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烹饪技能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文章从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改革和考核方式创新三方面入手,系统阐述了长安大学硕士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的改革创新举措与实践成效。其中,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文献检索、结构化写作技巧以及投稿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和改进;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改变传统授课模式,结合网络平台,通过加强日常训练和线上线下交流,形成互动教学氛围;考核方式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并根据“五次平时作业×40%+大作业×50%+考勤/课堂表现×10%”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法;教学成效
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是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有理有序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涵盖独立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总结与表达问题等诸多层面,对于其树立逻辑思维判断理念、增强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亦有重要促进作用。目前我国不同领域均已意识到“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刘然认为“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可培养学生的科研设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张杰等认为“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2];李玉中等认为“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扩展专业知识面、撰写学位论文等有重要指导意义[3]。硕士研究生是一股重要的科研力量,尤其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有望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并进入科研岗位,故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其未来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尽管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增设了科技论文写作方面的训练课程,但未根据学科背景的差异性来设置“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及考核要求等;同时,对于刚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对科学研究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论文的阅读与研究积累相对较少,甚至部分学生对科学研究兴趣不高,缺乏对论文写作常识性规则的认知,不清楚论文结构、投稿流程、期刊选择等基础知识[4-5],导致部分高校在学生科技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笔者结合多年为硕士研究生讲授“科技论文写作”的经验,在深入剖析“科技论文写作”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两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优化创新,以期达到提高“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效果的目标。
一、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科技论文写作的基础建立在大量的文献阅读之上,须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消化。首先,当前许多高校“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侧重于写作方法和技巧的讲授,甚至将语言和词汇作为重点[6-7],而忽略了对文献综述方法、科研思维与论文架构等方面知识的讲解。其次,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经常忽略学生的专业背景。比如,进行实用工程技术研发的工科专业、开展基础理论探究的理科专业与从事人文社科研究的文科专业在思维方式等方面往往差异较大,若教学内容不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优化调整,则“教”与“学”间易出现严重的脱节问题。
(二)缺少实践环节。科技论文的撰写相当于烹饪美味佳肴,论文中题目、摘要、引言、结果及结论等板块相当于基础食材,如何将论文“烹饪”成一道有理、有据且有趣的“大餐”需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并在“烹饪”过程中恰如其分地添加各类“佐料”,即写作方式方法。目前传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大多停留在对知识点的传授上,以学生为主体的论文写作实践实训环节严重不足,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加上大部分学生本身论文写作基础较差,无法充分掌握论文写作的整体思维框架及各类“佐料”的使用技巧。
(三)考核方式落后。目前,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以学生期末完成一篇简要的科技论文为主要考核方式[8]。大部分学生则根据所查找到的文献照猫画虎,随意堆砌文字,论文本身与流水账无异,课程教学内容收效甚微,学生也无法掌控科技论文写作的深刻内涵。由于缺乏过程考核,任课教师只根据一篇匆忙完成的低质量论文无法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不能持续改进教学体系,学生亦学不到真材实料。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讨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正常运行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前提。近几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实践教学都比较重视,四川旅游学院也在实践教学工作中不停地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是巩固学科知识、培养专业技能、训练科研素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的重要途径。
1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目的与内容
