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教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全科医学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全科医学教学

全科医学教学案例教学探讨

【摘要】

案例教学法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之一,经过深入研究制定的案例教学法,有益于全科医学的学员整体医学统一疾病学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全科医学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适合该专业教学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全科医学;案例教学模式

全科医学(generalpractice)开始出现并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欧美,是整合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生物医学的一门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西方整体医疗体系中,全科医学已渐渐成为非常重要的临床医学平台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全科医学作为新兴学科开始引入我国,我国于1997年1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并制定了“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师”的决策,使我国的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有了重大突破[1]。

1发展全科医学教育

我国政府正致力于努力提高全民的基本医疗质量,具体措施之一就包括全科医生的培养,期望可以满足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全科医生是全科医学体系的主要执行者,能够满足基层医疗队伍发展的需求,并为基层医疗队伍提供综合、经济、便捷、有效的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所以充分施展全科医生的“守门人”作用,是我国初级卫生保健长远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全科医生也因此成为了决定性因素,只有全科医生的整体队伍合格,才能有合格的“守门人”,优秀的全科医生是我国卫生事业长远发展所迫切需要的人才,医学教育应紧跟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2]。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健全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以及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使命。全科医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社区常见健康问题,提出综合解决方案的临床学科,培养能够集医疗、保健、预防、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复合型、实用型专门人才是其最终的培养目标。其对学员应用能力的要求很高,因此要求全科医学的教学更应注重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阅读全文

实践性全科医学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全科医学教学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班接收的医学生160名,根据随机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全科医学课堂教学,观察组在常规教学的同时,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分析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分数、操作技能评分和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应用于全科医学教学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加强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实践。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全科医学;理论考试;操作技能;教学满意度;教学效率

全科医学是一门面向社区和家庭的综合性学科,包含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等内容,作为医疗保健体系的基础,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2]。目前,全科医学主要采用常规课堂教学,虽然能够促进学生对全科医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缺乏实践性,不利于全科医学人才的全面培养,需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完善[3]。实践性教学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具体工作中,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具有显著的实践价值[4]。为此,本文以临床医学专业2017年9月入学的160名大学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全科医学教学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及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班2017年9月入学的160名大学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医学生中抽取160名,采用随机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名。对照组男44名,女36名;年龄为20~2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19.24±0.85)岁。观察组男42名,女38名;年龄为20~2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19.31±0.83)岁。所有学生对本研究结果均已知情同意,两组基本资料数据呈均衡分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阅读全文

全科医生培养中医学影像学教学中思考

【摘要】全科医生作为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及居民健康和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的“守门人”,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医学影像学作为现代医学中重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在各级医院已广泛开展。在全科医生诊疗过程中,对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合理选择及检查结果的判断能力直接影响其临床诊疗水平、医疗质量安全及医疗费用支出,是全科医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文章将围绕全科医师培训的重要性及全科医师培训中医学影像学教学现状,思考PBL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可行性,旨在为今后改进全科医生医学影像学教学提供改进教学方法上的借鉴。

【关键词】全科医学;医学培训;PBL;教学;医学影像学;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发展,组建一支足够数量、能力较强的全科医生队伍,成为实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目标的重要战略问题。医学影像学作为现代医学中重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手段,在全科医生的培养中要求医生不仅能够判读不同的图像特征、及时有效的进行控制治疗,还需要准确了解各类医学影像设备的优势,根据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检查项目,完成对患者的分级诊疗,减少诊疗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节约医疗资源[1-2]。所以针对全科医生培养中的医学影像学教学,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结合以往调查研究,通过结合PBL教学法在全科医生培养中的医学影像学教学的思考来进行阐述。

1全科医师培训的重要性

为贯彻的十九大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要求[3],规范全科医生轮岗培训工作,提高全科医生轮岗培训质量,各级医院都加强了全科医生的培养,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全科医生培训是住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全科医师培训的意义是经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达到人事部、原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中规定的全科医学专业主治医师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具体要求达到: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良好的医德和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熟悉本学科、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并能用以指导实际工作;3)具备全科医学思维能力和诊疗策略,在社区卫生服务专业队伍中发挥技术骨干作用,能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融医疗、预防、医学教育、整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帮助社区居民合理使用医疗资源,享受经济有效的卫生服务;4)基本掌握医学科研的方法,能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5)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领域的应用,并能熟练上机操作。全科医师培训的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健康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培训中,因为全科医学涉及各年龄、性别、各器官系统的各种疾病及预防医学等相关内容,知识范围涵盖广泛,这就要求培训内容广泛实用,能够通过全科医师的培训,缩小基层医院年轻医师与三甲医院年轻医师之间的差距,从而在根本上保证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安全。

