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鲈成鱼人工养殖技术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赤鲈成鱼人工养殖技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赤鲈成鱼人工养殖技术

赤鲈属鲈形目,鲈科,鲈属,俗称五道黑,广泛分布于欧洲及亚洲北部冷温带,在我国仅产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流域,具有广盐性和广温性特点,繁殖力强,赤鲈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名特优水产品种。现阶段,赤鲈在我国人工养殖面积较少,还未得到广泛推广养殖。近年来,我们从事赤鲈繁育、人工养殖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养殖经验,现将赤鲈成鱼人工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养殖条件

1.池塘条件

池塘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的地方,池塘大小以5亩左右为宜,形状为长方形,东西走向,水深1.5m以上;水泥池面积选择100m2左右,水深1m以上。

2.水源条件

水质清新无污染,赤鲈鱼养殖水体的最适pH值为7.0~8.5,适宜水温为15~25℃;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在5.5mg/L以上。

3.基本设施

进排水处设置防逃网,网目保证不阻水,不逃鱼;同时每个池塘需配备叶轮式增氧机。

4.池塘消毒

放苗前10~15天,需排尽池水,每亩可用75~100kg生石灰消毒,晒塘5天,再加水至1.5~2.0m,每亩投放50kg左右农家肥。

二、鱼种放养

1.鱼种来源

所选鱼种体质健壮、无疾病、规格整齐,鱼种来自正规水产养殖场或企业,一般可选择1+龄鱼种,体重在30~100g/尾。

2.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密度为1000~2000尾/亩,经过长途运输的鱼种,应进行鱼体消毒,可用2%~3%食盐水浸洗鱼体10分钟,下塘时水温温差不超过2℃,转塘时操作要小心,防止鱼体受伤。

三、饵料投饲

1.饵料选择

以新鲜的小鱼为主,粉碎机破碎后的冰鲜鱼碎块作为池塘饲养赤鲈鱼的饵料。

2.驯化投饲

在固定投喂点投喂,每天投喂3次,鱼种投放的1~2周内可按0.5%~1%的投饲率投喂饵料,以后可加大投饲率,按2%~5%的投饲率投喂饲料。投喂时注意观察赤鲈的摄食情况,根据剩余残饵等情况调整适宜的投喂量。开始直接投喂2~3cm的小野杂鱼,随着赤鲈个体长大,应逐渐增大饵料鱼尺寸,饵料鱼规格控制在赤鲈体长1/3左右。

四、养殖管理

1.日常管理

每天坚持巡塘2~3次,认真观察鱼群活动、颜色、透明度,投喂时观察鱼的摄食情况,根据残饵情况适当调整投喂量。每3~5天测定池塘的溶解氧、氨氮及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根据溶解氧含量确定增氧机的开机时间。根据池塘的氨氮含量和池水渗漏的情况,1~2周补水一次,每次20~30cm,保持池塘较高的水位,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分塘饲养

在饵料缺乏的情况下,赤鲈易互残,饲养一段时间后,发现鱼群四散,规格大小分化严重,此时应及时分塘,为了提高成活率,要定期拉网对赤鲈进行分筛,分级、分塘饲养。

3.水质调控

饲养期间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经常清除池中污物、残饵,防止水质恶化。在水质清新、高溶解氧情况下,赤鲈摄食量大,生长快,正常情况下,每隔3~5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量为池塘总水量的10%~20%。坚持晴天中午开增氧机1~2小时,阴雨天、晚上或凌晨适时开动增氧机以防止浮头泛塘。

五、病害防治

赤鲈的抗病能力较强,不易感染一些常见的疾病,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养殖期间,苗种投放前对使用工具进行消毒处理,严禁投喂变质饵料鱼;同时可定期用生石灰消毒,调节水质,以防疾病的发生;平均每15天左右用生石灰或二氧化氯消毒水体。在养殖过程中偶尔发现鱼有腐皮病、烂鳃病,可按照0.3mg/kg的用量,将二氧化氯兑水后全池泼洒。发现病害,应及时将病鱼隔离,经诊断后进行药物治疗。

六、注意事项

1.小杂鱼是赤鲈成鱼饲养的主要饲料来源,要确保小杂鱼鲜活、无病原。2.饲料投饲要少量多次,每次投饲的面积要大、投饲的量少,投喂持续时间尽可能延长。3.赤鲈成鱼抢食凶猛,饲料投喂初期,赤鲈会集群抢食,后期赤鲈抢食就开始减弱,饲料投喂前期节奏要快,后期可减缓投饲节奏。4.赤鲈成鱼对病害抵抗力较强,不易感染常见疾病,但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严禁投喂变质饵料鱼,做好池水的消毒,以及捞网、渔网和渔筐等渔具的消毒。5.放养和捕捞操作中,动作要轻缓,避免、减少鱼体损伤。

作者:陈霞 陈健 李良玉 杨壮志 曹英伟 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镇农科路200号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