性。爱因斯坦提出时空倒流理论,科学地将时间与空间结合起来,引起人们对时空穿越的无限遐想。后来著名科学家霍金又提出虫洞理论,认为穿越时空不是不可能的,这些都是中国不曾有的。类似这样的科学理论体系使科学和理论深入人心,使得西方人重视穿越媒介的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加上各种科学理论不断产生、论证、批判、完善,对未知领域的深入研究,对未来大胆又超前的想象,都为“科学的”穿越提供了基础。
三、不同剧情和价值观体现不同的政治社会环境
中式穿越剧为了迎合大多数观众的娱乐需求,在剧中融入了言情、神话或历史因素,这也成为了中式穿越剧作的一大特色。在《穿越时空的爱恋》中,故事从洪武二十五年(1393)讲到著名的“靖难之役”。被穿越到明朝的女主角小玩子和张楚楚,前者落在了皇宫,后者流落在民间。她们不约而同地遇上了自己爱情生命中的男人———一个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允文,一个是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寻秦记》中项少龙一边带领我们游走在诸侯争霸、嬴政登基等历史事件之中,一边与几个美女谈起了恋爱,最终和琴清、乌廷芳长相厮守。电视剧《神话》中的易小川穿越到秦朝遇到了自己的爱情。他遇见了玉洁冰清的玉漱公主,然而两人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相守。成为大将蒙毅之后,一向玩世不恭的小川在2000年前的古老王朝中不断成长起来,并且开始体会到责任和爱的真谛,也见证秦朝的衰落、楚汉相争历史事件等等。在中国穿越剧作中几乎都既有爱情的美丽动人,又有历史的惊心动魄。穿越剧作等于言情加历史,这个公式在中国似乎是不变的。这些中式穿越剧作大同小异,而主角则多是穿越到古代宫廷或者江湖中展开情爱、斗争或者政治生涯。这些穿越剧只是披着穿越、宫廷斗争、戏说历史的外衣,吸引观众、娱乐观众罢了。除了一次又一次地验证“天命难违,历史不可改”之外,无非也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历史,给予一些历史另一种解释罢了。所以除了爱情和搞笑外,也找不出什么太深刻的意义,彰显出的思想层面不高。西方人一贯爱好探险,他们将勇敢视为最珍贵的品质。探险、改变、拯救世界常常是西方穿越作品的主题,他们希望通过时空穿越来改变现在和未来,掌控命运。所以,在西方穿越类影视作品中不难发现那些穿越者往往肩负使命,忍辱负重,不达目的不罢休,最终完成使命。《蝴蝶效应》系列中的主角为了挽回曾经的错误,改变未来,每次穿越都不得不回忆痛苦的过往,头痛又流鼻血,最后甚至以自我牺牲来换取错误的消除、世界和平。在《雷霆万钧》中,前往白垩纪旅行队中的猎人无意间踩死了一只蝴蝶。然而它恰是生物进化的关键,它的死亡会改变生物的进化发展过程,甚至会影响整个人类。然后,穿越者及时发现了事故的原因,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危在旦夕的拯救全人类的伟大行动。这些主角们,一般会带着忧国为民的责任感、思考时空的哲学感、时空迷失的无力感、非我不能的使命感以及“科学兴穿”的技术感。现代西方人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科学成就,但是他们在内心深处却时常产生一种忧郁的情绪。从《回到未来》《十二猴子》《终结者》系列,到《蝴蝶效应》《源代码》,那些主角们不是在实验新的科技成品,就是在时空穿梭中忙着拯救地球和爱情。在这些作品中,穿越者往往是被无法抗拒的命运或使命所迫,踏上危机四伏的时空旅程。在《雷霆万钧》中,无意被踩死的白垩纪蝴蝶差点毁了人类文明。这类穿越剧作,很明确地警告世人慎用时空穿越技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晚年深深意识到科学专制和人性危机的严重性,他提倡用“人的生活世界”来取代“物的科学世界”,以拯救人的生存危机。同时,这些穿越剧还揭示了其可能带来的危险并给观众以震撼,启发他们思考未来,探索世界。剧情和价值观的差异与政治和社会的接受能力密不可分。在中国,影视作品受到国家广电总局的严格审查。由于中国没有电影分级制度,国家广电总局对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内容、情节、画面、语言等按照检查条例进行审核,涉及政治导向、政治敏感题材、社会道德价值的电影审查更加严格,有些剧作甚至会因为政治原因被限制播出或封杀。这使得当代编剧、作家无法在现实题材中尽情发挥,只能借助历史的庇护,用戏说历史、宫廷斗争、言情戏来满足和转移人们对现实的不满,这样既能降低被限制或封杀的几率,也能吸引观众,获取商业利益;另一方面,应试教育体制或多或少地扼杀了想象力,缺乏探知未来的渴望。所以,绝大多数的穿越剧选择了在现成的、已成定局的历史中找素材,避免敏感话题,在历史的荫蔽下吸引注意。在西方,比如美国,却是按照电影分级制度审核影视作品。而美国电影分级并不是强制执行的制度,决定电影是否要被分级是电影制片方的独立选择。美国电影的分级是由美国电影协会负责组织的由家长们组成的委员会完成。其目的只是提前给家长提供电影的相关信息帮助判断影视作品是否适合孩子们观看。评级与电影内容的好坏并无关联,一般与政治导向关系也不大。此外,西方人对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十分看重,认为这是不可侵犯的,社会环境相对自由,公民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因而,西方人各种自由的想法和不羁的想象力在穿越剧中发挥得十分充分,他们往往传达出救世的价值观。
四、不同的穿越方向体现不同的生存原则和哲学观念
谈国内英语电影观看多元化分析
