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投资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业投资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业投资论文

农业推广分析3篇

(一)

一、农业推广的公共产品属性

首先,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这决定了在农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应该被社会共享。并且也是由于该特点,决定了使用农业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由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农业生产者不愿意进行农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投资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其次,农业推广服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资与农产品经营服务。农业科技、信息等属于知识结构中容易传播的一类,根据其消费上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程度的不同,有的属于公共产品,由公共部门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投资;有的属于准公共产品,由政府对从事科技活动的私人部门给予补贴。最后,由于农业技术创新除了面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外还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但是其效益具有外溢性,会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决定了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需要由公共部门承担。综上所述,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当然,需要明确一点,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并不代表其就是公共产品,其中有一部分农业推广服务是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属于私人物品。

二、我国现行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组织结构、推广方式等在面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发展的新要求,表现出了诸多的问题。

1、农业推广投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不高

我国财政在农业上的支出总量偏低,导致了虽然我国政府农业推广投资占财政农业的比重不低但总量低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业推广投资不足农业总产值的0.2%,不足发达国家的30%。从推广项目来看,其地区投资结构、行业投资结构均表现出不均衡性。从农业推广事业费支出结构来看,人员经费占了近90%,业务经费仅有10%左右。由于农业推广投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农业推广的有效开展,是其投资效益不高。

阅读全文

农业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农业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编辑工作自身规律性强并且对工作对象有较高的特殊要求,农业科技期刊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的过程中相关的编辑规律、知识和技能都会得到锻炼从而发展提高[14]。作为综合性极强的新型再创造劳动,科技期刊编辑的综合技能素质是促进期刊发展的期刊的重要条件。因此,编辑人员就必须具备多种综合能力。

1.1责任心

高度的责任心是农业科技期刊编辑的基本要求,只有编辑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公平公正客观的处理与作者的关系并且中立的审阅来稿,实事求是的在尊重作者前提下解读作者的观点,录用优秀的来稿。基层农村科技人员是农业科技期刊的主要投稿人员,因为有充分实践的前提和基础,这些投稿人见微知著,全面而又客观的把实践经验反馈到文字中。但这种类文章又极易出现智力创造性强但文字撰述表达较差的问题。编辑人员在审稿时要考虑投稿人员的现实条件,更加认真仔细客观的对待这种来稿,本着对科学尊重、对作者负责的态度,理性公正并且体谅宽容的对待这些来稿。

1.2知识面

一方面,科技期刊编辑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语言学、文字学、修辞学、逻辑学等相关基础知识,并能熟练应用;有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尤其会能进行科学论文的写作,并力求规范、准确、简明、通顺;能掌握规范的科学术语、专业知识和编辑语言;对以符号语言、计算机语言、数字语言和图表语言等人工语言做到熟练掌握;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另一方面,综合学科知识是农业科技期刊编辑的必备条件,要做到对农业学科结构体系和基本内容、学科发展历史,以及学科基本概念、范畴和基本研究试验方法都能有足够的了解掌握;了解本门学科当前重点前沿、不同学术观点和发展趋势,能够科学的鉴别与评价农业科技论文的优劣。活到老,学到老。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始终保持对书本知识的渴望,要把智力知识的拓展提升当成投资,本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每天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尤其拓宽对农业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作为编辑最基本的生存和工作环境,信息与计算机网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也是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掌握的内容。

