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沙塘鳢养殖技术论文2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1材料与方法
1.1苗种投放
1.1.1沙塘鳢分两次投放,2月17日投放规格为50g的准成品沙塘鳢,每亩投放量为40尾。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6月4日再投放一批规格为1cm的当年培育的沙塘鳢小乌苗种,亩投放量为200尾。所有沙塘鳢苗种均选购自旌德县榔川渔业有限公司。
1.1.2常规鱼鲢鱼亩放养量150尾,鳙鱼亩放养量20尾,草鱼亩放养量60尾,鳊鱼亩放养量15尾,鲫鱼亩放养量30尾,总放养量2200kg。所有苗种要求规格一致、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并在投放时均使用鱼种消毒剂或10%的食盐水进行洗浴浸泡消毒。
1.2水质调控
山区水库水质清瘦,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水质调控的重点在于合理施放追肥。以调整水体透明度,提高单位水体浮游生物量,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本次试验将沼液作为追肥。沼液是沼气生产的副产品,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既是鱼类的直接饵料,也宜作为追肥使用。早期2~4月,由于水温不足15℃,在基肥的作用下水体透明度基本保持在30~40cm,此时不进行追肥的施放。4~6月,当水温上升至15℃开始投施追肥。根据水体透明度而定,每10天追施一次沼液,选择晴天的上午进行,用量为每亩100kg。用专业沼气抽渣车将沼液抽出运至水库,沿水库两侧库岸小于2m的浅水区分多点直接施放。7~9月,水温较高,鱼类新陈代谢快,每周施追肥一次,每次80~100kg/亩。注意观察水质状况,保持水体透明度不低于25cm,以有利沙塘鳢的生长。水库汛期溢洪和水质浑浊时应停止施肥。9~11月按4~6月的施肥量进行。
1.3饵料投喂
沙塘鳢以水库中野杂鱼、虾、浮游动物为食,不需要投喂专用饵料。鲢、鳙、鲫以浮游生物、沼液为食。所以在日常投饵中以草鱼、鳊鱼为主,主投青饲料。饵料的投喂坚持做到“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鱼类活动)和“四定”(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每天根据鱼类的摄食情况、活动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上午8~10时投喂青饲料,下午4~6时投喂少量精饲料。根据季节的变化青饲料的投喂量为吃食鱼体重的10%~20%,精饲料投喂量为吃食鱼体重的3%~8%。前期以青饲料为主,到10月份后逐步提高精饲料的比例,以利鱼类的营养积累,提高体重。
1.4饲养管理
水库饲养管理以常规鱼的管理为主,每天坚持早晚巡塘。观察鱼类的吃食、活动情况。汛期要密切注意天气,提高防洪抗灾准备。根据水稻生长规律,做好水库灌排的协调工作。高温季节,鱼类生长旺盛,易出现疾病,应加强对水库的日常管理,及时打捞青饲料投喂区的饵料残渣。做好鱼类病害的防控工作。由于水库水面较大,为节约用药成本,采取全面消毒和局部消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每月对水库进行全面消毒一次,消毒时先用混杀安(15ml/亩)杀虫,隔24小时后再用漂白粉(1ppm)或生石灰(10~15kg/亩)杀菌。每周对投饵区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或漂白粉交替挂篓、挂袋进行消毒。每天做巡塘日记,做好生产记录档案,以便总结经验,提高生产技能,对突发状况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结果及效益分析