2全科医师培训中的医学影像学教学的现状

作为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工作除了涉及临床医学专业知识,也涉及康复医学、卫生经济学、心理学、预防医学等多个方面,医学影像学作为现代医学中重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手段,在全科医生的临床专业培养中尤其不可或缺。在全科医生的培训学习大纲中要求掌握内外科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及对生活方式指导,这就涉及全身各个系统疾病的影像学基础。一方面在全科医师医学影像学培训中快速持久掌握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基础影像学表现,做到“不漏诊”及合理建议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是对全科医生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在全科医师医学影像学培训中,也要关注进入培训基地培训的学员生源地、学历、工作经历、专业面、年龄等都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学员是临床方向,有的是科研方向,有的学员来自内科学、外科学、急诊医学、甚至中西医结合及基础医学等多个专业,学员里既有本科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工作经验的应届博士研究生等。所以每位学员所掌握的基本知识面存在差别,书本中的知识和临床实践的能力也存在差距,因此在对全科医师医学影像学培训中的难易程度需要控制。这其中的医学影像学科,不仅包括不同的成像设备,来针对不同疾病的病理特征成像,也包括不同的图像特征,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合全科医生轮岗培训大纲(2019年修订版)的相关规定,医学影像学在全科医师培训中属于临床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内容,要求掌握临床常见X线、B超结果判读。临床实践中,随着基础医疗设备的更新扩张,医学影像设备CT机也广泛安装应用,所以对全科医生的相关CT培训也需要引起重视。所以在全科医师的医学影像学培训中,全科医生既需要具备基础的影像设备识别、操作及疾病诊断合理设备选择的能力,也要有分析影像图片结果的能力,这既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全科医生在学习医学影像学过程中最为吃力的部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全科医生的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教育师资队伍薄弱、人才培养体系脱节、继续教育质量不高,人才培养结构失衡等[4]。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工作也普遍存在教学课时短、内容过于空泛,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老套,缺乏有效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及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评判标准缺乏等问题,这就造成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转岗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5]。一方面,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从众多琐碎的知识点中有选择性地教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学中忽视学生间的差异;往往是教师没有梳理总结全科医生培训的重点,完全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教材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教学方法也多采用单一的PPT课件的工具,这样就忽视了学员之间差异,既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学习压力,更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及工作的开展。同时,学生始终停留在“看”多于“做”的阶段,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书本知识的记忆多于实践知识的掌握,缺乏对具体情况下的分析应对技能。具体到全科医生培养的医学影像学教学过程中,医学影像的老师需要教授的内容涉及影像学设备及成像诊断,老师就不能填鸭式纯理论ppt授课,这样必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作为全科医师培训中的临床技能培训,医学影像学培训时间短,担任全科医生培养的医学影像老师往往也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在考核中的评判标准也不一致。这些专业师资及教材的缺乏,都无法达到统一的教学成果。这样在临床实战中,全科医生必然缺乏对疾病影像诊断的信心,面对患者的影像检查资料,做到“不漏诊”就成了一句空话,对患者后续的诊断和治疗也必然产生影响。

阅读全文

全科医学个性化线上教学模式体系初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时代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扩大。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每个人都可以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宗旨,国务院提出了创新和完善我国全科医生培养方式,加快推行建立全科医生制度[1]。培养高素质和高质量的全科医师是目前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1,2]。目前,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来保证教学进度和提升教学质量。如何快速实现这一目标成为了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面对的新课题。