1.3审读能力

阅读全文

科技创新管理农业科技论文

1科研投入机制

科研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近几年,我国公共财政对科研投入明显增加,但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科研人员“用于创收的精力多于创新”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投资强度偏低。2013年,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即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为0.77%,远低于全国科研投资强度1.7%的水平,也低于国际农业科研投资强度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3%~5%的高水平。二是项目稳定性支持比例过低。我国国家级农业科学研究院项目的稳定支持经费仅为20%~30%。科研拔尖人才疲于争项目、找活儿干和应付各种检查等。据调查,近些年,骨干科研人员直接从事研究的时间不足工作时间的70%。三是多头管理,项目重叠,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作为省级农业科研人员,也不得不向财政、科技、农业、开发和扶贫等各部门多头申请项目,甚至同一内容的项目多头交账才能保证科研运转,分散了科研人员的精力,也制约了相关技术研究和储备。农业科技创新具有的公益性特点,要求公共财政在持续增加投入的同时,重点建立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相结合的科研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要求增加能稳定支持的非竞争性项目,目的是为科技人员营造一个方向任务明确、能够获得稳定支持、能够静心搞科研和能够获得社会尊重的科研环境,稳定一批高层次的人才,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农业科技创新区域性的特点要求地方财政针对当地特色和优势产业,设立行业科技专项,并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入力度;设立一大批覆盖面广、资金额度较小和周期较短的前瞻、尝试、探索和应急性的竞争性项目,加大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地域支撑计划的总投入。近几年,有些省份加大对农业科研单位投入的做法值得效仿,广东、山东、吉林和湖北等省成立了区域农业创新中心,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专项稳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2科研立项机制

立项方向体现了农业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农业企业的成果孵化器作用都不够突出。一是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方向是多年形成的,受传统习惯和人员专业影响,往往是能做什么就申请什么项目,很少考虑产业需求。二是科研主管部门的科研导向是项目形成的,受个人偏好和经费定向影响,往往是有什么专款就什么专项,很难体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和对农业科研的导向作用。这种传统的立项模式,直接导致了农业科研与农业发展的脱节。建立以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改变以往“专家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状况,确立“产业需求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的选题思路,立项形成与之匹配的流程:“技术需求→科研课题→技术指标→技术方案→承担单位”。一是科研主管部门、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企业、新型农民主体加强沟通,立项部门让科研单位参与非竞争性项目拟定工作,并广泛征求农业企业和新型农民主体意见。二是建立以服务产业为目的的创新团队,以有威望的首席专家为核心,组建一批年龄结构和专业配置合理,研究与转化配套的产业服务团队,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给予非竞争性项目稳定的支持。三是注重自然区域内农业协调发展和单位合作问题,如贫困带连片科技扶贫、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立项内容应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长期项目重点解决水资源短缺、耕地质量提升问题,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期项目重点围绕农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数量和拓展农业市场功能等,确保农业的增值增效;近期项目主要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废弃物的治理和农业灾害的应对措施等开展研究,确保农产品安全、高效。2014年,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根据产业需求进行顶层设计,从源头到转化一次性拟好任务书,只需申请人认领任务和证明自己能完成任务的做法是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创新的有益尝试。

3成果转化机制

成果转化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步骤。现阶段,我国每年有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占40%左右,转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主要问题是研究方向与产业需求偏差、成果过剩与短缺并存、转化过程半途而废、激励机制不配套、科研单位与企业结合不够、知识产权不易保护和绩效评价内容不合理等。尤其是在绩效评价方面,重论文轻发明,重形式轻应用,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职称评聘对成果的要求一高再高,直接促使科研人员追求书架成果,助长科研浮躁风气。提高成果转化率,要从成果培育入手,多出实用型的物化成果。一是鼓励项目组以解决产业发展难题为主攻方向,开展内容丰富的研究工作,尽快出物化成果、高水平成果和影响力大的成果。二是为成果与产业的结合创造条件,及时解决成果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出成果的同时更为成果的应用作出不懈努力。三是鼓励农业科研单位与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四是对农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绩效评价,应该考虑对相关产业发展的贡献份额。在评价方法上,由单纯的专家鉴定转向专家、服务对象和社会舆论为一体的总体评价。五是职称评聘等利益相关制度,应更加重视诚信、奉献、论文和效益。黑龙江省农科院在这方面做得较好,根据其区域的独特性,以院校合作和加强交流的农业服务为重点,采用“专家在线”、“合作共建”、“科技帮扶”等模式建立起广泛而深入的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力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给农民家。

4人才培养机制

阅读全文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1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不同的方向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包含普通金融专业的全部核心课程之外,再加设了与专业方向相关的核心专业方向课程,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多了“专才”的菇码,这种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在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增强了专业核心竞争力。而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大都以系为单位隶属于经济管理学院,只是作为普通专业而不分具体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也只能是最基础的专业课程,学生普遍反映只学了皮毛,期望能更深人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

