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毛蚶池塘养殖技术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毛蚶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列齿目、蚶科、毛蚶属,我国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都有分布,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等浅水区资源尤为丰富。毛蚶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2018年河北省蚶类(含毛蚶和魁蚶)产量8356吨。随着毛蚶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市场价格逐年攀升,市场价格最高达到30元/千克。2018年4月-2020年4月,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秦皇岛试验站在黄骅市南排河镇关家堡村的养殖池塘进行了毛蚶养殖技术试验,现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养殖池塘及贝滩修建。养殖池塘位于黄骅市南排河镇关家堡村海边,南北走向,南面为进水口,北面为排水口,池塘长450米、宽80米、深1.7~2.2米,池底为泥质,面积54亩。2018年3月初,在距离排水口50米沿南北走向修建长150米、宽4米、高0.5米的贝滩4块,贝滩间距8米。每块贝滩面积600米2,4块贝滩合计2400米2(3.6亩)。使用旋耕机将贝滩表面20厘米内的泥块打碎,晾晒1周,然后进水浸泡和洗刷贝滩2~3次再进水,水位控制在贝滩上20~40厘米,使用肥水剂进行肥水,透明度控制在0.35~0.4米。
2.毛蚶苗种来源及运输。(1)苗种来源:2017年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培育的河北丰南种群F1代1龄苗。(2)苗种运输:采用泡沫箱加冰的方式,分两批从浙江温岭起运,经过26小时运输到达养殖试验池塘,运输存活率100%。
3.毛蚶苗投放。2018年4月27日和5月15日分两批放养毛蚶苗,第一批苗平均壳长(13.7±1.5)毫米,个体重(0.6±0.3)克,规格1562.5粒/千克,投放到1#、2#贝滩。第二批苗平均壳长(14.4±1.8)毫米,个体重(0.7±0.4)克,规格1492.5粒/千克,投放到3#、4#贝滩。
4.养殖期管理。养殖池塘水质管理:①池塘水深控制及换水量。在高温期的8月中旬到9月中旬和越冬期加水到1.7米,其他时间控制水位1.5米左右。农历初一、十五大潮期间每天换水30~40厘米,每个大潮期更新池水30%~40%。②肥水。使用硅藻膏和六抗培藻膏进行肥水。蚶苗入塘前10天,每亩(水深1米)使用硅藻膏1千克施基肥,以后根据池塘透明度情况每半个月追肥1次,用量为0.5千克/亩。高温期使用六抗培藻膏,低温期使用硅藻膏。养殖期间池塘透明度控制在0.3~0.5厘米。
5.越冬期管理。12月初加水至1.7米,池塘结冰但未全部冰封时采用人工进行破冰。全部冰冻后,每亩冰面上打直径0.5米左右的眼2~3个,插上稻草。翌年3月初池塘冰融化后及时大换水,换水量70%以上。
6.水环境主要指标监测。温度监测使用美国Onset公司生产的温度、光照一体监测探头,每两小时测量1次温度和光照并储存。使用衡欣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笔式盐度计(AZ8371)和pH(Testr20)测试笔测量盐度和pH,每月1次。浮游植物每月监测1次,依据监测情况调整肥水及水质管理措施。