1.1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的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高等教育学校。虽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高职教育研究中也比较多,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办学层次不同,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有很大的区别。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掌握熟练专业技能的技能型人才,不需要严格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除了要求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通识理论和技术理论知识。应用型本科院校各专业应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体系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良性运作,可以培养学生在各行各业中运用通识和技术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使得学生具备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际的实践能力。
1.2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内容
大学生休闲德育模式探究
[摘要]休闲德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新领域。当前,在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大趋势下,生活德育理论为休闲德育提供了理论资源。在生活德育视野下,应该针对休闲德育问题系统设计建构课堂教学、生活体验、环境熏陶“三位一体”的休闲德育模式。
[关键词]生活德育;休闲德育;三位一体
大学生活与中小学生活相比,存在更多的课余自由时间,即闲暇时间。闲暇作为特殊的时空存在,成为重要的德育资源。然而,当前大学生的休闲生活状况不容乐观。2016年,本项目团队对广东省5所高校大学生闲暇现状开展调研,发现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休闲贫困”问题。具体表现为休闲异化(不懂休闲、不能休闲、不愿休闲)、休闲层次低(浅休闲、假休闲、逆休闲)、休闲伦理失谐(休闲与自身、他人、自然失谐)等,这些现象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作为德育现代转型的重要内容,使“生活德育”成为新的德育理论研究热点,也为大学生德育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从生活德育角度探讨大学生休闲德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生活德育理论为休闲德育提供理论资源
(一)何谓生活德育
不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德育与生活世界的脱离,导致德育中存在“三化”(政治化、专门化、知识化)问题,这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生活德育理论被提出并受到普遍认同,成为当前德育理论和实践的一大热点。不论是美国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我国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都是提倡德育回归生活实践,倡导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支撑。我国德育专家鲁洁教授较早呼吁德育回归生活。杜时忠教授在《论德育的走向》一文中提出现代德育“走向生活”的趋势。高德胜教授的著作《生活德育论》对生活德育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大学生德育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他在《生活德育论》中指出,生活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范式,是对以往和现行的割裂、知性和技术化管理为特征的德育范式的转换和超越,生活德育的基本进路是“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1]74生活德育观指导下的学校德育,应该是通过学校的整体生活进行的、对学校所有成员都起作用的、提升人的精神追求的教育活动。[1]89
(二)何谓休闲德育
谈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摘要] 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专业都应该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加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合。依据酒店管理专业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总结归纳了酒店管理专业最具代表性的思政元素,并提出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 课程思政;酒店管理专业;思政元素
一、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特点
(一)以“人”为核心
酒店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从本质上说是更好地服务他人,服务的对象是“人”,而提供服务的仍然是“人”,这客观上要求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必然是围绕“人”来展开的。在各专业课的讲解过程中,必然围绕“人”的因素进行设计,既包括消费酒店服务的客人,也包括提供服务的各个岗位的员工。如何协调客人和员工、客人和客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始终都是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命题。对于各种关系的妥善处理,对于不同利益之间的平衡与协调,都是酒店管理专业课程需要探讨的,比如要遵循哪些原则、责任义务如何合理划分、有哪些方式方法可供选择等,归根结底都是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以“人”为核心的特征,决定了酒店管理专业天然地与课程思政的要求相契合,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就是要立德树人。
(二)动态多样性
酒店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服务行业,而服务行业的特点就是始终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当中,即具有动态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只有那些不断地改进服务水平、提升服务供给质量的酒店实体才能够生存下来。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个别酒店的创新行为会逐渐成为整个行业的规范,而这必然要求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适应性的转变。此外,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还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这源自于酒店管理需求本身的复杂性和系统性。酒店的管理型人才,需要通晓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除了要明晰酒店内部各系统各部门的运作,还要对社交礼仪、法律法规、经济发展规律等有较好的认知,更要有责任意识、团队意识、服务意识等多个层面的素质要求,而这些都需要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推广。
高等职业教育自由性和实用性
摘要
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从政策到管理,从招生到教学都体现着自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美国作为世界上社区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它的先进的社区教育经验特别是社区教育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本文对美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实施、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社区学院;自由性;实用性
