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区域人才生态系统建设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为提升鄞州区人才生态系统的建设,介绍了人才生态系统的概念和鄞州区人才生态系统的发展实践,分析存在的不足,具体提出构建人才生态政策链、人才生态产业链、人才生态服务链、人才生态人文链等加快推进鄞州区人才生态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鄞州区;人才生态系统;建设策略
0前言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设人才生态系统,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保障。各级党和政府都对人才发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早在“十三五”规划建议出台时,就提及人才发展的体制政策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区域发展应“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当前的鄞州正处于人才的大量需求期、各路英才施展才华的机遇期。将鄞州打造成为人才生态最优区,是区域发展对人才大量需求的现实需要,也是实施“名城强区”战略、打造“人才强区”的应有之义。人才生态系统(TalentEcosystem)是指区域内所有人才群体及生存环境。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技环境。人才生态系统包含两方面内涵:一是人才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是人才生态系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性质。一方面,良好优渥的环境对吸引培育优秀人才有促进作用,并充分发挥人才潜力,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人才创新的工作成果促进区域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不断反哺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本研究旨在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分析人才生态系统的问题,围绕人才生态政策链、人才生态产业链、人才生态服务链、人才生态人文链中的“鄞州特色”元素,提出鄞州区人才生态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对于丰富区域人才生态系统建设实证案例,发展鄞州“名城强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推进鄞州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区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1鄞州区人才生态系统建设的实践
鄞州区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战略性工程、先导性工程来抓,运用“生态系统”思维,不断凝练人才队伍方向,完善工作机制。人才创业创新生态持续优化,集聚各类人才约34.6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突破8000人,“国千”“省千”“国万”和省“151”等人才专家近百人。行政区划调整后,新鄞州的人才工作迎来重大机遇,同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1握指成拳,汇聚人才政策新合力
鄞州区实施“名城强区”战略、打造“人才强区”战略,树立人才“引育用留”等人才价值新理念。编制鄞州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出台人才政策总规《关于进一步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加快建设国内一流人才强区的若干意见》,出台一系列重大扶持政策,深入实施“‘名师、名医、名家’引培计划”等人才引进培养新政策,出台“鄞州区高层次人才精英卡”等人才生活保障措施,下放科技成果“三权”,明确完善人才工作的权力责任清单。
1.2优化结构,打造人才优势新长板
引进电商、信息经济、文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打造从前端基础研究到后端中试、产业化全覆盖的创新人才队伍。全面考虑一线技术人才评价,将各行业,尤其是战略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传统制造业的一线技术人才纳入实用人才评价体系。
1.3提升能级,挖掘人才平台新内涵
鄞州区成立宁波市首个实体化运作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组建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建立加速器、孵化器、产业园,引进“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宁波)”等重量级平台落户鄞州,挖掘新材料科技城等人才发展平台新内涵。作为入选“全国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的行政区域,鄞州区为“领航型”科创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
1.4多元引进,打通人才智力新渠道
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10余个,聘请海外人才使者50多人次,与中国青年海归协会等10余个高端人才机构展开引才合作,探索建立离岸创业基地。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院士工作站,打造院士高端科技智力集聚工程,加强院士团队的柔性引进,开展“人才科技智创周”、“百名院士专家进鄞州”等活动。市级院士工作站新增三家,建有全国示范院士工作站两家。柔性引进院士五名,聘任院士九名、专家担任城南智创大走廊顾问,新增入选国家重点计划人才五名,市级以上各级计划人才(团队)达到93名(个)。
1.5突破瓶颈,发挥人才服务新功能
推出以“便捷、真诚、满意”为目标的“3S”服务法,设置“助创专员”,为人才创业提“一站式”服务。搭建企业技术需求、项目投资需求等数据库,探索成立民营资本人才项目投资基金,定期召开人才与资本的对接交流,实现“四个对接”。
