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池塘鲫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应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周边无污染源,无高大建筑及其他遮挡物,水面光照时间长,受风面积大,电力配套,交通便利的地方。面积以10亩左右为宜,埂宽应达2.5米以上,坡比为1∶(2.5~3.0),水深为1.5~2.0米,土质以黏壤土为佳,池底基本平坦。养殖塘口应配有增氧机、抽水机、投饲机、拖网、小船等生产设备及用具。
二、清塘施肥
冬季排干池水,清除池内杂草、杂物及过多淤泥,保留淤泥10厘米左右,连续白天曝晒、夜间冰冻池底15个昼夜以上。于鱼种放养前7~10天注水80~100厘米,使用生石灰带水清塘,用量为120~150千克/亩,以杀灭病原体及野杂鱼等敌害生物;待清塘药性消失后,向池内投施用磷肥混合堆沤发酵、腐熟,并用1%~2%生石灰消毒好的畜禽粪肥,用量为200~300千克/亩,以培育浮游生物,为日后入池的鱼种提供生物饵料。
三、鱼种放养
鲫鱼为主养鱼,鳊、鲢、鳙鱼种为配养鱼。鲫鱼种的放养规格为15~20尾/千克,密度为2000尾/亩左右;鳊鱼种的放养规格为10~20尾/千克,密度为400~500尾/亩;鲢、鳙鱼种的放养规格为5~10尾/千克,密度为150~200尾/亩。放养时间宜早不易迟,一般以冬季放养为佳。鱼种放养前需用3%~5%的食盐水或2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鲢鱼不宜)10分钟左右,以杀灭体表细菌及寄生虫。
四、科学投喂
在池塘北侧池埂适中部位置搭建投饲台,将投饲机安装在伸向池内水面端头的台面上。在投饲机前方用20目网片围成20~30平方米的方形食场,网片下缘掖入水50~60厘米,上缘用直径为10厘米的PVC管子作浮子,以防饲料随风漂流。在食场内安装微孔增氧设备,将微孔增氧与投饲机并网使用,以增加投喂时食场内的溶氧,增强池鱼食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以鲫鱼投喂为主,养殖全程投喂鲫鱼颗粒料。鲫鱼规格在50~75克/尾时,投喂颗粒料的粒径为1.5毫米,75~150克/尾时为2.0毫米,150~300克/尾为2.4毫米,300克/尾以上时为3.2毫米;4~6月份投喂颗粒料的蛋白含量为30%~32%,7~9月份为35%左右,10月份后为30%~32%。日投喂3次,分别于上午8:00~9:00、下午13:00和17:00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饲量的60%~70%。养殖初期日投饲率为3%~4%,中期为5%~6%,后期为3%左右。具体的投饲量应根据天气、水温和池鱼的摄食生长情况灵活掌控。一般以投喂后20~30分钟基本吃完为宜。
五、水质调控
每10天左右加水1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每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30%左右;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40厘米。每10~15天泼洒1次生石灰,用量为10~15千克/亩,调节pH值为7.5~8.5。适时使用增氧机,保持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每15~20天泼洒1次水产博士(主要成分:乳酸菌、芽孢杆菌、粪链球菌、EDTA、净水剂),用量为200毫升/亩•米,以改良水质和底质。
六、鱼病防治
广大养殖户一定要确立“防病为主,治病为辅”的养殖新观念,将防病工作贯穿于池鱼养殖的全过程,切实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鲫鱼常见疾病主要有水霉病、竖鳞病、烂鳃病、寄生虫病等。水霉病为冬、春季多发病,治疗方法是全池泼洒水霉灵(主要成分:丙烯基二、三硫醚等),用量为200毫升/亩•米,每日1次,连用2次;竖鳞病为春、夏季多发病,治疗方法是全池泼洒碘王(主要成分:聚维酮碘,规格10%),用量为100~130毫升/亩•米;4~10月份为烂鳃病流行季节,防治方法是全池泼百菌净(主要成份:溴氯海因粉,规格8%),用量为250~300克/亩•米,每日1次,连用2次;秋季是寄生虫病暴发季节,主要有车轮虫、小瓜虫、粘孢子虫等,防治方法是全池泼敌鱼虫(主要成分:百部、贯众、苦参、川楝子、食盐等),预防用量为200克/亩•米;治疗用量为300克/亩•米。
七、起捕销售
一般可于7~8月份拉网卖1~2次热水鱼,适当降低密度,加快池鱼的生长速度,提高上市规格。养殖至年底干塘,将池中的鲫、鳊、鲢、鳙“一网打尽”,确认无“漏网之鱼”后,转入下一轮养殖。
作者:唐玉华 单位:江苏省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