1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简介
美国的高等教育分几个层次,有以培养创新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私立大学和优质州立大学,也有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为目标的州立大学,还有旨在培养生产工艺人员的两年制社区学院。社区学院主要培养生产一线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最早始于19世纪末,是两年制并且有副学士学位授予权。1896年,芝加哥私立大学校长W•R•哈波最先创办了社区学院,把四年制大学分为两部分,前两年为初级学院,后两年为高级学院,学生在学完两年课程后,可直接就业,但在初期发展极为缓慢。20世纪40、50年代,社区学院开始迅猛发展,至1980年,社区学院在校生数量为450万。目前,美国约有1200多所社区学院(公立占80%),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3。约有800万在校生,占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50%。美国的公立社区学院总体来说有三种功能:①升学教育。学生毕业后继续升入其他大学,这部分学生约占30%。②职业培训。学生以获得职业证书、学成就业为目的,约占50%。③社区服务。包括成人继续教育和在职人员的培训与再培训,学生以更新知识、充实提高技能为目的,约占20%。总之,美国这类学校既有学历教育的功能,即能获得副学士学位和本科预备教育,又有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即岗位职业和技术教育;既能够和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又能够对社会各类人员开放,即职业技术培训和终身教育。
2美国高等职业教育自由性的体现
大学音乐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研究与实践
一、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一)科学性
音乐教育专业既有音乐的艺术性又有教育性,在课程设置上必须遵循艺术性与教育性,所以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严谨的科学设置。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必修课中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平台必修课和专业模块必修课;选修课中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基础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英语。这些课程的设置表现了综合类大学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重视。专业平台必修课能够突显音乐的教育性,课程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模块必修的课程包括视唱练耳、声乐、钢琴等基础音乐教学内容还包括钢琴教学法、声乐教学法、和声学、即兴伴奏等音乐教学教育课程。以上课程皆体现了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科学性。
(二)重要性
专业性是大学的最大特点,一专多能也是一种最普遍的培养模式。音乐教育专业的一专便是教育,多能则是各类音乐学科,在培养了牢固的音乐基础知识后集中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有利于技能与理论结合。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好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专门人才。现在的用人单位要求全面,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能适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系统掌握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又能够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科学严谨的课程设置才有利于培养出与教学培养目标要求一致的人才。
(三)教育性
教学设计应重视对学习逻辑探究
[摘要]学习逻辑是在教学设计的动态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基于对学科内在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的认识,具体构想、组织与实施的教学动作和学习活动序列。教学设计应重视对学习逻辑的研究。逻辑设计应契合学科知识结构、贴合学科知识认知、切合一般认识规律、符合特殊认识规律,以促进知识理解与阐释、思维演进与“提速”、智慧积累与生成、素养培植和扎根。
[关键词]学习逻辑;教学设计;中职旅游专业
如果将目前中职旅游专业日常课堂当作一面透视镜,能映射出中职旅游教育活动中的种种学习逻辑设计偏差。教育活动主要是由学的活动与教的活动共同构成的,是学与教这两类活动的结合。[1]“学习逻辑”的内涵较为复杂,笔者从学习逻辑的主要特质入手,将其概念界定为:学习逻辑是在教学设计的动态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基于对学科内在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的认识,具体构想、组织与实施的教学动作和学习活动序列。笔者认为,教学设计应重视对学习逻辑的研究,逻辑设计应契合学科知识结构、贴合学科知识认知、切合一般认识规律、符合特殊认识规律,使教学思路逐渐清晰明朗。(具体关系见图1)故本文旨在从旅游学科逻辑和学生认识逻辑的二元视角,对学习逻辑的设计进行逐一分析梳理。
一、逻辑设计应契合学科知识结构
学生学习的内容主体是学科知识。知识的基本构成要素为符号形式和逻辑形式。其中逻辑形式体现的是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过程,是学习知识的思维工具。中职旅游学科的基本逻辑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外显的旅游学科知识结构逻辑;二是内隐于学科知识中的知识认知逻辑。故逻辑设计应首要考虑如何契合学科知识结构,依据学科知识结构整合学习内容以及设计学习内容的思路和线索。学科知识结构逻辑主要回答的是教学设计中“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逻辑的本质是课堂教学动作和学习活动的序列。教师在设计序列时常常遇到以下的困惑:1.对于某些知识,教学大纲未作明确的要求。2.旅游学科教材版本繁多,在某个版本的教材中某个知识是重难点,而在另一版本的教材中却未有过多涉及。3.有些知识在大纲中未明确提及,在教材中也不是重难点,但这些知识在学生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却是重要的背景知识。以上这些知识教师到底是教还是不教?如果教的话要教到什么程度?另外,有些知识在教材中的序列与我们的认知习惯也不尽契合,教师该按照何种顺序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学科知识结构逻辑,是帮助教师解答以上困惑、合理安排教学动作和学习活动的重要依据。从教学的本质层面来看,有效地传递人类先进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本质规定性。[2]人类知识的无限性与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按照知识结构逻辑,选择对学生来说最基本、最有价值的知识经验。同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决定了在教学设计中,学习内容应当按照知识的基本结构以合理的形式呈现。