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汇报材料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人才汇报材料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人才汇报材料

综合设计性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实践

1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

设计实用性强、结果可靠稳定、实验材料简单易得的实验内容是关键。生物化学实验涉及的技术比较多,如提取、离心、破碎、沉淀、膜过滤、层析、电泳、干燥等。高职卫生院校的学生入学成绩较低,尚未完全摆脱高中时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为此,我们依据理论知识整合实验项目,且实验涉及内容不能太广泛,不同专业实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2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2.1课前讨论,课堂汇报

教师理论课讲解结束后,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实验任务,学生查找资料,分小组讨论,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对其实验方案进行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学生需在课堂上展示小组设计方案,包括查找资料、讨论过程、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设计与思路、可行性等。在实验完成后,各小组还需对实验与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汇报,以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展示个人风采。

2.2实验前准备

每次实验前,开放实验室,给学生留出2~3天的时间,让学生在实验室准备实验所需试剂,调试所需仪器设备,遇到问题向教师及时请教。这样就能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实验全过程,巩固实验相关技能。

阅读全文

新国标下中药药剂学设计性实验改革

摘要:探讨在新国标背景下,进一步推进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中药学专业人才。对本校2017级中药学专业中药药剂学设计性实验在以往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完善,以提高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新国标;中药药剂学;设计性实验

为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并于2018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新国标指出中药学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中药学人才,加强中药学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中药学人才培养质量,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药卫生保健服务的需要。新国标强调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探讨在新国标背景下,为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校级“金课”,推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实施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中药学专业人才。

1学情分析

中药药剂学是我校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开设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二个学期,被认定为我校2020年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其由理论课和实验课组成,其中实验课68学时。通过实验教学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增强实践能力[1],可见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以往的中药药剂学实验包括验证性、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以验证性及综合性实验为主,安排了60个学时。设计性实验安排了8个学时,4个学时完成实验方案的撰写,4个学时完成实验过程,受学时限制,导致实验设计方案只能按照验证性实验进行,造成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探索热情,不利于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3]。设计性实验一般是在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条件下,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是结合各自教学或独立于各种教学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实验。因此,为提高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效果,改进并完善设计性实验方案:不以教师为主导,而倡导师生相互讨论和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交流能力,并在实验中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这种师生互动和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有助于促进师生共同成长[4]。本次教学改革中,以本校2017级中药学专业学生为对象,在以往实验基础上改进设计性实验方案,设计性实验学时由原来的8学时调整为20学时,整个实验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完成,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实验准备阶段、实验方案汇报、修改实验方案、正式实验、整理数据并撰写实验报告。

2改革后的中药药剂学设计性实验实施过程

实验准备阶段是设计性实验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明确本次设计性实验是如何开展的、学生需要做哪些准备。实验讲义中的元胡止痛口服液处方:醋延胡索267g、白芷134g制成1000ml。给每个小组准备相关药材或者药材粉末。本次设计性实验为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滴丸成型工艺的优化(包括单因素考察及选用一个方法进行优化),口服液则为提取工艺的优化。为使本次设计性实验顺利开展,具体要求如下:(1)总体安排:20学时(4个学时汇报实验方案,16个学时开展实验、整理数据、书写实验报告)。(2)实验方案汇报采用PPT形式,汇报内容:要做什么、怎样做、实验步骤。PPT最后一页写明本小组设计性实验的具体安排时间、设计性实验药材或者粉末、辅料总用量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每个小组派1名学生汇报,时间5min左右。汇报结束后教师进行提问。每个小组根据实验方案填写所用仪器试剂申领表。汇报当天需要带上3~4份纸质版设计性实验方案及设计性实验评分表。(3)PPT汇报结束后师生讨论修改实验方案及仪器试剂申领表。仪器试剂申领表需每个实验室收齐后,实验带教教师签字同意交给实验准备教师。(4)实验当天每个小组成员需将各自修改好的纸质版实验方案交给教师。(5)将学生分为5组,每组4人。5个小组选择的剂型分别为颗粒剂、片剂、口服液、胶囊剂、滴丸,每个小组不允许重复。(6)每组学生根据本组仪器试剂申领表领取实验所用仪器试剂等。(7)实验过程每个小组的半成品自己保管。(8)实验结束后以论文形式撰写实验报告。(9)设计性实验成绩的评定:实验设计方案及汇报40分,实验过程30分,实验报告30分。(10)以实验室为单位收集本次实验报告。

