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企业信用案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企业信用管理策略3篇
第一篇
一、企业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企业缺乏信用管理意识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只有30年时间,信用的基础还很薄弱。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是一个大型企业,各单位之间进行配置的稀缺经济资源是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执行的,在资源配置中配置信贷仅是一个小的辅助手段。改革开放以来,信贷管理系统仍然薄弱,发展缓慢,相当多的企业对信用的重要性、信用管理的意义缺乏了解,很多商界领袖认为信贷仅仅停留在道德水平,信用文化仅用思想教育来培养,而忽视体制和管理。
1.2企业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
①企业内部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制度效果差。目前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赊销收账方式分别是业务部门主管和财务部门主管。但这两种方式均需要继续完善。前者负责赊销和收账,可能会出现官商勾结和腐败现象;后者也可能会出现管理水平低下,业务萎缩的现象。②缺乏有效的信用防范与管理的办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信用得到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企业、银行和政府需承受各种风险,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受到直接威胁。
1.3缺少对客户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
企业信用风险传染路径与防控措施
摘要:企业信用风险存在传染效应,并非孤立存在。文章沿着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实务者观点,进一步探究了企业信用风险传染的四种主要路径,即供应链传染、商业信用传染、资本纽带传染和融资担保传染,并为此提出了一些防控措施,以期为企业保持稳健经营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信用风险;传染路径;防控措施
一、引言
在经济增速放缓、供给侧改革以及监管趋严等背景下,企业信用风险持续发酵,商业银行不良继续双升。银保监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0322亿元,不良贷款率1.87%,这是自2009年3月来最高值。未来几年,不良风险将成为监管层和商业银行高度重视的问题。通常,根治不良的关键在于控制增量的生成,而做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恰是控制增量的关键。实质上,企业信用风险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传染效应。现实中,某一企业信用资质恶化,其信用风险将会沿着不同路径传染给其他企业,导致其他企业信用资质也随之恶化或发生信用风险危机。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信用风险传染的研究起始于本世纪初。Davis和Lo是信用风险传染研究的开创者,其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债务人发生违约,将导致其他债务人违约的概率增加。Jarrow和Yu(2001)在Davis和Lo的基础上发展了传染违约模型,也是在企业违约强度模型中引入有关企业信用传染的第一人。截止目前,国内学者对信用风险传染研究也涌现了一些成果。李艳等(2003)从组合投资视角对信用风险赋予了更广泛的内涵,论述了现代信用风险的四个新特点和量化度量模型以及新巴塞尔协议中相关内容,最后就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途径。何建佳等(2011)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13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并据此提出了企业控制信用风险发生的一些措施。陈庭强和何建敏(2014)认为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两者的交互作用对信用风险传染有显著影响,社会网络对信用风险概率及其影响范围也有显著影响。单汨源等(2015)比较研究了医药流通行业和钢铁行业供应链中企业信用风险传染关联规则,结论是前者信用风险传染频率和强度高于后者,同时指出影响供应链信用风险传染的重要因素是上下游企业整合和信用技术引进。李丽和周宗放(2015)构建了企业信用风险传染随机动态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降低信用风险关联度可以有效地抑制信用风险在集团内部传染。李永奎等(2017)基于平均场理论和传染病学原理,建立了不完全免疫情景下的企业间关联信用风险的传染模型,研究发现关联信用风险传染临界概率降低将加大风险传染的可能性以及减弱免疫治理效果。周利国等(2019)从尾部相依特征角度建立了协变量动态Joe-ClaytonCopula模型,对信用风险在集团成员企业间进行传染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用风险在集团成员企业间进行传染,同时这种传染效应具有动态性和隐蔽性。本文沿着前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究企业信用风险传染路径并提出一些防控措施,以期为企业保持稳健经营提供借鉴和帮助。
二、信用风险传染路径
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实务者的观点,本文认为企业信用风险传染路径主要有四种,即供应链传染、商业信用传染、资本纽带传染和融资担保传染。1.供应链传染。供应链信用风险传递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上游供给突发事件引发的向下传染,另一种是下游景气度下降引发的向上传染。(1)上游供给突发事件所引致的信用风险向下传染。通常,上游企业信用风险向下游传染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下游企业的采购品在市场中有至少两家以上的企业提供或者存在可替代品,同时下游企业一般会选择至少两家以上上游企业作为供应商。某家上游企业违约、破产或资不抵债,引发信用风险,下游企业往往不会遭受太大的影响。现实中,上游企业信用风险传染给下游企业的根源主要是因为下游企业对于上游企业的依赖度过大,并且对于“突发事件”没有采取替代方案。爱立信公司曾经因为其上游飞利浦芯片厂发生火灾,导致其手机生产出现瘫痪停止状态的根源就是爱立信公司并没有对火灾及时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2)下游景气度下降所引致的信用风险向上传染。供应链下游景气度下降,会造成上游企业订单减少,利润下滑甚至亏损,企业信用资质恶化。猪肉价格走低所引致猪饲料企业经营业绩下滑的案例,表现的较为典型。但是短期内,一些企业往往仅会关注直接的下游客户,而忽视对供应链终端产品市场走势的研究。