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经营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品牌经营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品牌经营论文

中文科技期刊健康持续发展的方法

1.差异化办刊

作为编辑人员,无法改变大环境,只能在体制框架内尽快找到适合本期刊的战略方向和发展路径,做到差异化办刊,面向不同层面的作者和读者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否则会出现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差异化办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英文科技期刊的差异;二是中文科技期刊之间的差异。在现今的形势下,英文期刊占据着科技期刊生态系统的高位,国内众多优秀的稿件向高影响因子的SCI期刊投稿,这是发展的大趋势[4],所以中文科技期刊定位于办成国际领先的期刊是不合时宜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办刊定位宜着眼于科研成果在我国的传播,尤其是与技术应用相关的期刊,更应该定位于为我国读者服务。中文科技期刊应该积极获取来自于实践并用于指导实践的论文,这也是我国读者迫切需要的。那些能够应用于国计民生、服务于社会发展与建设的科研成果,涉及技术转化、行业实践的高水平论文,将会有效地指导行业实践,并成为技术发展的源动力,这是适合中文科技期刊发展方向的。中文科技期刊之间也应该存在差异化办刊,确定办刊的重心和立足点,明确服务人群,突出期刊特色,将特色融入办刊模式、期刊内容及期刊管理等方面,避免期刊千篇一律,毫无差异。

2.走品牌之路

中文科技期刊要积极塑造品牌形象,争取做到在同类期刊中脱颖而出。在树立品牌形象过程中,要牢记学术质量和服务意识。优质的论文、特色的品牌栏目是突出刊物特色、增强期刊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有效方法。中文科技期刊编辑应注重了解本学科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动态,采用积极约稿的方式争取优秀稿源,引导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将在中文期刊上。另外,编辑可以根据本学科发展的特点和期刊发展的需要确定一些热点和前沿的问题,有目的的组织一些高水平的研究专题,以专栏或专刊的形式发表[5]。在传播品牌形象时,要采取多元的、丰富的传播策略,逐渐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对于已被国际数据库收录的中文科技期刊,在进行国内宣传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数据库进行展示,有针对性地增加长英文摘要和英文图表题信息,提高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国内学术地位,提高品牌价值。

3.市场化经营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发展道路是科技期刊生存的必然选择。中文科技期刊编辑部应加强多方面经营和广告意识。(1)多方面经营。包括举办学术活动、组织学术培训等。学术期刊举办学术活动已成为一种盈利模式,是刊物的一种生存方式。优秀的科技期刊对作者和读者具有强大的号召力,编辑对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对作者和读者的需求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编委及审稿专家又是学科研究工作中的精英,这些都是组织学术活动的资本。这样既能达到盈利的目的,同时也能扩大刊物的凝聚力和知名度。(2)广告经营。广告收入是学术期刊生存与发展的一个资金来源。学术期刊属于小众媒体,其读者的细分程度较高,广告对象定位清晰、准确,因此期刊投放的广告更具有专业性和精准性,利于锁定目标受众。在新形势下随着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我们也应该改变广告经营的模式,不仅仅可以在纸质期刊上刊登广告,还可以在期刊网站、微信等新媒体上刊登广告,从而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

4.数字化与网络化传播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复合型编辑培养与能力提升

1数字出版的时代背景

数字出版的概念诞生于传统的纸质出版内容和新型的媒体介质基础之上,伴随多媒体新技术的出现、互联网时代的繁荣、通讯业的发展,数字出版这种新兴的出版形式应运而生。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手段为沟通渠道,将出版内容数字化,将出版过程网络化,它的出现给原有的出版产业链带来了革新。在其背景下,“数字化生存”这个新概念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方面,人类社会真正进入数字化时代,无论老小都生存在这种被手机、电脑以及各种数码产品包围的数字化环境中;另一方面,数字化的技术革新对很多产业带来了挑战。在传统媒体环境中,相当数量的报纸、杂志已经成为最先倒下的沙滩前浪,而可能就在十年前,这些单位如日中天,完全无法想象今日的局面,它们没有在数字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而科技期刊,这个与杂志属性一线之隔的战友要如何在这场数字化战役中求得生存?经过分析与调研,我们发现新时代的科技期刊已经悄然发生改变:

1.1新时代科技期刊生产复合型的出版产品

从出版物形态方面来说,新型科技期刊的最终产品,不再局限于原有的传统论文,还有增强型论文、全过程论文、数据论文、双语论文等,这些论文的共性是在传统论文的基础上,提供给读者有关论文的更多信息,比如过程数据、论文写作思路PPT、实验过程视频等,这些与传统论文一并注册、登记、、分享,但增加部分可以不印刷出版,通过数字平台能够自由获取,与传统论文一同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复合数字作品。

