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人民币国际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模式浅探

1导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得到了明显提升,迎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逐步提高,人民币结算越来越受到外国客户的青睐,离人民币国际化越来越近。新冠肺炎的暴发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也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客户群体越来越庞大。2020年上半年,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经超越日元和英镑,在国际上取得第三名。人民币自由兑换性高,普遍接受性也逐步提高,能保证得到偿付,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充分满足国际化需求。

(2)选题意义。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金融市场日益健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的声浪也越来越高。人民币国际化对降低外汇风险有很大作用。同时,为了方便客户,如果都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更好地将中国供应商的业务整合在一起,与银行开展统一的结汇、锁汇等业务,稳定及降低销售成本的风险。提高人民币汇率稳定性可以大幅降低外贸企业跨境贸易结算业务中的汇兑风险,为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冲击提供安全保障。目前,推广人民币跨境结算迎来新机遇,比如绿色金融的开展、双循环的经济效益、“一带一路”的成果、数字人民币的发展。

1.2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地位的提高、外贸交易量不断攀升,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模式上,学者给出了不同建议。邱添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蜿蜒而曲折,但是也要看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支持。胡晓炼提出,当前国际社会对未来发展的看法逐渐一致,即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环保。中国承诺从碳达峰转变成碳中和的速度远超发达国家,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2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

阅读全文

人民币的定位与发展研讨

作者:沈长丰 祝世祥 王嘉伟 单位:铜陵学院

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和可行性

1.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003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吸引外资的头号大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高达535亿美元。2006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的国家,外汇储备高达8537亿美元。2011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将达800亿美元。如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经济增长迅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强势货币走向国际需要有强势的经济作为后盾,所以人民币国际化离不开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时代,一个经济体要想走向国际,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其根本保障。美国、日本、欧元的国际化道路正印证了这点。所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成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强后盾。

2.不断增强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作为联合国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就国际货币事务来看,中国在IMF中的投票权和代表性日益提高。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更加有含金量。中国不断加强与欧盟、东盟的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积极推动上海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促进亚太地区的合作、稳定与发展。针对国际事务,中国提倡人道主义,和平友好协商,积极推动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的解决。另外,中国加大军队建设,军事实力不断增强,积极处理周边友好关系,国际影响系数不断增大,这也为人民币走向国际扫除了许多障碍,也使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可能。

3.稳定的货币信心。如果一国货币要想走向国际化,它就必须要求人们对此货币有稳定的信心。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人民币的未来预期比较看好。加上人民币保持着不贬值的势头和形象,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人民币的稳定性较好。并且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使人们对人民币充满信心,这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4“.试点”的良好效果。人民币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已得到广泛的使用和流通,产生的人民币效果良好,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国家甚至将人民币视为仅次于美元的币种。还有许多地区甚至将人民币当作减少贬值风险的保值物。近来,日本许诺购买100亿美元的人民币债券,这都表明人民币国际化有良好的发展进程。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良币”的形象,增强了其对人民币的信心,也赢得了周边区域市场对人民币的信赖。

阅读全文

人民币日元交易的利弊

 

