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方法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方法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方法探索

【摘要】针对崩塌地质灾害防治课题,做简单的论述,总结防治技术方法,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借鉴。根据技术研究提出,通过构建完善的监测预测体系,深度研究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提出灾害防治技术方案和方法,促使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预防与应对,可起到积极的效果,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防治方法

0引言

根据自然资源部的《2020年5月份全国地质灾害灾情及6月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前5个月发生地质灾害共计657起,灾害造成20人死亡5人失踪。按照发生数量多少以此为云南、广东与湖南等;按照死亡失踪人数多少依次为云南和广东等;按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依次为云南和湖南等。云南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率较高,高度重视灾害防治,现结合其实践进行分析。

1云南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分析

云南地区地质灾害高发,受到地形地势与气候条件等的影响,防治的难度较大。表1整理了2019年云南省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基于2019年的数据,云南省编制了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方案提出局部地区地质灾害活动水平将会超过2019年,防治形势比较严峻。根据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的数据显示,进入主汛期以来,截至2020年7月12日总计发生地质灾害135起,成功预报地质灾害29起,通过事前预报避免人员伤亡1340人,同时避免财产损失大约738万元。整体来说,地质灾害发生数比2019年增加,深度分析此课题,为灾害预报与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持,有着重要的意义。

2崩塌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挑战

2.1地质灾害隐患点多且面广。若想实现对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必须要正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存在。根据2019年的数据信息显示,云南省共计核销地质灾害隐患点1486处,全年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395处。截至2019年年底,已经全部查明并且建立台账管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总计26145处,其中包括1096处险情等级大型及其以上的隐患点。以崩塌灾害为例,具有隐患点多且面广的特点。从防治的角度分析,面临着很大的工作压力,体现在防治人力资源和资金以及工程的落实等多个方面。

2.2降雨多且集中。根据2020年的降雨特点分析,进入主汛期,强降水天气过程显著增加,单点性强降水天气也多发。受到降雨的影响,增加了山洪、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滇东北高中山区以及滇西北三江流域高山峡谷区等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处于陡坡下和沟口以及谷地内的居民,面临很大的危险性。

2.3预报与治理的难度很大。崩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质量的提高,前期预报预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为所处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坡度高陡)恶劣、常规监测效果较差、治理难度较大,从监测预警的角度分析,成功率还是偏低,同群众预期的水平还存在差距,需加强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积极推广运用监测新技术与新方法,促使灾害防治工作能够高质量落实,成功预警预报,转移居民,减少灾害的损失。

3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的实施策略

3.1案例概述。以某防治项目为例,灾害点的地质环境条件脆弱,危岩体很大部分为欠稳定状态,部分保持基本稳定状态。按照防治工作的要求,结合现场的环境,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实施综合整治措施。由于崩塌区多为陡崖,常规监测效果较差,可以考虑安装专业监测设备或者普适性监测设备进行监测,促使隐患得到有效解决。通过采取全面严格的治理措施,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有效消除,保障了区域内68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托专业的监测手段,动态掌握灾害点的安全情况,为安全防护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3.2积极推广崩塌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与措施。从防治的角度分析要注重前期的监测,力求达到准确预报,减少灾害的发生和损失,切实保障地质灾害防治目标的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者在巡视检查中要认真做好观察,当发现地表下陷的情况必须要高度重视,及时组织人员撤离。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根据地质灾害点的分布情况,合理配置监测人员,积极引入监测技术与设备,提高崩塌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的能力,促使灾害问题得到事前控制,减少灾害的损失。不断提高预报的精准度,预报有强降雨的地区,要做好极端情况的分析,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1]。

