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绿色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绿色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摘要:近几年,峡江县畜牧业规模不断扩大,畜牧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污染防治形势愈加严峻,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迫在眉睫。文章对发展绿色畜牧业工作成效、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绿色畜牧业;发展;现状;建议

峡江县位于江西省中部,人口18万。近些年,峡江县畜牧业发展速度较快,据统计,全县生猪养殖户1024户,羊规模养殖户51户,禽规模养殖户137户,獭兔规模养殖户11户,牛规模养殖户7户,规模养殖饲养量占总量的80%以上。2016年,全县生猪出栏31.89万头,牛出栏1.54万头,羊出栏4500头,出笼家禽232.43万羽。随着畜牧业规模不断扩大,畜牧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污染防治形势愈加严峻,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迫在眉睫。峡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市场导向、发展导向和民生导向,以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为着力点,强力开展生猪养殖和水库水质污染治理工作,深入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畜牧业绿色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畜牧业现代化道路,努力为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主要措施

1.1科学制定畜牧业绿色发展规划

结合峡江县实际,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考虑畜牧业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双重因素,科学编制了全县畜牧业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畜禽养殖生产,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品种、规模和总量,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将规模畜禽养殖用地和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养殖用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也相应制定和完善本辖区“三区”(即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规划,做到既有乡镇总体规划图,又有村组规划图,并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基本实现禁养区全面搬迁或关闭,可养区治污设施验收达标,不达标的坚决关停的目标。

1.2试点推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新模式

峡江县分别在巴邱镇长兴牧业下连陂生态农场和仁和镇兴顺环保有限公司成功试点猪—沼—果生态循环治污模式和绿狐尾藻生态湿地治污模式,现已在全县可养区养猪场全面推广,2015年人民日报、2016年江西日报先后进行了刊登报道。猪沼果生态循环治污模式是指将畜禽粪便直接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制作沼气或沼气发电,利用发酵残余物种果来提高产量和品质,实现了种养结合,有机物质循环利用,比较适合畜禽规模养殖户。绿狐尾藻生态湿地治污模式是指将畜禽粪便污水经过沉淀池沉淀后,进入绿狐尾藻生态湿地处理,变污水为清水;同时绿狐尾藻还可作为畜禽青饲料使用,减少养殖成本。该模式具有工艺简单、投资成本小、维护费用低、治污效果好、使用年限长等特点,比较适合在南方地区推广。

1.3稳步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程

坚持试点先行、科学布点、逐步实施的原则,目前峡江县分别在巴邱镇、仁和镇建有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2个,在水边镇和罗田镇建立病死畜禽收集点2个,实现全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处理中心无害化处理工艺主要是采用高温生物降解技术,将病死畜禽切割、绞碎、配合耐高温的发酵剂分解发酵、高温灭菌、烘干,24小时后变成有机肥,从而实现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生产出来的肥料经相关部门检测,完全杀灭了病原体,肥效也符合国家有机肥的标准,可广泛用于果树、农作物等。目前,全县2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日处理能力达6吨以上,2016年无害化集中处理病死猪2.13万头。

1.4持续加大畜牧业绿色发展扶持力度

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省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和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建设项目,大力扶持畜禽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累计争取各类项目建设资金1120万元。县财政每年预算防重工作经费30万元开展畜禽免疫工作,近两年县乡财政共安排900余万元资金用于禁养区的猪舍拆迁补助。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给予用电、用地等方面的支持,建立了生猪保险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县级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按照“谁处理、补给谁”的原则,将所有补助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拨付到养殖户。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畜禽规模养殖户,县财政提供无息借款扶持,帮助其提升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

1.5强力推进生猪养殖和水库水质污染治理工作

峡江县于2015年8月启动生猪养殖和水库水质污染“两项治理”工作,计划用3~4年时间对全县生猪养殖和水库水质污染进行综合治理,有效减轻畜禽业环境污染。成立县生猪养殖和水库水质污染治理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1个办公室和4个督查组;进一步明确乡镇是“两项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各相关部门职责,制定了畜禽养殖“三区”规划,建立乡、村、组干部包干包户责任制,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形成合力,有序推进“两项治理”各项工作。目前我县共拆除禁养区猪栏366栋、9.6万平方米,关停猪场492户;可养区新建治污设施357户,解除水库承包合同69座,退出养殖46户,其余水库全部签订了人放天养协议,确保全县水库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

2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矛盾突出

配套基础设施投入大、运行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稳定,不少养殖场深度净化处理无法建立长效机制。

2.2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粗放

畜产品加工发展滞后,产业化程度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2.3畜禽污染防治和监管难度较大

畜禽污染源分散面广,加之缺乏农村专业防治和监管队伍,新防治和监管技术、新工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推广。

3建议

3.1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

结合峡江县各乡镇的资源环境特点,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针对不同畜种、不同规模、不同养殖方式,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和试验示范,突出源头减量、污水处理、无害化还田利用等薄弱环节,优先采用化制、发酵、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工艺技术,充分发挥示范场辐射引领作用,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提升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3.2建立健全畜牧业绿色发展机制

成立县畜牧绿色发展领导小组,建立畜牧兽医、农业、环保、发改、财政、国土等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对畜禽养殖密集区域,制定综合治理方案,积极探索采取养治分离的PPP模式,建立专业化生产、公司化运营的畜禽废物集中处理中心,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机制。建立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构建科学完备、运作高效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

3.3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县农业、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要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监测体系建设力度,建立和完善上下联络、高效运作的监管网络体系。强化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确保上市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同时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畜牧企业申报产品认证,培育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争创著名商标和品牌产品,提高我县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作者:孔晟 汪卫平 陈志富 单位:江西省峡江县畜牧兽医局 江西省峡江县巴邱镇畜牧兽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