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草果人工栽培技术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林下草果人工栽培技术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林下草果人工栽培技术探究

摘要:林下种植草果能够取得较大的林下经济收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文章介绍了草果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并从草果的选地整地、播种管理、育苗管理、定植移栽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角度阐述了林下草果的栽培技术要点,以促进草果产量与品质提升。

关键词:林下经济;草果栽培;技术要点

1草果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草果为姜科多年生丛生草本,高2~3m。根茎横生,粗壮有节,直径约2.5cm。茎直立或稍倾斜,圆柱状。叶2列互生,具短柄:叶片长椭圆形,长约60cm,宽达20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边缘干膜质,叶两面均光滑无毛:叶鞘开放,包茎,叶舌长约1.2cm,穗状花序从根茎生出,长约13cm,直径5cm:花黄色,子房下位。蒴果密集,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5cm,直径约2cm,顶端具宿存的花柱,呈短圆状突起,熟时红色,外表呈不规则的纵皱纹,小果梗长25mm,基部具宿存苞片。云南省产区花期4~6月,果熟期11~12月[1]。

1.2生物学特性。草果喜温暖、半阴半阳的环境,一般生长于温暖,阴湿的沟谷疏林下、腐殖质丰富的、透气排水性能良好pH值5.5~6.5的肥沃砂质土壤中,以海拔1200~1800m为宜。

2林下草果人工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2.1选地与整地。草果种植地块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草果的生长特性,以1200~1800m的海拔高度为宜,优先考虑种植地块灌溉是否方便、林荫的大小、是否含有较多腐蚀质或质地疏松的土质,还可以选用溪边沙性土壤地块进行草果的种植,但要避免种植地块的土壤贫瘠或是重黏土[2]。确定了种植地块后,就要立即着手整地。首先要对地块林地进行疏伐处理。如果种植地块林地密度较大,就要进行适当的砍伐处理,并将土中夹杂的树根杂草、石块等杂质清理干净。播种前,还要开展翻耕工作,控制好翻耕深度,介于20~25cm之间,将大块土壤进行打碎,并施入足量的底肥,每公顷需要施入的草木灰为30~37.5t。若采用高畦播种方式,需要确保畦高为20cm、畦宽120~150cm,然后实行挖穴作业,规格为40cm×40cm×30cm,并保证施入的基肥充足,可采取堆肥、厩肥与表土拌和后的混合肥料作为基肥[3]。

2.2播种管理。2.2.1播种方法。采用条播的方式,开挖深度为15cm的沟,确保相邻行间距为15cm,严格控制植株密度,间隔6cm播入1~2粒种子,完成播种工作后,撒入一层细土进行覆盖或者撒上一定量的腐熟干粪,盖草浇水,保证坑穴湿度。若日均气温维持在25~30℃之间,播种结束20d后即可出苗,一旦育苗工作完成,就可开始进行定植了。2.2.2播种时间。从草果生长特性出发,若采用春播的方式,多开始于2~3月份,但效果不佳,多使用随采随播的方式,秋播效果较为明显,往往选在9~10月中旬开展播种工作,由于夏季余温作用,为种子发芽提供适宜的温度,保证发芽率,进而使得成苗期得以提前。进入10月下旬,气温开始下降,对种子发芽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应在10月中旬前完成播种工作,大约30d后就会出芽,出苗率达60%~70%,次年2月份,发芽率会提升至90%左右,到了5~6月份,即可安排移苗定植工作[4]。

2.3育苗管理。在草果的育苗管理期内,需要清除掉苗地内的杂草,定期检查,间隔期为2~3周。对于正处在培苗期的草果苗而言,需要及时追肥,共施3~5次,在进行施肥前,应先除去杂草再进行追肥,防止造成肥料的浪费。出土的幼苗,每个月进行1次追肥,可使用腐熟的粪水对草果幼苗进行淋苗处理,待出苗后,需要将覆盖的厚重树叶拿开,以免对幼苗造成压迫。加强对土壤含水量的观察,及时根据干燥程度进行浇水,往往7~10d淋1次水。如果温度过高,太阳辐射较强,林木郁闭度偏低,则应搭设荫棚,控制好高度,避免苗圃被强光灼伤[5]。

2.4定植与移栽技术。仔细观察草果苗的生长情况,待其长至一定高度,需要及时进行间苗操作,对于长势不均、生长状况不良、感染病虫害的草果幼苗,均应拔除掉,为良苗提供充足营养,确保其茁壮成长。考虑到移栽过程中,会对草果幼苗造成损伤,故应尽量缩短育苗基地与移栽基地的距离。草果苗的移栽对时间的要求不高,如果所选地形合理、温湿度状况适宜,即可安排移栽工作,通常情况下,在春末夏初时节,进行草果苗移栽作业,能够显著提升幼苗成活率,及时恢复长势。还可以在秋天雨后及阴天进行移栽,移栽完成后,应当及时浇水保持周围土壤湿润,以利于成活。移栽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立地条件状况,据此确定栽种密度。如果立地状况良好,每亩可栽种的数量为134~166株,株距控制在2m×2m之间;如果立地状况较差,土壤肥力不足,就要增大密度,株距为1.5m×1.5m,每亩栽种的植株数为300~370株,以提高成活率。移栽过程中,要优选草果幼苗,挑选出苗高40~45cm、茎粗超过1cm,根系为8~12条的草果幼苗,开挖坑穴,规格0.5m×0.5m×0.4m,各穴均栽入2株,进行填土压实,但也要注意压实过度致使土壤出现板结现象,及时浇水,使土壤维持一定的湿润度。

