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演变及未来媒体生态系统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数字媒体演变及未来媒体生态系统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数字媒体演变及未来媒体生态系统探讨

摘要:信息技术不断迭代演化,驱动着传媒行业不断演变与跨界融合。文章将先从移动媒体到全媒体再到智能媒体的视角入手,论述对数字媒体变革的反思;然后从“物联网+媒体”“云计算+媒体”“区块链+媒体”的视角,分别对未来媒体的可能演变进行探讨;接着通过例证的方式探析未来媒体的变革方向并探析了未来媒体生态系统

关键词:数字媒体;媒体变革;未来媒体;媒体生态

1对数字媒体变革的反思

纵观媒体形态的演变历程,呈现出从最早的单一媒体(如文字)到复合媒体(如电影、电视等)再到交互式符合媒体(如多媒体自助服务屏等)最后到高沉浸性媒体(如虚拟/增强现实、智能媒体等)的演变。在此,笔者将从移动互联网、全媒体、智能媒体三个角度对数字媒体的变革进行反思。媒体呈现形态的演变,如图1所示。

1.1移动媒体

从被动参与的Web1.0(静态与单向等)到共同编织的Web2.0(交互与分享等)再到深度众创的Web3.0(个性化与智能化等),使得移动媒体不断成长,并不断彰显出其“内容+社交+服务”的集约式特点,而这也是数字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支付宝客户端为例,生活号、订阅号、图文推送等功能,体现出了其内容属实;生活圈动态更新、蚂蚁森林好友互动等功能,体现出了其社交属性;在线支付、手机充值、信用卡还款等功能,体现出了其服务属性。

1.2全媒体

全媒体(Omnimedia)是在多种不同媒体形式(如文字、影像等)的基础上,将不同的媒介形态(纸质媒体、影视媒体、电台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深度“融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的传播形态,从而满足用户的细分需求。例如,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具有全媒体信息采集、全媒体信息管理和全媒体信息提取3个方面的功能,可对新闻节目进行统一采集、制作、播出、分发,并实现重大报道“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天滚动、全球覆盖”,从而使得传统、略显严肃和呆板的报纸内容形式变得多元化、可视化和立体化,及时将新闻事件以最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

1.3智能媒体

智能媒体是媒介融合的高维阶段,将持续改变信息传播,驱动着媒体边界和媒体行业边界的消解与重构——万物皆媒的物联网将引发群体智慧在媒介景观转型过程中的大规模合作共享,海量异构的大数据将引发对于“服务用户”环节的改变;廉价高效的移动计算将引发捕捉富有创意的应用场景和虚实场景的交融互动;深度学习将引发人类的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并使设备“超越”人类。人工智能赋予万物感知、认知,知识驱动的交互式“智能服务”必将成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平台下一阶段发展的核心内容。全球各大互联网企业也都在加速人工智能“军备竞赛”,先后推出谷歌大脑、百度大脑、腾讯超脑、讯飞超脑、阿里ET大脑等,必将给传媒业带来颠覆式创新。例如,2017年12月,新华社的中国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①,其向海内外媒体提供服务,旨在探索大数据时代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的未来,功能包括2410(智能媒体生产平台)、新闻分发、版权监测、人脸核查、用户画像、智能会话等,并提供覆盖报道线索、策划、采访、生产、分发、反馈等全新闻链路的8个模块服务内容,中国各媒体机构均可在认证后使用“媒体大脑”的各项功能和产品。

2未来媒体的演变

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传媒业供给侧改革的强劲引擎,使得“智能化”“共享化”“场景化”“沉浸化”等传播方式成为媒体未来发展的重要表征。为此,笔者尝试以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区块链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探讨其影响下的未来媒体可能发生的演变。

2.1“物联网+媒体”

从文字信息到数字信息、从现实数据到网上数据、从人机互动到智能驾驶、从现实社会到虚拟空间,移动、智能和数据的深度融合,使得物联网创造了一个人人参与、万物互联的信息民主化生产与全球化流动的传播景观。未来,“物联网+媒体”将逐步由想象转变为现实,包括但不限于人们的智慧成果或经验教训亦或是世间万事万物的产生和改变,所有区域的物体都将处于被记载、上传同时进行数据分析与使用的过程,并愈加多样化、可利用和条理性地表现和传播。由此可见,“物联网+媒体”将促进计算机与外部世界内容驱动和交互方式的演变,甚至有望促进外部世界按照智能合约更加智慧的运行。

2.2“云计算+媒体”

云计算被认为是互联网之后最具革命性的技术革新,自其诞生以来就给包括传媒在内的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如今,云计算的方式早以被媒体的各个环节使用,如数据采集、清洗、挖掘、传播和呈现等,并推动着全球媒体产业形式和模式的革新。实际上,智能互联在将用户海量数据汇集到云端的同时又从云端汲取智慧,使其更能理解用户的行为、兴趣与需求,从而使其具备了超级国家能力。例如,在2017年“两会”系列新闻模块中,数家媒体组织纷纷使用了基于云终端的画面直播、VR、直播云镜头等方式,创新性实现全景式、沉浸式等内容呈现并与用户互动,显著提升了媒体在重大事件中的作用和表现能力。

2.3“区块链+媒体”

