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培训教育问题与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推广培训教育问题与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业推广培训教育问题与对策

摘要:

为了促进云霄县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发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揭示了云霄县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推广体系不健全、培训教育人员队伍素质不高、农业科技供给不足与供需脱节、农民思想观念落后、资金不足及法制建设不完善等方面;最后提出应建立完善的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体系和人才队伍、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创新培训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及完善的法律体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基层;农民;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云霄县

目前,漳州市云霄县在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一是坚持把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作为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二是落实农业推广责任制。按照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所签订的技术服务协议,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责任制。根据各乡镇的农业主导产业优势和农业生产特点,充分发挥农业人员的专业特长,使每名农业人员包干2~3个村、5位科技示范户担任技术指导员,并量化工作任务与目标,实现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提升了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进村入户率和到位率。三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技术提升培训战略,制定年度农业人员培训计划。实行了“每周一课”的例行再培训学习制度。轮流邀请全县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当讲师,发挥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优势,召集全县的技术指导员进行集中岗位轮训,努力提高全体技术指导员的知识层面、优化其知识结构,这些举措构成了云霄县创新基层农业推广培训学习教育的一大亮点。

1调查与访谈方案设计

1.1问卷调查设计

以云霄县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为研究对象,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了云霄县及所辖的火田镇、下河乡、莆美镇、云陵镇、陈岱镇等11个乡镇的农业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共120人。对农业推广人员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07份,有效问卷100份,问卷有效率为83.3%。对于科技示范户同样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0份,有效率为91.7%。调查结束后,将问卷调查所得到的全部数据用Excel等软件进行整理统计,然后根据调查取得的资料并采用逐层分析方法,对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体系和农民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影响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因素。问卷共设11道题:关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方面的问题5题,问题涉及基层农业推广工作的满意度、新技术难以落实的原因、相关政策等;关于培训教育人员方面的问题5题,问题涉及培训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面临的困难、技能如何提高等;还有1题关于被调查人员的背景问题———针对农民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同时,大题下设计了10小题,问题涉及农民的知识技术来源、培训的方式地点、新技术的采用及政策等。

1.2访谈方法设计

这一模块采用的方法是非结构式访谈法,访谈对象是云霄县乌石村一名枇杷种植专业户张某。张某种植的枇杷品种主要是“早钟六号”,共种植1.1hm2左右,每年产值约28.5万元。访谈内容共包括五个方面、六个题目,主要涉及当地的劳动力现状、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培训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农业新技术的采用情况以及政府在政策、资金方面对农民是否有所影响等。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农业推广人员的调查结果

2.1.1农业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

调查显示,在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机构编制内人员中,拥有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占2%,初中学历的占40%,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37%,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21%(其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是通过在职进修获得的学历),可见编制内农推人员的学历水平总体上还有待提高。此外,在基层农业人员的专业构成中,63%的农业推广人员的第一学历为农学类,4%为理工类,19%为经管类,14%为其他专业类别。由此可见,机构编制内人员所学专业与岗位需求二者不相协调,存在不平衡现象。

2.1.2农业推广人员急需学习的知识或技能

调查发现,农业推广人员学习新技术的热情很高,他们急想通过对新的农业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对农业新成果和新技术的学习。此外,专业知识技能也是农业推广人员所希望提升的短板之一。农业推广人员目前急需学习的知识或技能按占比大小排序依次是:新成果新技术的培训达64%,专业技能培训达44%,市场信息与行业动态培训达34%,农技推广方法培训达33%,专业基础知识培训达24%,学历提升培训达20%,政策法规培训达15%。

2.1.3农业推广人员对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效果的满意度

针对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有59%的农推人员表示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效果一般、不太令人满意;31%的人表示满意;10%的人则表示培训教育效果很差、非常不满意。从调查结果可知,农推人员对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效果的总体满意度“一般”,大多数人持保守态度,甚至有些人表示非常不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认为缺乏监督机制,使得农业推广培训教育制度流于形式。因此,加强培训教育体系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势在必行。