1.前言   根据相关规定,自6月1日起,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日元交易实行直接交易做市商制度,直接做市商承担相应义务,连续提供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的买、卖双向报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规定同时指出,将改进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中间价由此前根据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以及美元对日元汇率套算形成,改为根据直接交易做市商报价形成,即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做市商询价,将直接交易做市商报价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中间价。[1]此前,只有美元是全球流通货币,人民币日元交易必须借助美元作为流通中介,而这种交易模式需向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缴纳手续费。因此,人民币日元直接交易将有利于降低中日两国货币兑换成本,促进双边贸易投资,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但是人民币日元直接交易亦是喜忧参半,在认识到其对于我国带来裨益的同时,更应注意到其中的不利之处,即使做好应对措施。   2.中日人民币直接兑换之利   (1)有利于双边经贸合作   目前,在对其他国家货币的交易中,我国只形成了人民币对美元的直接交易,而与其他币种的交易均是由美元作为中介进行,其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也均采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以及美元对该币种汇率套算形成。这种交易方式使贸易双方多了一道中间环节,且这一间接交易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汇率波动的影响,不易形成真实的汇率价格,给贸易国双昂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开展人民币与日元直接交易,能够形成人民币对日元的直接汇率,减少贸易国双方的中间环节,规避了企业因美元汇率浮动而带来的风险,进而降低中日企业间的汇兑损失,有利于双边的经济合作。   (2)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21世纪国家经济的有效运转,是由商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协同运作,而其中资金流(全球化的货币)作为经济体运行的重要一环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据悉,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加速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在积极开展跨境贸易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同时,先后与韩国、马来西亚、香港、白俄罗斯、阿根廷、土耳其、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签署了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去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在其每日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中,还新增了澳大利亚元和加拿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报价,人民币正在破冰前行走向世界。[2]   目前,美元作为世界流通货币,使得美国企业在世界众多领域占据供应链上游核心,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可以减少中国对某个货币主权的过度依赖,推动强化人民币作为区域核心货币地位,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这意味着在往后的对日交易过程中,人民币可绕开美元这一中间环节直接进行贸易往来,将有利于扩大中日双边贸易,推动中日贸易的交流与发展。其次,人民币日元实现直接兑换,有利于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有助于强化人民币和日元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尽管近几年日元的国际地位有所滑坡,但是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开展中日货币直接兑换仍然可以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3.人民币日元直接兑换之弊   (1)人民币日元直兑或是美国的打压策略   从结构上来看,中日经济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因此在贸易上两国长期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基于此,中日两国在处理对美国经济关系方面,拥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但是,美日经济依存度之高会使任何一方经济衰退都会给另一方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进而还有可能波及中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在中国问题上,美日两国都想抢先登陆,抢占先机。所以中日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要受到美国因素的制约,有鉴于此,从三国经贸便利化视角看,在处理人民币与日元汇率关系的同时,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乃至日元与美元汇率关系都是必须要关注的重要问题。首先,人民币在全球市场走强势必引起美国高度警惕,必然遭到世界强势货币美元挤压。人民币被要求快速升值实际上是美国的迂回策略,表面上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实际上是在破坏我国的国际贸易出口体系。我们不能忘记80年代末日本出现泡沫经济,这与美国实施的经济打压政策不无关系。其次,人民币日元直接交易无异于“与狼共舞”,这种策略确实能借助日元提升人民币的影响力,但是与日元相比,人民币依然缺乏底气,且日元在国际上早已获得广泛认可,若人民币缺乏自主策略,很容易被釜底抽薪,陷入被架空的境地,对未来中、日、美三国的经济贸易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人民币日元直兑或更有利于日本   从中国方面来讲,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经济体,但是在整个贸易链中处于供应链下游,多从事简单的加工生产,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从这个方面讲,中国处于弱势地位;从日本方面来讲,因为日元的地位、资质有限,日元在整个国际货币体制中属于退化的币种。它原来是第三级货币,现在已经变成第四级货币了,日元在储备结构交易中的影响力都是在下降的。中国对日贸易长期逆差,而且逐年增高,这些都对日本经济发展不利。   发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有利于形成人民币对日元直接汇率,降低经济主体汇兑成本,促进人民币与日元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有利于加强两国金融合作,支持中日之间不断发展的经济金融关系。但是,中日之间的市场基础条件、文化观念、产业链品质、对接通道等都有较大区别。比如,日本老百姓很擅长炒汇,而中国老百姓很擅长炒股,日本外汇储备的2/3是在老百姓手里,中国外汇储备的2/3是在政府手里,二者对市场的认知程度以及技术基础是不同的,甚至有很大差异。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民币日元直接交易或更有利于日本。另一方面,日本企业多从事高端技术研发,掌握大量核心技术,中国企业则多从事产品简单的生产或加工,日本高科技研发产业多会到中国抢占我们的低端廉价劳动力,为其产业高阶段做配置,但中国企业能不能打入日本市场则存在很大疑虑。所以,日本企业抢占中国市场的步伐必定快于中国企业进军日本市场的步伐,日本在人民币日元直兑中占很大优势。#p#分页标题#e#   4.结语   综上,中日货币实现互换,既是入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可推动中日贸易发展,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更是匡际化进程的必经之路。而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要协调各项金融改革,在资金账户完全开放以前坚持渐进原则,逐步做到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形成机制的基木完成。

阅读全文

离岸金融业务创新发展路径

摘要:

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通过RQFII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境外人民币投资困难的问题,拓宽境外人民币的实体投资规模才是根本出路。在这个方面,国内金融机构的离岸金融业务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将成为国内离岸金融业务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战略机遇。由于离岸人民币具备离岸货币的基本属性,可以成为我国离岸金融业务的潜在业务资源,因此,需要在政策上明确将离岸人民币纳入我国离岸金融业务经营货币,抓住RQ-FII制度扩容过程的短暂发展时间窗口。

关键词:

