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休闲农业发展情况及建议,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旱作农业示范点已建成
2012年,临夏县在红台、井沟、榆林等10个旱作区乡镇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8.5569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6.96%,其中秋膜1.105万亩,完成集中连片示范面积5.1万亩,占推广总面积的63.86%,建立高标准示范点36个,其中万亩以上示范点2个,5000亩以上示范点5个,2000亩以上的示范点3个,1000亩以上的示范点12个,500亩以上示范点16个。
二、临夏县旱作农业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㈠农业基础较差,抗灾能力弱
临夏县旱用农业区旱作地面积大,干旱多灾,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集雨节水灌溉等配套设施少,土壤瘠薄,低产田面积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发展后劲不足。
㈡地膜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补贴比例小
一是农户对新技术推广工作积极响应,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二是由于山旱区自然地亩与公尺地亩有一定的差距,实际地亩大于公尺地亩数。三是经过开荒兴修梯田及部分小流域河道破坏使水位下降,旱作耕地面积增加。四是县财政对农户地膜补贴比例小,农户自筹投资比例比较大。农民收入水平低,自投能力有限。
㈢农业现代化速度慢
一是秋季膜和顶凌覆膜期间,劳动力严重不足。二是由于旱作粮食生产效益较低,人工起垄腹膜进展慢,并且劳动者整体素质较低,对新型农机具、农技技术的应用率不高。三是机械化程度不高,新型机具少,导致部分农户对旱作农业新技术的优势体现的不明显。
㈣农作物秸秆资源浪费严重
临夏县冬小麦种植面积每年14.66万亩左右,年产秸秆4.3万吨左右;玉米种植面积14.6万亩左右,年产玉米秸秆36.5万吨左右,仅这两大作物年产秸秆40万吨左右。其中只有30%秸秆用于饲料,70%被焚烧,造成农作物秸秆资源严重浪费。㈤农业技术推广任务重临夏县旱作农区,大部分属于山区高原地带,耕地大多属于梯田或山地,技术推广人员工作量大面广,人员少,技术力量单薄,并且缺乏有效的财力和人力保障,影响着技术推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临夏县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㈠增加技术推广扶持力度
加大对抗旱技术、新材料、新机具及推广工作的资金扶持力度,采取国家、省、县三级联动的推广机制,按3∶1∶1的比例投入。以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综合抗旱技术体系。一是加大地膜的补贴比例,达到省、州、县补贴1∶1的比例。二是加大良种补贴,提高补贴标准。三是对农户机械耕作费用给予适当补助。四是根据实际情况给每个乡镇增加技术推广人员,并给予交通补助。五是对推广工作中成绩突出,工作扎实的技术推广人员,树立典型,表彰奖励,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㈡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
一是加大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把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一膜两用、穴播小麦、马铃薯腹膜种植等新技术作为旱农区当前最先进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来推广。二是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加强抗旱新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增加抗旱品质资源。三是加强对新型农机具的引进、开发、研究,提高老式农机具的综合配套使用率。四是扶持测土施肥技术和培肥地力技术。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等提高耕地地力,培肥地力。五是推广深松耕技术,以达到加深耕层,疏松土壤,增加孔隙,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
㈢进一步加强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
根据临夏县旱作农业生态区域类型,集中力量,加强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开展旱作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的引进、开发、研究,为旱作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示范带动旱作农业的全面发展。
㈣成立机械化服务队
利用国家农机具补贴、农民创业贷款等一系列惠发政策,进行宣传,整合社会资源,采取“补贴+贷款+自筹”的方式购买新型农机具,成立机械化服务队,统一管理、培训、集中连片,进行机械化耕作,提高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管理随着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地膜等大量投入使用,导致环境问题已日益突出。为防止“白色革命”之后的“白色污染”,建立废弃地膜回收加工利用企业,加大对废弃地膜的回收利用,减少农田周边环境污染。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作者:许丽芸 王建民 单位: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省榆中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