因此,教师在设计契合学科知识结构的学习逻辑时,应将知识结构逻辑作为首要的考量对象,选择最基本、最有价值,同时也是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最为需要的知识作为学习内容,并用最正确的学习逻辑进行关联。笔者认为,出色的学习逻辑应以教材的知识结构为蓝本,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补充、删减、修改甚至是变革,以此实现对学科知识结构逻辑的超越。以《导游基础知识》第四单元《溯源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和京剧》专题二“中国的书法和篆刻艺术”第一节“中国书法的艺术特点”为例,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依次为:1.汉字的方块结构和象形特征。2.笔画、字体和章法的形式美。3.书法的神韵美。4.独特的土壤。在这里,隐含的知识逻辑是,汉字的方块结构和象形特征是书法艺术的基础,独特的土壤是书法艺术能够产生和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形式美和神韵美是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不难看出,受教材篇幅、教学大纲等因素的制约,以上知识结构逻辑较为混乱,不利于学生理解。但既然将书法上升到艺术的高度,我们的学习逻辑就应该围绕“美”这个主题做出适当调整。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将“美”作为最主要的学习逻辑贯穿本课知识,从“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角度探寻书法艺术的美;接着在“外在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又细化出“结构美”和“形态美”,将教材中前两部分知识加以梳理;在“内在美”这部分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将其拆解为“神韵美”和“生命美”,将书法艺术的外在表现与内在灵魂和意境联系起来。如此的学习逻辑,在基于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从不同的侧面立体地揭示了书法艺术的美学意蕴,事实上已经超越了学科知识结构,也更接近学科知识认知。
二、逻辑设计应贴合学科知识认知
教师在完成“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任务后,接下来要完成的是“怎么教”“用什么方式教”的设计。在这一阶段,逻辑设计应由关注“学科知识结构逻辑”转换为关注“学科知识认知逻辑”。学科知识结构逻辑与学科知识认知逻辑之间存在一些共性。任何知识、技能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重组认知结构的过程。故逻辑设计应贴合学科知识认知。旅游专业学科知识的认知结构应体现旅游知识从形成到发展的基本过程,也应体现学科思想方法的具体运用方式。中职旅游专业教师在设计教学动作与学习活动序列时,常常遇到以下情况:来源于教参、网络、期刊论文的各类优质教学设计的学习逻辑截然不同,教学动作和学习活动的序列也迥然各异。那么,这些序列孰优孰劣?教师在借鉴的同时该如何设计自己的学习逻辑?学科知识认知逻辑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依据。正确认识学科知识认知逻辑要求教师关注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关注学科的本质特征及时代特征。中职旅游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极强且以具体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当今旅游行业以关注人类需求为主线,注重满足游客日益变化的需求。在形成现有旅游知识的过程中,专家学者逐渐形成了独有的视角与智慧。因此,教师在逻辑设计时应贴合学科知识认知,引导学生有序学习旅游专业的知识和思想方法,收获知识、提升技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习得不仅限于学科和学校教学,而且具有极强的普适意义,同时能够充分体现中职旅游学科的育人价值。《我国著名的湖泊景观》一课中的“淡水湖”部分主要以“鄱阳湖”“洞庭湖”“杭州西湖”“太湖”为重点学习内容。一般来说,在教学设计中,每个学习内容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用五大淡水湖的排名来串联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的学习逻辑,但现今最热门的杭州西湖就会被割裂出去。为了能将它们联系得更加紧密,笔者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古诗词。重温相关古诗词后可以得出,作为游客的古人对湖泊景观的欣赏视角是“山水一体”,于是笔者分别串联如下诗(词)句,并以此为本课学习逻辑,“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青为洞庭山,白是太湖水”“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两种不同的学习逻辑,在学习内容呈现顺序、教学动作和学习活动序列、具体知识的讲解上区别并不大。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承转串联方式及其背后的逻辑。前者使用的逻辑是成年人的经验逻辑,但这种经验逻辑与现今游客对我国著名湖泊的知识认知并不相符,也没有足够背景知识的支撑。后者使用的逻辑更契合现代旅游从业者具体运用湖泊知识的方式,能有效弥补知识和认知之间的落差。
社区教育与发展探索
一、社区发展的定义
我们坚持中期汇报后对课题的重新界定的研究方向:根据教育生态学理论,江阴市临港街道社区教育可视为由教育本体和本体周围多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下的一个生态系统。社区教育通过教育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行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社区文化和教育水准,以达到社区建设发展和的目标,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二、社区教育与市民素质
“如果说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公民素质就是第一国力。”可见,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性、紧迫性,在于公民素质已经日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能够直接面对社区居民的需求,直接介入居民的现实生活,直接参与各阶层群体的组织化过程,成为提高居民素质的重要渠道。社区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社区教育能够满足广大社区居民不断增长和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通过开展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活动,陶冶情操,营造“我学习、我快乐、我进步”的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社区居民积极地价值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规范,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培养积极向上的社区精神等功能。
三、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作为居民的群体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它包括居民的知识、信仰、艺术、情感、道德、习惯以及社区居民从中获得的各种能力。而社区教育对这些文化内容的传播、提升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区教育是社区创造新文化的基础,是社区文化发展的载体。体现在:
(一)社区教育有助于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