1研究背景

全科医学属于我国的一个新兴学科,目前仍然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3]。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医疗服务中会碰到许多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均需要高层次、专业的全科医师去解决[2,3]。开展全科医学本科生的理论课程教育、培养全科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将有助于增强和提升全科医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及解决我国在全科医学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使我国全科医师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加快全科医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4]。近年来,国内各地医学类院校已经陆续开始设立全科医学系、全科医学专业,或者开设全科医学专业相关课程[5]。相比于其他医学专业教育,全科医学专业本科生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从事该学科临床理论和实践的能力[6]。全科医学具有其独特的态度、技能和知识体系[7]。因此,全科医学对于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设置、临床与社区培训、亚专科分类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医学院校在制定与完善教学模式方面需充分考虑[8]。近几年,教育部多次发文要求各高校教师应充分利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依靠不同类型的在线课程教学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组织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高校课程教学正常进度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国各高校都已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综合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运用不同信息化手段,开展了全民在线教学实践[9,10]。

2线上教学模式概况

线上教学普及之前,部分高校的在线教育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主要是以认定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为导向,重于教学建设,而轻于实践应用,且课程建设没有达到统一的规范化。目前,我国在线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将会转向以实践性应用为主要目标,将全方位地普及和推广,形成一个完整的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的各层次的课程应用体系。201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ArmandoFox教授首次提出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SPOC)。这一新兴名词的出现引发了教育界各高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试验。自2013年起,国外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莱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国内的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陆续进行了课程的SPOC试验。各高校SPOC教学的积极推广证明了SPOC课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价值性[11,12]。而其最大的优势之处就是把课堂中的知识点内容提前储存起来放在线上平台,通过各类型音频和视频等新媒体方式让学生学习。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前了解课堂内容,并通过网上资料查询等方法拓展相应的知识点和学习内容,进而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的学习、巩固与理解,实现对知识点的掌握与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13,14]。教师在课上再次针对学生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及针对大部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反映的问题有目标性地解答。这样既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又节省时间[15]。

3全科医学个性化线上教学模式体系

线上教学资源是进行线上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条件,通过整合线下的教育设施,如移动终端、平板及笔记本电脑等智能设备可以较好地协调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部分课程教学都是由授课教师自行安排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以及设计教学方法,这种“单线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授课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线上教学平台的构建需要制作大量的PPT库、微视频库、案例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很难独自完成,因此,线上教学必须通过开展教学团队来实现。一门课程对应一个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应该由教学水平高的教授、讲师、助教组成。由教学水平高的教授带头,充分发挥“老带新”的作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开展教研活动、开设观摩课等,共同探讨线上学习资源的设计,同时分工进行微课视频的录制和上传到线上教学平台。由于全科医学范围较广,病种较多,录制的教学视频最好控制在15min左右,既简明介绍了全科医学相关每种疾病的重点难点,又避免了学生重复地学习在内外妇儿等专业已经学习过的疾病。同时,教师们应将培养学生养成全科思维这一理念贯穿课程中。全科医学个性化线上教学模式体系包括:

阅读全文

全科医学临床教学中PBL全病例翻转课堂

摘要:目的探讨PBL全病例教学结合翻转课堂在全科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老年病科实习的全科医学生72名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开展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开展PBL全病例教学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2组实习生实习周期均为1个月,均完成2个案例教学。实习结束期测评2组实习生临床实习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例分析能力考核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自评问卷6项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全病例教学结合翻转课堂对提升医学实习生综合能力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PBL教学法;翻转课堂;全科医学;随机对照试验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一般以小组为单位,组间协作讨论式学习,以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为教学目的[1]。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2],简而言之,就是把课堂上最初进行的教学活动放在课堂外,课堂上的时间用来解决讨论和实验。已有文献报道这2种教学方法的单一运用均存在一定的缺陷[3],如经典的PBL教学小组讨论需要更多教师指导,单独的翻转课堂教学使学习缺乏目的性及启发性。笔者将2种教学模式结合,运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在老年病科实习的重庆医科大学2013级全科医学生36名为对照组,其中男生34人,女生2人;以2014级全科医学实习生36名为实验组,其中男生31人,女生5人。2组实习生在年龄、性别、在校理论成绩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教学方法对照组

阅读全文

全科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全科医学成为方法论与价值观的知识与技能兼具的医学体系。就目前的形势来说,全科医学在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快于中国,由于中国开展全科医学的时间较晚,致使中国全科医学的教育体系不够健全,教育现状不理想。我国医学院校对全科医学重视程度不高,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认识度不到位,无法为社区居民真正提供服务。近年来,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虽得到改善和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医学院校在开展全科医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诸多研究报道中全科医学教学研究的报道太少,导致教学方式过于老套,全科医学知识过于陈旧;项目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不到位,使得全科医学教育工作陷入瓶颈,严重制约了全科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提高全科医学教育质量的具体措施

