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普惠金融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1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不同的方向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包含普通金融专业的全部核心课程之外,再加设了与专业方向相关的核心专业方向课程,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多了“专才”的菇码,这种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在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增强了专业核心竞争力。而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大都以系为单位隶属于经济管理学院,只是作为普通专业而不分具体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也只能是最基础的专业课程,学生普遍反映只学了皮毛,期望能更深人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
1.1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科研与教学不能有效衔接
金融学是一门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然而农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大部分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任何在金融机构的工作经历。另外,由于金融学博士相对比较稀缺,但高校门槛友都要博士学位,因此农业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原专业并不是金融专业,甚至也不是相近的专业。其他专业对口的教师虽然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却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对于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只能是照本宣科或泛泛而谈。农业院校的课题大都属“农口”,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和平台的缺乏,几乎没有纯金融的课题,参考大部分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基本都围绕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方面,结果就是科研脱离教学,不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也不能及时将学科最前沿的研究反馈给学生。
1.2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实践教学包括三部分,实验教学、基地实习和毕业设计。农业院校基本上都建设了金融模拟实验室,但硬件因缺少投人普遍存在服务器落后,计算机老化的现象。就软件来看,证券投资分析软件比较成熟,但要购买相关的实时资讯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很多院校为了节省经费就采取压缩实验学时的办法。而商业银行和保险等相关软件虽有产品,但其开发还处于摸索阶段。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保密性比较强,实习单位接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接收也不会对实习生进行业务操作的培训,更不会让学生亲自上岗操作。金融学专业虽为农业院校的非核心专业,但招生人数却远远高于其核心专业,因此在毕业实习阶段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只能由非金融专业的教师作为其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这就造成“学”与“用”不相匹配,学生用四年的时间学习金融,而最终完成的毕业论文却是非金融领域,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就业。
1.3学生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高校金融教学革新思考
本文作者:张超 李梅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近年来,伴随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市场的加速发展,金融学及其相关专业课程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的关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融专业学生高考入学成绩在各高校一直以来名列前茅,成为集中高校高分考生最多的专业之一,这充分反映了金融专业受到社会青睐的程度;二是很多金融专业开设的选修课程(如投资学、金融市场学等)受到了很多非金融专业甚至非经济专业学生的青睐,选修人数总是名列各专业前茅;三是高校金融专业举办的各类金融活动(如模拟股市大赛等)总是有大量外专业同学参加,而学校组织的金融知识方面的相关讲座也往往成为学校学生中最受欢迎的讲座。在看到金融学科及其相关课程在高校中大受欢迎并不断得以发展壮大的同时,从自身近年来从事金融教育的实践出发,笔者认为目前高校的金融学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引起足够的认识。
一、目前普通高校金融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金融基本知识严重匮乏
伴随我国金融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近年来也曾针对性的开展了一系列面对公众的金融教育活动,如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编写了大众化的金融知识普及性读物《金融知识国民读本》,中国银监会“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2008年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实施“金惠工程”的教育计划等。然而,这些金融活动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以被称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为例,在笔者的教育实践中深切感受到多数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如在笔者承担的一些金融类专业课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同学对一些最基本的金融知识(如股票、债券等)都缺乏了解,也不清楚我国现实中金融市场的最基本发展情况,这使得教师不得不在专业课上挤出大量时间来讲解这些金融学的基本常识。
(二)金融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合理性
