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尽管我国经济在过去30年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因此必须进一步调整产业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我国各级政府启动了跨越式的战略性新技术和新产业革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级政府选定了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做出了相应的战略规划。如深圳市政府宣布,生物、新能源、互联网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要形成6500亿元规模。武汉市计划力争在6年时间内,新能源、生物产业、激光、新材料、节能环保等15大新产业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立了产业振兴工作组。从2009年起,市政府各部门用于产业发展的基金,统筹60%投向新兴产业;投向新兴产业的社会资本投资额度超过500万元的,按2%实行贷款贴息和补贴。我国政府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迫切需要理论界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政策指导。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述评
鉴于我国目前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迫切需求,理论界对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障碍。
(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较薄弱,关键或核心的技术或设备仍依赖从国外引进。
例如,我国在光伏电池核心技术、生物医药研发和制造的关键设备等关键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
(2)我国的基础配套政策存在缺陷,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鸿沟还没有完全消除,科技成果转化率还相当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3)我国目前在资金投入力度上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并且没有建立健全的融资体系。
我国缺乏专业化的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技术的培育和商业化。针对以上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申俊喜认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与传统产业存在本质区别,核心在于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对策就在于构建基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宋宗宏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验的情况下,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建立“官产学用”的联合发展机制,构建有利于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王镝和黄成明也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认为应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建立一支能够支撑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队伍。邹辉霞和姜棱炜在进一步强调政府作用的条件下,认为战略新兴产业应朝着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吕铁和余剑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应该通过金融创新来改造传统的融资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段世德和徐璇进一步指出,金融创新的方向应朝着科技金融的方向发展,实现科技与金融的高度融合。从已有研究来看,尽管学者们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了足够的关注,指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扶持、加大投入、人才培养、金融支持等角度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但缺乏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同时已有政策性研究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鲜有学者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来回答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
创新生态系统是在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引入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而提出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实现战略性新兴技术的突破创新,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不同意一般产业,需要产业内企业的深度协作和创业型大学的深度参与,同时要为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利于创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创新生态系统内的创新要素通过深度的竞争和合作,共生共存、共同学习、共同进化,进而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实现整个系统的演化升级。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具有极强的政策启示,鼓励通过创新产业集群、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创新环境营造来推动产业的快速、和谐发展。
1.创新系统理论的本质。
创新系统理论是用来解释发达国家间创新绩效的差异。Freeman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一个公共和私人部门的机构网络,其活动或行为激发、引入、改变和扩散新技术,系统主体包括政府、企业、教育培训机构。Lundvall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生产、扩散和使用知识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和要素,要素包括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部门、政府。柳卸林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大学和科研院所、企业、教育培训机构、政府等组成的知识生产和流动体系。国家创新系统强调了系统的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Cooke将国家创新系统的思想运用到区域层面,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框架。Malerba将国家创新系统的思想运用到产业层面,提出了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框架,并且在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框架内强调了产业内的交互作用和非正式网络对于产业发展演化的重要作用。可以看出,创新系统理论主要强调系统元素及其互动,组成元素主要是公私部门的组织和制度。
2.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
尽管创新系统理论将学习和创新置于分析的中心,强调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制度的重要作用,但创新系统的分析方法是静态的,没有剖析出系统内部主体间以及主体与环境的具体交互过程。鉴于此,理论界在原有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内引入了生态系统的思想,发展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生态系统是指在一个特定环境内所有生物和环境的统称。此特定环境里的非生物因子(例如空气、水及土壤等)与其间的生物之间具有交互作用,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创新生态系统在原有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深度交互和协同创新,强调系统环境(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环境)对于创新主体参与创新的鼓励和推动作用。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创新系统,系统创新主体在生态系统内部集群而生、协同竞争、互惠共生,共同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转型升级。创新生态系统包含两个子系统:创新主体系统和创新环境系统。创新主体系统主要包括参与创新的产业、创业型大学、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各类创新主体通过深度合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产业内部通过优化布局形成供应商、核心企业、顾客深度交互的一体化产业创新链。创新环境系统是创新主体系统的支撑系统,通过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技术、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环境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创新系统理论所指的创新政策环境,还包括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这些微环境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也会产生细微但深刻的影响。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研究的一次范式转变,由关注系统中要素的构成向关注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间的动态作用过程。
