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度执行情况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企业制度执行情况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企业制度执行情况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的结合

[摘要]立足新时代,国有企业要将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从严治企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职能相结合为切入点,诠释了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的职责区分,分析了两者的内在联系和两者结合的优越性,指出两者结合的实现途径,旨在探索国有企业内部监督转型提升之道。

[关键词]内部审计;纪检监察;有机结合;新时代;国有企业

党的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是推进中国进入历史新时代的强大动力。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中坚力量,如何更好地肩负起从严治党和从严治企的双重重任,强化监管,体现实效;如何增强与其他监督力量间的联动,凝聚合力;如何提高自身政治站位,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贡献力量,以适应新时代赋予的新要求,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的职责区分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内部审计,是指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国有企业加强内部审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的内在要求,也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强化内部监督的必然选择。纪检监察实为“纪检”和“监察”的合称。纪检,系纪律检查的简称,纪检机构是党的机构,实施党内监督,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纪检以维护党的纪律为主线,监督对象是党组织和党员。监察,系行政监察的简称,监察机构是人民政府的组成部分,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监察以维护行政纪律为主线,监督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党的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全国推开,通过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有效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的全面覆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被明确纳入监察对象范围。

二、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的内在联系

内部审计是从严治企的产物,纪检监察是从严治党的产物,但两者在工作对象、内容、方法、目标方面存在着一定联系。正是这些内在联系,决定了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相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对象重叠。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既是内部审计的审计对象,也是纪检监察的监察对象。开展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责,通过离任审计和任中审计相结合,“凡提必审、凡离必审”,定期轮审,对任期内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收支状况、经营管理目标完成情况、上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三重一大”经济决策情况、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等给予重点关注,加强对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的权利约束和监督,促进领导人员履职尽责,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果领导人员不履行或不正当履行职责,触犯党纪政纪、行纪行规,则成为纪检监察执纪审查的对象,履行执纪审查程序,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或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还应移交有关国家机关处理。内容交叉。巡视巡察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是纪检监察主动抓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巡视巡察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重点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执行党的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以及选人用人情况。可见,巡视巡察在重点检查内容上和内部审计存在一定的交叉。比如,对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进行审计是内部审计的职责,与纪检监察检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是否存在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决策部署的情形,存在一定交叉;检查是否存在违反廉洁纪律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问题,是否存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力的问题,是纪检监察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必要关注事项,同时也是内部审计对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情况进行监督的必要关注事项;财经纪律方面是否存在违规担保、违规理财、违规借款、擅自开设银行账户、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是内部审计着眼于财务流程管控、防范企业风险的关注重点,也是纪检监察紧握纪律戒尺、规范权力运行的关注重点;再如,“三重一大”经济决策是事关企业发展全局的重要事项,是内部审计重点关注的高风险点,决策事项是否符合权限、决策过程是否民主、决策结果是否科学、决策执行是否到位以及决策目的是否得以实现,都是内部审计需要关注的内容,而其中涉及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执行情况、选人用人的合规性、财经纪律的遵守情况等,都属于纪检监察关注的关键点。方法共通。巡视巡察和内部审计都是问题导向的监督检查。巡视巡察的工作方式主要包括听取专题汇报、开展个别谈话、向知情人询问、召开座谈会、进行民主测评或问卷调查、受理来信来电来访、调阅复制有关资料、实地走访等。特别是听取专题汇报、开展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进行民主测评或问卷调查,类似于审计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内部控制,识别和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为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提供基础;向知情人询问、调阅复制有关资料、实地走访,类似于审计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通过获取各种审计证据,为得出审计结论提供依据。纪检监察开展执纪审查工作同样需要收集证据材料,为认定违规违纪事实提供依据。可见,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的工作方法存在一定共通和相似之处。目标一致。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都属于国有企业内部承担监督职能的部门,是“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终极目标都是为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服务。曾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完善法人治理和坚持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有机结合的,是国有企业立足新时代、转型提升过程中必须兼顾和共同推进的两个方面。所以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具有不言而喻的内在一致性,就是通过强监管、促规范,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阅读全文

