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畜牧业发展问题初探(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我国畜牧业以传统饲养方式为主,与现代化饲养方式并存的状态,导致其饲养规模小,品种混杂,粗放经营,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从畜牧业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并探讨如何应对目前受资金和技术等因素困扰的畜牧业发展,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畜牧业发展提供一条科学、完善的道路,实现畜牧业的生态化发展。
[关键词]畜牧业;生态发展;制约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生态资源利用率逐年增加,但我国畜牧业在发展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生态畜牧业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系统工程,全面系统地开展畜牧生产活动,使畜牧生产向着高性能、高质量、高效率和安全的方向发展。生态畜牧业关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
1畜牧业发展的意义
畜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生产总值不断增加,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畜牧业不仅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吸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其是改善农村牧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替代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畜牧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小康社会,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的一个重要举措。一方面,畜牧业能极大地促进粮食等农产品以及附加值转换效率和农业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畜牧业可以为种植提供大量有机肥,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整个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起到提高效益的双重作用。总之,畜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稳定,畜牧饲养量和畜牧产品量上升明显,且我国畜牧业的生产方式正在不断的积极转变,向着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规模化养殖场和许多小规模个体经营并存的状态,但分散的小型牧场仍占大部分比例,这种小规模养殖不利于规范繁殖。另外,小型分散经营普遍缺乏畜禽产品防控体系和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这是流行病防控困难和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会导致分散小农与防疫动态的矛盾日益突出。另外,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不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1人口对畜牧业的挑战
我国人口众多,基数庞大,对米、面、蔬菜,包括畜产品的需求量巨大,这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压力,且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畜牧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2自然资源缺乏与破坏
自然资源是生产系统,也是我国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矛盾。目前,我国自然资源在不断减少,利用率偏低,日益匮乏的资源损坏严重,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和障碍。目前,人们忽视了生态效益,不顾草地的承载力,过度放牧,导致牧场受损严重,生态系统脆弱。再加上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差,导致草原生态环境加剧恶化和自然资源毁坏。在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如果在未来畜牧业的发展中不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稀缺将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3造成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康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大量饲料添加剂和疾病用药的使用,使畜牧业的发展问题在人们面前显现。例如,畜牧业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排泄物,如动物粪便,由于缺乏相应的处理和环保措施,或者排泄物处理不当,造成动物粪便大量未处理堆放,导致土壤、水体、空气污染,其也逐渐成为破坏人类生活环境的不容忽视的污染源。此外,动物鸣叫、家禽羽毛、灰尘、气味和蚊子、苍蝇也会污染环境,从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另外,兽医药不仅可以促进动物生长,还可减少其体内疾病的发生、传播,但一些有毒有害医药的过度使用和滥用,造成病毒的耐药性。且一旦这些药物通过畜牧产品进入人类体内,便会导致过敏反应,甚至诱发癌症,严重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这也是威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动物饲料中添加禁用药物或添加剂,虽然促进了经济效益快速增长,但畜牧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
2.4畜牧业缺乏监督管理制度
许多市场单方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畜牧产品的安全性和生态效益。虽然我国制定了包括畜产品的原产地环境标准、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动物产品标准和动物产品包装标准以及储存和运输等畜产品标准质量体系。但在畜牧养殖、畜牧产品加工、仓储运输等环节,缺乏监督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一些不法农户和畜产品加工者逃避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导致一些不符合质量安全卫生的畜牧产品走向市场,严重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3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3.1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
人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遵循自然、生态建设与实际生产协调发展的原则,合理发展,优化利用率,促进草原建设,以保证生态平衡发展。同时,我国要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提高效益的必然要求。
3.2繁育新品种
我国可以通过品种改良,加强地方品种培育,引进新品种,大大提高疾病防控水平,降低农业风险,从而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3.3提高农民意识,完善基础设施
我国要通过加强教育、指导,提高认识,使农民转变观念;改变畜牧方式,扩大规模,适应畜牧业的发展;合理安排畜牧产品市场,满足当地养殖动物的发展需要等措施,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而且,这些措施有利于建设畜牧业基础设施,增加市场畜牧交易,完善市场化管理体系,让农民经营管理,农民受益,促进农民组织往更加专业化的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从而拓展畜牧生产和销售渠道。另外,我国还可以注重品牌建设,提高质量,出动地方品种资源,着力打造品牌畜产品,发展有机畜牧产品。
3.4合理化布局
畜牧业的发展规划,要合理布局,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应,充分考虑当地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做出科学规划。我国还要引导有关部门改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为发展畜牧业,销售畜牧产品创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完善服务发展体系。加强养殖场环境卫生和消毒是必要条件,加大对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投入,加强学习、培训和管理。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中,做好常见病防治工作。
