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及制约因素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及制约因素,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及制约因素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与体系构建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限制了农业发展与进步,更会对农业生产带来阻碍。由此,本文对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制约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农业推广技术;体系构建;发展对策

构建出更加稳定、科学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非常重要,对于组织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现代化农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很多基层县市都在加强对农技的推广与应用,并仅仅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几个中心进行科技示范、科技服务与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公益性职能,但依然在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上存在的问题,需对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增加推广的力度。

1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现状

依据全国不同县市农技推广调查上看,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就有1500多个,农业技术人员35000人左右。随着《国务院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技体系建设意图》(国发[2006]30号)等文件的出台与落实,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并确保基层农技人员工资有所保障,但是,农技推广机构体制依然不够成熟,运行不够灵活,工资经费很难得到保障,人才队伍素质缺失,服务较为落后等,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建设[1]。

1.1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现状

从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构建上看,基层农业建设很少被人们重视,即使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在农业建设上发挥的作用较大,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基层农业推广体系作为传播农业新技术的重要方式,在农业技术推广上具有较大潜力,并且可以增加农民可支配的收入,将农民科学文化作用提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但是,农村对基层农业推广的重视性不够,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产生的作用并不显著,不仅不能将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反而使时间浪费,使农业活动受到阻碍。

1.2农技推广人员不足,生产积极性不高,专业素质不强

因为受到财政支持与体系问题上的影响,我国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面临人才不足的问题,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并且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上看,缺少健全的激励机制,农技推广人员不能得到有效激励,造成工作积极性不高,经常在工作中敷衍了事,责任心与推广意识严重不足,使用的推广技术不先进,方法不合理。从推广体系人员专业素养上看,大部分推广人员都是政府部门直接委派的,但是并没有对专业素养进行考察与培训。由此,使推广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强,推广技术应用不足,推广不够深入,不能真正深入到基层农村开展推广工作,适应艰苦条件的能力不足。

1.3农民接受程度与配合度不够

很多农民只认准使用过的并且质量有保障的农业技术,对于很多先进的技术大部分农民表示不能接受,并认为使用成本太高。很多农民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很少具备专业的科学知识,并在城市化进程推进下,很多农村青壮年都流入到了城市,造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足,对新技术的兴趣不高,甚至产生抵触感,配合度不高。此外,受农业推广方法与手段不够专业的影响,并且不能站在农户立场思路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农民的配合度。

2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制约因素

2.1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当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依然处于“挣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经费不足,农村基础建设工作将很难开展。比起工业投资以及其他投资,农业投资依然存在很多不足,投资总量大,但是回报低,并且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工业生产上,使农业新技术推广存在滞后性与空洞现象,影响到农业生产的进步[2]。

2.2农业技术推广渠道不通畅

首先,与农业相关的大众传媒较少,农民参与意识不强,影响力不够,不能达到农业技术推广目标。其次,大部分农村生产方式与农业技术落后,对农业技术更新换代有较大需求,但是当前没有长效推广机制,在推广范围上存在限制性。

2.3农业推广管理体系不健全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管理活动存在很到问题,不够科学、合理,并且县级农业部门仅对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业务指导,不会直接参与到行政管理当中,严重影响到农技推广管理体系的健全,出现“线断”或者“网破”等问题,使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正常开展造成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基层农业推广体系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与制约因素,针对这些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农业推广信息化,加强政府财政支出,将推广人员专业素养提高,不断优化服务,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作者:董跃芳 单位:永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石肖琳.黑龙江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农业推广体系的创新[J].学术交流,2010(11):114-117.

[2]王敬华,钟春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2):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