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培训授课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村中医外科适合技术探索
作者:张董晓 张燕生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滞后是“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降低农民群众看病费用,同时培养农村医药人才,使更多的基层医生掌握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技术,提高他们的医疗诊治水平,使农村医药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已成为我们必须提上日程的任务。
相比较西医学而言,中医药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特色技术特别是中医外科一些非药物疗法,不依赖于大型诊疗设备,不受场地、医院规模、药物等因素的制约,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乡村医生容易掌握,便于开展,看了就能懂,学了就能会,会了就可以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这些方法多用来治疗一些常见、多发病,患者受益面广,且医疗成本低,患者负担较轻,因此大力推广具有疗效成本优势的非药物中医外科特色技术,是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提高注册乡村医生治疗水平、带动基层健康医疗队伍的重要手段,并可通过培养当地3~5名乡村医生,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促进现代乡村医生治病水平。许多三级甲等医院既往已培养了诸多博士、硕士、进修医师,但对乡村医生培训较少,缺乏对乡村医师进行授课、示教的经验。事实上农村中医药人才对切实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需求十分迫切,其通过掌握中医适宜技术,不仅提高个人水平,甚至可以通过某种技术救活一个医院,辐射周边区域,带动相关区县该病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农村地区中医药卫生人才是农村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加强对乡村优秀中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是提高中医医生的临床技能、繁荣农村中医药市场、促进农村医疗发展的重要手段。我院作为教育部直属院校、211工程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既往积累了一些乡村医师培养经验。总结既往的人才培养经验,我们认为针对乡村医师的培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项目筛选
项目筛选十分重要,要注意乡村医师自身特点及所推广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向乡村医生培训推广的中医外科适宜技术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所选项目必须是目前正在使用的、疗效确切的、群众反映良好的、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技术项目;二是要安全、有效,便于基层医生学习和掌握;三是要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疗效较好;四是成本要低,只有如此才适合在乡村推广;五是要适合农村和基层应用。在治疗多种外科疾病疗效显著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我国外科疾病发病特点及中医外科外治优势,总结在既往学术交流、授课过程中乡村医生较感兴趣的中医外科特色诊疗方法进行总结。初步确定一些适合培训和推广的项目,(1)排乳手法治疗早中期急性乳腺炎;(2)埋线配合外敷神阙穴治疗慢性便秘;(3)针药并用治疗泌尿系中小结石(9mm以下);(4)中医外治法治疗肛瘘;(5)肛门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灸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症等。
2项目具体目标
如果能通过1年的时间,在各市基层重点培养当地3~5名注册乡村医生,使其掌握上述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的中医外科特色技术的要领,并能够熟练使用,建立一支基层中医外科医疗队伍,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则能不断促进农村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医学继续教育培训论文
一、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是按照培训需求而制订的培训方案,是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框架。制订培训计划,包括确定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授课教师、培训形式等。根据国家心理咨询师报名考试时间,培训班适当延长了培训时间跨度,注重打好理论基础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理论部分,包括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及心理测量;二是实践部分,包括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心理测验技能;三是考试技能部分,主要是根据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进行诊断、咨询、测量方面的复习。授课教师以学校心理系教师为主,选派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教学组,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系副主任担任教学秘书,教学组通过集体备课,将培训目的、培训要求传达到全部任课老师,将培训内容和教学目标明确到每一位老师,确保了教学计划的连续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培训形式需要灵活多样,培训目的是提升专业能力,在必要的理论教学外,最重要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与参训教师的互动,注重参训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二、培训课程开发