3.3选择适宜的治理方案。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实践中常用的方法为加固与排险,具有施工便捷和工期不受到限制等优势。治理技术的适用条件如下:①崩塌规模较大的,按照投保比,可以选择避让;②有加固条件的,比如零星分布的孤石、危岩体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支挡等);③没有加固条件的,可以采取排危处理,即将危岩体进行清除,具体来说包括爆破—静态爆破、人工分解等。目前来说,常用的方法如下:①主动防护。对于崩塌灾害的防治,实施治理措施。对可准确判断的单个危岩体与危险带,采取主动防护的方法,可获得积极的效果[2]。采取人工干涉的方法,加固存在危险的危岩。例如,采用清除与锚固以及嵌补支撑等。上述案例中,危害治理地带,多为一级陡岩与三级陡岩等,例如零星危岩和个头比较小的岩石等,实施治理防护措施,可选择底部支撑嵌补+锚固方案,经过清除以及设置治理防护网的有效治理措施,使问题得到有效处理。经过全面调查,对存在的危岩带,若具有先决施工条件,则可采取削方+嵌补+排水沟的方式,达到防护与治理的效果。采用锚固技术手段,要结合危岩体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对板状和柱状等危岩体,考虑到极易产生崩塌错落,结合实际情况,使用预应力锚杆或者锚索加固,防范崩塌的发生。锚杆技术指的是使用普通锚杆和锚索以及锚钉,开展危岩体治理工作。例如,预应力锚杆以及非预应力锚杆等。若危岩体中存在很多的破裂面,或者岩体比较破碎,若想增强危岩体的稳固性与整体性,则可以采用有压灌浆处理方案。对灌浆孔要求保持陡倾的状态,倾角不可以超过45°,同时在裂缝前后一定范围内设置灌浆孔,要求灌浆孔应该尽可能穿越很多的掩体裂隙面,例如主控结构面;②被动防护。崩塌灾害的防治,采取被动防护措施,多为设置拦石结构,例如防冲槽与被动防护网以及拦石墙等。案例中的情况比较复杂,危岩分布密集地带。采取有效的治理方法,若为单个危岩治理难度很大,并且难以获得最佳的治理效果。此次治理实践中结合危岩带的情况,选择在危岩体上设置主动防护网;在危岩体下侧平缓地带设置防冲槽或拦石墙;受威胁居民区上坡方向一定距离设置被动防护网。当崩塌发生时,主动防护网将危岩体的一部分势能卸掉,利用下侧的防冲槽和拦石墙对崩塌体进行拦挡,被动防护网对防冲槽和拦石墙拦截剩余的滚石,以确保受威胁对象的安全。利用拦石网以及墙体达到阻隔岩石掉落的目的,进而保障人员的安全[3]。

3.4做好日常巡视检查。崩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既需要做好前期的监测、治理工程等的把控,还需要做好日常巡视检查。结合巡视检查的需求,配置人力资源,为崩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持,动态掌握地质灾害的情况,为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与支持,促使防治措施的价值与作用实现。积极推广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与设备,减轻人力资源的压力,实现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6]。结合人工巡视检查+现代化监测技术,辅助各项防护与监测工作的开展落实,切实保障崩塌地质灾害得到有效处理。对危岩体的崩塌诱因,结合因素的特点,采取人文措施实施管控。例如,危险区周围要设置警示牌,做好有效的防灾宣传,增强群众的防灾意识。积极做好并且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灾预案以及应急处理措施,最大限度保障灾害出现时能够有效处理,减少危岩体的灾害损失。结合地质条件,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落实到具体,严格把控控制地质环境恶化以及灾害隐患区的不规范开荒以及建筑等,做到规范资源利用。面向周围的区域,做好宣传与保护,达到有效防护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的开展与落实,关系到灾害的损失,因此要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实践,提出积极推广崩塌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与措施;选择适宜的治理方案;做好日常巡视检查等建议,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夏为平.基于Arcgis栅格单元划分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研究[J].江西煤炭科技,2020(4):72-74,78.

[2]王福瑞,李艳桃,徐鹏飞,等.贵州龙里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调查及防治措施[J].现代矿业,2020,36(9):1-5.

[3]王福瑞,李艳桃,徐鹏飞,等.贵州龙里石板寨六组崩塌基本特征及防治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10):9-12.

[4]孙明付.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稳定性与防治措施研究[J].有色金属设计,2020,47(3):98-100.

[5]王小梅,张苗.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J].丝路视野,2017(31):157.

[6]尚学勇,赵彦新.浅谈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J].西部资源,2018(1):79-80.

作者:康起铣 单位: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