对于我国多数高校金融专业本科生的学生而言,进入大学之后,其一般要先学习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数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基础课程,然后再学习金融专业的基础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保险学等,再根据自己的选修方向(如银行管理、投资、保险、金融工程等方向)学习具体的金融专业课。从目前的课程设置来分析,目前金融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仍是以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传统课程为主。这些课程并未摆脱以货币、银行为核心的旧有教学内容,并不能反映近些年来我国金融业高速发展的现状。实际上,现代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是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的研究,而国内很多高校的金融学研究其实质还只停留在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范畴之内。按照国际的主流观点,货币银行学被看作宏观经济学的一部分,国际金融则仅属于国际经济学范畴,显然很多高校并没有将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型学科来看待,因而也就造成对微观金融活动缺乏研究,缺乏微观经济主体与金融市场的实证分析,使培养的金融人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无法解决金融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于非金融专业的学生,在很多高校中根据课程安排,他们往往只能选修《投资学》、《金融工程学》等具有一定难度的金融专业课,由于这些学生通常并没有经过金融基础课的学习,因此学好很多专业课上的内容对他们来说相当困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他们学习金融学的积极性。
互联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作用机制
[摘要]当今时代,我国经济总量已跻身世界前列。在经济总量飞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弊端也一直伴随着。自2000年3月,“三农问题”被首次提升到国家战略,再到党的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三个具体实施阶段,都有意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践行普惠金融的一大举措,以其便利性、包容性和可得性,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法律规范的完善,互联网金融逐步走向正轨,将进一步发挥其在农村经济中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农村经济;作用机制
一、互联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的现状
(一)现状分析
自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至今,互联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国家政策层出不穷。从2016年1月和2017年2月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先后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加现代农业”“拓展农业产业价值链”,到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的“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再到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都在探寻农村经济的均衡发展。而互联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创新路径,不断探寻互联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农村经济更健康发展。我国农村经济虽然在不断发展,但相对于城市地区呈现明显的落后水平。无论从资源、资本还是人力方面,较之城市地区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人力资本方面来说,更多高级人才会将地区独特的生产资源与经济效益相匹配,带来正的外部性;对于资本方面来说,资本会寻求成本收益最大的市场,农村地区的有效需求和基础设施开发不足,导致资本对农村地区产生一定程度的排斥,对农村经济不利;对于资源方面来说,由于过去经济政策和地方扶持优先发展城市,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地区很多资源不足,现有资源也没能充分地利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弊端。互联网金融以其包容性和可得性,自其产生以来就发挥这巨大的长尾效应。而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中坚力量P2P网贷平台也在不断发展。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见图1和图2),从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至今,P2P网贷平台每年的平均借款期限不断上升,由2013年的4.73个月上升至2018年的12.65个月,居民用款年限约增长2倍。随着互联网金融后台技术的不断完善,受众人群的不断扩展,城市市场逐步区域饱和,更多互联网金融平台将眼光放于农村市场的开发。互联网金融包含互联网技术及金融两个方面的特性,对农村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互联网金融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更广泛的金融形式,在获得丰富的金融服务及产品的同时,也能够实现交易双方更为直接的沟通,减少了传统中介的交易成本,降低了传统金融交易门槛。从《2016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出,数字信息技术的运用拓宽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其针对性。因此,无论是传统银行、专业市场,还是电商龙头、农业规模企业,纷纷利用互联网金融试水农村市场“蓝海”。随着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到现在已有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保险以及P2P网贷、众筹等多种模式,再加上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平台探寻农村市场,进一步强化了互联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的互动。网贷之家研究中心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1月底,仅P2P网贷涉农业务累计成交总额约为1138亿元,在整个P2P网贷行业中占到1.77%,而涉农业务平台正常运营数量共112家,在正常运营的P2P平台中仅仅占到5.88%。而仅从1月来看,当月涉农业务成交量环比下降16%,为30.67亿元。平均借款期限约为7.4个月,相较于同期的P2P网贷行业平均期限低约3.22个月。本文从网贷之家搜集到不同地区龙头P2P网贷平台在2017年涉农贷款成交额,如图1。其中,北京地区翼龙贷平台仅2017年涉农贷款高达186.19亿元,新疆地区的丰汇金融涉农贷款在2017年仅0.88亿元。由此可见,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不均衡,因此,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服务及农村经济作用的发展空间依旧很大。
(二)互联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的现有模式
1.农业产业链模式。农业产业链模式是指大型农业企业依托于互联网金融,通过进行大数据分析,服务于农村经济的模式。其特点是无需抵押,通过农业产业链开展业务,利用长期积累收集的后台数据资源,减少行用评价成本,降低风险。典型的以大型“三农”服务商大北农为例。大北农依托互联网交易平台数据,对养殖户和经销商的信用有了系统的了解,将收集到的信用数据整合处理,构建出大北农自身资信管理平台的农村信用网络,从而促进企业与农村养殖户和经销商直接的高效对接。2.基于电商平台的农村金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成熟的电商平台通过自身多年积累的大数据信息,依据自身独特的信用评价系统对农户及中小型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并确定相对应的授信额度,满足其在农资设备购买环节和农副产品销售环节的资金需求。例如,蚂蚁金服与京东金融,通过不断扩大用户群体,抢占客户资源,在后台建立属于自己的数据库,针对不同客户进行信用评分。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贷款金额受信用限制、放贷快,使用不灵活,专款专用,仅限农资的购买。无需抵押,能快速解决生产环节中的农资购买问题。3.涉农互金模式。这种模式是信用贷款与P2P网贷模式相结合。优点是无需抵押,可以灵活使用,可以为农户生产提供便利。缺点是金额有限,只能在贷款额度之内进行资金的使用,而且风险不容易掌控。其中,宜信农商贷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以自建“农商贷”服务网点的模式,为农民提供无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农民生产和创业,并提供保险、租赁、理财类服务[3](P121-122)。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国际经验及借鉴
