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培训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期货培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期货培训总结

高校金融保险教学创建思路

本文作者:曹伊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全球化趋势对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金融保险的专业性质和内容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金融保险专业的课程包括专门研究金融保险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重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实践课程体系。因此,金融保险专业教学一定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金融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一、高校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大连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我国北方的优良港口,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近些年来金融、保险、贸易、物流、航运的发展,都让大连具备了成为东北亚金融中心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大连拥有东北地区唯一的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更是东北地区稀缺的金融资源。大连市政府也在2009年制定了《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09-2030)》,明确把大连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作为重要目标。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相关企业的密切配合,而企业如果希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就成为重中之重,金融人才不可或缺。因此,大连高校一定要抓住机遇,培养适应城市发展规划的、适应金融保险市场需要的、适应企业用人要求的理论与实践技能高超的复合型金融保险人才。

(二)增强高校教学能力

作为高校而言,对于金融保险人才的培养必须要适应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使其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富有创新意识、通晓国际金融市场运作规则的“市场型、国际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已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并开出一批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按照现代高等教育应实现基础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基本要求,构建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体系应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满足专业课程结构及现代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各高校金融保险专业都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高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符合教育部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能够更加突出办学特色,能够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使高校发展具备更多的优势。

阅读全文

企业风险管理研究论文(3篇)

第一篇:企业财务战略风险管理研究

一、引言

理财柔性是企业财务系统快速应对不确定性风险和复杂易变的财务环境,控制财务风险确保财务安全的一种综合防控方法。传统的理财观念在日益复杂的外部不确定性环境中变得力不从心,问题逐渐暴露,这就有了转向柔性理财财务风险管理方式上来的需求。该方法的核心是让财务目标吻合财务环境,有效规避在财务管理目标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确保财务战略目标的有效执行。财务的竞争能力可以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其竞争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对各种财务战略风险进行全面管理,除此之外还与企业的一系列制度建设有关系。因此,要降低风险就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降低风险、化解风险。随着企业对财务的重视,尤其是对财务战略管理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对财务战略风险管理的深层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基于理财柔性理论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内涵与特征

(一)理财柔性内涵及特征

(1)理财柔性内涵。

信息变化导致的企业外部宏观、微观环境的变化,最终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使得企业的资金筹集、投资活动、净利润的分配等资金活动处于不确定性当中。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系统,高效快速地处理不确定性风险,及时解决问题。这种通过快速和经济的方法处理金融活动环境变化引起的财务风险的综合控制能力,就是理财柔性。

