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教学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期中教学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期中教学总结

中小学健美操教学改革

1注重“趣味”健美操的创编

要突破较为规范单调的构成形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健美操创编,解决创编的迷茫状态。心态兴趣方面: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编排和教学必须关注孩子的“兴趣”,从多种角度,用多种方法,搜集所有的相关素材,激发和诱导孩子们的参与热情。音乐素材方面:音乐是生活的产物,是声音的艺术。要选用节奏明快、轻松活泼的背景音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队形变化方面:运用前后交错、左右移动、上下起伏、回旋转动、密集疏散等方法,增加队形编排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口号运用方面:注重丰富多样、变化灵活、充满生机。口号要求清楚、短促、宏亮,随音乐变化、抑扬顿挫。游戏互动方面:要适当安排具有竞赛性、生活性、自主性和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满足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2重视“趣味”教学在健美操课中的应用

2.1互动教学

改善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强调角色互换,改变旧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按部就班“传道、授业”的传统模式,努力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提高学生开拓精神。健美操课中应让学生去体验、总结和讲解健美操动作技术要领。让学生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其中,去真切体验和感受课堂的教学内容。准备活动可由学生带领,其他学生根据他的口令完成动作;技术要领由学生总结,发挥示范作用,提高学生注意力;教学主体部分可因地制宜,运用V字形、倒V字形、竖排、横排、圆圈等,及时调整队形变化,增添课堂乐趣。

2.2趣味情景教学

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比赛场景,由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使学生主动思考、理解和体验所学内容。如组织健美操比赛,二十四人一组轮流扮演不同角色。设裁判长、难度裁判3名、艺术难度裁判3名、完成裁判3名,边线裁判2名,运动员12名,能使课堂一片生机盎然;观看比赛视频录像,让学生欣赏闻名世界、享誉全国的优秀健美操运动员的比赛,培养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和浓厚兴趣。

阅读全文

实效性教学管理论文

一、加大自身教研力度,突显教学引领实效性

“打铁先要本身硬”,作为教导主任,本身就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佼佼者,这样才能当好“排头兵”、“领头雁”。28年来,我始终没有脱离教学第一线,始终致力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学生的学法指导,始终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成绩置于首要地位。在我的课堂上,知识与能力并存、激情与幽默共生、教法与学法共赢。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2011年化学全县第一,2012年化学中考全县第二。因此获得了永吉县教学提质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学期内我至少做示范课两次,日常的课堂教学对全体教师开放。科学的教学环节,和谐的双边关系,良好的教学技能,深受老师的推崇。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业务素质,才使得教学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加大工作执行力度,突显教学计划实效性

俗话说“高度决定力度,力度决定影响力”,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教导主任,必须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使教研活动,日常管理有的放矢。本期教导处有效组织月考两次,做到监场,评卷双严格。个体、集体质量分析两夯实。组织学生竞赛3次,注重命题的基础性、新颖性、灵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组织教研活动3次。第一周的骨干教师引路课,第二周的特岗教师汇报课,第九周的教师展示课,强化教研活动过程管理,实现布置、落实、总结、评价一条龙。组织集体备课7次,教导处定时间、定科目、定主备人、定备课内容。学科组长组织备课,组织听课,组织评课,做到个体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实现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反思系列化。教学检查是教导主任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期检查书案“明师心语”学生作业,听课记录等各3次。坚持检查的经常性,细致性和客观性。经验告诉我,制定计划容易,执行计划太难;执行计划容易,落实计划太难。经验还告诉我:精细的布置,严格的检查,客观的总结,能使教学计划有效落实。

三、加大欣赏教师力度,突显教学总结实效性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其实,好教师也是夸出来的。对此,教导处充分利用黄榆九年制学校的三类总结,即每周的工作总结,各类活动的总结,期中、期末的总结,大力弘扬教师的正能量,极力扩大教师的闪光点。例如,利用周总结,对废寝忘食、早来晚走、带病工作、取得阶段成绩的教师进行点名表扬。利用教研活动挖掘教师的潜能,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利用教研活动总结,对教学水平有所提高的特岗教师进行表彰,奖励,以增强年青一代的信心,激发年轻一代教师的工作热情。利用学生知识竞赛,为“学习高分”的学生,发奖状,发喜报,扩大正面影响的范围。利用期中、期末工作总结,对全体教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效的评价机制弘扬正气,打击邪气,形成了良好的教研风气。现在我校的教风正,学风浓,干群关系和谐,师生关系融洽。“明师高徒”工作正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事实证明:教导主任对一线教师要多一点信任,少一点狐疑;多一点尊重,少一点贬低;多一点赏识,少一点指责,让正气和政绩占领教学这块主阵地。