大学英语电影赏析课作为大学英语的一门选修课和拓展课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和认可。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日益发展,这门课也成为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由于这门课没有纳入必修课范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要求,所以很多老师在上这门课时形式各样。有的侧重于听,课堂重点放在大量的影片赏析上;有的侧重于说,课堂重点在影片讨论和角色扮演上;有的侧重于读,课堂重点在电影语言文本的分析上。本文以电影《返老还童》为例,从多元的分析角度来开展大学英语电影赏析课。 一、背景分析 作为电影赏析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电影背景分析一开始就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全能的视角来了解电影的基本信息,包括原著信息、导演和演员信息、拍摄时代背景信息和获奖情况等。这些资料一方面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对某个导演或演员很喜欢、对于获奖影片有更高的屈从性等;另一方面这些背景知识的导入为学生欣赏电影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素材。对于《返老还童》这一影片需要介绍给学生的背景资料如下:电影《返老还童》(2008),又名《本杰明•巴顿奇事》,改编自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tFitzgerald)写于1922年的同名短篇小说“TheCuriousCaseofBenjaminButton”。该片获得多项奥斯卡大奖,是好莱坞历史上又一史诗般力作。《返老还童》带来的震撼力,不在于爱情故事的令人心碎,也不在于幻想和结构的独出心裁,而是在熟稔的菲式反讽与调侃中,充满了世事沧桑人生如梦的轻轻慨叹。它就像一部睡前的成人童话,电影中本杰明和黛西在159分钟里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时间跨越80年。那些人,那些事,让我们明白,我们和本杰明一样,都是这个世界里的一粒尘埃,但是我们都拥有与众不同的人生。在这里需要向学生特别强调的是原著作者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tFitzgerald),因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十分重量级的人物,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作家之一,其著作《了不起的盖茨比》,遥遥领先于其他的美国小说,傲然跻身当代经典行列。通过背景导入让学生有兴趣做一些延伸阅读是英文电影赏析教学目的之一。 二、语言分析 英文电影赏析课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既然是为了学语言而来,那么在课堂上必然要涉及电影台词。英文电影台词中,学生可以学到地道的口语表达,很多和书本上学的是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IthoughtI'dcomehereandsweepyouoffyourfeetorsome-thing.(我本以为我突然过来会给你个大惊喜。)Don'tbeachicken.Lightit.(别那么胆小,快点。)其次,可以引导学生背一些十分经典的英文台词,这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例如,Sometimesweareonacollisioncourseandwejustdon'tknowit,whetherit'sbyaccidentorbydesign.(有些时候我们就活在即将发生冲撞的轨道上,浑然不知。无论它是意外发生地还是蓄谋已久地。)We'remeanttolosethepeoplewelove.Howelsewouldweknowhowimportanttheyaretous?(我们注定要失去我们所爱的人,要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对我们有多么重要。)再次,可从中英文字幕版本对比,来进行英汉翻译的训练和讲解。例如:Queenie:Well,allright,aslongasshestaysoutfromunderfoot.A:好吧,只要它别惹事就好。B:好吧,只要不麻烦待多久都成;CaptainMike:Benjamin,howisitwhenyoushowedup,youwerenobiggerthanabollardwithonefootinthegrave.A:本杰明,你刚出来的时候还没有这个船柱高咧。B:本杰明,你刚来的时候比系船的柱子高不出一英尺。[1] 三、主题分析 大学英语电影赏析课上的重头戏是影片的主题分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主题,这是课堂上小组活动的好时机,也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法。《返老还童》中多种元素并存更是为主题讨论提供了广度和宽度。开始逆时针行走的时钟、被闪电击中7次的老人、黛西一系列的偶然发生的所引发的必然的车祸、忧伤无比的爱情……导演大卫•芬奇在影片中,细腻铺陈的多个细节使故事具有多重意义上的异样神采。