自10月份开始,用地笼对沙塘鳢进行捕大留小上市销售,直至整个养殖周期结束再进行干库起捕。12月下旬对所有养殖对象进行起捕出售。具体收获情况见表2。经济效益:产值340298元,成本189150元。其中:苗种83150元,饲料72000元,人工及药物12000元,承包费12000元,其它10000元。总利润151148元,亩利润2437.9元。具体见表3。
3小结与讨论
1)沙塘鳢是皖南的土著品种,对水域的适应性较强,在水库开展增养殖较为容易实现。同时,在水库中实施增养殖沙塘鳢可以对水库中的野杂鱼、虾进行充分地利用,达到水库除野的目的,实现廉价低级产品向高品质产品的转换,并有效提高了水库水体空间的利用率,提升了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了饲养成本,拉升养殖利润空间。
2)目前各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推广生态能源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沼气在现在的乡村得到了大力地推广和应用。而沼液是沼气生产的副产品,必须定期进行专业抽渣清理。经检测分析沼液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不仅可以为鱼类直接提供饵料,而且是优良的水体追肥材料。利用沼液养鱼可有效降低饲养成本,而且优质、高效、环保,有变废为宝之功效。
3)本次试验采取无公害产品生产方式进行,以有机肥为基肥,以沼液为追肥,以青饲料为主要饵料,药物使用量也较少,所以生产的产品为无公害产品。虽然单位产量和产值不高,但产品品质优秀。在当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倡导绿色消费的形势下,此种养殖模式能有效发挥出优质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市场水产品的安全有效供给。
4)水库、池塘中的野杂鱼以麦穗鱼为主,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其不仅在水体起到清道夫的作用,还能对水体中的有害、有毒物质及细菌进行有效吞噬。但野杂鱼在水域中过度繁殖,会产生水体空间、养分、氧气、抢食等负面影响,而通过水体沙塘鳢的增养殖,可有效控制水体中的野杂鱼、虾类的种群数量。野杂鱼在水库中的自然繁育生长为沙塘鳢的自然繁育生长同步提供口径适宜的优质饵料。沙塘鳢在摄食野杂鱼、虾类同时,由于自然生物的逆境繁育特性,又可促进水体中野杂鱼、虾类的繁殖速度和繁殖量。为沙塘鳢的生长提供丰富饵料,改善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维护水库水体生态的良性循环,具有一本万利之功效,建议在水库养殖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庆 单位:安徽省旌德县水产站
第二篇
一、材料与方法
1.放养前准备
(1)饵料生物培养:施肥后10~15天,在鱼沟处水面种植经消毒的水花生,用小竹竿、聚乙烯绳固定成带状;每亩投放天然捕捞的健康米虾3千克、麦穗鱼或鳑鱼皮5千克。隔天投喂少量粉状饲料如米糠、麸皮等,3月下旬起,每天检查麦穗鱼或鳑鱼皮产卵、孵化和米虾抱卵、孵化情况,视水质情况再追施少量复合有机肥,做好鱼、虾苗的培育。将鱼苗、溞状幼体、虾苗、米虾作为沙塘鳢饵料生物。
(2)育秧、移栽:选用“虾蟹丰”水稻。该水稻株型高大,株高可达1.7~1.9米,叶片大而长,茎秆粗壮,每个稻节上可发育形成发达的水生根须,高效吸收底泥和水体中的氮磷肥,全程可生长于1.0~1.2米的养殖水中,无须烤田。4月18日,采用育秧盘育秧,5月初,当秧苗长到5~6叶时,人工移栽到池底面平坦处,株行距为(0.5米×0.5米)~(0.6米×0.6米),日字形或田字形种植,每丛2~3本,栽种面积为池塘水面的50%~60%,保持水位5~10厘米。
2.苗种放养
(1)沙塘鳢鱼种放养:稻秧返青、发稞后,6月3日放养沙塘鳢夏花鱼种,放养密度为3600~4000尾/亩。
(2)搭配鱼种放养:稻秧返青后,每亩放养规格为50~100克/尾细鳞斜颌鲴鱼种100尾、草鱼夏花鱼种20尾、白鲢夏花鱼种100尾、花鲢夏花鱼种40尾。稻秧发稞后,每亩放养规格40~60只/千克的蟹种80只。6月2日,每亩再放养抱卵青虾5千克。继续培肥水质,部分虾苗作为沙塘鳢的天然饵料。
3.田间管理与饲养管理
