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青年教师课题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策略
摘要:
目的了解职业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现状,为学校制定青年教师培养目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科研氛围。结果职业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现状不容乐观,科研意识、科研能力较薄弱,科研氛围需进一步加强。结论职业学校要加大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研究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增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意识,提高教学科研能力,营造良好科研氛围,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职业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在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将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为教学组织、设计、合作者。职能的转化要求教师要不断发展,适应各种教育变革,需要教师具备不断反思、改进自身教育行动的能力,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专业发展理念。为更好地了解目前职业学校青年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现状,为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青年教师培养目标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现状进行专项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论文
一、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研究必要性
教师职业的成功建立在教师教育能力的建构和完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需要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和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促进教师教育能力发展,尤其是独立学院这样的环境下基于学生的需求如何促进教师教育能力发展已成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一直以来都对教师教育能力有所研究,一般多以普通高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能力的发展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于独立学院所培养的应用型学生基于对教师教育能力的需求研究更少。基于上述背景本人将以“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能力的发展研究”为课题。试图通过课题研究从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能力发展面临的问题入手,分析目前独立学院教师已有的教育能力为参考,分析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内涵、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促进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能力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独立学院顺应了我国高校扩招发展的需要,满足广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队伍不断壮大起来,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独立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对于独立学院发展的研究相对滞后。外部环境来说,人们对独立学院以及教师能力缺乏信任,开展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研究有利于独立学院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人们的广泛认同。
二、基于学生需求的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能力现存问题
1.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能力。
1.1教育能力的界定。教育能力是指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能够进行成功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是教师是否能够胜任教育工作的关键。关于对教师教育能力的论述学术界有各方观点。总的来看,教师的教育能力就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能够促进学生的能力以及素质得以提高的品质和能力。
1.2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能力的结构。教师教育能力由多因素构成的教育实践能力,而教师教育能力的结构,就是构成教师教育能力的各种因素的集合。独立学院式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核心力量大多为青年教师,研究青年教师的教育能力结构问题,是研究如何提高青年教师教育能力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一般而言,教育能力被划分为动力因素、效能因素和个性因素三个部分。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能力的构成、发展和培养问题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课题中将从独立学院这个高校发展过程中的新兴产物中青年教师的特点以及教育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2.当前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的优势与问题。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壮大与学生规模的增长呈不均衡发展态势,中青年教师已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本文以河南检察职业学院为例,对影响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进行诠释,分别提出青年教师和中年教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提出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从而构建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三个层面。
关键词:教学能力;职业幸福感;职业认同感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征,高职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河南检察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主要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需要建设一支法学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作为学院教学的中坚力量,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一、影响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因素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学院教师队伍中,中年教师和青年教师是教学的生力军,大多数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但中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历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年教师授课常见问题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有着共同的优势,学历层次较高,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思维活跃,工作富有激情和热情,具备一定的教学工作基础,但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摘要】师德是一个历史性、发展性的概念,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当下,师德本身及其师德建设也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本文关于师德长效机制的研究是以高校青年教师为主体。这个主体在师德建设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推进师德教育常态化、形成师德提升驱动力、消除师德环境薄弱点等策略,以此来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长效机制的完善。
【关键字】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陶行知先生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其用处。”由此可见,唯有秉持良好师德才是教师立身之本。也正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时代与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质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要立业,先树人。”一个人的学生时代尤其是大学阶段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定型阶段,因此,高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初长成人的大学生们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教师只有用最佳的思想境界和行为表现示范于人,才能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希望广大教师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这一要求赋予了教师光荣的责任和使命,对教师的师德建设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困境