阅读全文

证券投资学演示法教育内容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金融证券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证券投资理财知识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这些需求推动了《证券投资学》理论与实践的大发展,也使这门课程成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和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选修课。诸多教师同行已经就如何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多方研究论证。笔者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仅就如何应用演示法进行《证券投资学》课堂理论教学,谈一点心得体会。   1.演示教学法的含义及其在《证券投资学》理论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1演示教学法的含义   演示教学法即教师借助某种道具或多媒体,把生活中一些具体事例通过简单明了的演示方法展示给学生,从而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原理简明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原理的认识和理解。演示教学法直观、鲜明、生动、真实,集合了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模式的诸多优点。其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寓学于乐、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很有帮助,因此在物理、化学、体育、信息等学科教学上被广泛采用。它同样也可以适用于《证券投资学》的课堂理论教学。   1.2演示法在《证券投资学》理论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金融学专业课,其教学内容包括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如CAPM模型)、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一些技术分析工具的使用与理解(如K线及其组合分析、波浪理论、KDJ、RSI、PSY等技术分析指标的应用)等等。对于没有股票、期货等证券投资实战经验的大多数本科学生来说,很抽象很难理解,而他们对这些知识又有很强的求知欲。我们当前使用的PPT教学软件信息容量相对有限,其教学内容、信息多是静态的、过去式的,与证券投资实时、动态的特征很不相适应。这使得传统的《证券投资学》PPT教学法很难摆脱灌输式教学的厄运,教学内容还是理论对理论,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佳,还可能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演示教学法则是通过证券公司的网上交易系统,把实时的股票、期货行情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涨跌、盈亏一目了然。教师再把本课程的相关知识点逐一落实在当前的行情中进行讲解,给学生演示银证转账、选股择时、委托下单、操作查询、投资分析查看等交易流程,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根据笔者本人的教学经验看,演示教学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与单一的PPT教学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经管类专业报名参加证券、期货、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的学生很多,《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实际上也是一项职业技能培训。从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的角度看,这门课程的教学应更多的引入职业培训的教学元素,应更多的侧重于实践、使理论具体化,而演示教学法则很好的适应了这些要求。同时,由于经费原因,许多高校不具备建设金融模拟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则教师的演示法教学就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应该进行广泛的推广。   2.《证券投资学》采取演示法教学应具备的软硬件条件   演示法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对授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对课堂教学所需的多媒体、网络、模拟软件等软硬件条件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还要对课堂的节奏、场景、气氛进行系统的安排、设计和把握,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1提高授课教师在证券投资上的实战经验   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没有证券投资(如炒股)实战经历的授课教师,是很难上好这门课的,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在早期学院式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的学习实践大多在学校完成,这使得许多老师在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实战经验却不足。受证券投资高风险、以及资金、时间、个人兴趣等因素的影响,有些《证券投资学》的授课教师甚至连炒股的经历都没有,或参与很少,这必然会影响演示法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解释PSY(心理线)技术指标的运用法则时,教科书上的理论解释是PSY指标在25-75之间为常态分布;>75时进入超买区,应提高警惕,少买多卖;<25时进入超卖区,是很好的买入时机。但这种解释很显然不适合实战投资中风格不同的投资者,会对他们形成误导,因为PSY指标也反映了整个市场或某只股票某一时点的人气状况。有长期实战经验的教师在解释这个技术指标会这么说,PSY指标>75时,虽然进入了超买的高风险区,但也反映了该股现阶段人气旺,所以也存在短线的投机机会,适合于习惯快进快出的短线投资者;而当PSY指标<25时,虽然进入超卖的低风险区,但缺乏人气,短线机会不大,只适合耐得住寂寞的中长线投资者。授课老师还可通过实时行情系统,选择若干只股票的PSY指标及其对应的股价和趋势来验证他的观点。显然后一种的解释与演示,比前一种干巴巴理论讲解的效果要好的多,而只有有着长期实战经历的老师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授课教师有无证券投资的实战经验,对于本学科演示法教学的展开很重要。要提高老师的实战能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授课教师要有意识的去“炒股”,去研究股票、研究投资。这不仅是老师个人的投资理财行为,也是搞好《证券投资学》演示法教学的前提和关键;二是“走出去”策略,学校可以讲一些青年教师送到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实践性学习,使其在较短时间里完成理论与实务的对接;使用证券投资模拟软件进行课堂教学的学校,要对授课老师进行前期的软件使用培训。   2.2为授课老师提供流畅的网络环境   在《证券投资学》课堂理论教学中,演示法教学所需的道具主要是畅通的网络环境、证券公司的网上交易系统或证券交易模拟软件、以及多媒体教学平台。其中,畅通的网络环境最重要。如果上课用电脑不联网,则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网上交易系统无法下载,股票、期货等实时行情就没法向学生展示,投资交易模拟、投资分析演示也就没法进行。多媒体的教学平台目前国内的所有高校都已具备,而金融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和相关的证券交易模拟软件,由于其高昂的建设费用,许多院系望而却步,这更需要为授课老师提供成本低廉的教学网络环境。#p#分页标题#e#   3.《证券投资学》演示法教学的具体内容   演示法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让学生能直观的了解证券投资交易的一般流程,掌握基本的交易规则和买卖技巧;二是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证券投资分析的重要性,培养其通过有效的投资分析去把握短期买卖时机和股市中长期发展趋势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风险和风险管理的意识,以及其对资本市场的敬畏心理,使其未来从事该职业或个人理财时少走弯路。因此,结合《证券投资学》课堂演示法教学的目的,根据该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际运用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演示法教学。   3.1证券交易的演示下载证券公司网上交易系统,授课教师可专门为教学开一个证券账户并存入少量资金,以满足教学演示的需要。然后通过该账户进行各种交易操作的演示,让学生熟悉证券交易从开户、委托、竞价成交、清算交割到过户的整个流程,熟悉交易过程中的各种费用,了解现阶段国内证券市场已经提供的证券种类、交易品种以及它们的盈利模式(如权证、融资融券、股指期货、ETF基金、债券等),熟练掌握各种证券的交易方式和买卖技巧。   3.2证券投资基本分析法的演示   通常所说的证券投资分析,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投资者,不外乎是基本面分析与技术面分析、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分析方法总结起来就是两种:(1)基本分析法;(2)技术分析法。基本面分析法的演示,侧重于提高学生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敏感性,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来把握证券市场未来中长期的发展趋势。同时,课堂基本面分析演示的目的还在于提高学生的行业敏感性和对上市公司微观信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因此,要让学生观察在学习期内宏观、行业、公司这三方面因素发生变化时,大盘和个股的变化。特别关注国家重大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利率、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根据经济、行业发展的周期性变化和我国浓厚的区域经济特征,来掌握证券市场的板块轮动效应,及时把握当前市场的热点行业和热点区域;使学生学会通过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人力资源、高管素质、创新能力、分红能力等基本信息,来选择个股并判断其走势。   3.3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法的演示   技术分析法是根据股票市场的当前行为或过去循环的轨迹来分析股票价格未来变动趋势的方法。它实际上是趋势分析和经验分析法的综合体。该分析法课堂演示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识别、运用主要的技术分析图形(如K线及其组合、各种整理和反转形态)、技术指标,掌握看盘技巧,能对个股或大盘的短期行情做出基本判断。例如波浪理论的技术分析演示,教师可调出上证指数2005年6月998.23点—2007年7月6124.03点—2008年9月1664.93点的K线图,这一阶段的大盘走势就较充分的显示了证券市场中长期走势八浪循环的特点。   《证券投资学》演示法教学的具体内容还有很多,如风险管理的演示、组合投资的演示等等。授课老师应根据金融证券市场不断发展、金融理论、工具不断创新的需要,经常性的调整和更新课堂演示的对象与内容,设计出更为合理的课堂演示过程。当然,演示教学法只是《证券投资学》多元教学方法中的其中一个,要充分发挥其在课堂理论教学中的优越性,还需要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的很好配合,还需要教师同仁的继续实践、创新和交流。