一旦终端产品市场不景气或发生重大变化,下游企业信用风险会沿着供应链向上蔓延,甚至有可能引起牛鞭效应,处于供应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出现大面积经营恶化或倒闭问题。2.商业信用传染。现实中,企业间业务往来基本上不能实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表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就是预付账款或应收账款。资产负债表交集,就为信用风险在企业间传染打下了埋伏。(1)应收账款所引致的信用风险传染。目前,除垄断行业外,大部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企业为了扩大销售额,盲目放大商业信用,追求所谓的账面销售高利润,形成了大量应收账款。限于目前我国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商业信用法律还不健全,信用制度还不完善,企业又缺乏对应收账款系统而科学的管理,应收账款遭受恶意拖欠或者无法收回的现象时有发生。当企业的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规模较大时,应收账款质量下降,坏账率上升,就会引致企业的信用资质恶化。从实践分析,弱资质下游企业更容易出现应收账款的信用违约,上游企业对此要高度重视。(2)预付账款所引致的信用风险传染。相对于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所引致的信用风险传染情况还不太普遍。2017年末,A股上市公司中,仅有6家企业的预付账款超过总资产的30%,其中4家主营业务与商贸有关,2家与专用设备有关。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处于强势地位,往往会要求下游的企业提前支付货款,从而将资金压力传导给下游企业。如果下游企业的预付账款占其资产比重较大且又比较集中时,一旦核心企业资质恶化,交货违约,下游企业就会遭受核心企业的波及。3.资本纽带传染。资本纽带关系是指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构建的企业间关联关系,主要表现为集团母子公司、参股公司以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等,呈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点,这种关联关系往往会导致集团成员企业间的信用风险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传染性。当集团母公司或核心子公司出现信用危机时,其他集团成员企业就有可能遭受连锁波及影响,进而在集团内部形成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致使整个集团陷入经营发展的困境。(1)内部资源占用导致的信用风险传染。除股权关系外,企业集团成员之间可能还存在着关联购销、人事交叉、资产租赁等关联关系。当内部某个成员企业经营恶化时,集团就有可能将某些资源过度向该成员企业倾斜,或者调配其他成员企业的资源,从而引致其他成员企业得到资源支持力度弱化,影响其正常经营发展,造成其违约强度向上跳跃,还会进一步在集团内部被加速、被放大,甚至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集团倒闭。(2)外部融资市场情绪导致的信用风险传染。现实中,商业银行对某个企业或集团集中“抽贷”“压贷”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业银行对市场情绪的反应。当集团内部母公司或者核心子公司发生债券或贷款违约事件时,投资者或金融机构就会对集团其他成员企业采取避险策略,表现为其他成员企业的银行授信追加抵押、贷款利率上升或续期债券价格下降等现象。另外,某些投资者或金融机构极易形成羊群效应,无形中会加快且放大集团内部违约成员企业信用风险向其他成员企业进行传染,进而导致整个集团成员企业出现连锁反应。4.融资担保传染。这里,担保主要探讨互保和联保两种模式。互保和联保在中小企业抱团取暖融资中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也得到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支持。经济上行期,互保联保风险往往能够被掩盖,即使偶尔发生,也会被庞大的互保联保网络所消化。一旦经济处于下行期,被掩盖的风险就会暴露,有可能产生多米诺牌效应,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互保联保最大的风险在于环环相扣,一家企业出现违约,就有可能影响一系列互保联保企业,出现了诸多企业“连坐”违约现象,结果是先违约企业把互保联保中其他企业给拖垮。实务中,要区分来看互保联保圈,若组成圈的企业资信越好,说明其他企业发生违约的可能性越低,为其代偿风险越小,反之尤其对于资信较差的企业组成互保联保圈,信用风险不仅不能实现分摊,而且极有可能放大风险程度。
三、信用风险传染防控措施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影响因素探究
[摘要]当前,中小企业借助移动商务快速成长,其在新业态下建立良好信用获得竞争优势成为关注的要点。文章在对移动商务模式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现状和信用评价建立的影响因素,并对安全性、企业信誉度、初始消费信任、兼容性、个性化及隐私保护等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中小企业从信用评价角度出发对获得竞争优势做出有益的探析。
[关键词]移动商务模式;信用评价;影响因素
一、移动商务模式发展现状
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是当前信息产业发展的两大热点,二者融合产生了新增长点即移动无线互联网,它不受信息源和用户地理位置的限制,以统一标准提供无处不在的语音、文本及图像信息网络服务。而移动商务(M-Commerce)就是使用移动电话(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或者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依托无线互联网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根据国家工信部的2019年通信业统计公报,2019年,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6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移动数据流量消费等新兴业务继续大幅攀升,2019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1220亿GB,比上年增长71.6%。全年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DOU)达7.82GB/户/月,是上年的1.69倍;12月当月DOU高达8.59GB/户/月。其中,手机上网流量达到1210亿GB,比上年增长72.4%,在总流量中占99.2%。综上可见,当前市场竞争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移动商务带来的交易便利性直接改变了商业交易的业态形势,这也为中小企业以移动商务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取得竞争优势成为可能;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建立良好信用才能充分发挥移动商务新业态带来的机遇,因此,客观分析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现状、探讨信用评价的影响因素是新的商业模式下中小企业生存。
