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浅谈发酵床养猪技术以及常见病的防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发酵床的制作
1.1构建特殊的圈舍
选择较低的水位,水源要充足,东南的走向,能充分的收集阳光,还要有良好的通风位置,圈内要有食槽、自动饮水器;在夏天的时候,要注意防暑降温;发酵床尽量要建造的简单。
1.2发酵床的设计
地上式发酵床,是将垫料槽建造在地面上,垫料槽的地步同猪圈外地面持平或略高,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学要垫高50~100cm,保育猪50cm左右、育成猪100cm左右,然后利用营地平台的一侧同猪圈外墙构成一个登场的长槽,并根据养殖的需要,将其分别隔开,以便穿栏。
1.3垫料的制作方法
1.3.1原料的采选
通常有较好的吸附性、通透性的材料,如木屑、米糠、草炭、秸秆粉等;同时还要选择一些辅助原料,为确保垫料在制作的过程生物发酵的效果和进程,常用的有水、尿素、麦麸、磷酸氢钙等。
1.3.2菌种的选择
发酵床菌种的选择好坏决定了发酵床的成败[3]。一般使用的是复合菌,包含了分解蛋白质的丝状真菌、降氮除臭的芽孢杆菌、抑制病害的放线菌等。
1.3.3制作方法
将锯末、稻壳等主料按照比例倒在一块平整的地面上,再将活化后的菌种同发酵剂等放在一起,洒在表面上,进行均匀的搅拌。同时,在垫料的表面上喷50%左右的水。最后盖上苫布进行发酵。发酵2~3天后,由于复合菌种的活动,使垫料开始升温。待5~7天后,垫料就制作完成了。将制作好的垫料均匀的放入猪圈内,再喷洒一遍发酵菌液。等24h后,再将猪放进圈内。圈内因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臭味自然消失,苍蝇和蛆也不再进行繁殖,待2~3个月后,在床的底层就形成自然繁殖状态,中不形成白色菌体,其温度高达40~45℃,猪进食后,所排出的粪便,经过发酵后,可成为猪的饲料。发酵床的垫料,2~3年不用换[4]。
2发酵床的常规管理
一是注意猪的密度,头数不宜过多;二是发酵床的表面不能过分的干燥,要保持一定的湿润度;三是生猪在进圈之前,一定要驱虫,以免猪在啃食菌丝时将虫卵再次带入体内而发病[5];四是随时关注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要保证发酵菌的正常“工作”,必要时加活性剂,还要适当的补充微生物原料以及营养液;五是为利于猪拱翻地面,猪的饲料喂量应控制在正常量的80%,生猪一般在固定地方排粪、撒尿,当粪尿成堆时挖坑埋上即可[6];六是必须要保持地面的60%的湿润度;七是在猪圈内,禁止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之类的物品,防止杀死微生物,降低活性。
3.1正确的疫苗接种
按照严格的免疫程序,首先要检查猪的健康状况,然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后还要观察猪的反应情况,要做到不少种,不漏种。
3.2加强饲养管理
根据猪的品种、体质进行分群的饲养。保持猪圈的清洁卫生,即使是采用了发酵床的技术,但是平时的卫生必须注意;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养殖户应尽可能的做到自繁自养,防止某些传染病的进入,降低疾病的发生。
3.3定期的消毒
消毒工作的是否落实,关系到传染病的发生率和传播率。在选择消毒剂的时候,我们要针对不同的细菌、病毒进行选择,合理的消毒,定期的消毒,规范的消毒、科学的消毒,可有效的防止疾病的发生。
3.4定期驱虫
定期的预防接种,可保护猪的健康,还可以避免因成年猪带虫引起的感染;尤其是在驱虫后,工作人员要既是的清除粪便,防止重复感染。
4小结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臂疾病的治疗总要很多,我们要采用规范化、科学化的措施,更好的控制疾病的发生,从而提升养猪户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