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实训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配送实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配送实训总结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学方法

[摘要]

文章从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结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对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做法与成效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对物流人才形成了巨大需求,但是现在我国物流人才不仅从数量上面临着非常大的缺口,而且从质量上来看,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无法立即上岗,动手能力较差,无法满足物流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过于传统,无法适应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及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在物流管理专业进行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建设基础上,结合“工学交替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实践。

1教学方法的改革

1.1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应用得到完美结合

阅读全文

连锁经营管理物流配送课程设计

摘要:

新经济呼唤新的商业模式,连锁经营是其中的主流发展模式,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系统掌握连锁经营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国际型、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连锁经营管理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它顺应了现代经营模式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行业发展,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物流配送》课程设计进行探析。

关键词:

连锁经营管理;物流配送;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教育人才的方式已经从过去的传统教育模式向新教育模式转换,满足社会需求,加强技能教育。连锁经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实现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物流配送》课程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际操作很强的一门课程,对《物流配送》课程进行合理设计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物流配送》课程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地位

连锁经营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连锁经营作为总部管理哲学的具体化管理方式,连锁总部必须应用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对员工进行培训、工作安排、员工的职责、员工的服务标准、店面的陈列、广告宣传、市场营销、顾客关系,顾客抱怨处理程序、存货控制程序、会计程序、现金和信贷管理程序、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处理等所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连锁店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予以规范化。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有连锁企业商品采购管理、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商品学、物流配送等学科,其中物流配送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阅读全文

仓储与配送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企业真实的业务,基于工程过程、以项目化进行设计开发“仓储与配送”课程。学校和企业的老师共同分析职业知识能力与岗位职责,同时融入物流行业标准和技能大赛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制定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内容,运用“校内+校外”的教学模式达成课程的培养目标。实践证明,本课程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仓储与配送;课程改革;项目化

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在物流企业或其他企业从事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工作的一线高素质技能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必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本文对“仓储与配送管理”进行项目化课程改革进行研究,在教学中我们大胆引入“职业能力本位”和“项目化课程改革”,以“工作工程为导向”等课程改革思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对“仓储与配送管理”这门课程改革进行调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课程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

“仓储与配送”在整个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贯通与引领作用,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1]。课程的教学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物流岗位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定位教学目的,同时融入物流行业标准和技能大赛内容,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仓储配送一线的工作人员、作业班组负责人等一线物流人才。

2课程改革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2.1校企双方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阅读全文

谈数智化下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

总书记指出畅通区域物流大通道,推动区域物流大合作,打造城市物流大平台,促进城乡物流大融合是现代物流业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攻方向。而打造城市物流大平台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物流”的同城配送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配送作业管理》课程的教学实施为例,探讨在数智时代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做法,并对如何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探索进行介绍。

1教学整体设计

1.1开发学习任务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通过对行业企业的深入调研明确了各细分领域的配送作业标准。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根据电商企业配送作业的主要工作内容,以配送作业组织的难度为依据,由浅入深对课程进行重构,基于C(构思)--D(设计)--I(实现)--O(运作)的模式,以配送作业流程为主线,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发了商超配送、电商配送、即时配送和个性化定制配送等学习模块,明确了各个工作过程的学习任务。同时,依据各平台的数据结合调研结果,对学生的学情从知识基础、能力基础、素质基础和个性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顺丰订单班的学生,对顺丰的操作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动手实践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较强,但自主创新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在短期的企业项目实践中,养成了一定的劳动意识和服务意识,但缺乏职业荣誉感。1.2确定学习目标按照课程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依据学情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养的三维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配送的基本知识,掌握配送各核心环节的作业方案设计方法和操作规范;能够结合虚拟仿真验证结果和实操现场验证结果优化调整方案,能通过团队分工协作在真岗实境中锤炼技能,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创新思维的能力;在“探中做、学中做、拓中做”的过程中锻炼品格、锤炼技能,强化精细之心、环保之思、统筹之谋、协作之能

。1.3多维教学策略

1.3.1“四库四材”,导练真知

以校企共建的物流教学资源库等“四库”为学生挚画专业知识版图,其中物流教学资源库的知识体系与物流管理专业国家标准对接,并结合职业技能等级的要求不断完善和更新,以数字化云教材等“四材”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护航,教学过程以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为主要“教材”,以自编活页式工作手册和自编数字化“云教材”为主要“学材”,数字化辅以物流管理“1+X”中级培训教材和教师导学,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练习“精确制导”。

阅读全文

数智化下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

总书记指出畅通区域物流大通道,推动区域物流大合作,打造城市物流大平台,促进城乡物流大融合是现代物流业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攻方向。而打造城市物流大平台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物流”的同城配送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配送作业管理》课程的教学实施为例,探讨在数智时代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做法,并对如何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探索进行介绍。

1教学整体设计

1.1开发学习任务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通过对行业企业的深入调研明确了各细分领域的配送作业标准。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根据电商企业配送作业的主要工作内容,以配送作业组织的难度为依据,由浅入深对课程进行重构,基于C(构思)--D(设计)--I(实现)--O(运作)的模式,以配送作业流程为主线,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发了商超配送、电商配送、即时配送和个性化定制配送等学习模块,明确了各个工作过程的学习任务。同时,依据各平台的数据结合调研结果,对学生的学情从知识基础、能力基础、素质基础和个性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顺丰订单班的学生,对顺丰的操作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动手实践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较强,但自主创新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在短期的企业项目实践中,养成了一定的劳动意识和服务意识,但缺乏职业荣誉感。