1.2新时代科技期刊采用复合型的经营模式

数字出版时代背景下的科技期刊越来越多地采用复合型的经营运作方式,以《金属加工》期刊社为例,其打破传统的纸刊发行模式,以四刊带两网的形式,将现有资源、内容、服务进行创新,同时,期刊社开发APP并悉心经营微信公众号,从产品经营走向品牌经营,由为用户提供单一的内容服务到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解决方案转变。目前公众号粉丝已达46万,在业界成为龙头标杆。这样说来,数字出版时代背景下的科技期刊已然带有复合属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如此渴求数字化、复合型的编辑出版人才。但是面对这种形势,出版行业的编辑队伍却呈现一种滞后的现象。一方面,出版行业不缺乏专业学科编辑力量,甚至随着高校教师岗位的要求的限制,许多科技期刊都招到了博士学历的专业人员,同时编辑部里老编辑们长于案头,经验丰富,逐步形成梯队;另一方面,集多项才能于一身,特别是能够灵活使用新型数字化技术手段的、且工作经验丰富的编辑出版人才却又十分紧缺。

2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基本素养

阅读全文

学术期刊品牌推广与编辑人才培养

一、学术期刊品牌推广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已进入通过创造品牌、发展品牌,提升品牌求生存、求发展的新阶段。重视并加强科技期刊品牌的建设是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发挥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的作用

学术交流活动通常云集了某一研究领域的众多学者、专家、青年科研人员等,而这些人员又同时是学术期刊的专家、作者和读者。学术期刊通过参与学术会议,将自己刊物中有较高影响力的论文向与会者推广,并刊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重点报道方向。

(二)凝聚期刊编委会的力量,打造专属化品牌

期刊的编委会成员大都是本专业方向的领军人物或优秀的学者,往往代表了一本期刊的地位,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行业的影响力有着相当的分量。国内一位优秀的学者通常是多本学术期刊的编委,每本期刊都在争夺优秀的学术论文。2013年《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为纪念创刊60周年,出版了2期编委特邀专刊,刊登40余篇高水平论文。通过这种特殊的纪念日,用情感将编委联系在一起,得到广大编委、专家和读者的认可,同时也提升了期刊品牌。

(三)借力国际知名数据库平台和互联网搜索引擎

阅读全文

酒店品牌企业文化本土化策略探析

【摘要】企业组织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企业员工与外界消费者对企业总体的文化形象的认知,是企业各方面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产物。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个地区甚至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工具,起到了提高企业组织凝聚力、员工整体素质以及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程度的作用,进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论文分析了国际品牌酒店企业组织文化现状,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对策和建议,以使国际品牌酒店适应本土,更近一步地得到发展。论文以烟台南山皇冠假日酒店为例,从企业文化视角探讨国际酒店品牌本土化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建议。

【关键词】企业文化;本土化;烟台南山皇冠假日酒店

1国际酒店品牌本土化发展现状

在中国旅游业迅速崛起的同时,中国的酒店行业也迅猛发展,致使国际酒店品牌不断入驻中国,目前的本土化国际酒店有希尔顿、万豪、香格里拉、洲际及其旗下各大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例如,在烟台,有烟台鑫广万豪酒店、烟台南山皇冠假日酒店、烟台世贸希尔顿酒店、烟台金沙滩喜来登酒店等国际知名品牌与当地开放商合作的豪华酒店,在本地的认知度比较高,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大,在当地的影响力也较大。国际品牌酒店的扩张速度也日益加快,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引进来”政策的推动下,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有40余家国际酒店管理集团进入我国市场。

2烟台南山皇冠假日酒店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酒店企业文化主要包括4个方面: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第一,物质文化包括酒店的建筑装修风格、陈列方式。在体现酒店管理品牌的特点后,还会融合本地特色,以沿海地区为例,在酒店房间设置上,会安排海景房和阳光房(市景房);在酒店餐饮部设置上也会融合当地美食,体现当地特色。第二,行为文化包括员工的整体素质、仪容仪表、行为规范等方面。在体现不同酒店品牌特点后,也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行为文化,主要体现在员工身上,在服务业中,员工与客人的主要接触方式为沟通交流。第三,制度文化包括酒店的管理、运营制度等一系列国际酒店管理品牌在长期的管理经验下形成的独特的制度体系,包含了管理集团的管理经验以及每个酒店总经理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并且也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改进。第四,精神文化,即国际品牌酒店在长远发展以来形成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等。精神文化同时也作为区分不同国际酒店管理品牌企业文化的重要依据之一。