4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1调整品种结构
首先,要调整畜牧业的品种结构,使其品种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建立和完善现代畜牧业相关物种的遗传体系和生殖改进机制,加大品种改良推进力度,不断加强其生产能力,同时不断提高畜牧业的产品质量,从而进一步增强动物的疫病抵抗能力。其次,进一步调整当地畜牧品种结构。积极推进畜牧业的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改革,并结合畜牧业中牲畜品种的区域性、环境适应性和当地居民的消费特点,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规模适宜的、经济效益高的畜牧品种结构。最后,畜牧业的群体结构调整必须根据不同类型动物的遗传特性进行繁殖和培养,并根据品种结构确定动物种群的比例,从而逐渐形成合理的畜牧专有性结构,进而达到低投入、高回报率的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畜牧种群结构。
4.2转变畜牧业模式
首先,我国要尽快改变传统的畜牧养殖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现代畜牧业模式转变,并继续加快步伐扶持一批畜牧业和大型企业,同时,使畜牧兽医行业向标准化的模式转变。其次,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传统畜牧业增长模式主要依靠畜牧数量增长,但这已不符合我国的发展模式,因此,应尽快提高畜牧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管理水平,形成依托现代畜牧兽医科学的集约增长模式,提高以文化知识为基础的强大专业技能。最后,资转变源利用方式。传统的养殖方法是消费型,以牲畜饲料增加为主养殖方法,但这一落后的养殖方法,制约了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应尽快向畜牧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的方向发展。
4.3更新行业模式
一是畜牧业要不断提高生产力,进一步解决我国食品安全的问题。二是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积极促进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水平,改变营养和管理结构,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水平,进而提高畜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三是更新产业结构,继续促进畜牧产品加工、生产,延伸畜牧兽医产业链,从而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四是更新产业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线设计,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换,完善现代畜牧兽医食品工业和管理制度,提高动物主要疫病和传染病的防控能力,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兽医产业发展。
4.4产业创新
一个完整的行业要有创新的想法。首先,畜牧业和兽医工业的发展要逐步转变观念。在现代畜牧兽医行业、动物养殖发展模式方面,要学习发达国家,并利用世界市场畜牧产品分销模式的规划理念,确定畜牧业的发展战略。其次,要创新管理。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因此,要建立系统的、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将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有机结合,引领畜牧行业发展。
5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非常稳定,畜牧产品和人均生产量增长明显,畜牧业也逐渐由传统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转变。本文对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以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惠,杨奎花.新疆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
[2]李兴林,宋敏,马俊建,等.山区发展生态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贵州畜牧兽医,2015(4).
[3]鲜坤.发展山区畜牧业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6).
作者:包翠荣 单位:河套学院
第二篇:工业化思路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摘要:本文从重庆市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了工业化思路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原因和发展策略,并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和优化金融服务等保障措施,共同推动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
关键词:工业化;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重庆
“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核心与目标,转型升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重庆市当前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不足、组织化程度偏低、投入相对有限。因此,重庆在“十三五”期间应快速转变工作思路,跳出“就畜牧业抓畜牧业、就生产抓生产、就技术抓技术”的传统畜牧业发展思维定式,应根据“五大功能区”发展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针对各地具体情况,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市场导向,用工业化思路发展现代畜牧业,用城市化的理念经营现代畜牧业,用外向化的策略推进现代畜牧业。
1用工业化思路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性
1)是转化畜牧生产方式的需要。畜牧业的主要任务是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安全和增加农民稳定收入,而为了实现农民增收、畜牧业增效、农村增活力的主要措施就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在重庆市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化的关键时期,摆脱传统畜牧业发展的约束,须用工业化思路推进重庆市畜牧业提档升级,把工业化的管理理念、营销手段、组织方式、科学技术引入畜牧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推动畜牧业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推动畜牧业发展方式、经营方式和组织制度等进行重大创新。
2)是解决畜牧业“短板”问题的需要。与其他先进省市相比,畜牧业现代化是重庆市畜牧业发展的“短板”,重庆市现代畜牧业特点不突出,不管是在畜牧业生产效率、市场竞争能力,还是在畜牧业外向度等方面都不够高。须用工业化发展思路破除传统畜牧业发展理念,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加大工业化改造力度,用产业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市场化营销、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来发展畜牧业,使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全面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