(1)田间管理:“虾蟹丰”水稻在沙塘鳢养殖塘中按照原生态种植的方式进行管理。生长期间,不晒田、不喷施农药、不施水稻用肥,主要是通过水位管理进行病虫害控制。一般移栽后1周内,池塘保持15~20厘米水深,让秧苗扎根、返青、发根;栽种后1~3周,有条件的可将池塘水位降至10厘米以下,以期充分分蘖。其后,根据养殖生产需要和水稻的株高,逐步提高水位,以水位不淹没心叶为准。
(2)饲养管理: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以沙塘鳢为主,定期进行沙塘鳢摄食情况、体长、体重检查,饵料生物变化情况以保持天然饵料充沛为主。养殖中后期特别是7、8、9三个月,注意观察,必要时适当投喂活的小杂鱼等。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并做好相关记录。保持水体pH值7.5~8.6,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养殖后期透明度要求40~50厘米。养殖过程基本无须换水,随着鱼体增大,逐步提高水位,最终水位保持在1.0~1.2米。
4.及时收获、适时上市
(1)水稻收割:10月9日,当稻穗谷粒颖壳95%以上变黄、籽粒变硬、稻叶逐渐发黄时采用收割稻穗的方式收获。
(2)水产品捕捞:9月17日,在河蟹逃跑之前用地笼捕捞河蟹上市销售。沙塘鳢在不同季节售价不同,通常翌年1月到3月的市场价格较高,收获时可采取地笼捕大留小,同时收获青虾,适时销售,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试验池捕捞时间为2014年1月9日至2月28日。
二、结果
1.主要产品
15.3亩“鱼稻共生”池塘收获沙塘鳢2539.8千克,最大规格164克/尾,最小规格25克/尾,平均规格61.73克/尾,成活率75%,平均沙塘鳢亩产量为166千克;收获河蟹160.65千克,平均亩产量10.5千克,平均规格181克/只;收获青虾229.5千克,平均201只/千克,平均亩产量15千克;收获鲢、鳙、鲴等鱼类共612千克,平均亩产量40千克;收获稻谷4375.8千克,平均亩产量286千克,即大米产出2975.9千克,平均亩产量194.5千克,出米率为68%。
2.经济效益核算
每亩“鱼稻共生”池塘投入成本为12408元,产出为30504元,利润为18096元。
三、讨论
1.“虾蟹丰”水稻适合在池塘中栽培
浅水勤灌、烤田与蓄水养鱼这对矛盾是造成南方稻田养鱼实施面积小、推广速度慢的主要原因之一。“虾蟹丰”水稻茎秆粗壮,是普通水稻茎粗1~3倍,秆皮壁厚且硬,不易倒伏;叶片大而长,生物产量大,根系发达,特别是每节发达的水生根能高效吸收氮、磷;株高最高可超过2米,故有“芦苇”稻之称,深水种植后可控制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等害虫;株行距大(0.6米左右),通风透光好,水稻细菌性病害不易发生。其稻穗(平均穗长26厘米)比普通稻穗(平均穗长16厘米)长60%以上,其稻米具有籼米的长粒形、粳米的美味口感和营养,为优质大米。“虾蟹丰”渔稻具有分蘖力强(单株可分蘖35~48株)、不需烤田、生长快等特点,适合在水深1.0~1.5米的养鱼池栽种。“虾蟹丰”水稻种植解决了养殖与水稻烤田的矛盾,适合在鱼塘中推广应用。本试验栽种面积为水面积的50%,由于后期大量麻雀掠食,影响了稻谷实际产量。
2.“鱼稻共生”模式,综合效益凸显
在饲养沙塘鳢的池塘中种植水稻,亩经济效益18096元,其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水产品种养殖和水稻种植,达到了增鱼、稳粮、增产增收的目的,对确保粮食安全战略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实施“种养结合”,“水稻+水产”,池塘由单一的生态系统转变为稻、鱼、蟹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一水两用、一地多收”,可表达为“水产+水稻=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作者:陈凡 单位:浙江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