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河蟹养殖技术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池塘河蟹养殖技术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池塘河蟹养殖技术初探

河蟹因肉质细嫩,口味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河蟹又因易养殖,成本低,风险小,效益高而深受广大养殖者的欢迎。因此,河蟹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名贵淡水产养殖品种之一。现将池塘河蟹养殖技术简介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一、池塘条件

养殖塘口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周边无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水质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试验塘口呈东西向,长方形,长宽比为3∶2,面积为30亩,池埂宽实,池底平坦,土质为偏碱性的沙壤土。将池塘中部设置为滩田(浅水区),面积占全池总面积的60%,田面向上水深为60~80cm。沿池埂四周开挖养蟹沟(深水区),沟宽为2~3m,沟深低于田面1.0~1.2m。修建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并配备相应的进、排水泵。将进水口设在塘口一端的最高处,排水口设在塘口另一端的最低处,并且成对角线,进、排水口须用聚乙烯网布或不锈钢网罩等覆盖,以防河蟹外逃和敌害进入。让进水和排水分流,有利于水位控制,污水排出,保持池水洁爽,减少病害的发生。在养殖塘口四周必须建防逃墙,严禁河蟹外逃。一般选择用钙塑板制作防逃墙。钙塑板沿塘埂四周埋设,下部埋入土内15~20cm,上部高出塘埂50~60cm,块与板接头处要搭牢,不留缝隙,四角做成圆弧形,在板的外侧用细木棍或粗竹杆作桩固定,桩距为2m左右,将板打孔后用细铁丝将板固定在桩上。这样的防逃墙材料来源广,建造工艺简单,施工操作方便,目前,已被广大养蟹户普遍使用。按照0.15kW/亩的标准配备微孔增氧设备,将供气管沿东西向架设在池塘中间,延伸至池塘两端,采用条式安装法,在供气管两侧间隔10m左右水平设置一条高出池底10~15cm的微孔管,微孔管的一端用塑胶管连接到供气管上,另一端延伸到离池埂1m远处。

二、放养前准备

年底抽干池水,清除杂草杂物,挖除过多淤泥,保持淤泥10cm左右。使用生石灰干法清塘,用量为80~100kg/亩,以杀灭病原体、寄生虫、野杂鱼等敌害生物。清塘后冻晒池底一个冬季,以加速有机质的风化。开春后开始栽植水草,主要品种有: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黄草等。伊乐藻采用切茎分段栽插法,株行距为5m×6m,全池栽插;在伊乐藻中间搭配种植轮叶黑藻、苦草和黄草,水草覆盖率应占养殖总面积的50%~60%。苗种放养前10~15天,向池内投施消毒发酵好的蓄禽粪肥,以鸡粪为佳,施肥量为200kg/亩左右。3~4天后再投施EM菌、单细胞藻类激活素等,使之在水中形成优势种群,以增强肥水效果,5~7天后可见池中有大量的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繁殖起来,为日后入池的河蟹苗种提供生物饵料。清明前后投放活螺蛳,投放量为300~500kg/亩。在蟹池中投放活螺蛳,让其自然繁殖,可为河蟹提供源源不断的动物饵料,降低养殖成本,同时螺蛳还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三、苗种放养

选择本地培育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敏捷、无病无伤的长江水系蟹种放养,一般放养规格为100~160只/kg,密度为800~1000只/亩,时间在3月初。为了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水体生产力增加综合养殖效益,可在池内合理搭配放养在习性和食性上与蟹虾无冲突的鲢、鳙、鳜鱼种。鲢、鳙鱼种的放养规格为150~250g/尾,密度为80~100尾/亩,时间在5月初。鳜鱼种的放养规格为5~6cm,密度为20尾/亩左右,时间在6月初。苗种放养入池前需用3%~5%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左右,以杀灭体表细菌及寄生虫。

四、饵料投喂

3~5月份,以投喂蛋白含量为36%~40%的配合料为主,辅喂部分冰鲜鱼;6~8月份,以投喂蛋白含量为28%~30%的配合料为主,辅喂部分玉米、小麦、山芋等;9~10月份,以投喂冰鲜鱼为主,辅喂蛋白含量为36%~40%的配合料。一般日投喂2次,分别于上午7:00、下午5:00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喂量的70%,日投喂量为池蟹总体重的3%~6%。具体的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质、水温、蟹的活动及生长情况灵活调整。一般以投喂后2小时左右基本吃完为宜。鲢、鳙鱼以池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饵,鳜鱼捕食池内的野杂鱼,饵料无需人工投饵。

五、水质调节

7~10天加水1次,每次加入新水20cm;20~3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30%,保持池水透明度为30~40cm。当pH值低于7.5时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0kg/亩·m;当pH值高于8.5时泼洒降碱灵,用量为150~200g/亩·m,将pH值稳定在7.5~8.5之间。每10~15天泼洒1次水博士,用量为500~700g/亩·m,改良水质。每20~30天泼洒1次生态底改素,用量为200~250g/亩·m,改善底质。适时开机增氧,保持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

六、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定期有针对性的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在养殖过程中,主要以药物预防与治疗的措施加以控制。高温季节水体消毒时,最好不要使用氯制剂,因为它刺激性大,应激性强,容易造成河蟹死亡。一般使用生石灰消毒,也可使用一些溴制剂、碘制剂。定期使用纤虫净,防治蟹虾的聚缩虫、钟形虫、累枝虫、纤毛虫等。每月投喂1次用中草药、光合细菌、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等药物制成的药饵,以增强河蟹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七、水草养护

高温季节,水草如长得过盛,一方面要加深池水,另一方面要用拖刀割除,保持草头距水面30cm,防止水温过高灼伤水草,造成水草死亡腐败水质,引起河蟹发病。

八、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仍然以河蟹为主。必须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及时掌握河蟹的活动、摄食、生长情况,检查防逃施有无损坏。一旦发现有河蟹逃逸现象,要及时堵塞池埂漏洞,更换已损坏的防逃设施和进出水口的网罩。应经常使用水质检测设备检测水质,如pH值、透明度、溶氧状况,充氧效果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平时应认真做好记录,详细记载放养、投喂、用药、生长、产量、销售等情况,并整理归档保存,为下一年的养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九、起捕

河蟹根据价格走势,一般于10月份开始起捕上市销售,主要有三种捕捉方法:一是在池塘内设置地笼、蟹笼等工具进行捕捉,这也是被广大养蟹户普遍采用的捕蟹方法;二是采用白天加水晚间排水,利用河蟹生殖洄游的习性,在出水口设网捕捉;三是将池水排放后,利用河蟹夜晚上岸爬行的习性,待河蟹爬至防逃墙(网)边时,采用人工徒手捕捉。鱼类于年底干塘后捕捉。

作者:唐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