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绿色环保型优质冬小麦种植技术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黄土高原生态区域属于典型的旱作农业生产区域。旱作冬小麦已经成为黄土高原的优势粮食作物,30年来随着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其增产幅度十分显著,为解决农民群众的温饱做出了突出贡献。时至今日,随着人们对优质绿色农产品的追求,化肥、农药的减量或替代已成为现代农业、绿色环保农业、可持续农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举措之一。近多年,我们不断示范黄土高原生态区域内的绿色环保型冬小麦栽培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选择优质品种
适宜在黄土高原生态区域种植的绿色环保型冬小麦品种主要有陇鉴117、陇育5号、陇鉴110、陇紫麦1号等。这些品种可抗条锈病、白粉病,籽粒呈红色、黑色或紫色,蛋白质含量在15%以上。在品种结构搭配上,适度压缩弱筋、白粒小麦品种,扩大红粒、高筋、中筋冬小麦品种,为打造优质冬小麦基地奠定种质资源基础。
二、推行间套轮作
冬小麦间套轮作模式是典型的生态耕作模式,比如冬小麦与玉米、冬小麦与大豆、冬小麦与冬油菜等,其根系、株型、田间光能利用具有互补作用。科学合理的轮作间套搭配能够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具体实例如下:
1.“小麦—冬油菜—大豆”套种模式
操作方法:种植4行冬油菜(宽幅1.2米,于8月25~28日播种),套种14行冬小麦(宽幅2.1米,于9月20~25日播种),翌年冬油菜收获复种4行大豆(宽幅1.2米,行距30厘米,株距10厘米,品种为中黄30)。此套种模式可使冬小麦单位面积增产8.9%,冬油菜增产9.3%,持续5年可使土壤有机质提升0.3%,土壤容重减少0.4克/厘米3,麦田麦穗蚜天敌增加3头/米2,农田生态环境明显向好。
2.“冬小麦—玉米—冬油菜”套种模式
操作方法:种植14行冬小麦(宽幅2.1米,于9月20~25日播种),套种4行玉米(宽幅2.2米,玉米采取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播种),冬小麦收获后复种冬油菜,40天后翻压改良土壤。此套种模式可使冬小麦单位面积增产12.8%,玉米增产16.8%,持续5年可使土壤有机质提升0.5%,土壤容重减少0.3克/厘米3,土壤理化性状明显向好。
三、改土蓄水控病虫
黄土高原的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9月,建设土壤深层蓄水库对抗旱蓄墒具有重要作用。冬小麦于6月25日至7月15日收获后,及时用全方位深松机械对麦茬土壤深松30~35厘米,以及时接纳伏天降雨,使土壤含水量较浅耕提高3~4个百分点,自生麦苗较浅耕减少3300株/亩,秋苗期小麦锈病、白粉病、蚜虫及红蜘蛛减少23%。待冬小麦播种时,可采取“深松铲+旋耕机”的方法再进行一次耕作,连续3年可使麦田杂草减少80%,全蚀病、根腐病等减少85%以上。
四、减量化学肥料
绿色环保型优质冬小麦的施肥采用“氮减三,磷减半,有机肥料增过千”的方法。尿素由原来的30千克/亩减少到20千克/亩,过磷酸钙由原来的40千克/亩减少到20千克/亩,硫酸钾由原来的5千克/亩增加到10千克/亩;腐熟禽畜粪便有机肥由原来的100千克/亩增加到1000千克/亩,或增施腐熟作物秸秆1500千克/亩,或增施商品有机肥(有机质≥45%)80千克。需要注意的是,要积极推广农家肥料(禽畜腐熟肥料)或作物秸秆腐熟肥料,禁止将生粪、生秸秆、城市污染的人粪尿施入田地。
五、绿色防控病虫害
改变过去冬小麦病虫害防治多项措施的简单叠加,按照“君、臣、使、佐”“四方”配伍的方法进行绿色防控,即优先使用健康栽培、天敌保护、理化诱控、生物农药生态调控技术,将化学农药防治设定为冬小麦病虫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具体方法如下:
1.“君方”
一是在冬小麦种植面积相对集中的区域,将冬小麦、玉米、冬油菜、大豆、马铃薯的种植结构调整到20∶10∶5∶2∶3,促成农田作物种群合理化,使农田植物与昆虫、微生物形成良性循环链,为生态防控奠定基础。二是对冬小麦根病土传和种传发生率较高的地块,与非麦类作物轮作倒茬。三是冬小麦收获后,及时耕翻灭茬,在伏天清除自生麦苗,控制病虫寄主源头。四是避免过早播种导致锈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地下害虫发生,避免过晚播种导致腥黑穗病、根腐病发生。
2.“臣方”
一是禁止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料,尤其是金龟子对未腐熟的猪粪等肥料有强烈趋性,常将卵产于其内,施入田中,则带入大量虫源。二是合理密植,适量播种。推广冬小麦宽幅精准匀播技术,改种子拥挤下种为匀播单粒下种,扩大单株营养面积,增加通风透光量,创造不利于锈病、白粉病发生的农田小气候环境。三是保护冬小麦田间有益昆虫,如瓢虫、食蚜蝇等。在天敌瓢虫繁殖高峰期的扬花灌浆前期,当每平方米瓢虫量大于1.5头时避免用农药防蚜,当每平方米瓢虫量小于1.5头时用化学农药防治。四是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当有杀菌杀虫的种衣剂时,可以不进行药剂拌种;对小麦条锈病、腥黑穗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可用种子量0.03%的戊唑醇或种子量0.02%的三唑醇拌种。也可用15%三唑酮可湿粉剂75克与50千克种子拌种,能够兼治根腐病和全蚀病。
3.“使方”
一是在冬小麦播种前,对夏收闲田的地下害虫和自生麦苗上的蚜虫、红蜘蛛进行虫口密度调查。当每平方米有地下害虫2头时,应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杀虫处理。二是在冬小麦起身时及时进行红蜘蛛、条锈病、白粉病的调查,当红蜘蛛每33厘米单行达到500头时启动生物农药防治,当每33厘米单行达500~1000头时启动化学农药防治。三是小麦扬花灌浆时段,每5天调查1次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当每平方米条锈病病叶片数大于0.05片、白粉病病株率达到20%时开始启动化学农药防治。
4.“佐方”
一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麦红蜘蛛。二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麦穗蚜。三是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1000倍液+40%苯甲•丙环唑乳剂2000倍液,或用20%三唑酮1000倍液喷雾防治条锈病和白粉病,连续2次,中间间隔7天,预期减少化学农药1~2次。
作者:王本辉 单位:甘肃省庆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