离岸金融业务;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离岸人民币

一、问题的提出

实现境内外完全可自由兑换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基本前提之一。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渐加快,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境外持有的人民币资产规模日益庞大。截至2014年底,境外人民币存款约为2.78万亿元,比年初增长7000亿元,离岸人民币总量占全球所有货币离岸存款总量的1.7%左右。[1]为了逐步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可接受程度,除了探索扩大境外人民币的投资途径,我国也开始有计划地建立和实施境外人民币回流国内的投资机制,以进一步增强境外人民币资产的投资吸引力。在此背景下,2011年12月16日《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下简称RQFII)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香港子公司作为试点机构开展RQFII业务,即境外人民币通过在港中资证券及基金公司投资A股市场。四年多来,RQFII经历了多次扩容,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RQFII试点已经扩大到中国香港、英国、新加坡等13个地区和国家,RQFII额度达9700亿元,其中2015年新增2000亿元。截止2015年6月29日,我国已批准132家RQFII,累计获得可投资总额度3909亿元。[2]虽然境外人民币不仅仅只有回流国内A股市场这一种投资渠道,作为货币的人民币也不止作为投资工具这一种属性,然而本文关注的是,在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尚未健全的背景下,孕育的一种市场机遇,这个机遇可能并不主要地对人民币国际化有利,而是对在我国发展相对缓慢的离岸金融业务有重要的机遇。

二、我国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困境

阅读全文

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挑战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想要推动商业银行长久稳定的发展,开发新的业务是必然趋势和基本要求。在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中,银行管理者要勇敢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客观的角度审视当前业务发展现状,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商业银行要认识到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必要性,明确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前提下寻找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途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挑战与机遇;现状;发展思路

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指的是以人民币为基本载体,利用人民币多样化的功能,在跨境范围内展开业务工作,其中包括多种业务类型。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越发受到商业银行的关注和重视。为了保证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效果,商业银行必须勇敢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立足我国市场需求和国际化标准的基础上,探索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途径,并且针对具体问题寻找切实的应对措施。

1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必要性

对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目前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就要明确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必要性,在此前提下进行全面且深刻的思考和探究,为跨境人民币业务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1加快人民币和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

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是连接国与国之间的纽带,也是推进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有效途径。通过深化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声誉,让商业银行在国际上占据一定的地位,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和关注。除此之外,跨境人民币业务还连接着境内银行和境外银行,能够使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通过提高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运营水平,加强我国的综合发展能力。

阅读全文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摘要】从2016年下半年起,人民币的持续贬值,人民币中间价的波动幅度达到了4.61%。这种现象引起了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高度重视。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兑换其他国家货币的比率,由于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等影响,人民币汇率具有较强波动性和不稳定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全球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我国在国际市场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人民币在贸易中汇率波动明显,汇率上升或下降均对我国国际贸易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篇文章在此背景下,主要对人民币贬值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和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波动;国际贸易;影响;分析

现代经济中,全球效应明显,不同国家由于政治、经济等综合国力水平不同,在国际贸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货币汇率的变动也存在经济性和政治性的变动特征。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而确立的各国货币汇率作为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是体现国内外经济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处理国际经济关系最有效的手段。汇率波动不仅会改变一个国家贸易收支状况,还会改变国内外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从而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因此,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分析我国国际贸易地位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一、人民币汇率研究

汇率也称为汇价,是两个国家不同币种之间兑换的比率,也是货币价格比较的一种形式,人民币汇率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会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波动。人民币汇率上升或下降对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汇率上升说明国家经济实力提升,总体经济水平发展良好,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汇率下降则会造成国内资本的外流,但同时,可以扩大出口,抑制进口,增加外币购买力,扩大国际贸易顺差。因此,人民币汇率变动是我国经济国情的集中反映,汇率上升、下降各有利弊。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从政治影响角度来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较大,集中反应了我国综合国力发展对国际局势的影响。人民币贬值主要是因为中美货币政策导致利差收缩,目前来看,人民币贬值弊大于利,影响出口贸易,资产外流速度增快。人民币持续贬值的主要原因是中美利差收缩,资本跨境流动导致人民币汇率出现不同程度波动。从以往经验分析,人民币贬值产生较大经济压力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和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在1997、1998年间,东南亚国家经济均受到较大冲击,人民币大幅贬值,制约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008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在危机过后出现贬值,对此,国家下调基准利率,旨在收缩中美利差。人民币贬值期间,国家相继出台货币政策,积极收缩中美利差,因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保持相对稳定。近年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人民币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经济增长速率有放慢的趋势,外部需求不足,多持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贬值压力大。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国际货物贸易的影响分析