企业预算管理完善对策3篇

第一篇

一、企业预算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1.管理理论方面的混乱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对于预算管理的概念、操作以及内容都存在不同的认识。因此,它们所使用的预算管理理论也是千差万别的。有些企业使用一个百分比调整上年数据得到的费用限额作为预算指标,有些企业则在非财务业绩指标已确定的前提下由财务部门据以折算的利润和现金流量数据等。这些都说明了我国企业的预算编制出发点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了预算管理的具体模式也是不一致的。无论是何种预算管理方面的指导理论,都不是完美无暇的,存在着各自的缺陷。这种管理理论的混乱,使得企业的预算管理难以取得实效;

2.管理观念方面的错误

我们对于企业预算管理方法是否具有价值的判断与评价,往往是根据其预算管理的观念是否正确来进行的。那么,我国当前企业的预算管理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它不仅要求企业能够重组企业的治理结构,还应该能够与时代性较强的现代化管理理念相适应。然而,我国企业主要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它们的管理理念并没有能够完全从计划经济时期脱离出来,比如说,我国很多企业企业治理机制不够完善,整体的管理水平较为落后。这些都大大限制了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

3.管理实施方面的不利

阅读全文

预算管理在酒店经营管理中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酒店经营管理的创新改革带来重大机遇,酒店行业逐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朝阳产业目前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但许多酒店内部经营管理中仍然问题频发,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全面预算管理作为酒店内部经营管理的核心,对优化酒店内部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在酒店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在了解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同时,针对性提出具体优化策略,旨在为更好地提高酒店经营管理中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献力。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现代化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在我国许多大型酒店经营管理中应用后已经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果。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基于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帮助管理者进行统一的规划协调控制,在注重业绩评价的同时,对于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等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满足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更符合保持酒店行业竞争力的需求。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酒店经营管理中价值分析

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到酒店经营管理中,具有着以下几点价值。首先是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复杂化和多元化,酒店行业作为我国朝阳产业,在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下,更是需要将一定的精力放在内部的经营管理中,确保所做出的决策和运行的经济活动能够符合战略发展要求,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控制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其次,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制定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要求企业明确目标后,要界定并量化各级各部门的责任,而通过开展全面预算,可以实现预算的指标层层分解,采用权责相一致的机制使得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都能够更加规范科学,使得企业内部的管理更加明确高效。最后,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未来经营战略目标的需要。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和配置,提高酒店内部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保证内部资金和资源的良好运转,各个部门之间形成有效沟通状态,减少发生信息不对称性现象的可能,应用到经营管理中也可以指引经济活动的正确运行,确保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酒店经营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酒店经营管理中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时仍然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酒店内部缺乏成熟,完善预算组织体系使得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甚至一些酒店由于规模有限,尚未形成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在需要进行预算管理时都是从各个部门调出相关负责人或是增加内部财务会计的工作量。从短期来看,企业的行为可以节约成本,但基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由于缺乏完善的预算组织体系,使得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会明显不足,无形中加剧了酒店经营管理的内部风险,预算监督力度减弱更是大大降低了预算执行效率。其次,酒店经营管理过程中没能做到因地制宜地完善预算执行机制,使得预算偏离企业的战略发展。一些企业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照搬其他企业已有的预算管理体系,没有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造成所采用的预算管理体系不具备可行性和执行办。还有部分酒店通过预算编制资料分析,重点放在会计数据核算方面。认为提高会计数据分析能力则可以编制出科学合理的预算,但尚未考虑到企业内部的真实业务能力和近期的经济活动效果,造成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相偏离,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后,企业内部缺少高质量的预算考核激励体系。作为企业内部的核心管理体系,预算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业务能力需要得到关注。但仍有许多企业管理者尚未认识到这一点,预算考核激励体系不健全,使得内部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没能与最终的预算效果相挂钩。不够科学的预算考核和激励体系会极大挫伤一些真正有能力有实力的人才的积极性,也无法起到促进企业运行导向辅助的效果。再加上部分酒店的规模相对有限,内部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主要从事的工作仍然以会计核算工作为主,缺乏对预算管理的先进性认识和终身持续学习能力。凭借着个人的经验和现有的业务能力,无法更好地应对预算管理的需求,帮助企业逐层分解目标。由于预算管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也会影响预算管理效果的发挥。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酒店经营管理中应用策略分析

