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玉米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玉米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论玉米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

摘 要: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对于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玉米种植出现产量或者质量问题,则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会影响市场上玉米的供应量。国内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玉米产量以及玉米商品化率也持续上升,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玉米,满足了人们对优质玉米的需求。但是目前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个别地区产量低下的问题,需要对种植技术进行改进,加强田间管理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应用要点以及田间管理有效策略,以期可以为玉米种植管理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田间管理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日常饮食以及生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是目前所有谷类作物中种植范围最广、种植产量最高的作物。截止到2018年,我国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213万hm2,玉米产量达到25733万t,在2018年粮食总产量中占比高达39%。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种植技术的应用和选择是极其重要的,作为种植农户需要正确认识种植技术优化和更新的必要性,积极学习新型的种植理念和技术手段,确保可以合理落实高产种植技术的各项要点。在田间管理过程中,也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实施管理,保证可以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

1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1.1 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和种植地块。要想保证玉米产量提高,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尽量选择耐旱以及防倒伏的品种,即使面对较差的自然环境也能够稳定发育。我国内对玉米品种的研究深度逐渐加强,研发出了多种新的玉米品种,在进行选种时,当地农户应当结合自然条件选择本地研发出的品种,这一类玉米品种普遍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产量以及品质都能够得到有效保障[1]。在选择完种子之后需要选择合理的种植地块,需要对种植区域内的土壤进行检测分析,观察土壤内部营养成分以及水分含量,保证能够为玉米后续生长发育提供水分和营养元素的供应。

1.2 土地处理技术要点。在播种之前应当对土壤进行翻整,可以提升土壤的透气性,让土壤的整体结构变得更加疏松,还能够消除土壤内存在的病菌,避免玉米在后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玉米耕作深度保持在35cm即可,在深耕结束之后,需要在土壤内使用一定肥料。

1.3 设置合理的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如果密度不合理会给玉米发育带来不利影响。种植人员应当正确认识到密度因素的影响,在玉米栽培时根据玉米土壤情况、品种选择合适的密度。杂交玉米有较高的耐密性,可以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能够有效保证玉米的产量。平展型玉米具有较低的耐密性,则在种植过程中应当减小密度,否则反而会出现产量降低的问题。

1.4 玉米种子处理技术要点。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在播种前的2d~3d晾晒种子,选择籽粒饱满、大小均匀、发芽率高的种子,对发霉、病变或者过小的籽粒进行清理和剔除。同时还需要使用专门的药剂对种子进行搅拌,消除种子内部存在的有害细菌,从根源上降低病虫害出现几率,能够提高玉米存活率。选用玉米专用种衣剂包衣,或在挑选玉米种子的过程中直接选用包衣种子,能够提高种植效率。

1.5 选择合适种植时间。种植时间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合适的时间才能够保证玉米存活率的提高。在春播玉米阶段需要尽早播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手段。此时,需要根据促进玉米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进行决定,当土地地表温度保持在10℃~12℃时,可以进行播种,此时能够为玉米提供合适的生长温度[2]。在进行播种时可以选择标准机车作为播种工具,能够提高播种的均匀度,提高播种作业效率和质量。在播种时行距应当设置为66cm,穴距设置为22cm,播种深度6cm~7cm,一般情况下,玉米种子播种量在45kg/hm2~60kg/hm2。

2 玉米田间管理要点

2.1 苗期管理要点。在苗期阶段主要是培育壮苗,需要保证能够做到苗齐、苗壮以及苗全的目标,能够为后续玉米产量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种植人员需要在玉米出苗之后对其进行观察,当叶片生长数量为3叶~4叶时进行间苗,生长到5叶~6叶时进行定苗,将弱苗除去,留下强苗,能够避免弱苗和强苗争夺营养成分和水分。如果个别地块出现缺苗断垄的现象,在进行间苗的过程中应当进行适当补栽。在出苗17d~20d内玉米会开始分蘖,此时会和主茎争夺肥料以及水分,给主茎的正常生长带来影响,因此必须要在此时做到及时除蘖,为主茎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同时还需要追施攻苗肥,需要使用尿素20kg以及钾肥5kg。除去地膜种植的玉米之外,需要进行中耕处理,可以保证土壤处于松弛的状态,为后续除草作业的开展提供便利。