四、加大工作协调力度,突显教学秩序实效性

阅读全文

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行为提升

[摘要]随着本科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推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落实质量保障制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云南某高校2017和2018级本科生大学英语期中教学检查问卷结果,阐述了该校教学效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改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行为,以期从教学质量监控的角度,助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有效教学行为;期中教学检查;教学质量监控;混合式教学

1国内外有效教学行为研究

有效教学行为是指那些让学生学有所获的重要因素(VandenHurk,2016)。国内外针对数学、科学和外语等学科提出了不同的有效教学行为。国外针对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主要从学生角度展开,方法包括问卷法、访谈、关键事件技术以及循环模式下的数据反馈法等。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涉及到教师专业知识、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正面反馈及课堂管理效率等。Khandelwal(2009)使用关键事件技术(CriticalIncidentTechnique),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高校教师有效教学行为:与学生融洽相处、公平对待学生、将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自身的亲身经历激励并帮助学生、提供学生个人联系方式并及时回复学生的课外问题、能够在自由放任与过分严苛之间平衡课堂管理等。VandenHurk(2016)在循环模式下用数据反馈来帮助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行为,其中总结了教师的六种有效行为:创造一个安全并能激励学生学习的氛围、高效课堂管理、课堂指示明确、激发学习过程以及灵活调整教与学的策略。Said&Mashadi(2017)通过问卷及访谈,总结了在印度尼西亚本科生的视角下,EFL教师的7种有效教学行为,分别是使用积极的学习技巧、给予及时反馈、设定高目标、鼓励师生交流、培养学生互助与合作的行为、强调任务的时效性以及尊重个体差异与不同学习方式。国内学者杨惠中(2015)认为,外语课的有效教学至少应包括四个要素:第一,传授语言知识;第二,帮助学生发展语言技能,有效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第三,正确培养学生的语感;第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语言的方法。在教育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有效教学包含了教育信息技术、教师、学习者和教学内容(含课件、网络课程和资源)、教学信息传输环境和智能化教学管理等六个因素(任杨、何高大,2014)。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实施有效教学行为会受到教师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教师因素包括教学信念、教学能力、教学动机三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平台因素、环境因素和学生因素等(贾振霞,2019)。国内对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研究从两个不同层面展开。一方面,教师自身应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还要为其今后的自主学习提供方法论上的支撑;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技术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混合式教学的推进,英语教学的影响因素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平台、智能化管理以及环境等多个方面。

2教学质量监控反馈

2019年10月8日,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我国应“全面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院本科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体的全链条多维度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期中教学检查就属于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下促成常态化教学质量监控的措施之一。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国内高校每学年按要求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9年12月,昆明理工大学了《昆明理工大学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告提到,从2005年起该校坚持完善常规的周期性评价和专项评价。本文所涉及到的期中教学检查就属于其中一项,是促成常态化教学质量监控的诸多措施之一。为了获取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馈,本文采用“问卷星”设计期中教学检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受访者基本信息;(2)受访者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平台使用等的满意度调查(共25题)。问卷中的态度问题主要采用五级量表形式,选项1~5分别是“非常满意”至“非常不满意”。两次问卷调查分别在2018年5月和2019年12月进行。第一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2017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2077份;第二次针对2018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2525份。基于两次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发现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主要涉及两方面,分别是学生肯定的有效教学行为和有待改善和提升的教学行为。

2.1学生肯定的有效教学行为

阅读全文

实验学校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和目标:

一年三班共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3人。学生大多数来自于高新区各个地段。这些学生自然状况参差不齐,但素质不错,进取心强。根据一年级新生的特点,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

二、活动安排:

第一周:学生报道,做好开学以及小学生一日常规工作。

第二周:学生进入正式上课学习阶段,做好学生各项资料的登记造册工作。给家长下发“学生补种疫苗通知单”。

第三周:挑选班干部,制订班规以及各项活动计划,强化学校以及班级的各项常规管理条例。开展主题联欢会:迎接“教师节”和“中秋节”的“迎双节”联欢活动。

第四周:以班级为单位,准备15以上的校运会检阅节目。一年三班初步选定歌舞表演《甩葱歌》。做好各项常规教学工作。

阅读全文

谈互联网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摘要: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探讨了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改进对策。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出发,分析了高校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评价方法及评价手段上存在的问题,体现在评价方法及评价手段落后,评价结果汇总方式不科学,教学改进意见跟进难度大。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改进对策,应实时评价,及时反馈,动态调整评价指标,全员参与教学评价,集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于一体,进而利用先进的评价方法优化和完善评价体系,实现了线上实时性评价,调动了评价主体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跟进,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实现持续性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互联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可以根据办学理念的定位和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对教学过程、教学主体和客体进行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评价,以达到实现个性化自我评价的目标。   1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1.1评价方法及评价手段落后   当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参与评价的主体包括督导、任课教师及学生这三类人员。督导和教师采用随机听课的方式记录听课笔记,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内容在阶段性总结时(如期中总结或定期督导总结)进行点评和评价;学生在每学期末通过填写纸质表格的形式集中对所有授课教师统一进行集中评价,因每门课程结束的时间不一致,在这个空档期中,导致学生对授课教师的具体评价内容已经淡化,造成在评价打分时随意性强,基本靠主观意识打分,评价结果不真实、不准确,无法根据评价结果对授课教师的师德师风、职业素质等内容进行有效评价,起不到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评价方法及评价手段落后,仍具有较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1.2评价结果汇总方式不科学   基于填写纸质表格的手段进行评价时,在对评价内容进行汇总时管理人员只能利用办公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和评价分析,最后形成评价结果并告知授课教师。这种方式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存在评价反馈不及时、告知授课教师的时间链加长等问题,且在评价数据的积累、存储,纵向、横向对比分析方面较为欠缺[1]。评价结果无法体现授课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评过程,无法反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无法为授课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供帮助、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建议,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1.3教学改进意见跟进难度大   因督导和教师听课的评价结果是阶段性产生的,致使在提升教学质量中最重要环节的评价结果汇总延后,改进意见和主要问题在告知授课教师时,该教师的授课时段已经结束,只能在下一学期中进行改进,造成改进结果的跟踪难度大,反馈弧较长或中断,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发挥较低。学生的期末评价存在随意性,针对已经学完的课程,学生通常不会对授课教师提出教学改进建议和意见,也不会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进行有效评价,部分评价主体存在应付、逃避等消极态度,无法实现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初衷[2]。   2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改进对策   利用互联网技术改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实现线上实时性评价,做到评价主体全员参与,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在教学进行过程中随时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跟进,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偏差,让教学评价真正实现评教和评学,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2.1实时评价,及时反馈   以教师职称为层级,量化各层级的评价指标细则,以评分法、星级评价法、文字描述法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教师的师德师风、职业素质、教学方法、改进意见、学习困难点等相关要素,力争全面、科学且能反映“教”与“学”的真实过程。在每一堂课结束时,参与本次课堂教学的学生及听课教师均可用手机在线对授课内容进行评价,教学管理人员利用互联网平台实时汇总评价结果,将文字描述的改进意见和学习困难点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便于在下一次教学活动中考察教师的改进内容,真正达到“以评促改”的评价目的。   2.2动态调整评价指标,全员参与教学评价   在互联网平台上可对量化的评价指标进行维护,针对评价主体及教学管理人员对评价内容的需求,调研汇总后对评价指标进行个性化动态调整,以实现教学评价的针对性与准确性,覆盖教、学、管全过程,提升师生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全员参与意识和质量保障意识,为逐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夯实数据基础。   2.3集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于一体   教学管理部门根据数据的汇总结果随时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管,第一时间关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制订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根据收集到的质量评价数据,进一步细化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监管与质量跟踪相结合,有目的地进行质量跟踪,充分发挥质量保障作用,还有利于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自查、自纠,促进教学监管和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并通过数据分析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3应用结果与分析   基于互联网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在2021年秋季学期得以应用,应用范围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康复医学、护理医学专业本科学生674人、授课教师215人、督导12人、听课教师246人。共发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512次,收到评价结果239616条,与2021年春季学期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表1可以看出,评价的随意性降低导致平均分值有所下降,但提出的文本性改进意见和学习难点明显增高,跟踪结果表示129条意见全部整改,显著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阶段性教学质量也显著提升。分析参与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避免了每班级选一名代表填写所有评价表的现象,提升了评价主体的评价态度,但对于如何调动评价主体主动参与意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结语   基于互联网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从填表式改为在线式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目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学习质量、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具有较大帮助,使教学质量和质量评价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马国勤.成果导向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21,37(05):62-69.   [2]孙金超.高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1(02):44-46.   作者:孙坚 佟秀凤 卞德强 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全文

期中考试对学习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摘要:

《电子技术》课程在我院市场开发与营销(医疗器械维护与经营方向)、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医用电子仪器设备方向)、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检验与注册方向)等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医疗器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期中考试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此,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期中考试对于《电子技术》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