阅读全文

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

摘要:构建金融学专业教学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机制,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衔接机制构建的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考核模式、实践环节和双师型队伍建设等方面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并总结衔接机制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及教师专业能力的共同提升。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遵循关怀学生未来发展的理念,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符合独立学院本身实际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独立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金融学专业教学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如何衔接,以实现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及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金融学专业教学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机制构建的意义

1、适应金融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金融人才素质的要求

我国职业资格认证管理逐渐向行业协会转移,正是行业发展越来越规范的体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行业公信力将不断提高。金融行业的职业技能培养和知识训练如何体现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构建衔接机制的现实意义非常突出。

2、有利于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合、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接轨

阅读全文

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摘  要:衍生金融工具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的各种影响。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人们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作用有所质疑。本文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涵义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字:衍生金融工具  财务管理 

        衍生工具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虽然金融界对其的作用质疑不断,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但这并没有妨碍它在过去几十年中的成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满足了一种重要的商业需求,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涵义及其特点

        衍生金融工具,亦称派生金融工具,是在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是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的未来行情走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来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而形成的新兴金融工具,具体包括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等四种主要形式。其主要目的不是用于借贷,而是用于转移由于资产价值波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即用于套期保值。当传统金融资产价格发生剧烈变动时,人们可以利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满足投机赚取差价或资产保值等需求。

        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以小搏大的高杠杆效应。对投资者而言,衍生金融工具大都是一种保证金交易,只要操作得当,价格变化预测无误,便可以以较少的保证金带来十倍甚至数十倍于保证金的巨额收益,优厚的投资报酬吸引着投资者。

阅读全文

碳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

我国碳金融发展存在如碳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碳金融产品体系不完整、金融机构碳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缺乏全国统一的碳交易标准体系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低碳经济;金融创新

一、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亟须完成碳金融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框架的顶层设计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划,我国将在2016年建成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且预期到2019年,我国碳交易市场将会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最核心作用。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测算,到2020年,我国每年碳排放许可的期货市场价值将会达到600亿—4000亿元,现货市场将会达到10亿—80亿元的规模。从宏观经济而言,碳市场能否真正起到促进节能减排,需要考虑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软着陆的关系,历史经济增长与未来经济增长预期之间的关系;从市场微观参与主体而言,传统金融结构如银行、保险、证券交易机构及基金公司等,需要创新出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型金融模式,围绕碳资产创新其金融产品及服务供给。国家应就碳交易市场同传统金融市场的融合,有效整合建立碳金融体系的各种“碎片化”思想,建立能够推动我国碳金融体系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框架。

