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苏北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新高地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江苏省积极推进全省低碳农业发展,苏北地区在推进自身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不能简单模仿苏南地区发展经验,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新路子。但是,苏北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创新理念不足、粗放式发展、污染等问题。因此提出,苏北地区建设低碳农业需要针对实际区情,科学规划乡村工业布局;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布局,着力培养生态农业;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等几方面措施。
关键词:苏北江苏;低碳农业;生态经济;发展
引言
温室气体浓度提高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农业碳排放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排放源之一。农药、化肥所产生的面源污染[1],机械使用以及土地自身的碳排放[2]是农业污染和碳排放重要源头。温室气体浓度加剧带来的气候变化也加重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例如,气候变化带来农作物病虫害[3];土地沙漠化趋势显著的影响[4];禽类繁殖和生产同样受到影响,由气候变化导致的畜牧业疾病风险加大[5]。这些无疑对农业以及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而言,低碳农业强调“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和高效率”,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江苏省是重要的农业省份之一,降低农业污染、减少碳排放同样也是江苏省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要求。江苏省委省政府在2018年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高效利用资源,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的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总体目标。江苏省环境厅2020年的《江苏省低碳发展报告(2019)》中提到积极推进全省低碳农业发展。江苏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省之一,而苏北五市更是江苏重要的农业产区。仅从统计材料上看,江苏省2019年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7503.15亿元,苏北农林牧渔产值为4254.45元,接近苏南地区总产值的2倍。新时期,苏北农业必须要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打造更加绿色环保的低碳农业。
一、苏北地区发展现实困境
苏北地区包括江苏省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市,地势以平原为主,拥有广袤的苏北平原,是江苏重要的农业地区。根据江苏省2020年统计年鉴资料,2019年江苏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7444.85千公顷,苏北五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4717.4千公顷,占比63.3%。同年,全省粮食产量3786.2万吨,苏北粮食产量2477.8万吨,苏北占全省粮食产量的65.4%,可见,苏北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见图1。目前,苏北地区农业发展依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粗放式发展问题依然存在。苏北地区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苏北地区发展模式不能简单仿照苏南传统工业化发展路线。如果继续走苏南地区传统发展模式,苏北地区面临的要素、环境约束大,单纯通过粗放型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近几年,苏北地区整体经济总量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苏北地区部分产业走板材、化工等污染较为严重的产业。根据江苏省生态环境厅通报,苏北地区一些临海化工园区存在偷排污水的情况,这些都是粗放型发展的显著表现。
(二)创新发展理念不足。“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决定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6]。苏北地区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更多还是学习苏南发展经验,在发展模式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复制粘贴”,缺乏自主创新思想[7]。而苏北更应该根据时代和自身发展的条件与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能亦步亦趋。自主创新意识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苏北的发展。
(三)环境污染亟待解决。当前苏北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和整个生态系统依然需要进一步修复整治。农业生产和农民居住所产生的面源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工厂和乡镇企业排放对农村生态造成破坏,并且这种问题依然存在。根据统计数据,苏北劣V类水质占比比苏南高4.7%。此外,相较于苏南,苏北低碳农业发展水平总体上偏低。根据测算,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和徐州市的低碳农业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靠后位置[8]。
二、苏北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的必然性
从全国范围来看,经过多年治理,我国农业生产与污染防治都取得一定成绩。根据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披露的数据,从2007年第一次污染普查到2017年第二次普查,我国粮食、禽类和水产产量都有大幅提升。农业污染物排放有了明显下降,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排放分别下降了19%、48%、25%。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农村污染和碳排放治理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党的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9]。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讲话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10]。这些都彰显了中央对生态发展的重视。中央同样对苏北地区发展十分关心,明确要求江苏省“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加快苏北地区发展,提高区域均衡发展水平”。这既为苏北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又可能对其形成了压力。苏北地区农业过去快速发展方式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农业污染,加大了碳排放。因此,进一步转变农村发展思路是苏北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目前苏北地区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叠加与深度实施,为苏北地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大机遇。苏北地区当前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江苏省政府的《苏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中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支持苏北地区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果蔬、生态畜禽、特色水产、花卉苗木等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循环农业。如何在新阶段控制农业污染,降低碳排放,是苏北地区未来面临的重大任务。
三、打造苏北地区低碳农业的发展建议
低碳农业必须要立足苏北特色,苏北五市资源禀赋各有所长,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把苏北低碳农业这个项目做好。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农村工业布局。面对传统乡镇产业污染严重的问题,苏北地区各地政府要加快乡镇产业循环,逐步关停粗放型发展企业,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绿色产业领域科研机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水平。借助“引智”工程,提高高校、科研单位、科技型企业在环保基础问题、实用环保技术及绿色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能力。加强对突出环境问题、污染治理先进技术、环境管理等的前瞻性研究,积极开展针对未达标农田排放以及河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污水深度处理、生态修复、主要污染物减排、环境监测预警、环境风险评估等关键及共性技术攻关,重点加强大气复合型污染和灰霾产生机理、化工园区治理等方面研究。
(二)着力培养生态农业,合理布局农业产业布局。推动种农林渔牧内部结构优化,通过循环生产方式促进苏北地区农业生产节约化、清洁化。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推广桔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和禁牧、休牧、退牧还草等措施,增加农田土壤和草地碳汇。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高产、抗逆农作物品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监测预警,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先进生态环保技术推广应用,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围绕工业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移动源废弃排放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重点行业废水深度处理、土壤污染诊断及风险管控等关键领域,推动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先进适用技术在淮安市实现广泛应用。鼓励用能单位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能改造,在政府采购中将获得节能和低碳认证的产品列入优先采购目录。严格落实用能设备能效控制措施,新建高耗能项目用能设备须达到一级能效标准。
(三)加强生态环境信息大数据应用。探索、建立并完善农业云平台服务,加强大数据平台,依托大数据平台建设环境政务云、公众应用云、移动应用云等生态环保云,建立污染源统一编码体系,加快推进智慧监测、智慧监管、智慧门户建设一级环保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推动苏北地区各地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农村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污染源监管、自然生态以及环评管理、企业信用评价、排污许可制、环境预警与应急等重点领域大数据综合应用和集成分析,为环境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服务便民化提供有力支撑。
(四)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苏北地区五市要尝试建设绿色金融创新示范区,设立绿色银行。完善绿色信贷政策,加强环保部门与金融机构企业环境信用信息共享,引导金融机构优先支持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企业,严格限制环境违法企业贷款。支持开展排污权、特许经营权、购买服务协议质(抵)押等担保贷款业务,探索利用污水垃圾处理等预期收益质押贷款。支持循环经济、污水处理、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环保设备等领域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
(五)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加大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环保、农林、建设和水务等相关部门、各乡镇以及各个新闻媒体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大农村环境宣传活动的力度,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作者:张景 单位:淮阴工学院苏北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