2鄞州区人才生态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鄞州区人才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人才政策不健全。现有政策集中在引进,服务性与激励性政策占比最大,缺乏培养政策。部分政策分散在职能部门,未形成统一体系。行政区划调整三年来,不少人才政策仍处于“双轨操作”状态,缺乏系统整合。二是培育导向不明确。智能制造职业经理人才、科技研发人才、高技能人才、工匠型人才缺口持续增大,先进制造业人才培育导向不明确,在吸引制造业人才、助力企业留才方面做得还不够充分。三是投入力度不够大。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科技经费投入激励上的力度还不够大,过多依靠政府资助,在借助金融平台、利用多种形式资本建设人才发展平台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四是人文气息不浓厚。鄞州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本土文化特色的挖掘和宣传缺失,高层次的文化街区、文化场所不多,文化消费水平不高,文化氛围的营造有待进一步提升。
3鄞州区人才生态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
3.1深化改革,补齐短板,构建人才生态政策链
一是推动人才供给侧改革。结合“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等建设需要,发挥高校院所人才培养的源头作用,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提升应用型人才队伍素质水平,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政策,落实人才新政并“回头看”,争创省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二是补齐体制机制短板。破除地域、学历等人才流动机制障碍,调整“论文”、“职称考试”等指挥棒,树立业绩、股权、技术投资的评价导向,建立科学化、以市场表现为依据、面向社会的评价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科研经费管理。三是打好政策组合拳。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加快建设国内一流人才强区的若干意见》六大领域共22条新政,升级“精英引领”深化实施意见,对已出台的10项深化细化人才新政的配套政策进行研读、分解并形成具体做法,落实股权期权激励、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分红等奖励政策,实施智造精英等培养计划,同时打好“外引+内育”组合拳。
3.2搭梯建台,创新创业,构建人才生态产业链
一是形成市场联动效应。出台专项政策,吸引海外宁波帮和国内新宁波帮回归创新创业。强化企业引才用才主体作用,鼓励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二是形成产业驱动效应。借着“中国制造2025”的东风,以新材料为主攻方向,打造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高地,用“机器人+”、“互联网+”、“数字化+”、“标准化+”等理念改造传统产业。三是形成平台带动效应。加大宁波城南智创大走廊“三园三谷”等事业型平台的建设力度,发挥“千人计划”产业园等龙头平台的“高精尖缺”人才虹吸作用,加强与高校院所、“猎头”公司的合作,引进高能级的科研院所;实现“四众空间”等特色人才平台错位发展,引入适合鄞州区产业的国外人才智力平台项目,建立国际人才创业创新产业园。四是形成资本推动效应。探索政府资金以“补改投”的形式推动培育,通过财政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专业管理、市场运作,实现财政资金一次性投入向循环使用转变。鼓励金融机构尝试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信贷产品。深化人才创业项目挂牌上市“育苗”工程,指导帮有上市意向的人才企业制定上市计划,扶持作上市“储备”。
3.3全面保障,全程跟进,构建人才生态服务链
一是程度从模糊到精确,实现精准服务。发挥宁波创业创新学院、股权交易中心作用,建立人才服务银行;引进国际医院、国际“双语”学校等资源,打造既有鄞州文化特色又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人才居住社区及符合国际人才需求的配套设施服务;细化聘用研究人员和科研辅助人员、支付社会保障费等规定,为科研工作者在科研经费使用中“解绑”。二是手段从僵化到科学,实现高效服务。政务执行缩短流程、加快审批,服务范围拓展延伸,优化人才创新创业服务联盟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创业创新服务信息系统,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方式从静态到动态,实现柔性服务。在以往调动、聘用等转户口和人事关系刚性服务的基础上,采取讲学、兼职、咨询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高柔性服务能力水平。在科研立项、成果转化等方面,对待紧缺高层次人才和全职引进人才无差别。四是主体从单一到全面,实现合力服务。人才生态系统建设的顺利推进,需要各地各部门加强协作,在引进、使用、激励、考核等各个环节形成合力,积极主动、靠前、延伸的开展服务。
3.4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构建人才生态人文链
一是营造宽容失败的创业环境。认真研究高层次人才的成长规律,建立健全鼓励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二是倡导公平公正的用人风尚。挖掘发现人才的“闪光点”,发挥人才专业技能和特长,关心、爱护、成就人才,克服管理服务中行政化的问题。三是弘扬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给予企业不同类型的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同等的保障待遇,开展企业“主体推荐”、行业“认可推荐”、社会“品德推荐”三位一体的评价,每年评选“工匠型”人才。四是培育养人心志的城市文化。结合鄞州区核心景观系统建设,建设一批高档次文化街区、文化场所。提升文化服务水准,打响“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打造鄞州印记鲜明的“文创港”,推进“文化+制造”、“文化+人才”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20.
[2]黄梅,吴国蔚.人才生态链的形成机理及对人才结构优化的作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1):189-191.
[3]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鄞州区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意见[Z].2019-02-02.
作者:方磊 吴向鹏 何军邀 单位: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