老师需要从众多的诠释中进行提炼和升华,帮助学生细细去咀嚼经典影片的深刻内涵。放手是这部电影里藏而不露的主旋律。麦克船长临死前的那句话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你的命运,但是等到最后一刻到了的时候,你只能轻轻地放手。放手不是放弃,它是一种人生哲学,是洒脱,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智慧。人生历程充满了变数,如同电影中奎宁妈妈常对本杰明说的那样Youneverknowwhat'scomingforyou!(命运难料)为什么本杰明可以在很多事情上表现得如此淡定,这和他的传奇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本杰明的一生,是逆流而行的。他以枯槁老人之身降于人世,与时间背道而驰,最终以婴儿之态话别人间。以这样与众不同的方式开始和结束自己的生命,注定了他在降生与死亡间坎坷而扭曲的生命历程。虽然生命历程是扭曲的,但是他的心态却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因为他虽然失去了亲生父母的爱,却得到了来自陌生人奎宁的无私母爱;他虽然历经了世人对于他早年衰老容貌的冷眼和嘲笑,却获得了迈克船长的青睐,跟随他出海、上战场,这是来自朋友的爱;他虽然一生没有什么作为和成就,却收获了和黛西之间的美丽爱情,从5岁到80岁一路相伴相随。纵观本杰明的一生,碌碌无为,但又曲折离奇。假如生命可以重来,我们应该珍惜匆匆时光,用行动去实现生命的无限可能,体味人生、笑对挫折、顺应无常,勇于开启生命的征程,勇于面对一切全新的可能![2]电影中在经过痛苦的内心挣扎后,本杰明最终选择了原谅亲生父亲当年把刚出生的本杰明丢弃在老人院,并接受了他的遗产和姓氏。他把垂死的父亲抱去湖边看日出,并且重复了麦克船长的那句话,这句话是对父亲说的,同时也是对本杰明自己说的。本杰明放下了心中的恨,为父亲举行了体面的葬礼。 [3]在本杰明和黛西的那段曲折的爱情故事中,也无时无刻不体现出适时放手的人生态度。黛西23岁时,风华正茂,激情四溢,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时的本杰明还是一个50多岁的老者,他们之间没有太多的共同之处,于是本杰明选择了沉默地转身离开。当黛西脚受伤无法再跳舞的时候,她选择回到了本杰明身边。自私也好,无奈也罢,这时30多岁的黛西和40多岁的本杰明在一起也是对的,人在对的时候相遇,感情一触即发。但好景不长,当几年后他们的女儿降生后,由于担心自己越长越年轻,无法和黛西共同照顾女儿,本杰明又选择了悄悄离开,并把父亲的所有遗产留给了母女俩。#p#分页标题#e# 四、电影对比分析 电影之间的对比分析对于电影赏析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引出一系列的延伸电影,不但能拓宽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更能激发学生观看更多经典影片的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升他们英语综合能力、西方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催化剂。拿《返老还童》和《阿甘正传》来比较,这两部影片无论在故事模式,叙事情节,还是导演的意图上都有相似之处,并且出于同一个编剧之手。传奇般的人生、跌宕起伏的爱情、熙熙攘攘热闹的家、温柔慈爱的母亲这些元素都同时存在于两部影片中。(1)两部片子的主角都是上帝一个不小心的错误,一个是天生老相,一个是愚钝加行动困难。(2)虽然两部片子中的母亲都着墨不多,但两人都有一个挚爱他的母亲。(3)两部片子都是想拍成平民的史诗,但是《阿甘正传》将阿甘的一生都融入于整个美国的各个时期重要时间,展现给我们一个处于大变革中的美国社会众生相,而《返老还童》是从一战到二战的历程。(4)叙事手法都是倒叙模式,这个毋庸置疑,好莱坞的导演对故事的线索,叙述驾轻就熟。(5)主角的人性光辉,《阿甘正传》中我们看到了逆境之中的微笑面对,虽然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但是阿甘都是用纯真的心去面对。《返老还童》我们看到的是人生无常,生死一线,只有时间的不断变化才是这个世界上永恒不变的东西。 《返老还童》中描述黛西的腿被汽车撞断的那一幕和德国影片《罗拉快跑》的叙事手法如出一辙。有些时候我们就活在即将发生冲撞的轨道上,浑然不知,无论它是意外发生还是蓄时已久,对此我们都无能为力,生命的不可控制性在这里得到了强烈体现。如果只有那么一件事情,并没有按原样发生的话:如果那个鞋带没有断掉或者如果那辆货车提前几分钟开走;如果那个商品早早就被包装好,因为她没有和她的男朋友分手;如果那个男人的闹钟提前上了5分钟;如果那个司机没有停下来去喝杯咖啡;如果那个女人没有忘记她的大衣,而坐上了早一班的出租车,黛西和她的朋友就将穿过马路,出租车也只会擦肩而过。 但是生活就是这么不可预测,在一系列的交错层叠的人与事中,没有谁能掌控它们。出租车没有碰巧开过去,那个司机也有些精力不集中,出租车还是撞倒了黛西,她的腿被撞伤了。生命由太多的偶然组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五、结语 英文电影赏析是一门集语词学习、语用知识学习和文化知识学习为一体的综合课型,教学策略应该结合这一课程特点和学生自身特点设置。[4]根据不同的影片特点,教师应从多元分析的角度去进行课堂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技能和人文素质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