阅读全文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探讨

摘要:在经济趋于世界一体化的同时,教育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设计国际化教育模式,从而培养适应时展的国际型人才。安全工程专业作为越来越受重视的工科专业,其全英文教学课程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大学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度。文章针对煤矿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探讨建设全英文教学体系,从授课形式、教材建设、测试形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致力于建设具有教学优势,能够打造本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全英文教学体系。

关键词:本科生;煤矿安全工程;全英文教学

在经济趋于全球化的当代,全英文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在与国际接轨、适应教育国际化方面做出的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重大举措[1]。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在根据本校学科、专业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全英文教学[2-5]。如何规划建立重要学科的全英文教学与授课体系,培养适应时代潮流的国际化人才,以及在建立过程中所应注意的问题,成为高校教育改革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所以要大力发展全英文授课体系,有以下几个原因。1.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我国学生英语能力普遍只体现在读、写,由于环境造成学生在沟通方面听不懂、不敢说。全英文体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使得学生摒弃只是以参加国家等级考试为目的而学习英语的思想。让学生在双语环境下学习英语,通过听、说来大大提高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另一方面,扩大毕业生的国际视野,开阔眼界,从中学习前沿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2.提高学校竞争力。学校通过全英文课程的建设,引进国际化教学方式,与国际教育进行接轨,教学面向国际,既宣扬了本身特色,也从国际当中学到了知识。学生提升了竞争力,从而学校的就业率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就提高了学校的竞争力。3.吸引国际留学生,面向国际进行招收[6]。随着全英文课程体系的全面建设,使得一些国际留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不用过多在乎语言方面上的障碍,并且能够更多地了解本学校的专业特色,使得更多的留学生有意向来本校学习。非英语国家的高校都开始或有意向进行全英文教学体系的建设,这对学校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提高有较大的意义。“矿井粉尘防治”作为矿业安全领域的导论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中国矿业大学的特色专业。因此该门课程的全英文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一、授课形式

传统的授课形式注重将知识条例按照灌输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这种形式往往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压力,以通过考试为目的,使得学生不能发现学习的乐趣。全英文教学的授课过程是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以专业典型的课程为原型,使学生除了有一定的英语能力的提高外,还促使其学习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传统的授课形式与全英文授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语言氛围、思维方式以及知识获取途径等方面。因此,为了更好地使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应在授课过程中做出一些改进,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安全工程专业“矿井粉尘防治”课程的全英文授课过程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分别尝试了以下改进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开拓思路。在上课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的形式,多向学生抛出比较发散、回答面广的问题,开动头脑风暴,凡是学生能够理解的问题,均应该鼓励、启发学生回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全文

综合实验医学检验论文

1实验内容设计与实施

1.1实验预备阶段

按照课程要求开设的综合性实验有:肺部感染的实验诊断、肝脏疾病的实验诊断、肾脏疾病的实验诊断、代谢综合征的实验诊断、血液病的实验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诊断等共6个,每个实验安排8学时。病案的准备是由教师结合医院检验科工作的特点,与临床相关科室联系,每个病案从医院收集6-8个有代表性、实用性、可学性的病例,根据病案结合大纲要求共同协商、反复讨论,有目的地设计一些问题,然后结合实验室现有设备,确定开设的实验项目,无能力开设的实验项目需要提供检查报告等资料。学生每6-8个为一组,民主选举出组长,组长协调本组全部的工作,每次实验均要在组内推选出不同的汇报人和评委,组织本组同学针对提前一周所给病案资料和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及参考书。此阶段既可使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内容有较清晰的了解,又能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学习如何获取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分工协作。

1.2实验方案确定阶段

首先由每组的汇报人根据所准备的资料对病案每一个信息点进行分析讨论,如病人的年龄、姓别、临床症状、体征检查、拟检测的实验指标、初步诊断等,内容涉及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基础医学等相关内容。分析讨论后由各组汇报人对本组讨论情况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其他组的组员进行提问、交流,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病案分析思路,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各组评委对各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评分,评分的依据由参与态度、汇报情况、结合案例材料分析、团队精神、批判性思维及其他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对本次实验课进行总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下次课要进行的实验内容,课后学生进行下次相关实验方案的准备,包括实验的原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临床意义等。此阶段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讨论使同学们对病案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并学习如何选择较佳的实验项目组合。