四、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
1.加强产业集群规划,规范集群管理体系。
(1)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的集群规划。
产业集群发展是推动产业内部和产业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能够有效促进高新技术的深入交叉与融合,利于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产生。在具体的集群发展过程中,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进行科学规划,构造有利于核心企业创新的产业链和科研链。在规划过程中不仅要保证产业内企业在地理上相近,同时使得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和用户在就近区域内布局,打造供应商、核心企业和顾客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此外,在集群内部引进高端智力资源聚集区,筑巢引凤,引进一批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匹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利于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2)建立并完善创新集群的运营秩序。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支持。一方面,集群园区应从着眼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局出发,加快促进园区行政管理和服务创新。同时围绕园区建设方案的有关任务,不断完善创新配套政策,积极对接国家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支持政策。另一方面,构建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强化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导向和管理,把自主知识产权获取作为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科技奖励的重要导向,建立相应的科技创新诚信档案,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和动力。
2.建设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1)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研发平台可以通过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整体突破,促进产业的整体快速发展。首先,针对实力强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模式,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上下游企业,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并提供财税优惠和补贴。其次,对于一些实力较弱的主导产业,政府牵头组建共性研发平台,整合园区内科研机构,重点解决产业共性问题。最后,为平台提供服务支持以保障其有效运转,包括组织开展调研,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协助组建专家咨询机构;引进人才;协助解决研发资源缺乏等困难;提供信息支持和良好的基础设施。
(2)搭建产学研协调平台。
首先,高新区应牵线搭桥搭建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搭建产学研网上对接平台,定期、不定期收集企业技术创新和专利产业化难题,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解决方案,实现产学研的远程对接。同时,定期举行产学研对接洽谈会,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园区指导,或者企业走出去与外地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其次,实施“区校一体化战略”,与毗邻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联盟,发挥区校双方各自优势,在科技创新、产业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优势叠加”。最后,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组建区域科技创新联盟,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从根本上扭转产学研合作的体制缺失问题。
3.建立有利于创新快速发展的生态环境体系。
(1)建立健全的融资体系。
应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逐步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担保融资、信用贷款、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融资。建立专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的投资银行,对一些风险高、投资大、有战略影响的新兴产业实施政策引导。尝试开办专门支持科技型创业企业的中小型银行,通过发展和应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探索开展多种贷款形式,降低对企业的信贷风险。允许商业银行适度介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由政府担保,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低息贷款或是由风险投资公司以债券或股权的形式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2)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
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人才往往是当地以往忽略培养的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往往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产业的发展既需要专业技术知识精深的专才,也需要通晓经营管理、法律、人文等的通才,这对于我国的教育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这种二元性人才方面还很欠缺。我国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导致工程科技人才知识面狭窄,难以快速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迅猛需求。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紧密与创业型高校联合,在高校内实施教学体制改革,面向产业发展实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培育产业发展所需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多学科混合型人才。
(3)创造鼓励和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中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资金支持、产业共性平台建设等方面,还可以通过社会资源配置、社会文化建设等影响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如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法律等机制工具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住房价格控制、社会犯罪率控制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而这也是创新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4)完善创新中介服务体系。
通过完善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构建有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性环境。首先,努力探索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孵化模式。通过构建社会企业孵化器、大学孵化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大学和社会科研力量的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其次,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展科技法律咨询、投资顾问、质量检测、人员培训等服务。最后,加快科技创新信息网络建设,促进技术网上交易和成果转化。
作者:吴航 单位:华东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