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灵芝仿野生栽培技术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贵州黔东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是发展林下仿野生栽培灵芝的天然场所。从林地、季节的选择,菌种制备、整地、脱袋覆土、出芝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了灵芝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
关键词:灵芝;林下;仿野生;栽培
黔东南州地处贵州东南部,位于横断山脉以东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的过度地带,海拔最高2178m,最低137m,总体地势西高东低[1],其气候特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4~18℃,年日照时数1068~1296h,年无霜期270~330d,年降雨量1000~1500mm,年空气相对湿度78%~84%。黔东南州群山叠翠,林木葱郁,森林资源丰富,有“杉乡”“林海”之称,适宜发展林下食药用菌[2]。灵芝(Ganodermalucidum)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名贵中药,素有“仙草”“瑞草”“还魂草”之美誉[3],是一种著名的药用真菌。我国人工栽培灵芝的历史已有60多年[4],有短椴木栽培、代料栽培等模式。黔东南州主要以短椴木仿野生林下栽培灵芝。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1林地选择
选择郁闭度在0.6~0.8的马尾松树林或竹林地,其坡度在5~10°,林内有微风流动,土壤肥沃[5]。
2栽培季节选择
赤芝为高温型食药用菌,出芝温度在27~30℃。根据黔东南州气候特点,出芝时间在每年5—10月,4月中下旬做准备工作。
3菌种制备
3.1菌株及培养基的选择。选择赤芝和紫芝。母种培养基选用常规PDA培养基。原种培养基:杂木屑70%,麸皮20%,玉米粉5%,石灰2%,糖1%,石膏1%,过磷酸钙1%,料水比1∶1.4,pH自然。栽培种培养基就地取材,在松林、竹林下选取落叶阔叶树木枝条,砍成2~3cm的短段,加玉米粉、麸皮等。其配方为上述枯枝条85%,麸皮8%,玉米粉5%,石灰1%,石膏1%,料水比1∶1.4,pH自然。3.2母种及原种的制备母种:选择保存完好、菌丝体长势旺盛的试管或平板在25℃复苏培养2d后,接种到PDA培养基中培养,扩繁母种。原种:当母种菌丝体长至平板2/3时,可进行原种培养基拌料、装袋、灭菌。当扩繁母种长满培养基后即可接入原种培养基,26℃暗培养。原种培养期间保持培养室温度稳定,洁净,并经常检查发菌感染情况,一旦出现杂菌及时处理。
3.3栽培种制备。将林下收集到的枯枝砍断,按配方拌料后装袋,120℃高压灭菌8h(或者常压100℃灭菌24h),移入接种室冷却后接种。接种时两人配合,一人开袋,一人放入原种,操作迅速准确,接种后迅速扎好袋口。接种料袋移入温度适宜的培养室发菌。一般培养50d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袋。
4整地
当灵芝菌丝长至袋3/4时,在林地建厢面。厢面宽50~80cm,长度因林地而定,有条件的可在厢面中间铺设滴灌管,建厢面时要留出40cm左右的作业道。厢面建好后先晾晒3~5d,然后喷洒石灰水消毒,完成整地。
5脱袋覆土
待灵芝菌丝长满袋后,用刀轻轻划破袋,将菌棒平放在厢面上,如若厢面宽50cm,可摆放2排菌棒;若厢面宽80cm,可摆放3排菌棒。菌棒摆放完毕后,表面覆林下腐殖土,厚度为10cm。6出芝管理覆土后半个月左右,菌丝开始扭结成为灵芝原基并长出土面,慢慢分化出菌柄,若芝蕾太多,可以适当疏蕾。此时林下以阴阳六四分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
7采收
7.1孢子粉采收。当灵芝子实体菌盖颜色加深,边缘白色基本消失时即可套袋(一般在脱袋覆土两个月左右)。套袋后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上,加强滴灌,以保障孢子弹射量。套袋1个月后开始采收孢子粉。采收时备好消毒灭菌后的细毛笔和专用的孢子粉收集容器,停止地面滴灌。当地面水排干时开始取下纸袋,用细毛笔轻轻将纸袋上的孢子粉刷入清洁容器中。采收时工人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戴好已消毒的手套,既防止污染,又保护了采收孢子粉工人。
7.2子实体采收。孢子粉采收后(若不采收孢子粉可以在子实体菌盖颜色加深且还未开始弹射孢子前采收灵芝),就要采收灵芝子实体且采收不宜过晚。用剪刀从灵芝菌柄基部剪取子实体后去除杂土。
7.3晾晒烘干。黔东南州秋夏温度较高,但当地居民吊脚楼冬暖夏凉,采收后灵芝可以直接在房前屋后晾晒,也可以用烘干机60℃烘干。
8小结
林下仿野生栽培灵芝可以连续采收2年。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黔东南州栽培食用菌青壮年劳动力缺乏问题,缓解了农林争地的矛盾,也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顾欣,田楠,潘平珍.近40年黔东南暴雨气候特征及其地形影响暴雨分布的研究[C].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江苏苏州:2005.
[2]谌金吾,王正文,孙厚静,等.贵州黔东南州猴头菇林下床架吊袋栽培技术[J].食用菌,2019,41(6):44-45;48.
[3]吴德峰,涂建生,叶财旺,等.竹粉灵芝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6,37(2):70-74.
[4]曾广宇,蓝金宣,李开祥,等.不同郁闭度林下仿野生栽培黑灵芝[J].食用菌,2020,42(2):53-54.
作者:孙厚静 余冰情 谌金吾 李琳琪 谢永 王杰 杨再云 单位:贵州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 贵州省黔东南州食用菌专班 贵州省从江县农业农村局 从江县食用菌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