3烟台南山皇冠假日酒店企业文化在酒店经营过程中的作用

阅读全文

小微旅游企业现状及发展

摘要:旅游业已经成为拉动甘肃景泰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动力,但由于景泰地处内陆,规模小、知名度低,制约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对该区域内小微旅游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助力景泰小微旅游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景泰;小微旅游企业;数据

甘肃景泰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通过不断地开发与建设,景区基础建设逐渐完善,旅游行业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为甘肃景泰小微旅游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此展开实证调研。

1甘肃景泰县小微旅游企业概况

1.1景泰县旅游资源

景泰县地处甘肃中部,腾格里沙漠边缘,历史悠久,遗迹众多,是丝绸之路北线上的交通重镇,更是黄河文化和丝路文化的交汇地。当地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集黄河、石林、绿洲、民俗等于一体,山水相依;敦煌影视城是我国西北最大、最完整的影视拍摄基地,蕴含着浓郁的西域风情,重现了唐宋时期西部重镇敦煌的雄姿;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沙漠绿岛”具有独特的森林生态;建于北魏的五佛寺石窟有着浑厚的人文景观资源;“中华之最”---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是一项跨省份、跨流域、大流量、多梯级的工程,是水利建设史上的一面旗帜等。

1.2景泰县小微旅游企业

阅读全文

学术期刊传播力建设路径

学术期刊是服务于知识推广,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的媒体。作为媒体,就要研究传播效果、传播力。国内最早界定传播力概念的是刘建明于2003年提出的,传播力是媒介传播力的简称,指媒介的实力及其搜集信息、报道新闻、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能力[1]。他认为,从外在层次上看,传播力包括媒体规模、人员素质、传播的信息量、速度、覆盖率及社会效果,其中传播效果是媒介传播力的主要表征[2]。传媒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周志懿认为,传播力包括传播的信息量、传播速度与精度、信息的覆盖面以及影响效果,可以用传播的速度、强度、宽度与精度四个指标去考察[3]。因此,加强学术期刊传播力的建设路径要以经营的思维,围绕传播的内容、方式、规模、人员素养、营销策划等方面来进行。

1大数据理念赋予“内容为王”新含义

传播力的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传播内容的好坏。学术期刊是内容产业,有一流的内容,才有一流的效益。要确保好内容,就要建立一支好的作者、编辑、专家队伍。然而在大数据理念下,“内容为王”在传统内容之外又有了新含义:一是以“全产业链”的模式,对内容资源进行整体的集约整合,将内容、作者群、读者群、网络出版平台、数据库、OA处理系统等整体推出,形成学术期刊内容传播的整体效应、规模效应、平台效应。二是深度挖掘科技信息内容,开发衍生信息。在大数据时代,用户的需求呈现定制式、多层次、差异化的特征,学术期刊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仅提供论文的目录、摘要、正文,还要提供与论文相关的作者信息、科研信息、点评信息、行业信息等扩展内容。针对这些衍生信息,可在网站增设读者交流社区、专家在线咨询、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模块等,也可灵活办刊,栏目设置多样化,出增刊、副刊,设立科研动态报道信息。《英国医学杂志(BMJ)》的“新闻”栏目、《NEJM》设置的“视点”栏目,主要报道医药领域的政策、事件、科研成果等动态新闻信息,便于读者了解比较全面的信息。《中华医学杂志》设有《医学动态》,向读者介绍国内外的医学科技新闻。《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每年出版一期增刊,介绍科普知识[8]。这些个性化的办刊方式,加深了信息的传播强度和深度,满足了一些用户的个性化、边缘性需求,提高了服务的互动性、高容量性、实用性、时效性。三是学术期刊编辑对内容的主动引领,即在编辑过程中,在不改变原稿基本信息的前提下,根据学术期刊传播的需要,适当加工,赋予新角度、新含义,既引导稿件的内容方向,体现办刊的定位、理念和策划要求,又让读者接受到更加权威、明确、全面的信息。

2注重利用新型传播方式

2.1优质论文优先出版

传播的速度决定了学术期刊信息的时效性和价值。信息传播越快,时间越早,其价值就越大。学术期刊要克服纸质期刊发行周期长、容量有限等不足,实现优秀论文和热点论文的快速传播是吸引读者,扩大传播效果的可行做法。快速传播的做法有:①利用自建网络、合作网络或新媒体在线发表。将学术论文先进行信息化处理,然后在第一时间,实现期刊的预出版。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学术刊物都开设了这样的平台,如Science的“Express”、《Nature》的“AOP”等。②在第一时间将科技期刊论文交给中国知网等优先出版数字平台,可以出版单篇优先、整期优先。排版格式可不同于印刷出版,根据各种数字出版传播载体的特点与优势灵活设定。现在国内通过此数字平台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期刊已有一千多种。③推荐到有影响力的网站或微信平台上,扩大关注范围。例如《煤炭科学技术》就用此方法作为加快传播速度的手段。

