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运行机理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运行机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运行机理

摘要:由于当前高职学生教育系统运行机理受自身教育体系内部的影响,缺乏对产学合作的重视,无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优势,达到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的良好互动。因此,本文提出了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观点,再结合生态学相关论点,分别从动力机制、竞争与共生机制、扩散与传导机制、协调与保障机制四部分对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生态系统;运行机理

一、引言

2016年政府首次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明确了具备“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工匠精神”是促进经济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提条件,也是高职院校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通过对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对于高职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强化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创新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必须要通过生态平衡观念带动我国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高职学生教育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动力机制

(一)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的外部性

高职教师具有的社会职能以及处理学生工作经验是促进高职学生自我管理的外部条件。高职教师指引高职学生自我管理是社会职能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利用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日常工作引导高职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这就为高职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打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的内部性

高职学生所具有独特的自身发展特点是实现高职学生自我管理的内部条件,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个性鲜明、思想活跃以及创新精神等特点,这代表了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因此,引导高职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突出要求,也是高职学生全面提高的内部条件。

三、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竞争与共生机制

(一)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培育高质量技能人才的根本。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是社会需求约束型教育,整个教育过程中,对经济发展效应的变化最为敏感。因此,正确分析时展形式,完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的专业设置,增强专业适应性与生命力,是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环节。1.合理设计专业类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专业设置情况是高职院校招生以及人才培育、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影响因素,在实践运作中,多数高职院校都以特色专业设置提高自身竞争力。通过紧贴社会与个人需求、突破专业单一设置、调整专业设置结构等措施,打造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与职业性,促进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专业设置的完善化。2.科学制定专业规划。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在整体上对专业的规划不足,新设立的专业存在随意性、盲目性等情况,低水平问题较为突出。新专业的建立限于高职院校内的局部循环,与社会、企业等方面联系不足。缺少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稳定性。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课程建设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的核心是课程建设。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虽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教育误区,缺少系统的办学理论与实践协调性,未形成具有我国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1.课程目标定位不足。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课程目标存在盲目性。在传统职业教育培育目标的影响下,高职院校过于偏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忽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育。过于注重“高等性”教育,忽视“职业性”教育,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也偏向“工程师”、“设计师”等方向。导致了高职院校人才培育模式无法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序对接,高职毕业生出现“结构性失业”。2.课程结构创新不够。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课程结构设立缺少灵活性,无法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育模式,建立产学融合的共同发展路径。课程内容上也缺乏实用性,多数课程内容老旧,没有及时更新,与时展、科学技术脱轨。

(三)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实训基地

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之处主要体现于实践操作方面,高职教育更多的是突出对高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育,实训设备的完善是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必然条件,也是高职院校人才转换的关键因素。1.设备短缺。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仅是一项摆设,缺少高标准的器材,也无充足的实训设备。在实训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也只是形式上的演绎,不能使高职学生真正感受动手锻炼的重要性。2.设备陈旧。实训设备无法紧跟时代步伐,大部分高职院校所采用的实训设备存在过时、老旧等现象,这就导致了高职学生无法切实掌握实践应用技术。实训室设备的先进性、完整性都直接影响制约高职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的转换。

四、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扩散与传导机制

(一)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的动态性

动态观是教育生态理论的重要观点,通过确保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动态性,保证生态系统的长久循环与持续发展。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当中也是如此,各个构成主体通过动态发展来促成全力配合。1.响应国家政策。首先,国家政策是属于动态发展的,它能直接影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其他部分的发展。其次,政府支持力度的变化、专业机构指导力度的变化、社会参与程度的变化以及学校实施深度的变化都将影响到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的变化。所以,各个部分之间要紧密跟随系统内部所产生的动态变化进行改变,实现全面配合,促进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2.立足发展目标。各项子系统要素间要实现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状态,规避整个系统独立静止。建立共同目标,组织各主体发挥效用,强化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的各子系统互相合作,达到部分合作大于整体的效果。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聚集力量,调动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充分发挥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协调效应来助推高职教育发展。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的开放性

要实现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整体要素的全面协调,也要实现其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与开放性是相互作用、发展的。只有将各个因子开放才能更好的达到动态合作,动态的各个因子也促成了开放性的生态系统。1.自我开放。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中,系统的开放性表现为各个因子对自我的开放。以自身开放为前提,强化在整体和部分、理论和实践、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实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充分合作。2.平台搭建。交流平台的搭建同样是表现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的开放性的一种方法,通过各个渠道和路径为生态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提供交流及合作的平台,是实现系统开放性的重要途径。校企之间,学校之间就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进行有阶段、有层次的交流和学习,在信息碰撞当中获得系统改进的经验。

五、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协调与保障机制

(一)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协调体制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的运行特征是通过系统各个部分的多样性表现出来的。其中,求同存异是系统正常运行的根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样是基于多样性的特征。1.发挥各自优势,凝聚共同力量。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的参与人员包括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等,代表着各个层次与结构的不同力量。而通过生态系统将其凝聚在一起,发挥出自身的最大优势,形成了一股具备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全面改革的力量,以此推动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2.鼓励自主发展,树立特色理念。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的背景当中,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的地域特色、可用资源等,创新自己教学模式,打造优质课堂,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助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自身实现内源式发展。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保障体制

优质均衡是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发展的目标,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要秉承着推进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均衡发展为原则,为各个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和资源。1.加强统筹规划,保障资源均衡。为保障各个学校、企业之间实现协同发展,除了保障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还应给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提供均衡的资源。这就要求系统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三个方面对每个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发放同等的发展资源,以此保障各个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2.全面提供渠道,加强培训力度。要实现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均衡,必须要加强对高职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才能更好的实现课程改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要全方位的对领导、教师做有关“工匠精神”的培训,迅速提升自身的能力,进而加快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以此来推动各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六、总结

现阶段,由于我国的经济正值转型期,需要一批具有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而高职院校作为国家人才的培育基地,承担着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因此,在高职教育中,要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创新,将“工匠精神”与生态系统紧密耦合,提倡以“工匠精神”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核心,以创新作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动力,以生态环境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才会使高职院校将“工匠精神”内化,培育出具有“双创”型的工匠人才。

参考文献:

[1]纪艳敏,王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系统基本运行模式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2]梅洪.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6(25)

[3]张旭刚.高职“双创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13)

[4]罗小玲,傅贻忙.TRIZ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创新可行性研究[J].时代金融,2017(29)

[5]傅贻忙,罗小玲.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创新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市场,2017(34)

作者:傅贻忙 罗小玲 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运营与管理学院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