2.5田间管理技术。2.5.1落实中耕除草管理。完成移栽工作后,需要加强中耕除草,栽后的1~2年内,应分别于春夏秋三季各进行1次除草作用。经过3年成长期后,草果苗就会长大,植株郁闭度逐渐提升,陆续开花结果,这时每年至少要进行2次除草,首次除草应于花序形成之前的1~2月实施,在结束当年果实采收工作后,即可进行第二次除草,同时,还要开展整形修枝工作,将枯枝、病枝以及老枝等疏除掉,对于长势不足或过密的枝条进行剪除,而将生长健壮、长势状况俱佳的枝叶,予以保留,注意采光与通风,避免争夺其他枝条的营养。枝叶剪下后,可直接铺于草果苗之间,并用土进行覆盖处理,腐烂后能够有效增强土壤肥力。除草过程中,一旦发现草果树根须外露,就可以使用土进行覆盖处理。2.5.2施肥管理。定植后,需要进行2~3次追肥。首次追肥应于3月份完成,此时草果生长最旺盛,及时追肥,能够促进草果生长,可选用绿肥、堆肥或厩肥,也可增施氮肥。每亩施入的有机肥1~1.5t,过磷酸钙15~20kg,采取与有机肥堆沤发酵的方法能够增强肥效。第二次追肥多在8月末~9月中旬进行,能够增强苗群抗寒能力,可选用草木灰或火烧土,每亩施入的草木灰150~200kg,火烧土2~2.5t,此时追肥能够使草果尽快开花结果。第三次追肥多在谷雨前后进行,促进花粉发育,主要是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0.01%的硼酸的混合液。2.5.3强化排水灌溉管理。进入花期后,降水将会对草果产量产生直接影响。倘若此时出现大量降雨,就会导致烂花问题的出现,这就是说,在整理地块的过程中就要开挖好环形排水沟,保证排水通畅,防止花蕾腐烂。如果持续高温,就会造成花枯萎,不利于产量的提升,为此,就要强化旱季灌溉,使用稻草进行覆盖,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量。

2.6病虫害防治。草果病害及其防治。在草果生长过程中,会感染多种病害,如花腐病、果腐病、立枯病、叶斑病等。对于花腐病与果腐病的防治,应于花期前施入1:1:100的波尔多液,还可采用喷施50%的多菌灵1000倍液,并结合病情的严重性适当增加喷施次数,喷施间隔期为7d。至于叶斑病的防治,主要选用50%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立枯病对草果的危害最大,发病时间多在3~4月份,严重危害幼苗,植株感染立枯病后,叶片会迅速枯萎,紧接着出现倒苗现象。在出现病株时,应直接拔除病株,在其四周撒一圈消毒石灰粉,并喷施65%的代森锌600倍液,也可选用多菌灵溶液,间隔5~7d喷)施,连续喷施2~3次即可达到防治目的。草果虫害及其防治。定植后的草果受钻心虫的危害最大,幼虫会直接钻入植株根茎,导致植株生长受损,虫害严重会直接折断,造成大面积倒伏。在发现虫害的第一时间,就要剪除掉枯心植株,使用50%的杀螟松乳油溶液。斑蛾也是比较严重的一种虫害,为做好防治工作,应于3~4月份就根据1∶(4000~6000)的比例配比20%浓度的杀灭灵实施喷雾防治,还可选用潜毙多对斑蛾进行防治。为了有效防治蛞蝓,可直接将生石灰撒于幼虫出生的地方,即可杀灭。此外,若是蝗虫与钻心虫,可使用巴丹或功夫等药物,能够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6]。

2.7采收与加工。深秋至初冬时节,草果果实逐渐成熟,颜色转变为紫红色,种仁表面渐渐转为褐色,咀嚼时产生浓烈的辛辣味,即可安排采收作业。将摘下的果实,直接晒干或用微火烘干,否则易发霉变质。在烘烤时要掌握火候,火大会烤焦,火小则烤成霉草果。故烘烤时,火力要均匀,炉温保持50~60℃之间,并经常翻动,使受热均匀。亦可将鲜果放入沸水中烫2~3min,取出晒干,再用文火焙,即得干果实。

3结束语

总之,草果是一种经济树种,经济效益可观,能够满足林下种植需求,改善生态环境,但草果对生长环境与栽培技术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科学选地与整地,切实做好播种管理、育苗管理工作,及时定植移栽,在其生长过程中,严格落实中耕除草、施肥管理及灌溉排水等工作,并注意加强病虫害防治,保障草果健康生长,这对林下草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君菊 单位:怒江州林业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