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经济带生态农业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1发展优势分析
1.1.1自然优势
宁夏沿黄经济带是宁夏的主要粮油产区,也是全国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较长,有利于作物生长,是宁夏农业的精华之地.此外,宁夏沿黄经济区具有煤、电、水、土地等资源的综合优势,辐射周边500km、2000万人口的区位优势以及与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地区相近的人文优势和政治优势,具备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
1.1.2交通与物流优势
宁夏现已拥有发达的交通和庞大的物流体系.2008年2月,银川空港物流中心建设启动;2009年1月,中卫香山机场首航;2010年5月,沿黄城市带的龙头———银川市建立了“绿色通道”;2011年上半年,银川市横跨贺兰县、兴庆区和永宁县的“物流航母”雏形凸现;2011年底,石嘴山富海公路港口物流基地等商贸物流项目加快建设,银川、永宁、惠农、平罗、中宁等多条连接滨河大道的干线道路建成通车;2011年12月,银川新火车站通车;2012年3月,银川—首尔航班首航.由此不难看出,沿黄经济带已经构建了庞大的交通与物流体系.
1.2发展劣势分析
1.2.1推广力度小,缺乏专业人才,农民生态意识浅薄
宁夏是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教育质量不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保守.首先,在农村,生态农业尚属新事物,农民对其认识肤浅,认为发展生态农业投入大,见效周期长,因而他们只考虑开发现存资源,很少考虑到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只重视经济利益和眼前利益,对于提倡和实施生态农业不重视.其次,没有人带头付诸实践,农业中的一些“短、平、快”技术往往受欢迎,而那些有利于保护资源、培肥地力、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和运用.第三,在校学习涉农专业的大学生比率低.从事涉农行业的毕业生受农业领域收入低、不稳定、资金周转效率低等因素的影响,“跳槽”频繁,专业人才大量外流.最后,培训机构未完全建立与普及,技术人员的再学习能力跟不上,致使对农民的培训、讲解与指导等相关服务能力滞后,阻碍了生态农业的推广,制约了宁夏生态农业的发展.
1.2.2服务水平低,信贷能力滞后,农业发展资金匮乏
生态农业是新型现代农业,其服务水平与信贷能力应协同发展.但是,在宁夏生态农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低服务水平与滞后的信贷能力互不匹配,导致资金严重匮乏,阻碍了沿黄经济带生态农业的发展.例如,农家乐、观光旅游农业是生态农业发展历程中的“绿浪花”,它搭建起的是一、三产业的平台,其发展的初始资金至关重要,否则“农家蛋糕”只是一个构想的框架,就不会被合理分羹,也不会兴盛起来.而信贷服务尚未建立有效、完善的体系,农民就无法支付这笔庞大的资金.同时,信息服务的滞后也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有效的信息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3发展机遇分析
1.3.1生态移民创机遇,生态农业受支持
宁夏的生态移民工程在近几年大力发展起来,并受到了国家的好评与重视,成为生态移民的模范区.为了解决已搬迁到沿黄经济带的生态移民的生计问题,生态农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沿黄经济带被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其总目标———“三个大台阶”中也提到: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要上一个大台阶.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主题,沿黄经济带作为宁夏生态农业发展的主力军,要抓住机遇,促进宁夏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1.3.2生态农产品成为市场的优先选择
近些年,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与保健,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农产品作为必需消费品之一,其生态化及质量要求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呈现递增趋势.另外,国外市场上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生态农产品已成为人们的优先选择,而沿黄经济带的生态农产品已在国内外打开了市场销路.
1.4发展威胁分析
1.4.1生态农业技术体系不完善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但高新技术及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在处于西部的宁夏尚不够完善,其发展存在一定难度.
1.4.2生态环境的破坏
宁夏是一个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尽管在国际低碳环境的新形势下,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之间的权重有所调整,但是重工业所带来的后遗症还是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例如石嘴山市,大力发展煤炭业后,很多耕地的土质完全恶化,农作物无法耕植,还有中卫市的铝业废水排放,银川市的几家制药企业均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1.4.3生态农业发展与劳动力之间的矛盾
生态农业的发展采用的是现代技术,实行的是规模化管理,走出的是产业化发展之路.在这条路上,除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外,劳动力因素也是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在沿黄经济带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发展与劳动力之间的巨大矛盾.随着生态农业发展领域的逐渐拓宽,劳动力严重短缺.例如永宁县的供港蔬菜基地,产出的设施蔬菜因为劳动力不足而无法及时采摘.同时,现有劳动力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年轻劳动力数量很低.劳动力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态农业的大投入和小收入,使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产生偏差,认为生态农业是高风险投资,制约了生态农业的普及和发展.
2宁夏沿黄经济带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及对策
综上所述,现将影响沿黄经济带生态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按影响程度进行排序,构造SWOT矩阵,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及对策.