2.1.4影响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效果的原因调查

通过对农业推广人员的调查反映,农业新技术之所以难以落实到农村基层的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比例高达56%),而“农民文化素质低”所占的比例为30%,“政府组织不力”则占到10%。可见,农民文化素质低是影响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2.2农业科技示范户的调查结果

2.2.1农民对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效果的满意度

调查显示,农民对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满意度很低,这与农业推广人员对自身进行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效果满意度调查中所反映的情况是相符的。其中,75%的农民认为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效果一般,10%的人表示不太满意,12%的人则表示非常不满意,只有3%的人表示非常满意。很多农民吐露了“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理论性太强、不实用”“培训过程中缺乏实际的操作指导”“集中上课几天,上完课就结束了,之后在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自己仍然解决不了,又没有专业的农业推广人员进行指导”等诸如此类的心声。

2.2.2农民获取知识技能的来源调查

调查认为,农民获取的知识技能主要来自于亲戚朋友,其次是自行摸索。而作为基层农业推广机构里的农业技术人员则没能在其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发挥作用的农技人员仅仅占到33%。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体系仍不尽完善,培训服务难以到位。

2.2.3农业技术培训地点及方式选择的调查

调查显示,农民对于农业技术培训地点的选择结果为:支持农业推广培训人员直接到农业生产现场进行指导的占到89%;支持在田间学校开展培训的占到76%;希望能在附近的农业学校开展培训的占到53%;支持在涉农企业进行的占到28%;支持在农业科研机构开展的则占到15%。而与之相对应的农业技术培训方式选择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则是:农民最为希望农技员能到农村进行个别指导。但这与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人员十分匮乏的现状相冲突。

3云霄县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存在的问题

3.1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体系不健全,服务难以到位

3.1.1管理体系不顺,条块分割

在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中,乡镇农业推广机构横向联系乡镇政府,纵向联系县级农业推广机构,由此构成了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基础。一些乡镇领导误以为农业站是其下属的一个部门,致使上级农业推广部门对乡镇农业推广机构的技术指导管理形同虚设,形成了条块分割。调查显示,当被问及“您认为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有63%的人认为是“上级主管部门不明确”,从而导致了“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的窘况。此外,根据对枇杷种植专业户张某的访谈得知,起初张某在试种“早钟六号”时不懂得如何使用套袋技术,导致试种的结果并不理想,产量不见提高,他对此感到非常困惑,后来他到乡镇农业站咨询后才明白,造成产量不高的原因在于套袋技术。于是,推广人员向张某详细介绍了“早钟六号”套袋技术。而在采用了该技术后,来年试验果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年产值由原来的25万元上升到28.5万元。于是张某便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大面积推广。从张某的事例可以看出,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的存在及其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对农村农业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理顺基层管理体制迫在眉睫。

3.1.2监管机制不严,培训质量不高

目前,云霄县已建立了效能督查反馈机制,对全县的10个基地建设、100名技术指导员队伍建设和1000户科技示范户培育工作实行逐月进度汇报、逐季效能督查、半年自查反馈等措施。然而,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却往往是一次性、单一性的,其机制形同虚设。据调查,农推人员对这种培训方式的不满意程度高达56%,他们普遍认为应有监督机制的缺乏导致了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机制流于形式。此外,云霄县在同高校进行对接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们缺乏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在培训过程中对地域差异、学习者特征、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方面考虑不周全,难以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2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人员队伍建设不完善

3.2.1机构编制分配少,存在不平衡现象

部分地区在进行基层机构改革后编制数量急剧缩减,导致专业技术人员的后备力量不足,业务难以正常开展。对于不同专业和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有些专业的技术人员人数偏多,相对而言工作就较为轻松,甚至无事可做,而对于那些只有一两个技术人员的专业而言,即使忙得不可开交也不一定能够把工作做好。据调查,云霄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构成中,全部人员所学专业共有12个,其中农学类专业比例高达63%,其次是经管类专业达19%,理工类专业达4%,其他类型专业则占到14%。加之在乡镇工作的农业推广人员本来就很少,因而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工作难度明显进一步增加。最终导致机构编制与专业需求二者的不相协调,存在不平衡现象。