7.毛蚶生长指标监测。养殖期间每月从2﹟贝滩随机采集30粒毛蚶,测量体重、壳长、壳宽和壳厚,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同时检查100粒左右毛蚶中存活和死亡数量,计算存活率。4个贝滩上毛蚶最终养殖存活率以每个贝滩收获数量与放苗数量之比计算。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1.毛蚶养殖产量及存活率。2020年4月1-3日采收了4个贝滩的毛蚶。4个贝滩共采收毛蚶1570千克,平均规格75.8粒/千克,平均存活率29.2%。4个贝滩的毛蚶存活率和养殖产量差异较大,1﹟贝滩存活率及产量最高,存活率为44.5%,折合亩产672.6千克;4﹟贝滩存活率及产量最低,成活率为20.2%,折合亩产289.0千克;其他两个贝滩介于两者之间。从放苗批次看,第一批投放的毛蚶苗生长及存活情况明显好于第二批,第一批投放的毛蚶苗平均存活率37.6%,平均亩产量575.3千克,平均规格71.8粒/千克;第二批投放的毛蚶苗平均存活率20.8%,较第一批低16.8%,平均亩产量297.4千克,较第一批低277.9千克/亩,平均规格为80.0粒/千克。
2.毛蚶生长速度。2﹟贝滩的毛蚶生长指标监测结果显示,2018年4月27日放苗时毛蚶平均个体重(0.6±0.3)克,平均壳长(13.74±1.46)毫米,平均规格1666.6粒/千克。经过两年的养殖,到2020年4月2日毛蚶平均个体重(14.2±2.6)克,与放苗时相比体重增加22.7倍;平均壳长(35.58±2.34)毫米,与放苗时相比增加1.59倍。毛蚶苗从4月27日放苗至8月7日生长比较快,平均个体重从(0.6±0.3)克生长到(5.6±0.9)克,增长了833.3%。8月7日-12月11日生长速度变慢,平均个体重从(5.6±0.9)克生长到(7.5±1.3)克,增长了33.9%。从两年的生长情况看,第一年毛蚶生长速度明显快于第二年,第一年从放苗时平均个体重0.6克生长到10月18日的7.1克,增长了11.8倍;第二年从3月29日平均个体重7.6克生长到10月16日的12.8克,增长了1.68倍。从每年生长情况看,5-8月毛蚶生长较快,9-12月生长较慢,冬季和初春基本停止生长。
3.毛蚶养殖过程中的存活率变化。2﹟贝滩毛蚶的养殖存活率定期监测结果显示,从放苗到第二年的12月5日没有出现异常死亡,养殖18个月的存活率为68.3%,死亡率为31.7%。2018年10月18日-2019年5月15日死亡率为12.8%。因此,第一个越冬期死亡率应不高于12.8%,而第二个越冬期却出现了大批死亡现象,养殖存活率从2019年12月5日的68.3%下降到2020年4月2日的30.6%,死亡率高达55.2%。
4.养殖池塘主要环境因子变化情况。(1)池塘水温:2018年5月17日-2019年5月17日毛蚶养殖池塘水温监测结果显示,池塘水温年变化范围在-2.03~36.30℃,7月16日-8月12日养殖池塘水温高于32℃,平均水温33.18℃,最高水温36.30℃出现在8月3日。冬季池塘水温累计有30天在0℃以下,2018年12月7-14日池塘水温-0.2~-1.29℃,平均水温-0.76℃,最低温度-1.91℃出现在12月7日;2018年12月26日-2019年1月8日池塘水温-0.02~-1.69℃,平均水温-0.88℃,最低水温-2.03℃出现在12月28日;2019年2月7日-2019年2月14日池塘水温-0.20~-1.26℃,平均水温-0.69℃,最低水温-2.14℃出现在2月7日。(2)池塘盐度:养殖期间池塘盐度变化范围在31.8~43.5,平均35.2。冬季和春季盐度较高,均在35以上,夏季和秋季池塘盐度相对较低,一般在35以下。(3)池塘pH:养殖期间pH变化范围在8.1~8.8。(4)池塘透明度及浮游植物种类:4-7月池水透明度为0.4~0.5米,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主要是硅藻和甲藻,一般以新月菱形藻、舟形藻、小环藻、微小原甲藻、裸甲藻等为主;7-8月池水透明度0.3~0.4米,浮游植物密度较大但种类较少,主要是微型浮游植物,有少量的小球藻、舟形藻等;9-11月池水透明度0.45~0.5米,浮游植物种类多但密度较小,主要是长菱形藻、小环藻、舟形藻、海洋原甲藻、裸甲藻等。冬季浮游植物很少,只有少量的底栖硅藻。
作者:张福崇 宋学章 石延港 方笑 周斌 李萌 王六顺 单位: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 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黄骅市水产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