电子技术;期中考试;理论课

1引言

目前许多高校都只针对部分课程设置期中考试,绝大多数的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都没有期中考试,甚至一部分高校取消了所有课程的期中考试。《电子技术》课程是医疗器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具有内容多、课时短、专业性强等特点。但是问题随之而来,枯燥的课程使得学生对于《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导致理论知识的掌握比较差。很大一部分学生抱着到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所以笔者认为,把期中考试引入到《电子技术》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并深入分析了期中考试对于《电子技术》课程的作用以及重要性。

2课程情况

阅读全文

工程教育下材料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本论文以黑龙江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了应用型本科专业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材料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提出了以支撑毕业要求达成为目的确定《材料物理化学》的课程目标,围绕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引入思维导图等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以及优化及考核方式以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并坚持持续改进等方法从而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材料物理化学;工程教育认证;教学改革

物理化学不仅为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也被我校材料类专业设置为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作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专业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它综合了普通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课程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相应的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十分有助于理解材料科学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无论是对学生今后在材料领域从事专业的工作,还是继续考研深造都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价值[1]。对于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的本科院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培养应用型金属材料工程师的工程类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中从事新材料的工艺设计、设备研制、技术创新、科学研究、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因此,如何紧密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确定《材料物理化学》的课程目标,围绕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和内容,成为材料类物理化学课程教改迫切解决的问题。

1以成果为导向,构建应用型课程内容体系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材料物理化学》对毕业要求支撑的观测点,根据观测点要求明确课程的教学内容。专业的毕业要求中要求通过《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工程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毕业要求观测点的能力要求设定课程目标为:(1)能够系统掌握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对复杂金属材料工程问题中材料相变及化学反应过程进行表述,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求解;(2)能够应用热力学和动力学基本理论通过分析、计算,识别和判断材料相变方向、化学反应方向、限度与速率等复杂金属材料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教师围绕课程目标确定各知识单元的知识点,设定学生学习后能够获得的能力要求,教学内容需突出应用的特色,注重把理论知识与金属材料工程实际工程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内容中,重点介绍《材料物理化学》应用于金属材料领域的知识,对化学公式的具体推导过程和定量计算等内容不必进行过深过细讲解。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结合材料科学技术发展,掌握公式及理论推导过程中的各种条件、结论以及相关的物理意义、适用范围。注重理论与科学研究、生活实际及工程问题的结合,构建先进的课程内容体系,从而培养材料专业的学生利用《材料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材料物理化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公式多、内容抽象以及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学生理解及记忆难度较大,经常混淆相似公式的应用条件,在正确应用公式解决工程问题上往往存在较大困难。在每个知识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软件或自行独立绘制思维导图,利用简短的描述,形象的图画将易于混淆的知识点构建成知识网络,对知识体系进行逻辑梳理,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实现思维走向深入和扩散,为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2]。例如,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知识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概念与术语的基础之上,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作为一级分支,分别从功的计算以及热的计算进行展开,将封闭体系的体积功计算、定压热、定容热的计算作为二级分支,定容变温和定压变温过程热的计算,相变焓、化学反应进度和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计算等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变化中应用作为三级分支,从而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论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阅读全文

食品分析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

食品分析是食品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实际教学中种种问题的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对教学内容、教学程序设计、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职;优化;改革

为使学生掌握扎实的食品分析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今后的工作能力,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食品分析教学改革思路,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做了一些尝试,为同行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课程内容优化

食品分析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的食品检验能力,能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检验和品质管理工作提供知识和技能保障[1]。本课程是在学习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微生物学;与课程同步开设的课程还有《食品卫生检测》,双管齐下,以检测任务为载体,从不同角度使学生全面掌握食品检测的基本技术,完成分析任务。又为后续《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课程提供了可持续学习的保障,最后与在校期间的综合实训和职业资格鉴定,以及第3学年的企业顶岗实习等后续环节的课程相衔接,循序渐进多角度全方位向学生传授食品检测技术,培养检测技能和职业能力,以适应不同检测岗位的要求[2]。本课程目标是初级、中级、高级食品检验工,技师,根据课程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全面跟踪国家职业标准;以食品检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食品分析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系统化创设“学习情境”,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知识点项目化,随技能培养逐步增加理论知识;每个项目按实际工作完整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工作”和“学习”完美融合。按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要求系统化编排教学情境:基础能力(基础准备;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应用能力(感官检验;物理检测;食品一般成分的检测;食品添加剂检测;食品矿物元素的检测;食品中有害物检测)、综合拓展能力(食品检验综合技能训练)。食品分析技术由简单到复杂,食品检验能力逐步提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