2.1SO战略(增长性战略)———发挥优势,再创佳绩
沿黄经济带作为宁夏生态农业发展的主力军,目标之一就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领跑宁夏农业的特色化、有机化.因此今后的目标,要以新技术为先锋,发展新一代的设施农业.以小任果业等先进设施农业产区为示范点,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集合自然优势,实行专业人才培育,充分利用沿黄经济带的全新交通与物流优势,形成以选种、培育、种植、加工、批发、零售、包装和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体系.以设施蔬菜和水果发展路线为参考系,增加品种多样性,加大设施园区的建设力度,扩充设施农业的覆盖面.以望远工业园区的构建为火车头,把沿黄经济带内具有市场竞争力、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与正在发展设施农业的园区和示范园连接,逐渐形成以设施园艺产品为主的特色产业带.以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为保障,实施长期增长性战略,使设施农业特色化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将沿黄经济带的生态农业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2.2WO战略(扭转性战略)———扭转劣势,狠抓机遇
2.2.1加强招商引资,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宁夏充分依托政治优势、人文优势、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面向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地区,积极打造了中阿经贸论坛“一大平台”、“两大机制”、“三大基地”、“五大中心”,使宁夏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作为黄河金岸处的沿黄城市,一定要抓住机遇,以中阿经贸论坛永久会址为平台,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建立招商项目环保机制,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制,确保招商引资是促进沿黄经济带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后盾,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撑.
2.2.2恢复自然原生态,构建生态农业新模式
基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恢复自然原生态,宁夏将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区域的居民迁出,宁夏的生态移民自此拉开序幕.沿黄经济带也是生态移民输入的重要区域.迁到新地的居民,主要以建设园区、发展设施农业为主.引进新产业,探索生态农业新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而且能够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譬如吴忠市孙家滩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等.由此可见,沿黄经济带迁入生态移民后的生态农业建设将成为重中之重.然而,由于土地数量有限,生态移民在政府的支持下,应大力发展节约型、可持续农业,集约人力与物力,构建生态农业新模式.例如以设施园艺为主,大力种植果树,引进新型苗木,进行葡萄培育、花卉栽培等;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拓宽产业面,建立以生态农产品为主体的“绿色工厂”,确保移民后续产业为新移民带来美好的居住环境.
2.3ST战略(多元化战略)———利用优势,走向多元
2.3.1物种共生模式———稻蟹混养,覆盖沿黄多地区
宁夏的稻—蟹生态种养起步较晚,以贺兰县新民渔业科技园区为首,进行稻田养蟹,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并且形成了物种共生模式———稻蟹混养,提高了农民收入.这种模式可以继续推行并争取创新,以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与此同时,沿黄经济带资源丰富,可根据现有条件,大力开展类似于稻—蟹养殖这种模式的基础工作,示点后进行推广,例如农林立体结构生态模式.通过生态移民,进行植树造林,种植牧草,绿化荒山,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在山坡低洼处建造鱼塘,家畜的粪便可以饲养鱼类,构建“林—果—草—牧—渔—沼”的立体发展模式,从而达到多种生物共存,呈现尽善尽美的和谐农业.
2.3.2合作社聚集人才,强化意识,助推生态渔业发展
合作社的建立也是开展生态农业的明智之举.通过建立合作社将劳动力与人才聚集,以培训和讲解的方式强化农民的生态意识,缓解农业生产与劳动力之间的矛盾,扩大当地就业,实现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统一化.贺兰县常信乡的渔业就是典范.常信乡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了合作社的规范化、制度化与统一化,集合了人力和物力,开拓了新视野,助推了常信乡实行以鱼—草养殖为主的“渔—农综合经营型”的生态渔业发展模式.另外,贺兰县的渔业资源为沿黄经济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发展鱼—草养殖的层面上,同时可发展以鱼—畜(牛、羊等)为主的“渔—牧综合经营型”和以鱼—草—畜(牛、羊等)为主的“渔—农—牧多元综合经营型”的生态渔业发展模式,领跑沿黄经济新起点.
2.3.3完善信贷服务,打造“农家蛋糕”,步入“生态农庄”式休闲农业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呈现出差异化和需求多样化,人们都想寻求一种有别于城市的静谧、安逸、健康的休闲方式,例如农家乐、观光农业旅游.但是,“农家蛋糕”根据地的建设需要初始资金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才能将“农家蛋糕”这杯羹分到沿黄各区乃至整个宁夏.因此,完善的信贷服务体系就成为“农家蛋糕”发展的强有力的基石,从而具备服务与能力的均衡性,迎合农家乐与观光旅游业的新型浪潮,发展集旅游、娱乐、度假等经营为一体的“生态农庄”模式.
2.4WT战略(防御性战略)———克服劣势,变向发展
2.4.1沙产业与节水灌溉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18亿亩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因此,未利用地的开发就成为土地市场的一支潜力股,譬如沙产业和节水灌溉新模式.因此,在推行以劣变优的新模式下,沿黄经济区以沙产业为根基,发展节水灌溉,例如以中卫市为主的一些地区进行大规模单一品种连续耕种的工厂式、规模化的种植模式,力求创建沿黄沙漠地带的绿箱子,只有这样沙漠中才能持续出现绿洲.
2.4.2“黑炭”变“绿毯”
在低碳经济的新形势下,宁夏工业不仅要走低碳化,农业也要走低碳化的道路,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石嘴山转型后山水园林建设的特例,使“黑炭”变为“绿毯”,不仅缓解了沿黄经济带生态农业自身发展的矛盾,而且为沿黄经济带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思路.因而,沿黄经济区要普及以上新的发展模式,以石嘴山为标本,在增设移民安置区、恢复原生态的同时,发展山水园林建设,赋予生态农业新的内涵.
作者:杨玉锋 王国庆 王琳瑛 单位: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