当下,在高校教学一线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师德问题,有的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意识范畴,有的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范畴。主要表现在敬业意识淡薄,奉献精神缺乏;育人意识薄弱,表率观念缺失;功利意识强烈,学术造假频现,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境。(一)社会转型的大环境对师德建设的冲击。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期。这种转型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各种价值观的碰撞。外界的各种不同的观念容易让青年教师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和辨别力继而迷失方向。不少人将阻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和发展的问题归咎于这样一种大环境,他们认为新的时代环境制造了各种社会问题的“寻租空间”,是市场经济的无规律发展和多元化社会的无序演进导致了许多社会失范行为的发生,高校青年教师的道德失范只是诸多社会失范行为的表现之一。(二)青年教师的考评对师德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1999年开始,全国各大高校大量扩招,高校师资力量面临急剧短缺。由此,青年教师开始被高校大量引进,这一举措成为弥补师资力量匮乏的重要手段。在青年教师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的选拔上,尽管国家和社会一直强调选人尤其是教师应该“德才兼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重业务、轻师德。高校片面强调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历层次客观上造成了青年教师忽视了自身思想素质的提升,使得师德养成难以为继。在师德建设中口号响亮,行动迟缓,实质性进展不大。(三)青年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缺乏主观能动性。高校的师德建设关系着和教育有关的每一个人。陶行知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意即身正才能师为人范,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青年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高的知识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青年教师自身的努力才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最主要动力。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青年教师在自身的师德养成中缺乏主观能动性,自律意识不强。青年教师中能够主动学习师德相关文件或者师德典型的人少之又少,更遑论去自我反思了。(四)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影响了师德建设的成效。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全国房价如脱缰的野马开始了无止境的疯涨。包括买房压力、收入压力、科研压力、职称压力等在内的各种压力高校青年教师们变得烦躁和忧虑,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收入方面,以苏锡常为例,高校青年教师中级讲师的基本工资加上绩效、补贴等其他收入每月大概在7000元左右。无锡的消费水平处于全国前列,80后为主力的青年教师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个家庭要负担4个老人和1-2个子女,经济压力极大。根据《2015年的无锡房地产市场年报》显示,2015年无锡商品房的成交均价在9000元左右,青年教师如果没有父母的经济支持,在入职10年内几乎是买不了房的。科研方面,青年教师要申请高级别的课题越来越难,不仅上面要有关系,而且下拨的课题经费也不多。在上不仅注重论文的数量,更注重发表期刊的质量,甚至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职称方面,符合职称晋升的青年教师越来越多,但高校给出的名额往往不能满足,职称评不上,收入上不去,教师压力大,怨气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高校青年教师情绪管理论文
1负面情绪对高校教师的影响
1.1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
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负面情绪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会使人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睡眠不好,免疫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迟缓,导致整个生理机制紊乱。情绪具有动机功能。快乐、自信等积极的情绪会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而恐惧、痛苦、自卑等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青年教师如果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容易造成对工作缺乏动力和激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工作上的不满意又容易使青年教师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感到烦躁、自卑,对工作没有热情,甚至出现职业倦怠和离职意向。
1.2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在积极情绪下,教师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多采取间接的处理方式,比如提醒暗示、课后沟通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继续认真学习,课堂处于和谐的状态,既有利于教师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听课。而在消极情绪下的教师,面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行为,多采取直接的处理方式,如直接点名批评学生,甚至通知家长,这种行为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造成逆反心理,影响师生关系,最终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拥有良好的情绪就可以更准确地提取信息,并加以整理和归纳,传递给学生。相反,教师如果处于不良的情绪中,就会导致思绪混乱,会严重影响自己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果。
1.3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的情绪状态会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反映出来,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自信、乐观的情绪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也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同时学生对教师容易产生崇拜、尊敬的感情,师生处于和谐融洽的氛围,有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果教师处于烦躁、抑郁、自卑的不良情绪并在课堂教学或与学生相处时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学生会对教师形成畏惧和生疏感,容易使学生也产生不良情绪。有些教师因为情绪问题甚至出现说脏话、体罚学生的现象,这样使学生处于一种焦虑的环境,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措施
[摘要]从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入手,总结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师德师风、业务能力、综合素质三方面培养青年教师的途径和措施,提出学校应采取“积极引导、全员参与,严格要求、教学相长”的总体方针,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青年教师培养。
[关键词]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措施
近十年来,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尤其是如何进行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成为“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难点问题,备受职业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以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近五年来,在校内21名专兼职教师中,30岁以下刚从事教育的教师有7名,30岁至45岁年龄段的一线骨干教师仅有3名,其余均为48岁以上老教师,主要从事课堂教学。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对提升教学团队整体专业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专业竞赛能力和教科研能力,改善教学团队结构,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梯队建设,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主要来源于学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本科或研究生所学的专业课程理论化强,所学内容与职业院校开设的大量职业岗位技能性课程内容有一定差距,需要青年教师进一步大力加强学习。
2.青年教师长期从事学科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学情特点等缺乏了解,上岗前缺乏充分的教育教学准备。
3.青年教师缺乏必要的职业岗位技能和业务学习,对职业岗位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理解不到位,进步缓慢,影响重点课程的教学质量。
高校青年教师情绪管理探析
一、高校青年教师产生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
