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畜牧业发展模式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场畜牧业发展模式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场畜牧业发展模式初探

【摘要】黑龙江省双峰农场按照“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步伐转变”的要求,立足实际,依托双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三化”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农场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水平,使职工收益不断提升,为稳步推进农场畜牧业转型打好发展基础。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模式;现代化发展

畜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策的大力扶持,相关科技的普及,加快了畜牧业的发展步伐,专业化、集约化的养殖基地慢慢涌现。在我国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同步的重要节点上,为促进畜牧产业发展提档升级,黑龙江省双峰农场积极贯彻落实“三农”思想,积极打造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开创了畜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的良好局面。2018年,实现奶牛存栏2700头,鲜奶产量8900吨,先后获得国家农业部授予的“标准化奶牛示范场”“学生奶奶源示范基地”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级“示范合作社”等荣誉称号。

一、“标准化”管理促进提档升级

从散栏饲养到规模养殖,从生态养殖到新型畜牧体系建设,合作社经历了重重挑战,突破了各种难题。成立的9年里,合作社依据“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发展路子,按照发展方式与目标“双重转型”的管理模式,将质量目标纳入发展方式转变体系,推动畜牧管理从粗放扩张向规范标准转变。一是强化内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双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制度+考核”的新型管理模式,实施经理负责制,岗位绩效考核,进一步加强规范合作社内部动态管理,完善了合作社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饲养员工作制度、卫生防疫制度、挤奶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定了产房接产员按劳记酬绩效工资、繁殖人员绩效工作、挤奶厅挤奶员和奶量挂钩、兽医绩效等考核方案。严格按照按劳计酬,按岗计薪的原则,通过制度的建立与方案的执行,员工工资9年来涨幅202%。二是建立长效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成立以来,合作社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实施“外引双培”制度,引进大中专毕业生5人,畜牧技术及管理人员14人,其中高级畜牧师2人,高级兽医师2人。通过“荷斯坦”大讲堂卫星,组织员工学习专业知识,对国内外奶牛养殖业发展态势深入了解。建立岗位培训、专业培训双培机制,实施“牛精英计划”,开展每月一课“岗位培训”学习,开展“专业培训”学习,牧场先后聘请省内外及垦区知名畜牧专家来场讲座,对奶牛繁殖技术、奶牛饲养技术、产房接产技术以及DHI生产性能解读等进行集中培训,9年来,共培训1000余人次,由普通员工充实到技术岗位3人。三是引进先进软件,增加员工效益。以细化奶牛科学饲养方法,提高奶源基地的管理水平为宗旨,2013年,合作社引进了以色列阿菲牧管理软件,解决了人工监测奶牛健康状况问题。通过互联网操作的方式,随时监测牛只体重变化,从中分析得出牛的身体状况是否出现异常,改善牧场管理,通过软件的应用,奶牛单产已从5.5吨提高到9.8吨,乳脂平均4.82、乳蛋白平均3.64、细菌总数平均8万以内。

二、“技术化”更新带动发展模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各地小型养殖场占比重较大的前提下,提高合作社的养殖技术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合作社不断转变观念,更新技术,实现畜牧养殖科学化。一是采用自动刮粪技术,改善牛场生产环境。奶牛的生产、生活环境干燥、舒适直接影响到奶牛的健康。为此,合作社在黑龙江省率先引进了智能自动刮粪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北方冬季粪污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使奶牛趾蹄病和乳房炎的发病率降低到2%。同时利用技术检测,了解奶牛消化情况,结合检测数据,调整饲料配方,促进奶牛消化吸收。二是采用TMR调控技术,监测奶牛饲料营养。近年来,合作社一直使用TMR饲喂技术,TMR技术饲喂的饲喂应用使合作社每头奶牛日产奶量提高2公斤。合作社结合实际,引进TMR为核心的奶牛日粮调控技术,应用TMR全混日粮监管系统,对TMR饲料搅拌车远程监控,为不同时期的奶牛提供营养快餐。利用滨州筛定期检测TMR饲料全混日粮加工质量,依据检测数据调整日粮。三是采用性控冻精技术,实现牛群迅速扩繁。在提升奶牛繁殖数量上,合作社采用性控冻精技术,对场区全部育成牛进行性控冻精,实施效果较好,9年来,共配3670个情期,配妊2400头,使育成牛产母犊率由50%提高到93%。四是采用粪污处理技术,解决环境污染。合作社不断完善和发展奶牛粪污处理有效模式,建场初期,建立了占地6500平方米的大型沼气站,应用于粪污处理。结合奶牛粪污排放量大这一实际情况,2013年,启动了粪污处理项目,实现奶牛粪污处理系统智能化。全面解决了奶牛粪污污染难题,日处理粪污200吨。

三、“产业化”发展拓宽致富渠道

畜牧业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提高畜产品质量水平,增加企业效益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合作社采用优化结构与开拓市场并存的方式,通过出售原料奶、调整饲养结构、降低饲养成本、加工巴氏奶的举措,全方位多渠道增加企业效益。一是调整饲养结构,转变饲养方式。合作社针对奶源过盛的市场环境,积极调整饲养结构,及时出台应对方案。利用资源优势,低成本育肥公牛,饲养奶公牛410头,年利润达123万元。通过调整饲养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和市场调配,合作社经济效益逐年递增,2017年利润达265万元。二是降低饲养成本,增加企业效益。为了给奶牛提供优质无公害的饲料,合作社种植青贮3100亩,既降低饲养成本,又为奶牛提供了营养快餐。秋收季节,及时收购周边地区的玉米秸秆和稻草代替羊草,每半年可降低饲养成本30万元。利用啤酒糟代替一部分能量饲料,节省饲养成本。采用美国进口苜蓿草替代精饲料,促进奶牛消化吸收,提高乳脂率,增加产奶量。三是拓宽市场,满足城区奶源供给。2017年,合作社结合三届三次职代会提出的“奶瓶子”工程,按照股份制经营模式在农场商贸楼成立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双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第二分社。投入320万元引进了日加工能力8吨的巴士鲜奶生产线,通过在居民楼内安装鲜奶箱的方式进行鲜奶定制派送。截至目前,生产的巴士鲜奶、巴士发酵乳定制派送单已增加到1000余份,遍布牡丹江管理局局直、密山市区、八五?农场、八五五农场、庆丰农场、兴凯湖农场等。“十三五”是中国畜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节点,双峰农场畜牧业发展在前期奠定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发展速度,实现转型升级。下一步,合作社将把发展奶牛养殖推进畜牧业提档升级作为突破口,大力完善饲养模式,提高奶牛奶质量,争取达到完达山乳业集团要求的B+级优质奶标准。积极申报奶产品认证,全力打造绿色有机奶源基地。

作者:李文鹏 单位:黑龙江省双峰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