二、移动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
随着移动网络的广泛使用和移动电商产业的爆炸式增长,网络支付的安全性、网站后台维护的操作性、消费者信息的保护、第三方平台的信任度等诸多因素对电商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制约,由于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交易信息不对等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趋向于理性消费,大量网络零售商破产,产业增长初期的主观上乐观的期待被人们客观上的理性消费给予了较为惨痛的打击。因此,基于构建良好的信用维度对于维系、提升新的电子商务产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企业信用良性机制是显著提升消费者信任的关键因素。以信用为基础的间接交易模式是移动商务交易模式,建立和维系稳定的移动商务交易体系是中小企业在当前网络交易日益发达的商业新模式环境下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基于移动网络的交易监管不足和企业自律性的缺失成为阻碍移动电商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客观评价中小企业在电商环境下的信用等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改善和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是企业适应新的竞争态势的有效依据。
三、移动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信用评
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国内信用管理专业教育状况
(一)专业开设情况
中国的信用管理专业教育开始于2002年。迄今为止,经教育部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开设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有18所,包括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等等。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学校已招收该专业硕士研究生,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已招收该专业博士研究生。另外,有部分高校经当地教育部门批准招收信用管理的高职和成教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信用管理专业教育已初步形成包括高职、成教、本科、研究生在内的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二)课程开设情况
中国各高校的信用管理专业定位各有特色,课程设置相应有区别。以最早开办信用管理专业且发展较为成熟的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吉林大学来说,前两所高校的专业定位偏重于培养学生掌握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分析和控制技术,培养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人才,其核心课程包括:信用管理学、银行信用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投资学、保险学、国际金融、金融计量学等。吉林大学的专业定位偏重于信用风险量化分析和征信相关法律,为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中介机构培养信用人才,其核心课程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调查与分析、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信用和市场风险管理、企业和个人信用管理、征信数据库应用开发、资信评估等。
(三)教材建设情况
因为中国的信用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国内相关的教材比较缺乏,权威教材更少。目前只有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分别编写了《信用管理系列教材》和《经济管理类课程教材信用系列》。2011年广东金融学院编写出版了该专业国内第一本实验教材《企业应收款管理实验教程》,该校其他的系列实验教程《消费者信用管理实验教程》、《企业信用评级实验教程》、《信用担保实验教程》和《征信数据库管理实验教程》正在编写中。由于中国的信用管理专业教育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来看,各校各有特色,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课程设置来看,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并且各校的课程尚处于不断变化和完善之中。从教材建设来看,正处于探索阶段,理论教材相当缺乏,而实验教材更是难得一见。
供应链金融模式信用风险评价初探
摘要:本文分析和阐述了供应链金融模式信用风险的研究成果、模型构建的关键点,阐述了供应链金融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和策略,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可行的资金获取渠道,为互联网金融的有效运行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因素
一、文献综述
2000年,首次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其在研究融资和供应之间的关系过程中发现了供应链金融的内涵。2004年,对中小企业存货融资模式背后的金融学原理进行了阐释。2005年,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研究了供应链金融的内在驱动要素。国外学者在提升供应链金融应用价值、探索供应链金融应用之路上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2005年,对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和特征进行了完整阐述,通过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指出了物流和信息流在供应链金融之中的重要意义。2011年,建立了供应链分析模型,通过量化的方式来阐明供应链金融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在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方面,我国学者是从两个视角展开的。