3)是提高农民稳定收入的需要。重庆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的特殊直辖市,畜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特殊的市情制约着全市畜牧业经济健康发展。须用工业化发展思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相应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加速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增加畜牧业收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也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对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4)是提升畜牧业产出效益的需要。重庆市拥有荣昌猪、大足黑山羊、四川白鹅等一大批畜牧业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由于传统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理念未能深入挖掘和产业开发。须用工业化发展思路在经营理念、技术、规模、资金等方面,整合市场力量,提高产业准入条件,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摆脱低水平徘徊的窘境,发展设施化、工厂化的畜牧业,尽量减少自然因素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促使特色产业成为优势产业,促使特色产品成为知名品牌,提高畜牧业资源利用率和畜牧业产出效益。
2工业化思路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策略
1)以工业发展理念为指导,大力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现代畜牧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形势下跳出畜牧业抓畜牧业,用先进现代工业理念、崭新的管理理念指导畜牧业,推进畜牧业的工业化。要像办工业企业一样办畜牧业企业,将先进的工业思维、技术和装备“内置”于畜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自主创新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产、学、研、推合作发展,积极培育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带动强的大型龙头企业。
2)以工业组织形式为范本,大力发展畜牧业合作组织。现代畜牧业是市场畜牧业,应参照现行的工业化组织形式来经营畜牧业,核心是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增加畜牧业主体创造力。引进工业理念改造畜牧业,在经营的产业化、主体的企业化和产品的品牌化上下功夫,全面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大力培育畜牧业中介组织,精心培养农民企业家、农村经纪人等各类农村能人和带头人,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将各个经济主体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产销对接和市场升级,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新型业态,推进合作化营销,以共同主体外拓市场、内挖潜力,提高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和畜牧业综合效益,实现双赢或多赢局面。
3)以优质特色产品为目标,加快实施基地化生产。按照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引导主导产品和传统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支持基础好、资金多、带动强的优势产业基地培育,提升基地生产档次、产业化水平和畜产品质量,推进标准化生产。要像建工业园区一样建畜牧业园区,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大力度引进现代畜牧业特色产业园项目,尽快形成“一县一特、一镇一品、规模连片”布局。
4)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动力,引领畜牧业科技创新。当前,重庆市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畜牧业、走畜牧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畜牧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最终要依靠畜牧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以解决重庆市农民素质偏低、畜牧业科技化成果转化率、普及率偏低为基础,以增强重庆市畜牧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畜牧业设施化、信息化、生态化、效益化为目的,提高“三农”工作力度,加强农民培训深度,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应用研究,使畜牧业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5)以重庆区域划分为基础,寻找适宜畜牧业发展模式。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结合重庆市具体情况,寻求适宜的畜牧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畜牧业。一是渝西地区,应发展“都市型”现代畜牧业,应与城市化进程相结合,以畜牧业园区建设为切入点,建设各具特色的观光畜牧业、休闲畜牧业、工厂化畜牧业、物理畜牧业等模式,积极展示市内外优质农牧品种和现代畜牧业科技;二是三峡库区和武隆山区,应发展“农牧有机结合型”现代畜牧业或“外向型”现代化畜牧业,该区域各类资源都比较丰富,一直是重庆市主要畜产品生产基地,但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应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业、特色畜牧业、立体畜牧业、订单畜牧业等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和有机畜产品生产。
3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重庆市现代畜牧业发展应实行区县(自治县)负责制,区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制定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分工。市农委负责全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协调组织和具体实施,市政府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全力支持配合,及时研究解决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对现代畜牧业发展实行专项考核,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区县(自治县)的综合目标考核。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完善产业组织联结机制,共同推动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
2)加大政策扶持。政策支持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和保障,养殖用地是发展畜牧业的最基本要素。目前农村土地较零散,不利于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要推动畜牧业向规模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但是畜牧业属于弱势产业,加强产业化经营还需要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强力整合优化市级畜牧业发展、水利建设、扶贫开发、国土整治、畜牧业综合开发、农村公路建设、科技、移民后期扶持等相关涉农资金和项目,加大建设标准化、高效畜牧业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科技开发等投入,特别是对科技含量高的畜牧业园、大型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
3)优化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要将畜牧业和畜牧业企业列为优先支持对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发适合的贷款品种,降低准入门槛,增加贷款投放,推广“联保贷款”和“公司+合作社+农户”贷款模式。充分发挥重庆农业担保公司等各类担保机构为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开展保单、订单、仓单、应收账款、股权、商标权、专利等抵质押贷款担保,增加信贷额度,降低担保费率。各区县(自治县)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引导城市工商资本、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增加特色效益畜牧业投入。扩大范围,深入开展畜牧业产业保险,适当提高地方财政保费补贴比例,支持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畜牧业、养殖业保险,引导大型畜牧业企业、规模大户积极参加商业和政策性保险。