培训课程开发从开发的程度可以划分为完全定制开发、半定制开发和直接引进。完全定制开发是完全基于课程的开发流程进行开发,需要解决的是既定的问题,要投入很大的人力或财力。半定制开发是进行内训的课件开发的主要形式,主要是根据已有的培训课程,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培训课程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是课程结构和案例,使得单次培训的内容和背景资料更有针对性,从而增强培训的效果。直接引进的课程一般来说并不是很多,一般直接引进的课程大多是专门做课程开发的公司开发的课程。本项目采用半定制开发的形式进行课程开发。在培训课程设计上,突出“打牢理论基础、提高操作能力”的特点,将授课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实践操作、考试辅导三个部分。具体培训内容包括: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变态与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验技能、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等专题。安排心理学系具有丰富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的专家和教授授课,参与授课的13名教师全部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
三、培训实施
培训实施是培训过程的中心环节。培训目的能否实现、培训计划是否有效、培训课程是否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完全依靠培训过程的实施。本期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为提高培训质量,便于参训教师自学和消化吸收授课内容,适当延长了授课时间跨度,培训班从6月7日至11日1日,安排周末和暑假期间共面授学习20天。通过培训,进一步打牢了参训教师的理论基础、更新了观念、提高参训教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掌握解决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方法与沟通技巧,能够对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解决提出解决策略和解决方案;提高心理健康辅导的工作能力,能够满足教师实施心理健康辅导策略、方式方法、经验技能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需要,满足教师对儿童、青少年群体在现有生存发展环境中成长的心理引导、辅导、咨询和服务的需要。在培训实施中,严格执行考勤管理制度,并定期公布考勤情况。提高考勤主要依靠授课教师、授课教师与参训教师的互动以及周到细致的服务。依靠授课教师是指要有一批知识丰富、教学生动,能让参训教师通过学习有促动、有提高,从而愿意听、愿意学。授课教师与参训教师的互动包括课堂上和课堂外,参训教师都是一线的老师,在培训期间希望能通过培训能够解决一些工作中遇到的疑问,授课教师要乐于答疑,与参训教师多沟通交流,增强学员的认同感。周到细致的服务,主要是为参训教师提供尽可能方便的午休、就餐,以及停车服务等,让参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感觉到处处被关怀,时时被关注。
四、培训效果评价
员工培训模式中火电厂设备管理论文
一、培训工作出现的问题
设备部负责全厂设备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设备种类多、故障数量大;另一方面设备改造更新速度也很快,对人员的岗位技能要求极高,给设备管理员工的培训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传统培训模式下,设备部的培训工作出现过以下问题:没有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过去设备部的培训制度不完善,存在重形式、轻考核的问题,缺乏健全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无法针对培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及提出改进。员工培训缺乏长期性、系统性的规划,培训效果不佳。对员工的培训大多出于短期收益的考虑,存在“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问题,只有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才组织开展一些临时性培训。同时,在培训前没有对培训需求进行认真分析,致使培训内容与现场实际出现的问题脱节,针对性不强。培训方法单一。一方面,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培训方式主要以效率较低的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为主,对学习特点和生产实际情况考虑不足,基本都是以“传,帮,带”的师徒模式,忽视了运用多样化的培训手段。另一方面,传统培训模式经常采取聘请专业老师授课。但在培训实践中发现,专业老师虽然在理论方面研究深入,但由于他们没有参与过现场实际生产,对生产环节不能准确把握,员工参加培训后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不够。
二、培训模式创新实践
从2012年度开始,设备部在总结以往培训工作的经验基础之上,本着“全员同参与,培训全覆盖”的原则,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实操培训中心为依托,整合培训资源,注重培训实效,全面推进培训工作向全员能力培训模式转变,使托电公司设备部的培训工 作焕发出新的生机。
1.制定全员技能培训计划,建立厂
内实操模块取证机制从一期机组投产之初,托电公司就已经开展了技能鉴定取证工作。设备部现有8人取得技能鉴定高级技师资格,38人取得技师资格,107人取得高级工资格。2012年初,设备部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同时根据自身特点,在以往开展技能鉴定取证的基础上,分专业制订了全员厂内实操模块取证计划,通过全员参加技能鉴定考试(外审)与厂内实操模块取证考试(内审)相结合的方式,使设备管理人员的理论、技能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2012~2014年度设备部6个专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共设计了圆顶阀检修、发变组保护校验等21个厂内实操模块,涵盖设备管理的各个专业。设备部的每名员工都需要参加厂内实操考试,但员工可根据自身专业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来进行学习。模块取证按照先培训、后考试的方式,每个模块配置1~3名导师,对模块取证学员进行培训。与技能鉴定考试不同的是,厂内实操模块考试将培训、考试的重点放在了实际操作上,以解决设备管理检修实际问题为目的,让每一名员工都实际动手进行操作、练习,极大改善了设备管理人员动口多、动手少的情况。通过实际动手进行操作让学员对设备结构、故障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强了设备管理人员处理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立高素质的内部培训团队