1.建立健全成熟完善的预算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预算组织体系,是全面预算管理在酒店经营管理过程中应用策略之一。酒店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运营情况,建立成熟,完善的预算组织体系,确保体系的完整性和可执行性。视情况而定,还可以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由董事会直接领导,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权威性,从而确保所制定的决策能够更加客观,还要确定企业内部的预算管理目标。协调各部门之间预算冲突,反映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良好的预算组织体系需要全员参与,因此预算工作也要注重以人为本,通过宣传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全员参与氛围,以人作为预算工作的主体和预算工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能避免酒店内各部门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另一方面更能够有效改进酒店内部经营管理水平。 

阅读全文

企业管理宏观经济制度监督

一、重视制度建设

(一)制度的概念

制度即管理制度,它是组织或企业为实现一定目标、宗旨和目的,而制定的要求组织及成员共同遵守的各种规范准则,它是维护组织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和确保组织实现终极目标的根本保证。

(二)制度建设的内容

制度建设的内容包括企业发展的宗旨、使命以及发展的终极目标,同时还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以及企业管理活动全过程的规范,是维护公司一切生产经营秩序的基本准则,协调企业内外关系的基本遵循。

(三)制度建设的原则

制度建设首先要体现企业的宗旨、使命、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的战略性原则;其次,要体现企业管理所涉及的各方面进行规范和指导的可操作性原则;再次,必须体现法治精神,具有合法性原则,体现民主、公平、公正、公开的合理性原则,责权利对等原则,体现人为关怀、集体智慧和与时俱进理念的原则。最后,要体现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和阶段稳定性原则。

阅读全文

国有储备粮库预算管理信息化

【摘要】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控制成本、规范基础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在国有储备粮库,全面预算管理对提高和推动国家粮食储备科学化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国有储备粮库原有的预算管理己逐渐显现出体制僵化、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执行控制不力、预算考评和激励不足等问题,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能有效克服这些弊端。因此,在大数据、运计算时代刚起步阶段,对国有储备粮库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进行一些探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有储备粮库;预算信息化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开始于上世纪初,这种管理制度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被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广泛采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逐渐成为我国央企的主要管理制度。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的重要调控手段,它是在粮食增收和价格偏低的情况下,把粮食收购储存,以备粮食欠收减产和价格异动时供应的重要措施。通过分析当前国有储备粮库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的具体现状,探析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在我国国有储备库管理中如何实现预算全面管理系信息化,保障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安全有效。

一、国有储备粮库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阅读全文

企业管理问题分析(共3篇)

第一篇: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建设问题

一、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1.管理制度建设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保障

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艰巨和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管理水平、运营状况不断优化提升。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可以固化企业已有的成功经验模式和优秀的管理方法,为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打下良好基础,确保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可以按照战略目标所确定的既定方向运行,最大限度地避免目标偏离,并尽可能规避各种潜在风险。

2.管理制度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整合优化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方法,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3.管理制度建设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保障