摘要: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从20世纪50年代起形成,历经六十多年的改革完善,基本形成劳动者老有所养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发达西欧及美洲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发展历程为借鉴,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新变化,通过分析论述,提出了几点符合我国当代社会和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养老金融
一、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基本概况
(一)类型概况
养老保险体制作为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良好发展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国普遍实施,即劳动者达到法定年龄并退休后,从政府、社会或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得到经济、物质和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性,一是强制执行性,符合相关规定的单位及个人都要参加;二是保险资金来源多元化性,一般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和个人共同承担,抑或是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三是制度实施时限性长,范围广,资金规模宏大,必须采取专业化、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目前国际上通用养老保险体制主要有三种,包括传统型、国家/联邦统筹型和私人储蓄型养老保险体制。传统型养老保险体制始于欧洲德国,现已为世界主要的养老保险体制。传统型养老保险依靠立法强制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缴纳保险费用,政府部门给予保险基金一定的支持,起辅助作用。这种体制适用范围广,以法律的强制性实施,养老金的数额与参保人员的缴费的年限、金额挂钩,不进行缴纳不许领取养老保险。在这种体制下,以政府财政支出作为担保分担一定的风险,需在基本养老保险以外创建以企业、劳动者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保险体制。国家/联邦统筹型养老保险体制又分为福利型和国家型。福利型养老保险指以政府财政支出负担全部养老保险费用,是保险的主体,例如熟知的欧洲英国养老保险体制———“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障制度。其适用对象范围十分广泛,全体公民都是参加养老保险对象;养老费用由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税收等方式支付,现收现付制是该方式的主要特点;该方式还具有法定强制约束性,并且与疾病、失业等保险组成齐备综合的社会保障体制。前苏联时期曾在广泛实行国家型养老保险体制,其适用对象仅限于社会的劳动者而非全体公民,这种体制现已基本取消。储蓄性养老保险体制强调的是市场运作,其养老保险的费用由个人和企业单位承担,通过建立个人账户来实现。世界上仅有新加坡、智利等个别国家地区采用该养老保险形式。
(二)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现存主要问题
1、养老资金收支缺口突显
网贷平台信用评级机构发展建议
[摘要]P2P网贷平台在我国经历了成长期、爆发期、洗牌期,目前正走向合规。P2P网贷平台评级机构可以提供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有利于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目前我国P2P网贷评级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减少,评级指标不明确,公信力缺失以及数据来源影响评级结果等。因此,应确定评级机构的行业规范,加强可靠信息的收集,定期评价评级指标的科学性,以促进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P2P网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P2P;评级机构;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相结合的产物。自2014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连续五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业务模式,由我国首家P2P网贷平台“拍拍贷”在2007年引入。在政府的重视和相对宽松的监管下,P2P于2015年进入了爆发期,其正常运营平台数达到高峰———3464家。但是同样也因为前期缺乏监管,我国P2P网贷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集聚了越来越多的风险。P2P频频出现问题平台,暴雷和跑路事件层出不穷。2017年底监管政策连续出台,2018年底监管层又出台了多份政策引导清退文件,引导P2P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年停业及问题平台总数为723家,2018年为1279家。监管引起了行业剧烈动荡,平台数持续减少。2019年包括红岭创投在内的多家平台宣布转型,另有如团贷网、温贷网等暴雷。截至2019年6月,运营平台数有844家。P2P网贷平台信用评级是指网贷评级机构在收集各网贷平台公布的信息、数据的基础上,依据专业化的模型对数据进行量化的成果。网贷平台信用评级机构就是从事网贷平台信用评级的中介服务机构。2019年网贷平台面临大量清退和转型,因此防范平台风险,建立独立的第三方信息评级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P2P网贷平台信用评级的作用
(一)提供信息,减少逆向选择
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自身的资源受限,投资人往往会重点评估平台实力而非评估项目质量。网贷平台信用评级排名可以帮助投资者完成初步筛选。徐婧等(2019)通过分析2016-2017年的100家P2P平台数据,结合评级报告得出在政府监管下,评级结果对P2P平台成交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评价排名越靠前,平台成交规模越大。不同的P2P平台提供的利率不同,但可能会出现“柠檬市场”,存在着逆向选择问题。P2P平台评级有利于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例如一些问题平台在跑路前会提供高于市场平均利率的收益率,用以吸引投资人投资,获得高成交额。
(二)降低交易成本
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路径3篇
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篇1
[摘要]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反省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不确定性知识视域研究专业硕士案例教学发展的特性有助于案例教学的持续改革和发展。进一步优化案例教学的实施路径,应重塑案例教学的价值观、构建案例教学的生态观、建立案例教学的多元观和发展案例教学的纵深观,实现培养具有协调与个性、实践能力与实践智慧、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案例教学;不确定性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