山岭隧道班组培训管理标准化探析
摘要:山岭隧道班组培训管理标准化是培养高素质隧道施工人员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山岭隧道班组标准化培训管理的内容,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频次、培训流程、培训效果考核五个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山岭隧道班组培训管理标准化对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农民工产业化均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山岭隧道;班组培训;管理标准化
0引言
随着交通建设的逐渐发展,山岭隧道工程日益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数量最多、通车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1]。与其他建设工程不同,山岭隧道施工具有特殊性,加之劳务班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亟需建立标准化培训管理体系。许多学者对不同行业的班组培训进行了研究。李超等[2]分析了煤矿企业班组存在的问题,基于成人学习特征,提出了解决对策。徐睿等[3]分析了传统电力班组培训的不足,基于胜任力模型,搭建了班组移动学习平台。李来福[4]突破传统培训模式,提出了火力发电班组培训的改进方式。然而,隧道施工班组培训的研究少有涉及。本文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频次、培训流程、培训效果考核五个方面对山岭隧道班组培训管理进行了标准化分析,并研究了山岭隧道班组培训管理标准化对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农民工产业化的意义。
1标准化培训管理
1.1培训内容标准化。(1)施工安全培训一线隧道工人拥有良好的安全意识主要在于教育和培训,“平安班组”建设需要施工现场的每位工人携手共建。隧道施工班组安全培训除了本岗位的生产技术和安全生产知识,还要紧密结合施工实际和一些典型事故案例,对班组全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以及遇到突发事故时的自救技能。(2)施工技术培训隧道施工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必然会对隧道施工的方式、过程等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新技术、新设备都是在已有的技术设备上进行的技术突破,已有的技术是根本,因此,应更加重视对施工技术的培训。同时,新技术、新设备的培训要具体到不同的工种,使培训更有针对性。(3)职业健康培训隧道施工职业健康培训主要从班组成员的职业健康意识、职业健康内容,以及如何保护自身健康方面着手。①职业健康意识。职业健康意识的培训主要是使班组成员对职业健康有初步的认识。②职业健康内容。职业健康内容主要包括隧道建设职业病的概念、隧道建设职业病危害来源、隧道建设职业病危害后果。③自我保护。职业健康培训主要目的在于指导隧道班组成员如何预防职业病,如电焊尘肺、噪声聋等。(4)企业规章制度培训隧道班组作为一个有纪律的组织,其良好运行需要必备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隧道班组常见的制度培训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请假销假制度、劳动纪律、岗位职责等。
1.2培训方式标准化。培训方法的选择应把握“内容第一,方法第二”。培训的目的是为了使工人快速、扎实地掌握培训内容,培训方法是为培训内容服务的。(1)网络视频教学由于隧道工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培训基础知识,对一些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来说意义不大,强制性授课非但不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很有可能打消老员工培训的积极性。网络视频教学更加适合班组成员接触新知识、新技能或者对旧知识、技能的巩固,是一种良好的基础知识培训方式。(2)工人夜校工人夜校主要用于工人隧道安全生产、施工技能、职业健康、维权等知识的培训。工人夜校培训要做到“短、频、快”,即“教育时间要短、上课频率要高、教育成果运用于施工实践要快”[5]。通过工人夜校的培训,能够提高工人综合素质,促进班组规范化管理,提升隧道工程质量,建设隧道品质工程。(3)导师带徒导师带徒的实践指导模式是现在很多大型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方式。从实际出发,通过师徒结对的模式,加快每一位新员工的成长速度。营造出“学技术、练本领、强素质”的良好氛围,使每一位新员工或岗位技能不娴熟的员工迅速成长,早日成为班组的中坚力量。导师带徒要坚持“一对一”的原则,让师傅以高度的责任感帮助徒弟,提高每一位徒弟的业务技能,在带徒弟过程中与徒弟共同进步,师傅与徒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高。在导师带徒过程中,师傅要严格实施培训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徒弟要不断提高自我。(4)短视频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未来的生活必然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爆炸对每一个岗位都造成了冲击,产生了更多的碎片化时间,如果将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可以使每一位员工都得到长足的进步。相比传统的现场授课、网络视频课程,短视频的课程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可以通过“抖音”、“快手”等App将工人的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5)现场示范现场示范的培训模式不同于理论授课,其更具有直观性和实操性。理论授课只有理性的认知,而现场示范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对事物的认知更系统、更全面、更符合客观实际。