3.2.2推广培训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职业道德偏低

据了解,有些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人员被下放到基层后,没有转变好心态,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导致作为一个农推培训人员本应具有的“热爱本职,服务农民;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勇于探索,勤奋求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谦虚真诚,合作共事”等优良品德消失殆尽[1]。当被问及“您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满意”时,有59%的农推培训人员表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太满意,觉得推广的效果一般,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另有10%的人觉得非常不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认为农推培训人员的社会地位偏低、薪酬待遇低、服务对象困难等,致使培训教育人员无心于做好本职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推广磨损。而在农推培训人员学历构成方面,调查发现,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机构编制内的人员中,具有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占2%,初中学历的占40%,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37%,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21%,且其中有相当比例是通过在职进修获得的,因此农推培训人员的受教育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3.2.3培训人员的年龄结构偏大,有脱离生产的倾向

调查显示,云霄县的农业推广机构中,编制内农技人员在30岁以下的占6%,30~39岁的占29%,40~50岁的占39%,50岁以上的则占到26%。由于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缺乏吸引人才的相关机制,近几年来新引进的毕业生数量日益减少。当被问及“您的部门里是否有人会跳槽,出去自己搞技术经营”时,58%的人选择了“有一些,但不是很多”。而且,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主要发生在那些在推广工作上取得较为突出成绩的推广人员上。

3.3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

3.3.1闲暇时间不足,组织培训难

根据访谈了解到,云霄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不断外流,特别是青壮年农民,其大部分时间是外出打工或从事非农业生产,使得剩下的村民几乎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队,而外出务工农民回到村里的时间多为年关或农业生产时间,这就导致需于日常开展的农业推广培训教育受阻。

3.3.2劳动力素质较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

云霄县现有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年,使得农民的整体素质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极不协调。3.3.3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新技术采用率偏低受几千年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怀揣着“自给自足、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遇到难题总是倾向于等待政府来帮忙解决,而不愿大胆尝试采用新技术来化解出现的问题。

3.4基层农业科技供给不足,供需脱节

目前,我国在课题研究方面的做法主要是对上负责,至于研究的课题能否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则与研究人员无关。这就造成了农业新技术的供给与农户农业技术需求不相配套、不相适应,农业新技术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传播和到达率来看,都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当被问及“您认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知识和技术来源于哪里”时,“亲戚朋友”和“自行摸索”则是他们的首选,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技术人员”,这与枇杷种植专业户张某的经历不谋而合。农业科技供给严重滞后与农业发展日益强烈的时代需求,使得农业科技推广中的科技供给不足且供需脱节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3.5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所需经费不足

农业推广培训教育资金是否到位、是否合理分配,关系到培训能否有效落实。通过对云霄县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2013年度经费运作情况进行统计。云霄县农业推广的经费主要用于发放工资福利,该数值达到142.5万元,占到全部经费的72%;日常办公、交通差旅则分别占到3.4%和1.8%。这三部分费用占到总经费的77.2%,是维持各乡镇农业推广服务中心进行农业推广的基本资金,而真正用于进行农业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的费用却只占到总经费的22.8%。此外,从各镇的金额上看,技术推广经费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乡镇一个也没有,经费最高的仅为5.5万元,其他乡镇推广经费均在5万元以下(含5万元),而最低的乡镇全年的推广经费竟只有1万元。而这也远远无法满足当前农业推广任务日益繁多、推广人员培训日趋强化所需的资金需求。据调查,有67%的推广人员认为国家在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收效甚微”,导致部分推广机构不得不将一部分公益性服务转变为经营性服务。

3.6法律制度保障不健全

国家鼓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教育。然而,在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时,相关部门对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往往表现出轻视的态度。而《农业技术推广法》中也没有明确指出针对此类现象的相关惩罚措施,导致这种不良行为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了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推进。虽然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本质上具有公益性,但在《农业技术推广法》中也提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开展技术指导与物资供应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服务”,这表明了基层农业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也涵盖了经营性的范畴。而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所需的资金不足,导致目前许多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都往经营性方向倾斜,违背了初衷。