一是表现方式、评价机制和防范措施的研究:2008年,发现风险规避机制一直是供应链金融运行的基础,而风险规避机制在新的经济发展时代是存在失灵的可能性的,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需要和企业建立新型合作关系,以期实现更好的合作和更佳的经济效益,进而为供应链金融作用的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2013年,构建了信用风险评价机制,通过熵值客观赋权的方法来量化信用风险;2016年,梳理了供应链金融的三大影响因素暨核心企业信用水平、中小企业偿债能力、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二是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评价机制构建和评价方法选择;2009年,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法构建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机制;2011年,在供应链分层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风险变量体系的构建;2011年,借助机器向量机进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2014年,针对中小企业特殊情况制定了专门的多层次模糊评价法,来对其供应链金融信用进行针对性评价;2015年,引入了银行运作方式,将风险动态评价机制引入到供应链金融信用评价机制之中来。通过上述梳理和分析可以得知,我国学者在供应链金融评价机制的构建上一直将重点放在数学模型构建和数学方法运用上。但是信用风险评价工作更多的是一种主观评价,依赖于评价者自身的风险接受程度、风险偏好、知识水平和工作经验;数学模型构建等客观评价所需相关指标往往也是复杂和多层次的;因此,笔者认为在信用风险评价机制的构建中引入灰色理论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在一起,评价结果才会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用风险评价的重点探析
供应链金融需要在一个公正、公开和透明的环境下进行,在信用风险评价的过程中更要坚持科学、全面原则,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至少应当包含如下内容:
(一)申请人资质
高校信用管理专业建设思考
【内容摘要】随着国家信用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信用在各领域、各地区广泛推进,信用人才严重短缺。各个高校紧跟社会需求,纷纷增设信用管理专业,补充信用管理人才缺口。但目前高校信用管理专业建设存在定位不准,供需不对称、教学资源不充足、教师不能完全胜任等问题,急需各高校认清问题、及时调整,寻找专业建设突破口,培养适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等学校;信用管理;教学改革
近几年,随着社会对信用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信用技术、信用产品应用在各个领域,以至于信用管理人才社会需求量猛增,信用管理人才培养成为高校迫切任务,各个高校纷纷开始信用管理专业建设。信用管理专业是一个新专业,需要与其它专业有明显的技术区分与专业特色,找准专业定位,认清信用管理专业建设必要性,而不是单纯的专业扩充,才能为社会提供符合需求的人才。
一、高校信用管理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一)社会人才需求。信用管理人才主要就业于金融机构、政府、事业单位、企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从事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管理、信用服务等工作,社会人才需求量很大,就业前景很好。1.政府、事业单位需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推进的上升期,政府、事业单位各部门都需要信用管理人才,对接信用管理工作,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信用管控,全面并快速推动信用管理工作的开展,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另外,政府、事业单位信用管理人员负责对接企业、金融机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帮助企业信用提高信用管理工作能力,规范信用中介、金融机构的服务内容、征信范围等。可见,如此重要的工作职责,需要具有信用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才能胜任。2.企业需求。企业是市场交易的主体,通过参与市场交易而盈利,通过参与市场交易的效率而决定盈利的高低。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市场交易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信用管理创造的经济效益,就越来越注重企业开展信用管理工作,成立信用管理小组或者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但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目前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多是由金融、审计、会计专业的人从事,工作内容缺乏对应性,导致信用管理工作效率较低,很难达到企业需求。可见,解决企业有岗无才现象,高校信用管理专业建设极具意义。3.金融机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需求。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在社会体系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信用信息的不断增多,信用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有金融机构、信用服务中介机构按照市场要求、专业化水平不断完善信用服务,推广信用政策。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的信用征信、授信等环节,都需要高素质信用管理专业人才才能实现,迫切需要高校培养该专业人才,解决金融机构、信用中介机构存在的人才短缺问题。
(二)学生就业需求。近几年,我国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加,面临的就业问题日趋严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学生在选择所学专业时,成为家长最焦虑的问题,担心就业前景如何,担心发展前景是否明朗。因此,各个高校需要时刻瞄准社会人才需求与发展趋势,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解决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信用管理专业属于技术型专业,主要涉及征信管理、信用档案管理、授信管理、账户控制管理、商账征收管理、利用征信数据库开阔市场或者推销信用支付工具。以上信用管理技术涉及的岗位众多,社会需求量极大。据国家商务部统计,在今后的几年,我国至少需要50万名信用管理经理,200万名信用管理人员,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将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管理部门,岗位缺口极大。可见,信用管理专业生源社会需求旺盛,但生源供给不足,学生选择这样的专业,就业不成问题,目前学生面临的问题是开设信用管理专业的院校较少,选择面较少。因此,学生就业需求是高校开设信用管理专业的驱动力。
