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湖泊蟹鳖生态高效网围轮牧养殖技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文结合长荡湖实际情况,从蟹鳖苗种放养前准备、苗种投放、养殖模式优化、饲养管理、捕捞与收获、轮牧养殖等方面总结了湖泊蟹鳖生态高效网围轮牧养殖技术,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蟹;鳖;生态高效;网围轮牧养殖技术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转变大水面渔业发展方式,科学设置网围养殖设施,充分发挥渔业的生态功能,对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总结湖泊蟹鳖生态高效网围轮牧养殖技术,以期为渔业发展提供参考。
1苗种放养前准备
1.1网围设施。网围选择水质清新、溶氧量充足、饵料生物丰富、底质软硬适中、湖底较平坦的水域。网围东西朝向,长宽比2∶1,网围面积4hm2,网围内分别设置蟹、鳖网围,蟹、鳖网围比1∶1。蟹网围内设置暂养区;鳖的网围内设置稚鳖网围、幼鳖网围、成品雄鳖网围、成品雌鳖网围,四周增设用竹片做出的马鞍形(1.5~2.5m2)投饵台,该台兼有中华鳖栖息与晒背日光浴作用,具有“三台合一”的功能。网围结构与湖泊常规养蟹网围总体相似,即分外层网围与内层网围两大部分,下脚采用石笼固定,在内外网围间放置监测地笼[1]。
1.2清除敌害。网围设施搭建完进行拉网捕捞,清除网围内乌鳢、鲶鱼等具有生存竞争优势的鱼类,提高蟹、鳖苗种成活率和生长速度。1.3种植水草在网围内种植水草,水草品种以沉水性的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为主,多品种搭配,密度适中,水草面积为网围总面积的1/3~1/2,既可提供蟹、鳖栖息和避敌场所,又可作为蟹部分青饲料来源,还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1.4放养螺蛳螺蛳每年投放2次,在清明前投放螺蛳3000~3750kg/hm2,8月投3750~4500kg/hm2,投放时均匀遍洒于网围内。螺蛳既是水质的净化剂,又是蟹、鳖的鲜活饵料。
2苗种投放
2.1苗种要求。苗种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成败。必须选择规格整齐、外形完整、无伤残畸变、反应敏捷、体色正常、体质健壮、当地培育的幼蟹、幼鳖。放养前用5%食盐水或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min。
2.2放养时间与密度。每年2月将蟹种放入暂养区,将其培育到5月底至6月初,待网围内水草生长和螺蛳繁殖到一定的数量时,再将蟹种暂养圈(网皮)移去。放养蟹种12000~13500只/hm2,规格80~120只/kg。每年5月上中旬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将鳖苗放入鳖网围中,放养鳖苗6750~8250只/hm2,规格6~10只/kg。
3养殖模式优化
蟹、鳖网围内分别套养10~20尾/kg的花白鲢鱼种450~525尾/hm2,花白鲢苗种数量比例为1∶3。鳖网围内,鳖苗生长到200g左右时,稀释鳖苗密度,放入幼鳖网围内,生长到420g左右时,雌雄分开,分别放入成品雌鳖、雄鳖网围内。
4饲养管理
4.1饲料投喂。饵料品种主要包括冻鱼、小杂鱼、螺蛳和水草等。饲料投饵时,在坚持“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点)、“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看摄食)的基础上,投饵做到“重、质、匀”。“重”即饵料的重点用量,5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蟹、鳖摄食旺季,应尽量喂饱喂好,河蟹生长适温为22~28℃,最适温度为25~28℃;中华鳖生长适温为25~33℃,最适温度为30℃,一般日投量掌握在蟹当时存量体重的5%左右,但鳖的饵料掌握在3%,当水温在15℃以下或35℃以上时应少投或不投;“质”即要保证饵料新鲜、适口、无杂质;“匀”即把饵料均匀投放在固定的饵料场所,以确保蟹、鳖及时摄食,确保群体快速生长[2]。
4.2日常管理。4.2.1“四查”。一是查食场,看蟹、鳖的吃食情况;二是查防逃设施和监测地笼,看蟹、鳖是否有逃跑现象;三是看水质是否有变化;四是查病害,看网围中是否有敌害生物。通过四查,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认真处理。4.2.2“四勤”。一是勤查饲料质量;二是勤做清洁卫生工作,例如及时打捞河蟹网围中的残渣剩饵,勤洗鳖饲料台;三是勤测量水温,每天3次;四是勤记录,除了做好养殖日志外,还要记录发生的特殊情况。4.2.3“三防”。一是防病,在鱼病易发季节采用生物制剂喷洒蟹、鳖饵料;二是防台风,台风季节对网围设施要加固加牢,打捞网围外侧的漂浮植物和垃圾,防止逃逸;三是防汛,汛期到来时及时调整网围高度,确保网围上缘高于水面1m以上[3]。
5捕捞与收获
河蟹起捕时间取决于河蟹性腺成熟和水温情况,一般在10月下旬水温10℃以下河蟹摄食减少后,即可采取地笼网或蟹笼进行捕捞。鳖的捕捞严格根据水温情况而定,一般11月中下旬当水温降至15℃以下(进入越冬休眠期前),采取地笼张捕与徒手捕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捕捞。如过早收获,水温高,鳖的活动消耗尚强,仍在摄食和生长季节,会影响产量。同时鳖间撕咬引起损伤会影响鳖的质量。若过迟捕捞,水温低,鳖入泥越冬,不仅捕捞困难,而且易冻伤[4]。
6轮牧养殖
蟹、鳖起捕上市后,翌年蟹、鳖网围进行换位养殖,将原水草丰茂的养鳖网围作为养蟹网围,以满足蟹对水草和环境的要求。
7结语
根据蟹、鳖生物学特性及生物与环境协同作用原理,通过在网围内栽种水生植物,以吸收氮、磷、硫等营养盐,同时在网围内适量放养一些螺、花白鲢等以净化水质,过滤水中的有机碎屑和浮游生物。在养殖过程中,鳖基本不食水草,鳖网围内长势丰茂的水草,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到养蟹网围中供蟹食用。翌年将蟹、鳖网围换位轮牧养殖,原水草丰茂的养鳖网围作为养蟹网围,确保了水草的可持续利用。整个养殖过程以生态调控防病为主,网围内投喂新鲜小杂鱼、螺蛳等天然饵料,其品质接近野生。与常规养殖模式相比,该养殖模式具有产量高、风险小、利润空间大、易于操作等特点。
参考文献
[1]吴振山.池塘蟹、鳖生态法养殖效益高[J].农村百事通,2002(14):18-19.
[2]李旭骁,龚月生.中华绒鳌蟹养殖营养需求分析[J].养殖与饲料,2015(11):38-40.
[3]刘维明.河蟹养殖阶段的病害及其防治[J].水产养殖,1994(1):7-8.
[4]陈德富.蟹鳖养殖池塘围拦材料的比较研究[J].水利渔业,2000(1):40-41.
作者:张响 曹迎庆 潘云飞 金国胜 沈小伟 单位:常州市金坛区、溧阳市长荡湖水产管理委员会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