1.2确定学习目标

按照课程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依据学情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养的三维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配送的基本知识,掌握配送各核心环节的作业方案设计方法和操作规范;能够结合虚拟仿真验证结果和实操现场验证结果优化调整方案,能通过团队分工协作在真岗实境中锤炼技能,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创新思维的能力;在“探中做、学中做、拓中做”的过程中锻炼品格、锤炼技能,强化精细之心、环保之思、统筹之谋、协作之能。

1.3多维教学策略

阅读全文

小组讨论法中仓储管理论文

一、明确小组讨论主题,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由于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薄弱,教学侧重点在于技能学习,因此,结合本课程的要求与特点,笔者以教材为纲,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特性,确定了“仓储管理与配送”课程需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1)对库场进行布局;(2)仓储合同的订立;(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仓储设施设备;(4)能进行仓储保管作业(入库、理货、堆码等);(5)仓库货物的管理(除湿、除锈、防火、温度控制等);(6)对库存进行控制;(7)配送服务合同的订立;(8)使用JIT、ABC库存管理法管理库存货物;(9)根据实际情况对配送模式与策略进行选择;(10)配送计划的制订;(11)配送作业的执行(拣货、分货等)。

二、课前准备

(一)分组

合理的分组是小组讨论法实施的重要保证。在分组时,应坚持学生自愿结合的原则,由教师进行最后的协调,以尽量满足每个同学的要求。每个组大致4—6人,设立组长一名、主讲人一名、秘书一名,有效的分工合作有利于小组合作的开展与目标的达成。组长一般由组内“核心人物”担任,主讲人由组内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秘书则由较细心、文字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分组确定后原则上不允许再有变动。

(二)任务下达

教师在小组讨论任务下达时,必须有明确的任务单,不仅使学生了解应该做什么,并且在其遇到较难的知识点等关键时候,还应提示学生该如何做。任务表述应合理,既不可太难让学生失去信心,也不可太容易而使学生兴趣索然。

阅读全文

高职物流管理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得以培养

团队合作对以物流行业而言至关重要,合作紧密程度与否关系到物流行业的效率高低,对于物流行业专业人员而言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物流专业教学人员,在学校教学环节就应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具体操作过程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施:一是通过完成课内实习实训任务来实施。二是通过课程的技能比赛来实施。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下任务,同学自愿组合(4-6人为宜)为学习小组(或比赛小组)并选出小组长。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对实习实训任务(比赛项目)进行讨论,统一认识。小组长根据实习实训任务(比赛项目)和小组成员特点进行任务分解、角色分工。(2)分角色,完成自己承担部分的实习实训任务(比赛项目)设计,小组汇总讨论后,形成实施方案(参赛方案)。(3)具体实施,在小组长带领下,到仓储实训中心按实施方案(参赛方案)进行实际操作,小组成员按角色(如收货员、拣货员、发货员等)完成实施方案(参赛方案)。操作(比赛)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配合非常重要,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充分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学生的安全意识得以培养

安全性是从事任何行业均需要重点强调的要素之一,作为物流行业更应注意安全性问题。在基础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向学生灌输安全性意识,不仅仅是自身的安全问题,还要注意各个操作环节以及货物的安全问题。无论是在装卸、运输过程中,还是对于货物的防火防潮防盗,甚至是货物的病虫害也应提到安全性的高度来加以重视。对于易形成风险的环节进行保险是一种降低物流企业风险的方式之一,但是更重要的则是加强对于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学生的学习意识得以培养

在任何岗位均需要不断的学习,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和专业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还应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体系,不仅仅是物流行业内的知识,还应进行扩展式学习,进行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做到学以致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仓储管理人员的学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商品养护方面的知识,二是到其他仓储企业学习,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由于物流行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国家在相关政策法规上也不断进行更新,这都给物流行业的工作人员提出新的要求,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也需要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及时进行学习。

四、学生的组织协调意识得以培养

阅读全文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入,“骨干校”重点专业建设需要新的切入点

《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明确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这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即产教结合、校企合作。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虽然我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多年实践总结的基本经验和办学模式,但多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都停留在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上,使得校企合作成为“一头热、一头冷”的尴尬局面,学校学习和企业实习“两张皮”,也造成学生理论与技能的培养相互割裂和比重失衡。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是国家高职“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作为切入点,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尤其是2012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精心指导和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下,物流管理专业与大道物流等8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进行了深度合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交替分段式教学为特点,即课堂学习和生产岗位实习交替进行,在此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成为熟练员工。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主线,交错安排课堂教学和学生上岗实习,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分段式教学。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落实骨干校建设方案“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改革,自2012年以来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验和成绩。

2物流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1内容设计:

校企合作重构课程体系与内容,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物流专业教师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未来主要就业岗位分析、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分析,与大道物流、中百集团等知名企业的物流骨干专家一起共同商讨,构建了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和人文素质拓展学习领域等构成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工学结合、与职业能力要求相一致的特色。同时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及内容,确定课程培养目标,研究制定相关课程标准。

2.2改革措施:

工学交替分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首先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物流专业的教学阶段和形式,把物流专业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学年以校内理论课程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一周的企业认识实习;第二学年在完成运输、仓储、配送等专业课程学习后,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1~2月的实习,利用企业真实经营环境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第三学年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长选择顶岗实习企业,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其次,校企合作确定工学交替“递进式”人才培养过程。第一学年在理论学习中插入认识实习,让学生对物流企业性质、相关岗位职责有基本的了解。第二学年通过“工学交替”学习,将所学理论和企业实习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第三学年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最后要注意实行“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模式,近3年合作企业共有50多人担任过相关指导任务,物流专业也为每家合作企业指派2名专业教师协助指导,效果良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