(6)案例分析法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或在建的隧道数量众多,针对隧道班组培训,案例分析法以隧道施工中的真实案例为蓝本,让工人对隧道施工有更加清楚的了解,以此提高班组成员的技能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7)安全体验安全体验馆是实地体验项目,通过模拟现场施工环境,针对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地方进行现实演示,体验人员通过自身参与性,了解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形象设计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形象设计师一职诞生于欧美,是一个运作很成熟的行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从王室贵族到每个大中型企业,甚至每个社会成员,都会接受个人形象的学习。国内1998年由于西曼女士引进并整理了适合中国人的完整理论,并成立了专业的形象设计服务机构和培训机构。形象设计师原本是专门服务影视明星、政治领袖、商界名流,今天,更多的人也希望请形象设计师做自己的形象顾问,为自己进行魅力形象指导,让自己更能有魅力、更能具备竞争力。形象设计师不仅可以帮助个人进行形象塑造,形象指导,更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形象培训、员工形象培训等工作。形象设计是运用各种设计方法,对人的整体形象进行综合设计再塑造的人员,主要工作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与顾客沟通、相关专业测试等手段,发掘其内在的个性,并根据顾客自身的实际情况,从整体风格、衣饰搭配、色彩、体形、化妆、发型、礼仪、体态语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整体的包装造型,使内在个性有恰当、丰富的外在表现。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为普通消费者或特定客户提供化妆设计、发型设计、着装指导、色彩咨询、美容指导、摄影形象指导、体态语言表达指导,礼仪指导、陪同购物等。据统计,目前日本专业工作人员47万人,国内从事色彩及形象设计的人约10万人,行业发展空间无限。我国的形象设计业和国外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认识和要求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增大,形象设计职业也变热。但就目前行业状况来看,多数是从其它相关行业转型过来学习形象设计,成为形象设计师的,整体学历偏低,而且行业内部混乱。因此,现在很多高校也设立了与形象设计相关课程。高校设置形象设计课程优势是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和高学历专业性人才,因此,学生学成后对自我提升很有帮助,拓宽就业渠道,同时,形象设计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二、形象设计课程改革的方法研究
1.完善课程内容衔接
打破固有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界限,整合课程研究课程教学内容,把形象设计三个阶段授课内容做些调整衔接,避免重复课程内容,使学生首先能熟练掌握化妆技巧、形象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其次,要求学生掌握诊断工具的使用,学会个人形象设计诊断的基本方法及工具实用,并且通过实例练习掌握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个人的诊断及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果并进行分析整理。最后能熟练服饰色彩搭配和款式搭配技巧,在形象设计实践运用中准确把握流行色和流行款式,不断研究创新,整理衣橱和陪同购物的技巧,综合形象设计整体搭配练习。这样衔接起来使学生更循序渐进系统规范的进行专业学习,也有利于内容的贯通融汇。
2.理论基础课授课方式增加互动,理解性记忆更牢固
改善授课方法方式,规范授课内容,建立灵活的授课形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创新,灵活进行形象设计实践的能力,满足不同领域和不同人的形象需求。形象设计中的基础课学习很重要,基础扎实才能更好的推进后面课程的实操与演练,而理论课程授课的难点在于讲授时由于理论知识体系复杂,需要记忆的知识过多,而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枯燥,同时也容易将理论基础知识混淆。如果一味的死记硬背也不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基础课的教学上可以在授课形式上更灵活些,可以多增加与学生互动交流的环节,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学习与总结,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点的结论。当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得出结论时再进行总结,可以加强记忆,同时不宜混淆。当多个理论知识点相似通过互动发现学生混淆时,应该立刻进行知识点的对比解释与总结,清晰学生思路,及时纠正与区分特点。授课方式也不一定都是老师讲学生听,也可以设置学生讲授环节,这个环节比较适合放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理论基础,需要知识拓展的环节。老师可以针对知识点设计些题目和要求,让学生填充内容,分小组讨论,并且提出方案,最后公开讲授自己观点和想法。通过调整,增加互动后学生暴露问题便能够及时纠正解决,也更能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程度,有利于及时调整授课能内容。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讲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经常会给老师带来意想不到的新想法和创意,推动课程的调整与改革,也为今后的延续性课题研究提供的很好的依据。
微格法教师培训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影响
摘要:现代医学教育涵盖范围广阔,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培养本科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加强医学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是推动医学事业发展的根本,我教研室应用微格教学促进教学技能提高,通过科研创新活动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夯实理论,这为社会输送更多思维敏锐、素质全面的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医学教育;微格教学法;双师型;青年教师