(一)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影响

阅读全文

债券市场国际化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债券市场的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开放,也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债券市场国际化是指以债券为媒介的国际间资本流动,即债券发行、债券交易、债券投资超越一国的界限,实现国际间的自由化,由国内债券市场转变成国际性的债券市场。我国债券市场作为新兴债券市场,无论从债券发行主体、债券投资者、还是发行币种来看,其对外开放程度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机制、投资理念尚不成熟,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健全和完善,整体开放程度还较低,但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措施正在不断出台。   一、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   (一)债券筹资开放   1.境内外币债券市场。1993年6月26日,中国冶金进出口总公司委托华夏证券有限公司在我国境内发行4000万美元外币企业债券,这是我国首次在境内发行外币债券,开创了我国国内外币债券市场的先河。另外,国开2003年美元债为国内金融机构在境内发行外币债券作了探索,是我国首只国内金融机构外币债券,该只债券通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运作的债券发行系统招标发行,发行对象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外币业务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进出口银行也在国家开放银行之后,于2005年10月28日向全国银行间市场具有外币业务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发行2005年第一期境内美元债券。由于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境内外币的供给是有限的,因此目前在国内外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   2.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从2002年开始,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开发机构就寻求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筹资,满足其贷款需求。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对国际开发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进行了研究。200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证监会四部委以联合公告的形式了《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可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为国际开发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制定了政策框架。   (二)债券投资开放   境内外币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决定了国内投资者在境内投资外币债券的积极性。2003年国家开发银行在境内发行了一期5亿美元的美元债券,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投资外币债券的机会,实现了国内投资者境内投资外币债券,但目前只限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外汇经营权的金融机构;2005年10月28日,进出口银行向全国银行间市场具有外币业务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发行2005年第一期境内美元债券。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货币自由兑换程度低,因此国内机构和国外机构在国内发行外币债券的规模不会太大。随着2002年12月我国QFII制度的推出,具有一定资格的国外投资者可通过QFII制度将外汇转换成人民币投资于我国国内的人民币债券。但是我国的QFII制度只涉及交易所市场,作为我国债券市场主体部分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尚没有允许QFII进行债券投资。且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目前QFII的投资规模还不是很大。另外,亚洲债券基金一期、二期分别于2003、2005年实施,作为国外机构投资国内本币债券的形式,投资于本地区货币计值的亚洲债券。在2004年3月以来,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与我国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中央债券簿记系统经过几年的酝酿后终于实现了联网,内地经批准可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可通过跨越两个系统的联网直接持有及买卖CMU债务工具,从而增加了一条国内投资者可直接投资香港市场流通的外币债券的渠道。另外我国QDII制度的实施,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情况下,QDII制度无疑是促进国内投资者投资境外外币债券开放的有效措施,是下一步我国债券投资开放的重点。(蔡国喜,2004)   (三)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自2003年11月国务院批准香港人民币业务开办以来,随着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深入开展,发展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2005年,人民银行在推动香港人民币业务试点的框架下,对在港建立人民币债券发行机制的可行性和有关的政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2007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了《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为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制定了一个政策框架。《暂行办法》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银行相继获准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总额100亿元。从债券发行情况来看,市场反应积极,投资者认购踊跃,投资者认购数量均远高于债券发行规模。   二、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意义   从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看,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突破口,是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重要体现。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是世界金融市场的一大发展趋势,我国国债市场的对外开放对我国的国民经济、金融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债券市场国际化有利于满足境外投资组合多样化的需要。在证券市场上合理的投资应当是股票、国债、公司债、投资基金的有效组合。境外投资者一向注重投资资金的三性,即不仅追求利润最大化,还追求其安全性与流动性。债券市场国际化是外资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的必然要求,可以使境外投资者更大范围寻求高收益证券投资的需要,规避风险,优化资产组合。   (二)债券市场国际化可以有力地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改革与创新。对外开放债券市场必然使得一级市场的发行制度和二级市场的交易制度得到更好的规范,在透明度、流动性、发行技术、销售效率、国民待遇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应参照国外发达、成熟债券市场的经验对不规范之处进行改革,在与国际接轨的基础上进行金融创新来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我国债券市场。   (三)实现债券市场国际化,有利于争取亚洲债券市场建设主导权。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有利于吸收外部资源为本国经济所用,使债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中得以发挥。