1.1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科研与教学不能有效衔接

金融学是一门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然而农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大部分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任何在金融机构的工作经历。另外,由于金融学博士相对比较稀缺,但高校门槛友都要博士学位,因此农业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原专业并不是金融专业,甚至也不是相近的专业。其他专业对口的教师虽然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却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对于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只能是照本宣科或泛泛而谈。农业院校的课题大都属“农口”,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和平台的缺乏,几乎没有纯金融的课题,参考大部分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基本都围绕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方面,结果就是科研脱离教学,不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也不能及时将学科最前沿的研究反馈给学生。

1.2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实践教学包括三部分,实验教学、基地实习和毕业设计。农业院校基本上都建设了金融模拟实验室,但硬件因缺少投人普遍存在服务器落后,计算机老化的现象。就软件来看,证券投资分析软件比较成熟,但要购买相关的实时资讯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很多院校为了节省经费就采取压缩实验学时的办法。而商业银行和保险等相关软件虽有产品,但其开发还处于摸索阶段。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保密性比较强,实习单位接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接收也不会对实习生进行业务操作的培训,更不会让学生亲自上岗操作。金融学专业虽为农业院校的非核心专业,但招生人数却远远高于其核心专业,因此在毕业实习阶段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只能由非金融专业的教师作为其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这就造成“学”与“用”不相匹配,学生用四年的时间学习金融,而最终完成的毕业论文却是非金融领域,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就业。

1.3学生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阅读全文

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探究

摘要: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其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科技创新会强有力地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又给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分析了沙特科技创新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单一的“石油经济”逐渐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社会经济格局,阐述了国家科技进步如何对工业、农业、教育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以及沙特阿拉伯国家未来科技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方向。

关键词:沙特阿拉伯;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经济格局

1沙特阿拉伯R&D投入研究

沙特阿拉伯在科技发展方面,非常重视对现有科学技术的提升和改造,同时跟踪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瞄准前沿技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升本国科技发展整体水平。2019年R&D投入占GDP的百分比为0.7%,约49亿美元,与2009年的0.1%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近几年来数据缓慢下降,如图1所示。

2沙特阿拉伯科技论文分类研究

SCI中共收录沙特阿拉伯共发表的科技期刊论文130391篇。按研究方向分,最多的是化学类21523篇,其次是工程类18040篇,第三是物理学方向13612篇,此外材料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类别数量也较多。沙特阿拉伯科技论文数量如图2所示。沙特阿拉伯科技论文按研究方向分类数量如表2所示。基于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统计,沙特阿拉伯2019年有82名学者上榜,高被引论文2716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方向为化学、农业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机构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KAU),高被引数38篇。被引用最多的学者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KAU)的客座教授VINODKG,他同时担任石油与矿产大学达赫兰分校化学系系主任、副校长,他在2019高被引文排行榜中排名第22,这也说明沙特对化学工业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3沙特阿拉伯专利申请研究

阅读全文

高等农业教育问题思索

本文作者:张松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教育的龙头,是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产业开发、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跨越,对我国社会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一、高等农业教育现状

(一)人才培养规模稳步扩大,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从1999年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至今,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逐步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专科教育为补充的比较协调发展的格局。据统计,截至2005年4月,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794所,其中涉农(林)高校252所,独立设置的农林本科院校38所。[1]2005年我国农科招生111052人,比1999年增加96.7%,其中博士研究生2253人,硕士研究生11611人,本科生45674人,专科生51514人;年在校生344168人,比1999年增加97.9%,年毕业生75569人,比1999年增加119.1%。[2]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高等农林院校共获得8篇,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分别获得2篇,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分别获得1篇。至此,有12所农林院校共获得优秀博士论文39篇,其中,中国农业大学获得9篇,名列全国高校22位,南京农业大学获得6篇,名列全国高校29位,四川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别获得4篇,名列全国高校37位。

(二)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

近几年,农业高校进一步加强了学科内涵建设,国家重点学科数有了较大增长。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学科数量排名情况来看,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农林院校有20所,其中,中国农业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18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总计24个,名列全国高校16位;南京农业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0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总计13个,名列全国高校25位;华中农业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覆盖2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总计8个,名列全国高校52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总计7个,名列全国高校81位。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9所农林院校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位于全国高校百名之列。