(三)高校发展需求。专业建设是各个院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专业建设能否与时代需求匹配,直接影响招生就业,最终影响学校的定位与发展。高校必须研究劳动力市场需求,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人才。目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时期,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高校信用管理专业建设应顺应时代需求,为时代需求服务。
企业财务探索(3篇)
第一篇:企业财务信用制度研究
摘要:
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和货币之间的联系过于密切,相关的经济动作又呈现出扩张化的主要特性。这些因素使得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个单位中都有着债权债务关系掺杂在其中,并且信用要素贯穿在其中。我国现阶段中的企业财务信用方面已经呈现出了严重缺乏的现状,使我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有着诸多因素的阻碍,所以本篇文章通过对我国企业财务当前的信用现状的具体分析,来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信用 企业财务 信用制度
经济活动是以信用维系的,良好的社会信用可以有效降低经济活动的成本,实现经济长远发展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推进市场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得我国很多企业感觉到不太适应。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存在信用缺失的问题,使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偷税漏税、以次充好等现象频发,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因此,进行企业信用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企业财务信用,从企业财务信用的概念和作用入手,分析我国企业财务信用的现状,提出构建我国企业财务信用制度的相关策略。
一、企业财务信用的概念以及作用
国内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摘要
随着食品经营市场的迅速发展,民众对食品的需求及健康的重视愈发的强烈,然而由于食品经营企业透明度不高,加之近年来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事故,导致民众对食品经营企业产生了较大的不信任感。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比较,为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提供一些想法,以期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能得以长效的发展。
关键词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比较
2014年7月,全球知名洋快餐“麦当劳”的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被曝光长期以来使用过期劣质肉,犹如一块巨石把我国食品安全这面早已经千疮百孔的镜子砸破了。一家本应该在行业里面起到带头作用的企业,被贴上了失信的标签。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企业早已被吊销了证照,相关当事人也得到了严厉的处理。然而,凸显出来的问题真正得到重视了么?为什么有的企业在国外能够老老实实守法经营,到了中国就任意而为了呢?我们认为这是信用的问题。无论是对政府、民众还是企业,完善有效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才是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保证。
一、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安全,是老百姓最切身的利益。长久以来,政府职能部门一直扮演着“救火员”的角色,哪类食品出问题就往哪类食品“扑”。殊不知真正的治理应该是“防患于未然”,是“无为而治”,思想上的转变才会带来行动上的转变。但是,思想上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发生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美国在1841年建立邓白氏公司,首开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先河,随后标准普尔公司、穆迪公司、菲奇公司相继开展征信业务[1]。与发达国家长达百年的信用体系相比,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政策得到了有效的执行,然而商业信用混乱、票据市场无序。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的工作通知》,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提出了信用问题。纵观我国以往与信用相关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几乎都是围绕市场经济、金融秩序制定的。食品安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却很少有所涉及。食品市场秩序混乱,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频现,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的严重缺失。2004年,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精神,作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之一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这一意见成为第一份食品安全领域内直接提及信用体系建设的政府文件。之后的十年,国务院、政府职能部门陆续出台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指导意见,逐步加强充实信用体系的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该从国家的层面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自上而下的予以执行,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