1.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师资培训

1.1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岗位培训

医学院校对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培训,能够提升教育水平,并且能够突出全科医学的思维理念,强化全科医学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岗位培训主要针对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这样有利于提高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临床素质,安排学生入社区进行实践教学,并对其进行考核等。对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了教育质量,在强化全科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实践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1.2强化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能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阅读全文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和民众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其中,提升全科医生诊疗水平及慢性病的社区管理能力,对促进分级诊疗和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尤为重要。我国全科医学近年来虽受到重视,但其诊疗水平、人才梯队、学科建设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上海健康医学院是上海市政府大力支持新成立的本科医学院校。上海健康医学院(原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曾在2008年开始受上海市教委的委托在全市率先开设全日制高职(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乡村医生方向),面向郊区定点招生、定向培养[1-3]。经过10年多的培养,迄今为止已有千余名乡村医生踏上工作岗位。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该校于2016年开始为上海市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向培养全日制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因此探索具有全科特色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具有全科医学特色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和初步的临床诊疗及预防能力,具有全科医学基本理念,与毕业后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未来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能承担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具有全科医学基本理念的临床医学人才。

2具有全科医学特色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2.1遵循“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设计理念

在遵循教育部医学教育标准[4]的基础上,同时覆盖了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上海市政府对我校培养基层医疗服务人才的要求,把全科医学理念和能力融入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基于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研究[5],归纳全科医生岗位必备和拓展能力,形成有全科特色的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全科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老年医学、急诊医学、妇幼保健等全科特色课程的建设。

2.2将医学人文精神、职业素养渗透到课程

阅读全文

医学类人文素质教学措施分析

作者:邹兵 邹娟 单位:安徽省蚌埠医学院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医学模式实现了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超越[1]。新医学模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因素不仅仅有生物因素,还包括社会与心理等诸多因素,因此医学研究对象必须建立在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上,不能忽视两者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教学内容及模式与其同步发展,人文相关知识在医学生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全科医学是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2]。以人为中心、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对象既决定了其服务领域的特殊性,也表明了全科医学是相当人性化的学科。全科医学专业人才既是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健康与疾病咨询的服务者、教育者,更是社区居民的朋友。他们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人文素质[3]。因此,加强和改进全科医学人文素质教学已成为全科医学教育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4]。

1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的涵盖面很广,思想品质、道德修养、身体素质、科学技术、艺术修养等属于其主要范畴[5]。医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自然科学中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内涵的学科。因为医学的服务对象并非单纯的疾病本身,而是身心合一的有意识、思想、情感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科技革命的深入,医学发展与人文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离开了人,医学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医学工作者不仅要为患者提供疾病防治的服务,解决人们的生理疾苦,还要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精神援助,体现出人文关怀,所有这些都是医学人文教育的使命和任务。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等方式,使其内化为人格、修养等相对稳定品质的过程。现代医学知识体系中许多精神层面如信念价值、认知价值、审美价值等都成为人文医学的精髓。医学的研究范围已由单纯的生物学范畴拓展到生物、社会、经济、伦理、心理、法律、哲学等领域,形成一个体系严密、内容广博、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高度综合的复合体。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国内外医学教育课程改革探讨和关注的重点[6]。

2加强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全科医学是一门以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医疗服务为目的的医学学科。由于全科医疗能为居民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省钱”的医疗服务,全科医学在卫生经济学上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虽然与专科医师一样,全科医师也属于临床医学人才,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服务内容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医学服务于一体,服务方式更加强调人格化、连续性及综合性[7]。作为一个承载着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医学学科,全科医务工作者更应该以其深厚的人文精神为特征。在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医疗服务时,全科医生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个性特征、家庭及社会背景来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全科医学应该是最人性化的医学学科,“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全科医学的精髓。近年来,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全科医学人才。但由于全科医学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很多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上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8]。例如为了能够尽快到社区工作,全科医学培养中过于强调医学专业知识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不足。此外教师自身缺乏人文素养、校园缺乏浓郁的人文氛围等,都造成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对薄弱。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全科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9]。

3加强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学的对策探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