阅读全文

内部审计发展重点及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分支机构越来越多,经营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因此,作为加强企业和监督重要手段的内部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内部审计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重点抓好资金使用效益   在现代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是管好用活资金,合理安排好资金在各个流通环节的占用量,作为企业内部审计,更应着重抓好资金管理审计,确保资金安全,发挥资金效益,目前,许多企业存在资金体外循环时间过长,造成资金大量外流,呆账、坏账增多,资金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计划控制不严格等问题,因此,应该重点抓好资金管理审计。   2、重点抓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离任者做出正确评价   2.1审查离任者任期指标完成情况和业绩。包括离任者对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任务,含上级部门和有关部门交办的任务完成情况,经济发展项目目标的完成情况等。   2.2审查离任者在职期间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包括本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债权债务的真实性;资产分配的合法性;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有效性;离任者有无以权谋私或失职、渎职给国家造成损失的问题;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等。   通过审计,查明离任者在职期间有无失误,有无明显短期行为,是否有管理不善的问题,对本单位的经营决策失误是否承担责任,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债权债务是否清楚真实;资金收入来源是否正当、合法,有无“三乱”和平调所属单位资产行为,是否有弄虚作假,化公为私、贪污、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私设“小金库”行为;有无利用职务之便搞其他的违法违规行为。   3、重点抓好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审计,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资料失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账外账”,即不列入企业整体会计核算的资金所形成的账册;   二是账中的“假账”,即在企业纳入会计核算的账中所列的收入或支出与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不符,而编造假内容。因此,针对其表现形式,应当加强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审计,有效抑制会计资料失真现象,在对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计中,应该从资金流向着手,重点审计账、证、表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相符;主要审查账与实物是否相符;   审查原始凭证的记载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相符;审查各种往来账的真实性;审查会计凭证与原始凭证的记载是否相符;   审查企业的各项收入是否全部入账,有无截留收入的问题;审查总账、明细账与会计凭证的记录内容是否相符;审查总账与明细账是否相符;审查会计报表与总账、明细账是否相符等。   4、重点加强后续审计,保证审计建议、决定的执行   当前,很多村及企业对内审部门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合理审计建议,对违法违规行为做出的审计决定,被审单位却置之不理,不予执行或执行不彻底,敷衍了事,因此,应当加强后续审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落实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审查账目是否如期按照要求加以改正,经济效益审计的建议执行起来往往需要相当的时间才能见效,所以后续审计应尽可能从经济、技术、财务等方面所产生的效应进行审查,对于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被审单位,应追究责任,并需要处理。

阅读全文

农村商业银行预算管理论文

一、农村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工作为企业战略能够实施的重要保证。在我国农商行的现状中,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却与企业战略脱节。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主要面向的是乡镇市场,以服务农村为主,这是由其战略目标决定的,也是农商行区别于一般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最大特点。然而,在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预算,经营预算,以及年度预算工作评价中,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全面预算工作,而只是对其他大型商业银行企业制度以及预算体系的生搬硬套,这样必然造成企业内部制度与外部经营的脱节,无法发挥建立预算制度应有的作用。另外,从一些农商行管理层的主管上来说,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仅仅是为了满足外部对其的期望,并没有真正重视或者认识到这些工作对于企业管理经营的推动作用。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农商行在建立预算体制的时候仅仅局限于通常理解的财务预算,而没有考虑到经营预算,这样的预算体系显然有失全面性。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没有考虑到经营预算,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二者互相冲突的现象发生,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缺少执行全面预算的企业文化基础

首先农商行改制时间较短,企业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文化基础。现代企业的特点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农村商业银行的前身农村信用合作社从设立之初就有一定的政策目标和导向,即支农惠农,服务农村建设的企业使命使得农商行难以形成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文化基础。企业管理层在工作中要竭力平衡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使得目前大部分农商行的预算编制工作比较盲目,没有重点。其次,农村商业银行的领导变动相对较快。企业文化由于领导风格的转变缺乏一致性。不同的领导人会带来不同的领导风格,尤其企业领导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趋向重视任期内的业绩,在制定预算目标时缺乏长期愿景,更重视短期目标,这种短视的做法会使得农商行在发展过程中缺失一以贯之的企业文化,难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时,企业就会无所适从。最后,农村商业银行没有形成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其风险控制与企业经营过程中实际面临的风险不符。由于农商行独有的体制其经营风险要高于普通股份制银行,因此,对于风险预算的要求也更高。但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政策上的特殊性,其在面临风险时一般都有政府出面兜底,长此以往造成农商行普遍缺乏风险控制的文化基础。风险文化缺失的具体表现是农商行的经营风险过于集中,主要以信贷违约风险为主;农商行缺乏相应的风险分散机制;在财务预算中鲜有风险指标。

(三)没有与全面预算管理相配套的信息系统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要求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会计流程的电子化,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地处农村地区,且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企业改制的时间还比较短暂,独立单一法人完成庞大的系统开发将面临高成本、高风险,且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来支撑。因此其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主要依托省级联社来开展,导致效率和灵活性相对不足。由于缺乏与现代企业管理相配套的信息系统,导致农商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较大困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