通过加快国内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可以促进相关债券市场制度、运作方式、监管体系和支付清算系统的改善,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育一个国际化的债券市场,使得我国在未来亚洲债券市场建设和金融合作的过程中提供更多的贡献,获得亚洲债券市场建设的主导权,并可在本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区域资源的帮助。#p#分页标题#e#   三、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面临的风险   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应与一国金融体系和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相适应,不能脱离实际。目前,随着我国资本流入规模的扩大、对外资本输出逐渐增多以及资本项下交易规模的迅速扩大,跨境资本双向流动的格局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这既表明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又可能带来与资本流动相关的一系列风险的产生。   1.国际跨市场风险传导。跨境资本双向流动是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开放的结果,与此同时会带来资本市场的风险。这里所指的市场风险主要是开放给市场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主要表现为波动溢出效应。在资本市场开放的条件下,本国市场和外国市场在资本流动、市场运作等方面联系的加强使得本国市场和外国市场的关联度增加,这会增加其他国家市场动荡对本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其他国家资本市场的波动会通过外国投资者在本国市场上投资行为的改变,传送到本国市场,这就是所谓的“溢出效应”。   2.国内市场间风险传导。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外国资本和外国投资者的进入。在本国市场存在明显的盈利空间时,大规模的资本流动将不可避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日益融合,各种金融资产、各类金融机构密切相连,相互交织形成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金融机构在某一金融子市场产生的风险极易通过资金交易的纽带影响着整个金融市场及其参与者。跨市场风险传导也是目前国内金融风险监管的一个主要政策议题。   3.金融创新风险。我国债券市场的开放、外国金融机构的进入将为我国带来一个金融创新的高潮。金融创新的作用是双向的,它既增加了一国金融体系的活力,但同时也给金融体系带来了风险。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具有极大的渗透性,它的出现打破了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之间、衍生产品与原生产品之间的传统界限,从而将衍生产品市场的风险通过这种联系传递到金融体系的各个方面,大大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建议   根据我国实际,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应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建立资本流动风险监控体系,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一方面,通过运用反周期措施、结构政策和资本管制等各种政策工具,减少跨境资本双向流动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对跨境资本双向流动进行有效的统计、跟踪、预测和分析,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管理目标。因此,这一资本流动风险监控体系应当包括资本流动风险控制的政策体系和资本流动风险的监测体系。另外,我国应继续实行审慎的外债政策,把安全性放在首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外债风险。同时,随着人民币向完全可兑换方向的不断推进和汇率制度改革的加快,切实加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必须加强对国际游资(热钱)的管理和监测,强化短期资本流入和结汇管理,防范短期资本冲击。   (二)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丰富债券市场工具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渐暴露出缺乏避险工具的问题,尤其是缺乏规避信用风险的工具。随着市场的参与者日益广泛,在直接融资比例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投资者对金融风险敏感度日益上升。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已达到相当规模,缺乏有效的风险规避工具,不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这将制约金融市场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因此,进一步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尤其是信用衍生产品等工具的创新,对于中国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加强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提高监管当局的监管能力。   这里的法制建设主要是指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当今的金融市场特征是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国际化、自由化与金融机构混业经营趋势日益加强,由此对于监管当局的宏观调控能力与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根据国际惯例,进一步修改、完善尽快修改、完善银行业及证券业的法律法规,以适应国际化的进程。能否在日益开放和复杂的金融环境下管理好金融风险、提高监管能力,已经是左右证券市场发展及开放进程的重大因素。   (四)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应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齐头并进。   债券市场国际化与本国货币的国际化是密切相关的。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将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世界贸易强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应该与资本项目的自由化、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共同推进,不能单纯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而开放我国证券市场。东南亚金融危机告诫我们,只有在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资本项目实现完全可兑换、国内金融监管体制已经基本健全等条件齐备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推动证券市场开放进程,最终实现债券市场的国际化。

阅读全文

小议货币国际化的经验

一、美元国际化:市场选择的产物

(一)美元国际化主要历程

学界和业界普遍认为,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可被称为“世界美元本位”,因为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年的数据来看,美元不但是各国央行的主要储备货币,也是国际外汇市场主要的交易货币。美元成为现今世界中主要的国际货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市场选择的产物。学界和业界普遍认为,美元国际化开端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于二战结束后,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巅峰,之后略有衰落,进入新世纪后又有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美元国际化的主要经验

1.美元国际化为美国带来了大量的铸币税收入

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美国不为在国外私人部门之间和中央银行之间流动的巨额美元支付利息,也不需为国外银行和投资者大量持有的美元财政债券支付较普通债券更低的利息。由于美元及美元债券在国外流通的数量巨大,为美国带来了可观的铸币税收入。JeffreyFrankel(1991)、AlanS.Blinder(1996)、Eijffinger(2003)、陈玉露等(2005)等研究均持这一结论。经过测算,经济学家一般认为,截至1981年美国所获得的国际铸币税收益为1052亿美元;而到2002年,由美元国际化所产生的名义国际铸币税达到6782亿美元。

2.美元国际化推动了美元资本输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