1.3实验进行阶段

医学检验综合实验与以前单科实验的不同处之一是实验中的操作老师事先并不讲解,全凭学生自己看试剂说明书或相关实验指导,而且组内每个同学所做的实验项目不同,实验结果组内共享。这既是对以前所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动脑和动手能力的挑战。指导教师在实验巡查过程中发现学生遇到操作等此类问题或困难时,一般并不直接告诉他们具体方法,而是指导他们查阅有关参考书、试剂说明书等资料,帮助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锻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促进大家相互取长补短,启发思维,培养他们的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团队精神,使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阅读全文

工业通风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针对《工业通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优化,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专业认证;工业通风;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工程技术职业全球化也迫在眉睫。为了使我国工程领域的毕业生得到国际认可,自2006年开始引入高校本科专业认证的方法。2008年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专业认证开始进行试点[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要求本科毕业生达到毕业要求的12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2-5]。为达成安全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和我校的培养目标,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工业通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优化

工业通风是安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和意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业通风设计、事故防治技术的能力为目标,将课程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的防治方法、技术与原理;二是通风与防尘系统的组成、原理、设计方法;三是通风除尘系统及其设备性能的检测方法、仪器原理与操作。

2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将“以教师为主导”变为以“以学生为主导”,增加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同时对学生的预习和巩固效果进行评价,建立评价考核标准。

阅读全文

校企合作培养服装专业人才探索

〔摘要〕积极探索“理实一体、校企合作”协同培养服装专业人才的新模式,促进服装设计专业跨越式的发展,提高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发展服装设计专业职业教育探索新的途径。

〔关键词〕理实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我院服装设计专业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努力探索“理实一体、校企合作”协同培养专业人才模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深化校企合作

与企业行业合作,校企共建专业、课程和实训基地,探索和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互惠共赢为基础,学校主动为企业服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的入口、过程、出口诸环节全部与行业、企业零距离接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企业共享资源,确保专业设置适应和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服装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出贡献。

二、实施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改革

首先,深入服装企业调研、分析,明确本专业面对的主要工作岗位,确定专业适应的工作领域;其次,通过对工作领域相应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最后,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关系,从简单到复杂,从专项到综合,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从工作岗位需要进行反推,来实施本专业的课程开发和建设。服装设计专业围绕这个思路,制定《服装设计基础》、《男装设计》、《女装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服装生产管理》等20余门课程的标准。其中,教学内容和课程的安排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知识划分章节、单元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体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课程设计完全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理论与实践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要求。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将原有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融为一体,根据岗位工作过程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岗位能力要求进行重构,将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融入课程中,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新的课程体系便于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和就业情况灵活调整专业方向,适时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

阅读全文

展示设计项目式驱动探索

摘要:

《展示设计》是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内容为多学科相互交织,实践性较强。项目式驱动法教学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壁垒,将两部分内容进行耦合,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实现学院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

项目式;展示设计;教学方法

一、展示设计课项目式驱动法教学的目的

传统的展示设计课程中,教学过程依赖课本知识,教学的过程较为固定,首先会介绍一些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展示设计的概念、展示设计中的色彩、展示设计中的材料等描述性介绍,随后提出命题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从而完成两段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展示设计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织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的融为一体,两段式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德国教育界研究的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将学习的过程分解到各个具体的项目,使理论与实践很好的融合。在项目化教学中,利用项目为中心串联各个知识点,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展示空间的知识要点与设计能力,具备展示设计师的基本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能力。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增加知识、掌握技能、提升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践教学探索

阅读全文

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摘要:为解决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团队针对课程现存问题,对接企业用人需求,结合学情,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改革课程标准、授课内容、成绩评定方式。基于成果导向,将传统计算机课程分为《简历制作和企业应聘》和《工程项目汇报》两部分,从线上教学设计与线下教学设计两个方面入手,通过模拟面试等办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该项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表达能力,为职业院校培养优质人才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成果导向;就业

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普遍应用使机械操作类岗位数量逐年降低,而机电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却呈递增趋势,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只有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更强,才有机会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否则将面临被智能化工厂淘汰的结局。

一、计算机应用课程实施成果导向

如今,多数企业将熟练操作办公软件视为用人基本要求之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在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门通识课程,学校为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提升就业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材内容更新速度已经落后于生产技术的发展,传统课堂讲授的内容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学生进入企业后,还需要自学新工艺、新技能。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等,都要让学生取得学习成果[2],即通过课程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二、计算机应用课程现存问题

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教学,多以教师演示、讲解操作要点为主,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观看操作演示,常出现上课期间玩手机、睡觉,下课前复制其他同学作业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将会敷衍了事,习惯于在课堂上消磨时间,毫无所获。为解决此类问题,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但计算机应用等操作演示类的课程效果仍不佳,仍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