我国目前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约占高校专职教师半数以上,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青年教师为硕博以上学历,但大多为非临床或非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缺乏正规系统的临床实践和教育理论学习经历,“微格”教学是由美国德瓦埃创立的一种在师范教育中实施训练的教学方法[2],具有教育技术手段先进、教学情景逼真、紧密联系教学实际等特点,诸多研究亦证实微格教学法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我教研室在近三年的教学活动中采用“微格”教学法进行了初步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微格教学法设计
医学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合格医护人员,未来能够胜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重点是医护救治病人的工作。因此,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科研觉悟、人文素养均是医学教育过程的主要任务。因此,医学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3]。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性格特征、行为方式,结合学情特点,针对性的完成医学教育工作。我校微格培训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积累和完善
我国各高等院校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体系和生源要求差别较大,因此新入职教师的快速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现阶段青年医学课程授课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邮政新员工入职培训模式探讨
摘要:立足95后的职业价值观,分析了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常见问题,并以邮储银行为例,探讨了新员工入职培训项目的策划及组织方案,对于邮政企业提升培训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员工;入职培训;兴趣;效率
新员工是企业的新生力量,也是企业较为重要的后备发展力量。如何设计实施好新员工培训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95后涌入职场,他们有鲜明的人格特点,如何针对新入职95后员工群体,制订培训方案,在提升培训效率的同时,增强他们的企业忠诚度和认同感,达到掌握岗位知识技能、明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
195后职业价值观分析
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201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高达33%.同时,58集团联合腾讯的《2017~2018年度中基层求职者行为特征研究》显示,兴趣爱好成为95后求职者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新入职员工与以往70后和80后不同,他们不再以工作稳定性为主要追求,他们张扬个性,有鲜明的自我想法。他们更加注重付出与回报比,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2新员工入职培训常见问题
时代背景赋予了95后员工不一样的职业价值观,传统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基于多年来从事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设计的经验,结合外部标杆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现状,新员工入职培训普遍存在三个问题。
核电站培训计划管理论文
1培训计划制定
1.1培训需求
各岗位员工根据“岗位培训大纲”要求,将培训需求分解为不同的、相对稳定的培训项目,并对培训项目规定所属的培训方式、主要内容和培训学时,形成个人年度培训需求,各处室领导根据明年工作安排对个人年度需求进行初步修改,然后提交部门领导再次审查,经部门领导确认后,部门培训工程师将个人相同的需求进行合并,形成部门年度培训需求。个人年度培训需求应包括以下方面:(1)员工所从事岗位的基本安全授权培训要求;(2)岗位授权培训要求及员工需增强的岗位技能培训需求;(3)核电站调试、运行、大修和退役(国内核电站暂不涉及)经验,以及同行之间的经验反馈;(4)监管机构评估、同行评估、公司自查等下发整改行动项中与人员培训相关的要求;(5)岗位职责发生变化时,对应改进人员的知识和技能;(6)国家核电法规及标准修改后的新增需求。各处室及部门对个人培训需求审查原则包括:(1)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2)根据处室人员初始培训和再培训要求,综合考虑培训实际、培训条件以及工程进展、调试计划、大修安排等情况进行筛选;(3)根据公司归口管理的原则统一考虑公司内部相应的培训需求,如兼职消防员培训由消防处考虑,外聘人员或承包商人员由归口管理处室一并考虑;(4)培训项目必须包含相应的培训费用预算(包括但不限于:授课费、教材编写费,等等)及其计算方法。
1.2年度培训计划
各部门将培训需求提交至培训部,首先,培训部根据培训需求所属的师资来源,将需求分为外出培训、外聘教员、部门内训、自学、公共培训等类别;然后,培训计划管理工程师逐条审查每项培训需求,与各部门培训工程师进行核对确认,删除多余需求,合并相同需求;最后,对所有培训需求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编码,汇总明年培训费用形成预算,经公司培训审查委员会审查确认,由公司总经理签批后形成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培训部对需求的分析、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1.3个人年度培训计划
根据国家法规要求,每个核电站人员均需要编制《人员培训计划》,《人员培训计划》应列举每个核电站人员应接受的培训项目及其计划安排。各岗位人员认真对照公司分布的年度培训计划,将自己将要参加的培训项目筛选出形成个人年度培训计划,按期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