4促进云霄县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发展的对策思考

4.1建立完善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

基层农业推广培训体系是实施科技兴农的前沿阵地。云霄县应进一步完善农业推广责任制度、多元化农业推广服务机制等制度;应在明确领导部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县乡双重管理,建立以县管为主的农业推广管理体制,合理设置农业推广机构;而从多元化的角度考虑,云霄县可建立以农户系统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以公共利益为纽带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种形式的农业推广培训组织的功能[2]。其中,这类培训组织可包括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的公益性农业推广服务体系、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订单推广服务模式、以农资生产厂家为主体的农资推广服务模式、以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示范服务模式、以各种协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推广服务模式等[3]。而对于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还可建立“农业推广员”制度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并由相应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

4.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队伍

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队伍建设是基层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培训教育的基石。第一,从外在因素考虑,云霄县应在坚持现有良好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如提高工资待遇、颁发奖金等),吸引高校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的优秀技术人员以充实农业推广队伍,而在吸引人才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专业的协调性。同时,应实行绩效挂钩的考核制度,全面推行农业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共同参与的考核办法。根据技术指导服务协议落实完成情况和绩效考评结果,对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员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实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和量化绩效综合考评。第二,从内在因素考虑,据调查,推广人员想学习和提高的农业知识或技能的占比分别为:接受新成果新技术的培训达64%,专业技能培训达44%,市场信息与行业动态培训达34%。此外,由于影响农民对新技术的采用意愿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内容不切合实际、讲授水平不高,所以云霄县农业推广机构应据此对症下药,以期提高培训队伍的整体水平。

4.3强化培训力度,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培训教育水平

目前,我国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效果不大理想,而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动机理论的观点出发,农民虽有内在需求,但由于其生产经营规模小,难以承受农业生产的失败,所以很多农民对农业新技术采取观望的态度,且多数农民不愿意花钱使用自己不熟悉的技术。因此可以从外在刺激入手,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加强农业推广的培训力度;第二,正确使用期望理论、激励理论等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第三,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沟通机制,使推广活动成为科研人员、推广人员与农民互相学习的过程,由此促进现代科学知识在传递中不断转化,并最终为广大农民所理解、接受和应用[4]。

4.4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解决供需脱节矛盾

农民是农业推广体系的运行核心,是推广培训教育的主体对象。向农民和市场提供其所真正需要的技术是科教兴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解决科研供给与农民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上,各乡镇农推机构应更加注重农民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对上级负责。现在在全国推行的“岗位专家制度”就是非常好的解决措施之一,该模式通过邀请国内一些在某些方面处于领先水平的专家,并按照其所研究的作物类型对他们进行分类,然后组成团体,直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保障其可以专心地解决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需求矛盾。

4.5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筹资渠道

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各项投入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推广人员的工资、组织培训费、印刷材料费、成果示范经费等),而这些都离不开强大的资金做后盾。因此,作为推广培训教育的主体,云霄县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经费投入,以保证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顺利进行。当枇杷种植专业户张某被问及“您是否享受到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否定的,所以政府应加强对这类大规模农作物种植户实行相应的补贴,以促进农民对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此外,国家与地方要协调好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经费的比例问题,对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应加大投入力度,促使其逐步完善。

4.6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培训教育的顺利进行

国家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农业推广培训教育工作有法可依。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把基层农业推广的公益性与经营性独立开来,并加强基层农业推广的建设。为此,云霄县可成立农村科技合作社,与县农业推广中心一起,分别履行农业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形成“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同时,应对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目标、体系、投入、具体操作流程、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监督和评估等进行详细地说明,促使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保证农业推广培训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柳俊义 陈佳丽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慧军.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简小鹰.农业推广服务体系[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徐彬,里日斥,揭筱纹.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困境及新发展思路探索[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4):9-11.

[4]谢联宇.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研究———以湖南双峰县为例[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