区块链(Blockchain)是一项高度可信的变革性技术,开启了一种在不可靠网络环境下的价值传递机制,是对当前世界底层逻辑的再造,有望从“信任机器”升级成为传媒产业浪潮的重要“引擎”。通俗地讲,区块链就是“账本”,“记账的行为”就是读写数据库,每个“参与者”都可以保存一份完整的数据,应用到新闻报道中的“参与者”就是报道者、科学工作者和用户。当前,传媒界开始探索区块链技术用于数字版权保护、谣言治理的可能性。通过区块链打造的智能交易平台,最大限度地降低侵权的可能性;通过区块链技术寻根溯源,减少谣言和虚假新闻肆意传播的可能性;通过区块链技术所具备的“网状协同”,提供一整套追踪数字产品供应链的解决方案,将催生传媒业进入多业态商业模式[1]。

3未来媒体的变革思考

当前,如人机互动、智能驾驶、服务机器人和虚拟助手等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媒体应用随处可见、层出不穷,这包括对硬件和大数据、云计算和底层操作软件的综合运用。这将引发传媒行业的一场智能化新革命,将不断地超越过去数字化的方式方法,并不断地实现着更智能的应用和服务。

3.1机器新闻:让传媒更智能高效

机器新闻是拟人化的称谓,是指制作新闻消息的算法机制或新闻自动写作软件。目前,机器新闻基本是一种充分结合新闻元素“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的“人工模板”+“自动化数据填充”模式,可节省大量人力成本、提升写作效率、7×24小时地不间断工作、优化对数据和资料的使用、实现对受众精准且个性化的传播等。实际上,机器新闻的创造是自动生成新闻信息的全新环节,从自动新闻选编器在谷歌诞生的第一天,到如今国内新华社“快笔小新”、今日头条“张小明”、腾讯“Dreamwriter”、搜狐“智能报盘”等,其依照用户的喜好、历史记录生产并推送新闻,融合产生新闻页面和微博智能收集的要闻、制定热门关键词,都是新闻生产自动化的表现。

3.2人机交互:带来沉浸式传播

人机交互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通过某一编程语言,用特定的交流方法,以某一给定目标实现的人与机器的互联互通。实际上,数据交流技术的进步,将使人机交互的真实度不断逼近真实世界中人与真实世界的交互。这一技术涉及到的人在身体、感知、情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将远远超过现有的人机交互阶段。例如,使用智能手机的地面特征定位技术、动作识别技术可用于沉浸式游戏;语音识别技术可用于家用电器自动化及声纹加密等方向。

3.3传感器新闻:新闻源的再定义

传感器是人类感官的“延伸”,是指利用传感设备生产或采集各类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可视化处理,将其以一定的方式融入新闻报道,进而完成“讲故事”的新闻生产模式。“传感器新闻”并非一种特定的新闻类别,而是将传感器作为新闻传播环节中的一种信息收集工具,这就意味着万物都可能成为新闻源,由此可见,传感器新闻或将成为新闻生产的“新常态”[2]。实际上,使用传感器收集信息、编写新闻内容的情况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大家耳熟能详的天气预报,便是使用气象卫星上的传感器在空中收集并发送的数据生成的。

3.4个性化新闻:为用户私人定制

个性化新闻也称定制新闻,是指传媒机构通过用户的数字足迹(偏好、地理位置、社交关联等)向用户推送潜在的信息消费需求,由此提供个性化的新闻资讯订阅服务。从硬件到软件再到服务,个性化互联网将提供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手段等在内的多维服务;个性化新闻不仅提供一种个性化新闻阅读体验,更从根本上推进了新闻资讯从聚合类到定制类的转变,精准个性化或将是新闻服务的趋势。例如,咪咕阅读提供的新功能便可使兴趣偏好不尽相同的用户选择其习惯的语音语调完成阅读,“让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

3.5场景化新闻:传播模式的关键变革

场景化新闻是指在新闻服务时,把新闻贴合到经过梳理和划分后的各类场景中,是移动互联网一种全新基于用户场景的信息连接方式。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的感知及信息适配[3]。当前,AR、VR早就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电视电影等视频音频场景,3D电影拍摄、VR直播与交流、联网游戏、虚拟作品展览等早已被各类用户接受。VR和AR将一种身临其境的虚拟情况体统给用户,而不仅仅是视频音频或者文字,让记者更直观、更真切地捕捉新闻元素,也让读者更真切、更自觉地体验真实场景。在当代数字社会中,得注意力者得天下。场景化新闻不仅是让用户处于新闻现场,更重要是其会影响每一个用户对新闻现场的认知。

4未来媒体生态系统

随着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的广泛兴起,互联网正由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进入到广泛互联和共享协同的智能互联网时代,人类将全面进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从务虚到务实、从量变到质变、从融合到创新,人工智能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对包括语音、图像处理以及感官分析和处理在内的生活、经济、商业的思考方式,更多的泛媒介化黑科技正在向我们走来,也许它们现在是不够成熟的或者说是不可想象的,但随着对互联网技术运用的革新,科学技术能够让这些在未来真正发生在人类身边。机器的智能将聚集所有人的智慧,以至于在一些地方突破人类的极限。未来,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在未来媒体所创造的多元化传播环境中,用户将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拥有更多的主动建构与选择内容的权利,并使其不断出现“适应—不适应—再适应”的交替,必将推动着传媒行业新的生产流程、传递过程与传播方式。未来媒体除了作为传播信息的介质出现,还会将内容、渠道、资源、媒体和用户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切皆网络”“一切皆数据”“一切皆媒介”的未来即将到来。未来已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将形塑整个传媒业的业态面貌,也将在微观上重构媒介生态[4],或将控制所有新闻传播。

作者:许志强 刘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