2.2发挥新媒体灵活多样的特点

阅读全文

学术期刊数字品牌建设探究

摘要:新媒体时代,新技术、新设备、新媒介的迭代更新,促使传统学术期刊出版行业面临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要增强学术期刊的行业竞争力,发挥期刊在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扩大高校期刊的学术成果影响力,期刊的品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阐明期刊发展面临困境,分析期刊数字化品牌影响因素,提出提升品牌建设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赢得更好的机遇,提高刊物学术影响力,发挥品牌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学术期刊;数字品牌;建设

2019年8月13日由科技部等六个部门联合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国科发高〔2019〕280号)中提出主要目标:“到2025年,建成200家左右拥有知名品牌、引领行业发展、竞争力强的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军企业,使文化和科技融合成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1]据统计,科研工作者获取信息的平均成本已显著下降,网络单篇论文的使用成本是纸质期刊的七分之一,研究者每年阅读的文献数量比以前多25%,阅读期刊的总量是纸质版本的两倍。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学术期刊应当从经营媒体向经营品牌转型,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品牌价值,延伸科学与媒体内容相关的产业链,实现多元化发展。

一、研究现状

针对科技期刊成果的有效传播和期刊品牌以及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研究,是近些年重点刊发的研究热点之一,而且这方面的大多数论文的下载引用频次较频繁,能被学术质量较高的期刊认可和发表;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反映了期刊出版界和研究者对此类研究高度重视,是重要的关注热点。在张立看来,学术出版走向互联网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媒体搬家、将纸质搬向网络进行数字化,第二步是开放获取是,第三步是多种媒体形态的融合出版。向飒利用CIS企业识别系统理论,从理念识别、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入手,构建期刊品牌策划的新模式。[2]杨祖增认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期刊品牌再造要全面提升互联网思维,以内容精致、传播重构、跨界整合为核心,实现从“读者”到“用户”的思维转换。[3]杨丹丹提出了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结合“互联网+”做好连接服务创新,构建基于知识挖掘和社区交互的主动服务模式。[4]王丽娜指出品牌活动是塑造科技期刊品牌形象、提升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吸引优质来稿的重要且有效的手段。[5]李小燕等实现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应组建“领军人才+专才”的团队或联盟,构建传播媒体矩阵,管理运营重视顶层设计。[6]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数量达五千余种,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优秀期刊领军品牌,只是做到大而不强。通过分析学术期刊品牌数字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以及期刊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提出提升学术期刊数字化品牌的有效路径,以期进一步提升学术期刊的科学价值。

二、学术期刊品牌数字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数字品牌观念落后,限制新媒体融合发展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问题

据《2016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和《2017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公告的数据可知,我国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类等科技期刊已达5014种,国际论文被引用频次、高被引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指标都有所提升,我国科技期刊进入到了学科覆盖面齐全、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期刊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新时期。虽然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在还不是期刊强国,在出版质量、时效性、学术水平及刊网融合等方面与国际商业期刊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对我国科技期刊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提高学术水平的途径,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提供参考。

1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学术评价单一,学术导向有待完善

2006—2016年我国作者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统计,可见我国作者在SCI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把在SCI、EI等上增加了我国科研成果的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但在目前的学术评价中,存在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唯SCI、EI马首是瞻的局面,把是否在SCI、EI上发表过论文作为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甚至“一刀切”式的对发表SCI、EI论文做硬性要求,这就造成大量优秀论文流失和科研经费浪费,威胁中文期刊的生存。在国内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过分依赖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指标,以影响因子论英雄,评价体系单一,忽略期刊自身学科属性和社会效益,导致大量办刊人忘记办刊初心,把提高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作为办刊指南,被学术评价机制牵着鼻子走。

1.2大而不强,办刊水平有待提高

截至2017年,我国出版的科技期刊已达5000余种,期刊规模在不断扩大,已是名副其实的期刊大国,但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我国2008种科技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628;在2007—2017发表国际论文累计超过20万篇以上的国家(地区)共有21个,按平均每篇论文被引次数排序,中国仅排在第15位,面临数量多,但学术水平和整体实力与世界水平有较大差距的问题。而且,我国科技期刊多附属在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多处于本系统中的边缘地位,在资金扶持、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发展规划上不够重视,分散、弱小、实力不强、集群化发展和规模化经营程度不够是当前的现状。

1.3刊网融合不深入,转型升级有待提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