阅读全文

书记在市金融工作会发言

同志们:

这次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金融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全市金融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刚才,会议对年度全市金融服务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市人行徐小林行长、银监分局局长、保险协会秘书长分别结合工作职能,讲了很好的意见,总结工作客观全面,安排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符合上级有关精神和我市实际,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年全市金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去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全市金融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国家金融政策,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全市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为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信贷投放快速增长。市政府组织召开了两次大型政银企合作洽谈会,签约金额743亿元,资金到位率76.54%;组织了集团离子膜烧碱、鲁方金属材料公司多金属矿项目等银团贷款,实现投放16.52亿元。各县区也开展了一系列政银企对接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金融机构努力争取信贷规模,积极扩大资金投放,全力保障重点建设和企业资金需求。截至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80.21亿元,比年初增加268.09亿元,增长20.43%;各项贷款余额1189.51亿元,比年初增加255.25亿元,增长27.32%,贷款增幅居全省首位。其中,农行新增53.37亿元,增长30.28%;建行新增40.85亿元,增长30.08%;工行新增38.64亿元,增长22.68%;农合机构新增30.12亿元,增长19.35%;中行新增贷款21.2亿元,增长14.4%;市商业银行新增18.11亿元,增长17.42%;恒丰银行新增15.22亿元,增长264.7%;农发行新增5.48亿元,增长17.91%;邮政储蓄银行新增5.06亿元,增长71.27%;中信银行贷款余额14.11亿元,华夏银行贷款余额10.68亿元,村镇银行贷款余额2.09亿元。

(二)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全市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高效生态定位的产业。其中,制造业新增贷款161.09亿元,增长31.04%;涉农贷款新增153.15亿元,增长28.02%;小企业贷款新增64.46亿元,增长56.14%。银行业表外业务发展迅速,承兑汇票、保函、跟单信用证、承诺等四项主要表外业务总规模406.27亿元,较年初增加212.12亿元,增长109.25%,对信贷资金形成了有益补充。贸易融资取得显著成效,较年初增加38.7亿元,增长67.83%。截至年末,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14.99亿元,较年初减少5.3亿元;不良贷款比例1.26%,较年初下降0.91个百分点,信贷资产质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三)资本市场发展步伐加快。生物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6.9亿元;建安在天交所挂牌;化工、国瓷等企业已进入辅导,化工、集团等企业境外上市进展顺利,总体上形成了“上市一批、申报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结构。证券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各营业机构总交易额1856.99亿元。期货市场发展步伐加快,全市期货交易总额和成交总量分别达到2054.74亿元和236.46万手,同比增长170.88%和61.9%。与省产权交易中心签署了《关于组建黄河三角洲产权交易中心协议》,组建工作进展顺利。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筹。省政府已推荐高新技术开发区纳入国家“新三板”扩大试点。

阅读全文

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革新

一、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缺乏特色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是由专科院校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其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力量、生源层次等各方面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存在较大差距,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目标却缺乏特色,和教学研究型、研究型大学基本没有什么差别;而且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经济金融的发展,金融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再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笼统地定位为高级金融人才是适应不了我国经济金融迅速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专业基本沿用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和实验室教学以及实践实习等设置课程体系,主要注重宏观金融基础理论、专门知识的传授和研究论文撰写的训练,新型微观金融理论和数理知识传授以及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相对不足。虽然宏观金融部分教学可以使学生较好地理解金融政策,但如果缺乏微观金融基础使学生难以深入理解金融的内在本质与运行机制;数理知识的不足使得学生对现代微观金融三大核心理论CAPM模型、MM定理和B-S欧式期权定价模型的学习都可能感到困难,更不用说深刻理解和运用了[1]。虽开设了与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等相对应的《会计原理》、《证券投资学》等课程,但对加深学生对金融市场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开设相对不足;只开设了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证券实时行情分析与交易模拟、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课程,还缺乏外汇行情分析与交易模拟、期货模拟交易与行情分析及保险实务模拟等方面的实验课程。

(三)实践性教学相对不足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专业虽然专门安排了实践性教学,但由于与本地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缺乏深入的合作关系,有的学生找不到金融机构进行各种实习,即使到金融机构的各种实习业大都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深化对金融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强化技术技能培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