作者:李晓波 单位: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北部新区
第三篇:畜牧业发展问题及措施
新疆是我国国土面积最大的地区,畜牧业是该地区农牧民群众主要经济来源。改革开放40年以来,新疆畜牧业在国家政策、科技,资金支持下,发展战略指导下,畜禽总量由供不应求向着供应有余转变,目前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畜牧业体系。但我们也应该清楚认识到传统畜牧业依然占据优势,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加快新疆畜牧业发展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促进新疆畜牧业更快更好发展有一定帮助。
1新疆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1.1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体现在总量偏低和产业发展滞后。具体说来,作为全国主要牧区畜牧业总产值、整体贡献率较低,畜牧产业经济增长相对缓慢,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另外一个就是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传统养殖模式下对牧区草地资源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与全国地区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完全相反。由于畜牧业总量和生产水平较低,农牧民群众经济收入一直难以提高,尤其是人均收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2畜牧业结构不合理
畜禽品种结构单一,优良品种比例较少,群畜结构极不合理,生产用母畜较多,商品动物效率低下,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没有形成本地知名的产品品牌。新疆地区所生产的畜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和竞争力较低。由于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低下,畜产品品种质量难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要求,时间很难开拓市场,给农民群众持续增产增收产生不利影响。
1.3畜牧业市场体系,产业组织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新疆地区畜牧业市场发育不完善,不能适应畜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在畜产品生产领域,本地区实力强大的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企业寥寥无几,畜产品生产不能形成规模化和标准化,也不能满足大流通的需求。目前地区畜牧业经营模式依然以家庭小规模经营为主,畜牧产品经营规模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低,与市场风险能力较差,难以有效带动本地区畜牧生产和畜牧经济发展。
1.4管理体制不到位
目前新疆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技术、资金缺乏,仍然是制约本地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农牧区社会化组织程度低,各种类型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模低、数量小,产业带动力不足,企业与农牧民合作的相关机制建设不完善。此外,在广大基层地区,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待遇较低,使得基层畜牧兽医工作队伍不稳定。在有些地区,由于常年经费得不到保障,使得很多畜牧兽医人员养成了等、靠、要的思想,不能主动为农牧民开展服务。
2加快新疆畜牧业发展的措施分析
2.1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农牧业主管部门建立促进畜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因地制宜和突出重点的原则,明确落实畜牧业规划具体推进措施,履行任务职责,确保《规划》目标按期完成。自治区、市、县、乡建立督导反馈机制,落实地方政府和部门责任,强化督促检查,把推动”十三五“规划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绩效工作考核范围,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北疆农区发展高效荷斯坦奶牛,建立猪禽养殖基地,开展肉羊经济杂交,同步发展毛肉兼用细毛羊。南疆稳步增加牲畜饲养量,加快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水平,实行农林牧互补,重点发展地方良种羊,加快发展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突出发展家禽养殖,以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
2.2强化财政金融保险支持
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改、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创新涉牧资金管理机制,推进资金整合,打捆支持重大工程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相融合的有效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通过政府政策推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采用信贷担保、贴息等方式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支持现代畜牧业建设,为畜牧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稳步扩大生猪、奶牛等政策性农业保险,探索建立适合区情的畜牧业政策性保险体系,将牛羊纳入政策性保险,开展灾害气象指数保险,提高畜牧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畜牧业稳定有序发展。建立持续稳定的畜牧业防灾减灾投入机制,设立专项防灾救灾基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开展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立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救灾储备金及使用制度,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2.3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整合自治区产业技术体系和科研院所力量,以安全高效养殖、良种繁育、饲草料种植、畜产品加工等核心技术为重点,加强联合攻关和先进技术研发。加强对基层技术推广骨干和新型经营主体饲养管理技术的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的新型养殖主体,提升科学养畜水平。加快提升畜牧技术推广部门的服务能力,支持农牧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涉牧企业和科研教学单位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加快推广优质饲草生产、畜禽养殖精细化管理、疫病防控、粪污无害化处理等先进适用技术,有效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2.4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强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畜牧业科技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和支持保护制度创新,实现畜牧业创新驱动发展。树立协调惠农理念,大力推进生产消费、一二三产、种养加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供需平衡、产业融合的现代农牧业发展结构。树立绿色兴农理念,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型农牧业,促进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打造畜牧业发展新增长点。树立开放助农理念,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畜牧业发展战略空间,加快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畜牧业对外开放格局。树立共享富农理念,用工业化的设施武装畜牧业、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畜牧业,让农牧民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还要壮大畜牧业龙头企业。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企业集团、民间资本和工商资本利用新疆的畜牧业资源优势,发展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畜产品加工和贸易。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引导区内外企业通过购并、注资、控股等方式,实行强强联合,鼓励具有发展潜力的畜牧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建设大型畜牧企业集团。