2.2 穗期管理要点。在穗期重点需要施用穗肥,需要在拔节阶段和大喇叭口阶段进行施肥,能够起到壮杆的作用,并且还可以促进雌雄穗的快速分化,需要使用25kg/667m2~30kg/667m2氮肥,利用穴施的方式进行施肥,可以避免出现烧苗的现象。如果土壤此时肥力水平较低,则应当将肥料分为两次进行使用,第1次应当重施,第2次轻施。在穗期阶段,玉米对于水分的需求量也较大,因此需要注重进行水分的供应,如果单种玉米时,在玉米的生长期内灌溉次数应当为4次~5次,灌溉量为70m3/667m2。不同地区土壤含水量有所差异,降水量也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土壤内含水量对灌水量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来讲,土壤含水量应当控制在70%~80%。如果当地降水量过多,需要做好排水防涝准备,避免土壤内含水量过多影响根系的营养吸收。

2.3 花粒期管理要点。在花粒期阶段开始,玉米会进入生殖生长期,这一时期会影响到玉米籽粒数以及粒重,因此在该阶段需要重点对根系进行养护,避免玉米出现早衰或者晚熟的现象,降低籽粒败育几率,提升粒重。在花粒期需要追施粒肥,如果玉米生长态势较为健壮,没有出现早衰的趋势,可以不用追肥,否则会出现贪青的问题。但是为了避免早衰现象,提高籽粒的饱满度,应当使用氮肥,或者可以利用叶面追肥的方式使用尿素[3]。在抽雄阶段以及吐丝阶段,应当再次使用氮肥,使用15kg/667m2尿素或者将浓度为2%的尿素以及浓度为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混合,以喷施的方式进行叶面施肥。

2.4 加强底肥管理。玉米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要的肥料类型是不同的,其中氮素最为需要的营养元素,需要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制定相应的施肥计划,这样才能够为玉米及时补充相应的营养元素,满足玉米生长需求。其中,底肥管理是极其必要的,底肥会影响到玉米未来的生长发育,如果底肥施用不足,会使得后续营养供应出现问题。底肥应当优先选择有机肥料和迟效形肥料为主,同时使用一定见效较快的肥料,迟效形和速效性肥料的占比应当分别为8%和2%。一般情况下,应当将磷钾肥作为底肥,在施加底肥时应当注意肥料和土壤保持充分的混合,如果使用的肥料量较少可以选择沟施的方式施肥。为了能够保证玉米不会受到化肥中化学元素的影响,可以选择畜禽粪便作为肥料。

3 重视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这损害防治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通过病虫害防治可以保证玉米的产量以及品质,减少虫害和病害对玉米的影响。相关人员需要结合玉米常见的病虫害采取合适的防控技术,并且适当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以此来生产出无公害玉米,满足市场上对于优质玉米的需求。

3.1 草地贪夜蛾及防治措施。在玉米的苗期阶段以及穗期阶段草地贪夜蛾都会对其造成危害和影响,当幼虫处于1龄~3龄阶段时,会在晚上隐藏在叶片的背面进行取食,如果虫害较为严重,甚至会将玉米叶片完全吃光,给玉米的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危害。草地贪夜蛾的幼虫会通过风进行转移,从而加快对该区域玉米的侵蚀速度。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毒性作用较弱,是以阿维菌素为基础所研制而成的一种杀虫药物,可以与其他农药进行混合使用,通过阻碍草地贪夜蛾的运动神经达到杀虫的目的。金龟子绿僵菌会进入到草地贪夜蛾体内会在体内生长,附着在害虫的细胞内,最终穿透害虫的身体。

3.2 玉米纹枯病及防治措施。纹枯病会在玉米的叶片位置、叶鞘位置发病,如果病情较为严重才会蔓延到苞叶位置。首先会在叶鞘位置发病,之后会开始向上蔓延,初期病斑的形状为椭圆形,后期会发展成为不规则的图形。选择浓度为5%的井冈霉素水剂100mL~150mL,和50kg水进行配比后以喷洒的方式进行给药,可以对纹枯病进行有效防治。

4 结束语

玉米包含较多的营养元素,在食用之后可以起到抗氧化和降低血糖的效果,提升人体免疫能力,种植前景较好。但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度的不断提升,开始更加追求玉米的质量,种植农户应当认识到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能够对当前玉米种植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从而提高玉米生产质量。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当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种植地块,对种植区域土壤实施有效处理,设置合理的种植密度,对玉米种子实施包衣处理,并挑选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在田间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苗期管理、穗期管理、花粒期管理、底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可以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加快玉米生长发育速度。

参考文献

[1] 董艳玲,房松林,吴水英.试析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5):199-200.

[2] 吾木提•特留汗.新疆塔城地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0):64.

[3] 李晓风,曲健磊.解析山东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害预防控制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186-187.

作者:孙雪梅 李亚琼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农业农村局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