随着时代不确定性与社会快速多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速改革,发挥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职责和使命,更好地迎接不确定世界的机遇,增强应对不确定世界的挑战能力,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找准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路向。案例教学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应对不确定性世界的综合素养,成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
一、不确定性知识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
(一)知识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知识是与确定性知识相对而言的。确定性知识是探索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中积淀的可言或可视化的知识,如规律、学说、理论、原则等被规则化的知识,通常可以用语言数学图表、公式方程等表达和传播。不确定性知识是探索和应用知识的知识,是反映事物和行为的随机性、不肯定性、不稳定性和非完备性的知识,其实质是能力[1]。不确定性知识是时代不确定性和快速多元发展的必要知识,主要个体是在面对不可知以及应对不测事件和处理时的重要知识。波拉克在《不确定的科学与不确定的世界》中指出:不确定性远非前进的障碍,它实际上是创造性的强烈刺激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2]。不确定性知识观强调知识发展的独特情境和价值判断,与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主张的知识观相类似,认为知识总是内在于个体的。从这一视角来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知识动态性和发展性,进一步落实到学习者的知识获得过程,就是学习者如何生成和积淀探索和应用知识的知识,即实践性知识、反省性知识和创造性知识等不确定性知识的学习、获得、积累的过程。
探讨大数据下政府服务科学计量分析
[提要] 近年来,广东省政务公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对于境外人士或企业的政务服务未有完善的服务体制机制,这无疑成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阻碍之一;同时,广东省作为与境外同胞及国外友人交流密切的一线城市和地区,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有助于吸纳更多人才。本文从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检索到 908 篇论文,对被引文献进行综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可视化软件,对作者的关键词、主要研究机构、国家和出版物来源进行文献耦合并详细分析,揭示政务公开工作相关现状,从而提供更完整的图景。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广东省政府作为与海外同胞和外国友人交往密切的一线城市和地区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电子政务;社会科学;文献耦合;科学技术
一、引言
广东省作为全国人口基数最大,外来人口流入量最突出的省份,在政府服务的创新和提升上扮演领头羊角色,通过创新和提升面对境外人士的政府服务对于推进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具有重要意义。2015 年 11 月 3 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 年 10 月29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 年)规划纲要》提及支持内地与港澳开展创新及科技合作,支持港澳中小微企业和青年人在内地发展创业,支持共建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内外地政务服务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必要性,坚定了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的战略核心。
二、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为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基于此,政务服务的创新是有必要的,政务服务的创新和提升面对境外人士的政府服务对于推进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作为与境外同胞及国外友人交流密切的一线城市和地区,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能力,有助于吸纳更多人才,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从而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更具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学生信用风险防控教育机制探究
【摘要】大学生信用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其现状,寻求从诚信教育的概念、必要性、途径来开展大学生信用风险防控机制,达到教育之根本。
【关键词】网络信贷;大学生;诚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日常生活思维理念的变化,网络信贷越来越被中国公民所接受、运用,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已成为网络信贷的业务继续扩展的对象,超强的需求性、非理性性、冲动性等特点让大学生在网络信贷的洪水中不能自拔,越陷越深,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各高校加大力度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信贷相关知识传播,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政策的效力总是差强人意,网络信贷这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学生的自身本质特点等都限制了政策的效力,更甚至陷入信用风险的漩涡,如何在网络信贷的环境下增强大学生信用风险的防控,本文澄源正本,从大学生本身的源头——诚信教育来进行研究,从而寻求更优策略。
一、目前的发展现状
通过陕西省大学生信用认知的调研显示,60.65%大学生的日常经济生活每月资金完全没有盈余,甚至还有负债,资金大部分用于个人旅游、恋爱、享受等消费。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只有31%的学生选择使用网络贷款来弥补资金短缺,其中蚂蚁花呗、天猫分期、唯品花、京东白条占九成以上,只有一成的学生会选择其他P2P网贷平台贷款,但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小额小贷。在诚信方面的调查,92%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不诚信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同学中借款不还的情况比例高达51.98%;认为“个人对信用的理解程度和自觉”对个人诚信影响最大,占比58.80%;有88.39%的大学生认为诚信对未来就业和社会发展有影响,应该建立个人诚信或者信用档案;有72%的学生愿意或者应该通过学生活动、手机APP、培训讲座等多元化方式学习信用方面的知识。以上数据明显看出,大部分大学生没有理财意识,对信贷知识了解甚少,资金经常短缺,喜欢用购物网站平台的贷款项目,运用第三方P2P贷款平台很少,小额小贷,基本上都有按时还款的意识,但同学中借款不还的情况比较严重,缺少信用风险的概念,希望学习相关诚信以及信用、理财方面的知识。
二、诚信教育的概念逻辑分析和必要性
(一)诚信教育的概念逻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