作者:阿不来提·米力克扎提 单位:新疆库车县畜禽品种改良繁育中心
第四篇:畜牧业健康发展思考
目前,南召县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标准化生态养殖水平正是衡量一个地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标准化生态规模养殖是我县未来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举措。现结合工作实际,就推进畜牧业有序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南召县畜牧业现状
截止2016年底,全县牛存栏8.6万头,猪存栏20万头,羊存栏20万只,禽存栏239万只,肉蛋奶总产4万吨,同比增长5%;畜牧业产值8亿元,同比增长4%。2016年全县共发放使用各类疫苗1150万毫升(头份),免疫各类畜禽468万头只,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在实际工作中,从疫苗的订购,储存,发放,运输,使用等环节,严格把关;在集中免疫期间,加强对防疫员培训,加强督导,严格按照“五统一”办法,“四不漏”标准,确保免疫效果。在动物检疫工作上,按照“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建设年活动”的要求,抓好了“四个提升”,即队伍素质提升、执法办案水平提升、规范化程度提升、公众满意度提升。由于防控措施果断及时有效,2016年全县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2存在问题
2.1总量小,水平低。我县2016年畜牧业产值7.6亿元,仅占全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9%,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占全市畜牧业产值210亿元的3.6%。全县达到备案规模标准的养殖场208个,仅占全县1920个规模养殖场户的10.8%,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仅有35家,而散养户占养殖比例较大,养殖污染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2.2质量安全风险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其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提出用“四个最严”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畜牧产业链条长、生产环节复杂分散、生产主体众多、执法力量偏弱,全方位监管难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大;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形势严峻,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仍需完善,安全风险威胁依然存在。
2.3要素短缺问题多。我县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正在失去,高素质畜牧从业者群体尚未形成,“谁来养畜”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养殖用地紧缺状况日益严重,发展空间不断压缩;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等与实际生产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畜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任重道畜牧业实现现代化任重道远。
3推进南召县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3.1大力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标准化生态养殖水平正是衡量一个地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标准化生态规模养殖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举措。因此,要以生态化养殖场建设为重点,以国家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政策为动力,强力推进全县标准化生态规模养殖。新发展标准化生态规模养殖场6个,其中年出栏100头以上的牛场3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猪场2个,出栏5000头以上的猪场1个。2018年全县牛存栏8.8万头,猪存栏21万头,羊存栏21万只,禽存栏245万只。
3.2搞好畜牧业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向上积极争取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资金“菜篮子”工程以将代补畜牧项目、基层畜牧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生猪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项目、畜牧业新技术推广和发展项目、病死畜禽无害化厂建设等项目资金,引导社会资金聚焦畜牧业投资建设,推动我县畜牧业做大做强。
3.3继续抓好防疫,确保不发生疫情。按照县提出的“突出三个主体,破解一个难题,实现一个目标”的要求,即乡镇政府、乡村防疫员、养殖场户三个主体,破解依法防疫的难题,实现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目标。将“依法防疫“的理念贯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程。将动物防疫纳入对乡镇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目标考核。层层落实县乡政府、县直有关职能部门、养殖场户等各自职责。
3.4抓好畜产品安全。充实乡镇执法中队人员,完善执法中队设施设备,提升执法中队人员素质,深入推进生猪屠宰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添加“瘦肉精”、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继续组织开展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从严掌握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清理标准,符合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法定设立条件的,及时核发新证;不符合法定设立条件的,限期整改,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要坚决依法取缔。确保我县畜牧业健康发展和食品安全。
3.5抓好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整治。一是加快养殖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本着“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原则,对新建规模化养殖场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落实生产和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的“三同时”环保要求,保证新建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对现有规模化养殖场,加快标准化改造,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处理水平。二是积极开展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针对不同畜禽品种,采取不同的粪污处置方法。牛、羊等草食牲畜粪便和蛋鸡、肉鸡等家禽粪便收集方便、处理简单,可以通过堆肥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运用生态养殖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引导大规模养猪场通过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沼气工程等无害化处理利用,减少粪污流失所造成的污染。
作者:李珂 单位: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