阅读全文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阐述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高风险性、公益性强以及有别于发达国家的独特性等特性,并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问题,从切实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等3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以期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特点;问题;对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科研的最终表现形式,是农业科技工作服务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1-2]。有研究表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30%~40%,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为80%以上,与其相比差距还很大[3-5]。因此,归纳分析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找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对策,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第一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1.1显著的地域性。农业科技成果的载体是具体的农业生产,特定的农业生产活动都基于特定的地域条件而形成,因而基于地域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也相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农业生产对水文、光照、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有很强的依赖性,地域不同,适宜主栽的农作物也不尽相同;另外,相同农作物在不同地域的栽培方式也差别较大,这也直接影响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6]。与工业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地域性特征最为特殊和显著。陈雪瑞[7]指出,农业生产技术越先进,对外界环境及其他因素的限制也越多,地域性也越显著。另外,除了受自然因素影响,人口规模、土地的分配方式、劳动者科技素质等社会因素也会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有较大的影响。

1.2高风险性。由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时效性短、转化过程相对复杂以及自然因素制约,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性高。首先,在现今市场环境和科技背景下,农业科学技术更新迭代快速,一项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及时,就会很快被其他技术所替代。其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往往包括试验、收集指标数据、中试、应用推广等多个过程,并且涉及多类人群,其中每个过程、所有参与主体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8]。农业生产需要遵循生物生长发育规律,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例如风、霜、雨、雪、旱、涝、病虫害等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负面影响。此外,成果的转化还受市场需求、价格、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9]。相较于工业和第三产业,农业生产的可控性较低,其成果转化相应地也具有较高风险性。

1.3公益性强。中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其基础性地位突出。自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强调“三农”问题,国家也接连出台多项农业扶持政策,对农业发展给予倾斜支持与保护。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是以工业反哺农业,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越来越突出,许多农业科技成果由政府公益性免费提供给全社会使用,农业的支持具有基础性地位与公益性服务属性,所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也具备基础性和公益性强的特点[7]。

阅读全文

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才竞争压力更加激烈,经济学人才培养标准也日益提高。课题组通过分析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总结了在此人才培养模式下所取得的各项成效,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T’型经济学人才,强化经济学专业国际化教育”的相关优化建议,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党的报告中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和繁荣中国经济,创新与完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极为重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脱节的传统经济学专业教育理念与国际化、全面化的现代经济学人才发展趋势格格不入[1],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有待强化,课程设置与工作导向结合亟待加强。当前我国学术界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多层次的研究:一是基于重视实践教学,认为应当从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设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实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块等五个方面入手,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经济学人才[2]。二是基于注重创新,提出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程之间的关系[3]。三是基于经济全球化,认为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4],必须加强探索基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本文主要对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成效进行综合分析,由此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对策。

一、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

英国经济学教学与学习支持中心认为,经济学教育应当帮助学生学习在不同领域对经济学核心概念的运用,学习经济学家的思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曾指出:经济学学生应该能够解释现有的经济学概念并且表述和研究新的经济学问题,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学知识。而国内学者刘伟等人则认为,应当培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倡导科学发展观,为社会做出卓越贡献,适应国际化要求的高素质人才[5]。湖南农业大学为实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综合型的高素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线,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与实训研究有机结合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度重视理论高度重视理论、应用和数理经济学相结合

经济学专业所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去向并不具体和单一,所包括的学科体系相对其他学科更为综合,更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这使得该专业教育兼具理论性和思想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等多个特征[6]。同时,经济学又是一门依赖于数学的学科,如西方经济学中所提到的交换价值就是一个可计量的数值,是一般数学的研究对象。在课程教学实施中,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根据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将老中青年教师相结合,组建由教授领衔,副教授和博士为骨干,理论经济、应用经济和数理经济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在保证原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重要学科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提高学生数理经济分析技能的新课程,如:行为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经济数学课程等,形成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三个特色领域相互结合的局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