首先,负面情绪会使高校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受到危害,如果长时间存在负面情绪,还会降低食欲,导致消化不良,睡眠质量不佳,精神萎靡,免疫力下降,使生理机制发生紊乱。情绪影响着人的内在动机,消极情绪,如自卑、痛苦、恐惧等会使人们的活动积极性降低,而积极情绪,如自信、快乐等则会使人们的活动能力提高。所以青年教师长时间存在负面情绪,会导致其没有工作激情与动力,工作状态不佳,严重时还会产生离职意向和职业倦怠。其次,负面情绪会降低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教师将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然而当教师存在负面情绪时,教学质量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教师通常会直接处理出现的课堂问题,比如通知家长、点名批评学生等,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导致师生关系差,而且教师的思绪混乱,会使知识讲解过程受到影响,自然会降低教学质量。最后,负面情绪会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举止和言行反映了自身的情绪状态,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若教师存在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且表现在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感,久而久之,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二、高校青年教师的情绪管理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高校校园是青年教师的工作地点,自然会对其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校园管理者有义务为其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避免其长时间存在负面情绪。学校在考核、评价教师的业绩时,应当创造一个公开有序、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不再单纯按照传统观念“论资排辈”,需要了解青年教师的内心诉求,并且使其合理需求得到满足,提供机会使其能够充分表现自己,为其创造培训与进修的机会。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在管理、教学等方面勇于创新、取得突出成绩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为使其经济压力减轻,应当将其经济收入和奖金等适当提高。与此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要帮助并指导青年教师,使其工作压力减少。可以选择与青年教师特长、专业等相适合的老教师指导其课题申报、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工作,使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培训广大青年教师共同的问题,开展座谈会,鼓励新老教师交流工作经验,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适应角色转换。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传达给青年教师。多举办团体活动,营造平等和谐、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对于生活困难的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多鼓励与肯定青年教师,使其自信心增强。
(二)调整认知结构,积极应对挫折
青年教师不要对自己过分指责,看待自己时多运用赞赏的眼光,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成功的体验使自信心增强。面对挫折时不可过于消极,而要承受和化解压力,逐渐成长和承受,有能力面对挫折。首先要建立正确的信念,摒弃以往糟糕至极、过分概括或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信念。存在这三种信念的人们在碰到各种挫折时,很可能过度消极,甚至会一蹶不振,或者产生一些偏激的思想,所以青年教师要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不断充实,使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提高,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可以客观、理智地分析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驳斥不合理信念,积极调整和转变情绪。
高校督导制度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摘要]依据四所高校青年教师及教学督导的调查数据,课题组分析了高校教学督导工作面临的问题,利用列联表统计检验方法实证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培训有助于其教学能力的提升。课题组建议学校管理层加强教学督导队伍的专业建设,提高全体师生对教学督导的深刻认识,建议教学督导部门联合二级学院共同培训青年教师,强化督导的沟通、反馈,建立督导结果的申诉制度。
[关键词]教学督导制度;队伍专业化建设;反馈申诉;教学能力提升;列联表卡方检验
一、背景研究
2012年,国务院正式颁布《教育督导条例》,明确规定把各级各类教育纳入督导范围,为高校建立和实施督导制度提供了法规依据。教学督导是一个为提高教学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活动,它履行着巡视、检查、监督、评价、反馈、指导、咨询、服务等职能。关于它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它的改革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赵君、徐苗、荣德生、李洪珠[1-3]分析了法国、美国、俄罗斯教育督导制度的特色,提出我国教育督导的改革要走精简提高之路。朱冬姣、谭智力[4]从教学督导制度执行过程分析教学督导员制度存在的问题。也有不少文献[5-11]对教学督导工作职责、方法及成效,督导员的选拔、专业素养的提升进行研究。梁杰华、张辉[12-13]则把视角拓展到普通高校之外,研究高职院校及民办高校教学督导制度建设的问题。这些研究,分析了督导制度的缺陷,提出了改进建议。青年是按年龄划分的人类群体,不同国家、不同组织、不同领域对青年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实施办法》中规定选派对象“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综合官方文件和其他因素,本文选取的调查对象中高校青年教师的年龄上限设定为40周岁。教育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对于教学能力的定义,学术界目前没有固定统一的界定。在《教育大词典》中,顾明远认为“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一般能力指教学活动所表现的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指教师从事具体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14]。周川在《简明高等教育》指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的可能性,它反映出教师个体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15]。还有学者认为“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实践过程中,直接影响其教学活动任务顺利完成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体,是教师综合素质的综合表现”[16]。“教学能力就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指导学生学习、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是教师的教学认识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所达到的一种综合水平,这种综合水平所表现出来的是教师系统化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充分融合,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17]。“教学能力的内涵是教师具有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18]。学者们从不同的侧面对教学能力的概念进行了丰富的界定,尽管内涵不同,但以下共识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综合能力、特殊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表现,是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二是教育活动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息息相关,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高低既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优劣,也最终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理解程度和运用程度。三是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从对青年教师的调查入手,着眼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研究高校督导制度创新。
二、调查研究
(一)调查方法调查方法及问卷质量
首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省属四个二本院校的150位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96.58%。其次使用整群抽样抽取40多位教学督导,通过深度访谈获取辅助资料。问卷内容包括:青年教师基本情况、青年教师上岗前的准备情况、对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视情况、对教学培训的看法、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情况、对教学督导工作的看法等32个问题。从青年教师教学现状与需求、督导工作成效等维度,对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模式的有效性问题进行实证分析。问卷整体项目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Alpha系数为0.901。其中,一级指标的CronbachAlpha系数依次为0.842(青年教师上岗前的准备情况)、0.901(对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视情况)、0.913(对教学培训的看法)、0.669(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情况)、0.921(对督导的看法),表明本研究测量工具具有较高的信度,问卷内容效度符合要求,问卷质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